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永清

(北宋將領)

鎖定
周永清(生卒年月不詳),北宋將領。字肅之。周美的孫子。受祖蔭為官,初任閣門祗候,素以忠勇而著稱。
肅之
所處時代
北宋
本    名
周永清
皇祐四年(1052年),周永清作為使者,監押贈送給西夏的服裝到夏境宥州(今陝西靖邊東)邊界交割。這是自慶曆四年(1044年)宋夏議和後,宋朝每年以“賞賜”名義送給西夏的衣物。按照禮規,西夏人在受“賜”時要跪着接受。而這一次西夏人在受賜時,竟傲慢無禮而不下跪。周永清為了維護宋朝的尊嚴,對受賜夏臣嚴厲責問,終使西夏使臣下跪。回朝後,獎勵他為國爭光而升為通事舍人、謂州鈐轄。
周永清到謂州上升後,看到兵士們雖驍勇但不懂陣法。他便採用唐朝大將李靖的兵法為式樣,對部隊進行嚴格的訓練,使軍容大為改觀,戰鬥力大幅度提升。上級將帥們對於這種訓練方法大加讚揚,並將周永清改進過的陣漢,詳細繪圖加上文字説明,一併報送給朝廷。朝廷頒旨,命令全國各地的駐軍都要按周永清的練兵方式訓練部隊。
周永清擔任秦鳳路鈐轄、河北沿邊安撫副使、代州知州期間,契丹遼無理向宋廷提出割地要求,而宋朝軟弱無能,竟然命令他和大臣韓縝一同擔任劃割土地的使者。周永清憤怒上表堅決反對這一做法,他説:“疆境不可輕與人,職守土,不願行。”但朝廷在主和派的把持下,仍然一意孤行。他再次上章力陳利害關係,也沒有得到採納,仍要他必須執行朝廷的命令。周永清一氣之下,以母親身體有病為理由,辭掉官職回到家鄉去當農民。
不久,周永清又被重新任用,歷任高陽關、定州、涇原路鈐轄,知涇州、保州,定州路副總管等職。最後在東上閣門使職位上病逝。史書對周永清“不以地與敵”的言行大加歌頌,認為武人不僅要有“勇”,更要有“忠”,忠勇兼備,“尤武士之所難能也。”周永清是一名勇敢善戰,忠於國家的模範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