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品格教育

鎖定
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又稱為品德教育,是一個概括詞。一般用來描述為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而加以教育的訓練,幫助孩子未來在個人和社會生存有幫助的教學。品格教育主要分為兩個大方向,分別是智慧的啓發、良好習慣的養成。同時內容包括社會和情感學會, 道德認知發展, 生活技能教育, 衞生教育; 暴力預防, 批判性思考道德推理、和衝突解決方案和斡旋。這個教育的形式介入教孩子和青少年價值包括誠實、管理工作、仁慈、寬厚、勇氣、自由、正義、平等, 和尊敬。
中文名
品格教育
外文名
Character education
別    名
品德教育
類    別
概括詞
本    質
培養孩子良好品德
方    向
智慧啓發、習慣養成
內    容
道德層面教育

品格教育理想目標

品格教育個人層面

使青少年能夠成功從自然人轉變為道德成熟、富有責任感的社會人。

品格教育社會層面

促進社會教育的進步,通過培養學生道德品格,使不同人羣得到提升,從而促進社會發展

品格教育核心理念

認為品格不是口頭傳授,而是通過實踐、生活來得到良好的塑造。認為行動的多少影響認知的大小,反映內化的程度。其核心支撐點為:愛。認為“愛”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和動力。

品格教育教育實踐

品格教育美國

在美國,品格教育課程主要的共同實行者是輔導員。但是在學校最有效的品德教育,是由老師和其它教職員、公共汽車司機、工友等幫助學生進行實踐和塑造。

品格教育中國

台灣地區的九年一貫課程中,社會領域的公民和綜合課程當中的輔導課,是對品格的正式課程。實際上,在學校中的品格教育以言傳身教為主。
在香港地區的傳統教育觀念中,強調品格教育,屬於家庭和學校共同遵守的隱形制度。

品格教育發展歷程

品格教育台灣地區

社會團體開始提倡“品格教育”。
宗教團體響應社會團體的號召,在品格教育上扮演輔助角色,以故事或體驗教育增進兒童和青少年的品格。

品格教育大陸地區

開始提倡素質教育
擴寬素質教育邊界,認識到品格教育。
明確對品格教育提出定義,並且要求在學習生活和日常行為模式上要給予一種品格塑造的意識。
社會、家庭、學校要共同努力,為孩子建構一個自由安全的成長空間,即“愛的空間”。
2013年北京一家品格親子俱樂部致力於推廣此項目並且進行實踐。

品格教育傳播途徑

書籍,以素質教育書籍為主,同時論述品格教育。
論壇,以品格教育論壇為主,專門進行品格教育交流。
媒體,以教育媒體為主,主要是進行素質教育和品格教育的雙面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