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科進

鎖定
1982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同年進入新華社北京分社工作,先後擔任分社信息社長、分社總經理等職,曾創辦雜誌《市場導刊》,後改稱《一週便利》。2000年8月進入千龍網,歷任千龍網執行副總裁、總裁。現任千龍研究院院長。2003年被北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定為高級編輯。2006年獲得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和全球職業規劃師的資格。
中文名
周科進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5年5月
畢業院校
南開大學中文系

周科進個人履歷

周科進1978年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1982年進入新華社北京分社工作,歷時16年,歷任記者、新華社北京信息社社長、主任編輯及北京分社總經理等職。 [1]  曾創辦雜誌《市場導刊》,後改稱《一週便利》。2000年8月底調至千龍新聞網,先後任副總裁、執行副總裁、總裁。在周科進的帶領下,千龍新聞網迅速發展,排名快速提升。2002年7月4日,千龍新聞網更名為千龍網。該網站自成立以來更多地採用商業網站的模式來進行發展,周科進任職期間曾經未動分文零收購了兩家商業網站:伊氏女性網和E部落動漫網。值得一提的是,該網站比較注重現代管理方式,在2003年7月通過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被北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定為高級編輯。2005年8月,北青報正式控股千龍網,周科進離職任千龍研究院院長。 [2]  2006年獲得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和全球職業規劃師的資格。

周科進所獲榮譽

周科進職業

北京千龍網千龍研究院院長
北京千龍網前總裁、北京千龍網千龍研究院院長

周科進研究方向

網絡編輯與網絡管理

周科進教育背景

周科進 周科進
天津南開大學七八級中文系,學士學位

周科進工作經歷

1982年—1998年,新華社北京分社記者、信息社社長
1998年—2000年,北京市新華出版局所屬《一週便利》雜誌社總編輯
2000年—2007年,北京千龍網總裁,研究院院長

周科進個人作品

《通迅員的素質》
《網絡時代與產業革命—傳統媒體產業發展過程建立成功支點》
《不斷提高新聞網站的技術水平》
《影響地方新聞網站發展的十個關係》

周科進職業生涯

周科進少年時代

周科進的少年,是“又紅又專”的。如今回想,那是他頗為得意的一段時光。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在紅旗飄飄的年代,他和夥伴們快樂地升入了初中。未滿十五歲,他就破格入團了。他就讀於北京市第65中學,這所學校文革前只招收高中生,他那一屆,是學校招收的第一批初中生。
三年半的時光,給了周科進太多值得回憶的東西。對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班主任韓紹淦老師。在老師身上,周科進看到了中國文人的正直、嚴謹、博學,感覺到了什麼是“先生”。中國傳統的道德、如何做人,老師也都言傳身教影響了他。
老師説,在以前,“誤人子弟”與“男盜女娼”並提的,是很大的罪過。這句話,三十年多年後,周科進還牢牢地記着,並以此來自律。他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兼職碩士生導師,他給學生開課,講新聞院系大學生將來怎麼發展。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知道全球職業規劃師正在招生,便要求把課往後推,等自己唸完了再來講課。系裏説沒關係,反正他講什麼學生都會覺得新鮮。可他堅持説不成,並搬出了韓老師的原話。其實,這也是周科進為人虛懷若谷的一面。
周科進 周科進
韓紹淦老師對周科進的第二個影響,就是讓他偏好了文科。老師是教語文的。那時候學校圖書館剛開放,周科進是學生幹部,便可以直接跑到圖書館去看書。當時巴金、茅盾的書都還是禁書,但老師對他網開一面。於是,那三年裏他讀了很多文學作品。
他十八歲入黨的時候,有同學提意見,認為他的性格里有資產階級人性論的東西。後來再回想,除了本性之外,他覺得可能受老師和巴金他們的影響還蠻大。
1971年,周科進到景山學校上高中。他們是文革期間第一批高中生,踏踏實實唸了兩年書。當初中宣部辦景山學校是做教學試點。有一批熱血青年來教書,有不少是北師大的老師,他們思想很新,革命性很強。這所學校的特點,讓周科進關心了政治。他和同學們自發去飯館裏刷盤子,步行去農村搞社會調查,上政治課上得最認真。那個時候,由於接觸的東西比較多,周科進的視野一下打開了。
大家都以為,這批高中生是為恢復高考做準備的。但實際上沒有。周科進和同學提出了應該到農村去,在高中生中間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他們做巡迴報告,激情慷慨,也風光無限。畢業之前,周科進入了黨,是當時北京市第一批入黨的高中生。
高中一畢業,他就去了北京郊區插隊,一呆便是兩年。但他並沒有幹多少農活,經常被縣知青辦派去到處做宣講,在農村兩年多,卻對四季農時沒有印象。回城後,周科進去了公安學校,本來要念一年的,結果提前畢業留校了。那年,他二十一歲。
1978年,他參加了高考。考上了南開大學中文系。
應該説,少年周科進是一帆風順的。在學校裏,他一直是非常優秀的學生,基本什麼榮譽都能拿到。在南開大學,他擔任黨支部書記,又做了三年兼職班主任。由於為人比較正直,各方面能力都較強,在同學中間,他有挺高的威信。
大學畢業的時候,他有很多的選擇。但最終,他選擇了新華社。回北京做了一名時政記者。

周科進青年時代

周科進的遺憾,是從踏上工作崗位後開始的。
雖然,別人都覺得他挺順的,中間沒什麼波折,一步一步上來,什麼都沒耽誤,該評的都評了,該升的都升了,後來還是單位裏最年輕的處級幹部。但他總覺得,自己還是有所錯失,沒有抓好機會。尤其畢業後的四五年時間裏,和同輩的人來比,沒有保持足夠的加速度。
“我非常願意和大學生們分享三個經驗,”周科進説,“第一、要明確師生關係和同事關係是完全不一樣的。上學時,老師關心學生,對學生是沒有功利要求的。但參加工作後,性質就不一樣了,甭看歲數多大,身邊的那些人都是你的同事,人際關係有功利的因素在裏面。譬如説,你做記者,其中分工的問題、稿件發多發少的問題、績效考核的問題等等,都會影響別人對你的態度。第二,帶你入門的好師傅是可遇不可求的。”
周科進一直非常幸慶,入行時碰到了一個好師傅。師傅是位女同志,儘管她自己也非常忙,但對周科進的指導是非常細心的。譬如説,師傅教他:所有采訪一定要提前到五分鐘到,提前進對方的辦公室,太早去不行,因為人家可能安排了別的事,去晚了去更不成,表示你對人家不尊重。譬如説,師傅又教他:新華社記者不能穿奇裝異服,但是服裝質地要好,這樣才有分量,不顯得那麼窮酸相。譬如説,師傅又教他:當記者是沒大沒小的職業,採訪國家領導人時,沒必要戰戰兢兢,該問的還得問;採訪居委會老大媽時,也不能居高臨下的態度。譬如説,師傅又教他:採訪前一定要做大量的案頭工作。這些,都是在課堂上沒法學到的。
師傅的認真和細心,讓周科進一直非常感念。
“人的一生當中,總會有某個階段或某幾個階段,你沒有跟上,不知道什麼原因。但這落下的幾步,就決定你的一生。”周科進回想年輕歲月,不免有些感慨,“我一直覺得,畢業之後的幾年沒有發展好,如果再努力一點,或許現在會做得更好。我那時候有點自恃清高了。”
周科進 周科進
周科進現在常常跟學生講,剛參加工作時,一定不能有待價而沽的思想,一定不能等着好價錢再賣。從生涯規劃來講,畢業後的第一個三年,學習大於收入——哪個單位更有利於你學習,就去哪個單位;第二個三年,整合資源大於單位的規模——讓你去中央某個部委做個小螺絲釘,還不如去小點、但四面八方能溝通到的單位;第三個三年,發揮作用大於職位。
“年輕的時候,千萬不能有這樣的思想:這事我能做,但你沒用我,所以我就不做。這樣,機會就錯過了。一定要抱‘你不讓我做,我都得做’的心態。”周科進説,“機會只青睞有準備的人。一定要想辦法去發揮自己的作用。你不去做,就不會有經驗。領導找你一次,你不去;領導就會認為你不喜歡去,以後也不會再找你了。”
周科進覺得自己參加工作的頭五年,是有點荒廢的。其實,做一位名記者,一直是周科進的願望。但那時候,他並沒有抓住機會,也不夠主動,所以眼睜睜地看着機會擦肩而過。
周科進説,到了一個單位,一定得撲下身子做事,頭幾年是一點不能鬆懈的。不要想着,反正畢業了,有單位了,就不着急了。自己不着急的幾年,正是別人抓了機會往上發展的時候。

周科進人生的扭轉

一個偶然的事件,扭轉了他職業發展的後半生。
某一年,作為跑時政口的記者,周科進在採訪的時候碰到了一個案子。他覺得那案子判得不公,而且案子在新聞界裏引起了很大的不同??一氣之下,便不想當時政記者了,想改行做其它做其它方面的記者。
這時新華社成立了經濟信息社,周科進便過去了,原以為是去做經濟記者,沒有想到是去做經營,搞管理。這個變化打斷了周科進的記者生涯,從此,開始了他媒體經營管理的生涯。
“每一份工作,我都是把它當學問來對待的。”周科進説。
周科進是個特別認真的人,也是一個特別肯學習的人。當初做記者時,因為跑時政口,他便特意去考了律師函授;後來做信息社社長,他又專門去唸了會計,拿到了會計證;再後來去千龍網,他又惡補了很多計算機知識,以期能與技術人員有更好的溝通。
“我覺得,我終身學習這一點做得比較好。每到一個新的領域,碰到新的問題,我總是能讓自己先學習。通過一段時間的自我提升,然後希望能夠達到與專家對話的水平。”周科進説。
又過了幾年,周科進一腳跨出了新華社,參與創辦了一家週刊,完全進行市場化運作。直到2000年8月,他來到千龍網。
“在千龍網,我就是一個管理者的角色。”周科進對自己在網站的五年做了總結,“千龍網是政府網站裏頭唯一使用經濟手段發展自己的網站。在整個網絡媒體圈子裏,大家可能認為我是一個比較動腦子的人。包括每年舉行網絡論壇,會大家帶來一些新的想法。”
在全國新聞網站裏,千龍網繼新華網人民網和央視國際網之後名列第四。在周科進執掌帥印的時候,有過一系列大的手筆,包括購併兩個商業網站,使千龍網在專業方面做到最好。
“千龍網誕生在整個網絡界開始低潮的時候,在第一年裏,我們堅強地挺了過來,併成為全國地方新聞網站中的佼佼者。而在第二年裏,我感覺到網絡的回潮,所以,那時候我覺得網絡媒體的春天到了。”周科進説。
在掌管網站的五年裏,周科進帶領着千龍打了一場又一場近乎驚險而漂亮的戰役。而比那些精彩案例更難得的,是千龍連續幾年的成長。彷彿是在馬拉松長跑,需要堅強的意志、長遠的籌劃、平和的心態和理性的節奏。周科進在2002北京互聯網發展論壇上,提出了互聯網的發展“既要低頭拉車,又要抬頭看路”,強調了新聞網站要加強理論研究來指導實踐運作。
“有很多人到千龍來,都是來談生意的。我當時想,千龍前面有“三座大山”(新華、人民、央視國際),要超越,就必須要有一個新的平台。大家在這個平台上,不為利而來,而是能夠交流。那時候,我們決定成立研究院。對外,它是不贏利的。”周科進談起了建千龍研究院的初衷,“互聯網發展這麼多年,已經讓我們具備了可以有一種前瞻研究的條件,我們可以不僅僅是依靠摸着石頭過河這種方式來發展,互聯網的運作規律和發展態勢還是有規律可循的,這當然需要我們去發現、去研究。”
2002年5月,中國網絡媒體第一家研究院——千龍研究院成立。它的定位,用了兩句語錄:一句是孫中山的話,“知難行易”;一句是毛澤東的話,“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了能深刻地感覺它”。
千龍研究院在成立之時便與清華、北大、人大復旦、北廣等著名大學的新聞學院建立了合作關係,與百度IT公司建立了業務合作,並且每個月都有一次專家級的分類研討。周科進説:“在業內,大家覺得有這麼一種專家級的交流平台,這對大家都是很好的事,對於互聯網的發展可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互聯網對技術開發的要求”。

周科進社會評價

作為國內第一家綜合性新聞網站,周科進不但本人是黨員,工作也是在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下進行,被公稱為黨旗下的CEO。周科進帶領千龍網以“權威、即時、全面、獨家、互動”的準則,每天24小時發佈導向正確、種類齊全、製作專業的新聞、資訊產品;成立了網絡媒體研究院。千龍網還進一步整合北京市屬傳統媒體資源,組成網絡媒體航母的模式,被業內人士譽為“千龍模式”,引起廣泛關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