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遼朝

鎖定
遼朝(907—1125年) [110]  ,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又稱大契丹,民間或稱大蕃。 [108] 北宋西夏並立。共傳九帝,經歷二百一十九年。 [1] 
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可汗,916年始建年號,建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峯市巴林左旗 [2-3]  。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率軍南下中原,攻佔汴京(今河南開封),滅後晉,於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大遼”,改年號為“大同 [4-5]  。遼聖宗時期,太后蕭綽和聖宗耶律隆緒韓德讓等蕃漢臣僚的輔佐下,對契丹社會實行了全面改革。 [104]  是遼的全盛之世。 [103]  興宗後期,遼朝統治顯露衰敗跡象,道宗和天祚帝時期,則是危機四伏。 [105]  1125年被金朝所滅 [6-7]  。遼朝亡後,遼德宗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建立西遼,1218年被蒙古所滅。 [8] 
遼強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東北包括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和庫頁島;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外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中部的白溝河和山西北部,包括幽雲十六州。幅員萬里,是中國北方歷史上著名的草原遊牧帝國。 [9]  [106-107] 
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後吸收農耕技術,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分開管理,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10] 
中文名
遼朝
外文名
Liao Dynasty
別    名
大遼
大契丹
大中央胡裏只契丹國
時間範圍
916年 至 1125年
都    城
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
帝    王
遼太祖、遼太宗、遼景宗、遼聖宗、天祚帝等
貨    幣
圓形方孔錢
開創者
耶律阿保機
國土面積
4890000 km²(1111年)
宗    教
佛教儒教薩滿教
人口數量
約 900 萬(12世紀初)
主要民族
契丹族奚族漢族阻卜女真室韋 [11] 

遼朝國號

國號作為國家或王朝的標誌,通常具有命名的鮮明性與使用的穩定性,有遼一代則不然,曾多次反覆用“遼”“契丹”為國號 [12]  。後梁貞明二年(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國,國號契丹。據《新五代史》《東都事略》等中原史料記載,後晉天福三年(938年)改號大遼。 [3] 大同元年(947年,後晉開運四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佔開封後晉,並在開封登基,“改晉國為大遼國”。 [3]  遼聖宗統和元年(983年,北宋太平興國八年),又改稱大契丹;遼道宗鹹雍二年(1066年,北宋治平三年),復號大遼 [13-15] 
多數學者持“遼”為“鑌鐵”的觀點,清人張穆蒙古遊牧記》以“鑌鐵”為“遼”之譯言。有學者認為“遼”來源於遼水。也有學者認為“遼”一號得名於“遼遠”之意。 [100]  《契丹國號解》對前人的觀點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評價,並提出了“大中”説,認為“契丹”就是“大中”,而契丹國則是“大中國”之義。 [99]  有學者研究“遼”與契丹語“遼”的內涵,強調遼“雙國號制”的意義。也有學者主張契丹是改“晉”為“大遼”,而非改“契丹”為“大遼” [20] 
關於契丹首次改國號為“遼”的時間,一般有937、938和947年三種説法 [16-17]  。關於遼改國號的次數,一般學者都認同這樣的見解,即遼太宗時改國號為遼,遼聖宗時復號契丹,至遼道宗時復改國號為遼 [18]  。從眾多遼代墓誌中在契丹或遼的國號前都有“大中央”或“南瞻部洲”的字樣來看,到遼道宗時,儼然以中國自居了 [19]  。也有持不同意見者,認為遼曾九改九復國號,也就是説,遼曾改國號達18次之多。
遼朝國號變遷
年代
漢文國號
非漢文國號
916—937年
大契丹
大中央契丹 [21-22]  (全稱)
大契丹、契丹國、契丹(簡稱)
938—982年
大遼(燕雲漢地)
大契丹(遼朝故地) [15] 
983年—1065年
大契丹
1066年—1125年
大遼

遼朝歷史

遼朝契丹緣起

契丹之名,始見於北魏 [57]  而漢文記契丹事,以《資治通鑑》為最早,東晉義熙元年(406年)初,“燕王熙襲契丹”。契丹稱號見於朝鮮《三國史記》更早,東晉太元三年(378年)已有契丹人犯高句麗“北邊,陷八部落”。早期契丹居於潢水(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之南,黃龍(今遼寧朝陽)之北, [69]  分為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等八部。 [55]  [70]  契丹族日益興盛,並向南發展。北齊文宣帝高洋於天保四年(553年)親率大軍攻擊南下的契丹部落,俘獲十餘萬人、數十萬頭牲畜,契丹部族損失慘重。 [56]  後又受到突厥的侵擾,因而“部落離散,非復古八部矣”。隋初又分別臣附於隋朝與突厥,逐漸得到恢復,遊牧於遼西地區,諸部落各自逐寒暑,隨水草畜牧。隋大業元年(605年),契丹族南下營州(今遼寧朝陽)地區時,又遭到在隋將主使下突厥的襲擊,四萬人被俘,再次受到重創。
契丹人 契丹人
六世紀前期,契丹族尚為部落階段,於唐初形成部落聯盟,君長為大賀氏,八部之間如遇有戰事及徵兵,諸部在一起召開會議,獵則別部,戰則同行。 [70]  武德六年(623年)契丹遣使到長安,向唐高祖進貢名馬、豐貂,但其政治立場仍趨向於突厥頡利可汗 [58]  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大賀摩會率部落聯盟背棄突厥,歸附唐朝。唐朝皇帝曾賜給契丹首領旗鼓,後來成為契丹可汗權位的象徵。 [59]  唐朝又於貞觀三年(629年)以室韋、契丹族人置師州。契丹與唐朝之間,既有朝貢、入仕和貿易,也有戰爭和擄掠。後唐太宗以契丹人為松漠都督府(在今赤峯、通遼一帶),以大賀窟哥為松漠都督,賜姓李氏。 [60] 
武則天執政時,契丹於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十二日,李盡忠與其妻弟孫萬榮反,攻陷營州,殺營州都督趙文翽,盡忠自立為無上可汗,這是契丹人首次稱汗。 [61]  武則天派兵圍剿,卻被盡忠擊敗。 [62]  唐開元二年(714年),李盡忠堂弟李失活與奚族首領李大酺到長安見唐玄宗。四年(716年),唐玄宗恢復松漠府,以李失活為都督,封松漠郡王,授左金吾衞大將軍 [63]  開元二十年(732年),唐軍大破契丹,俘獲甚眾,可突於逃跑,奚族投降。 [64]  天寶四年(745年),後突厥滅亡,契丹投降唐朝,唐玄宗賜契丹可汗迪輦組裏漢名為李懷秀,拜松漠都督,封崇順王,賜以靜樂公主。半年後,懷秀不堪安祿山欺凌,殺公主與奚族一起反唐。之後,與安祿山多次交戰,勝負參半。 [65-66]  唐天寶五載(746年),唐朝封胡剌可汗遙輦楷落為恭仁王,代松漠都督,楷落在位至安史之亂結束,唐朝與契丹之間大規模戰爭基本結束。
蘇可汗時契丹依附回紇,自蘇可汗開始唐朝不再冊封契丹首領為松漠都督。鮮質可汗時曾七次遣使至長安朝貢唐朝,昭古可汗時遣使四次。 [71]  會昌二年(842年)唐朝破回鶻,耶瀾可汗遙輦屈戍內附。鹹通年間,可汗習爾之遣使者到長安朝貢之後,契丹部落在一百年的低谷後又逐漸強大。 [67]  唐末,痕德廑可汗遙輦欽德時契丹征服了奚、室韋,多次入侵幽州、薊州,結果遭割據勢力劉仁恭報復。 [68]  痕德可汗死於天祐三年(906年)十二月。迭剌部的耶律氏家族興起,世代擔任契丹部夷離堇,權威日盛。

遼朝太祖建國

五代時期,隨着契丹族社會的發展和社會階段的提高,遙輦氏部落聯盟開始向耶律氏轉化。耶律阿保機生於唐朝鹹通十三年(872年)。 [77]  阿保機任遙輦氏痕德堇可汗的撻馬狘沙裏(扈衞官),組建侍衞親軍。阿保機迅速崛起。率領撻馬部(扈衞隊)戰勝了小黃室韋、越兀、烏古、六奚、比沙笰等近鄰小部落,阿保機的伯父被殺後,阿保機繼承了伯父的于越的職位,並擊潰以蒲古只為首耶律釋魯的部落豪強。相繼降小黃室韋,破越兀、兀古、六奚諸部,被國人譽為“阿主沙裏”(沙裏,契丹語“郎君”)。 [72]  到了痕德廑可汗時期,耶律阿保機擔任夷離堇,專事征伐,大破室韋、於厥及奚帥轄剌哥,進大迭烈府夷離堇。 [73]  天覆三年(903年),阿保機北攻女真,南取河東懷遠軍,略地薊北(今河北北部),升于越總知軍國事,成為部落聯盟的實際操縱者。 [74]  天祐三年(906年)在欽德死後,阿保機不再從遙輦氏家族選擇可汗,而是把旗鼓收歸自己所有,自己擔任了契丹部的可汗,從此,可汗的選立就轉入迭剌部耶律氏家族了。 [75] 
遼太祖阿保機雕像 遼太祖阿保機雕像
唐天祐四年(907年)正月,耶律阿保機當選為契丹大首領,即皇帝位。尊母蕭氏為皇太后,立皇后述律氏,羣臣上尊號曰天皇帝,皇后為地皇后。 [76]  他先後鎮壓了契丹貴族的叛亂和征服室韋阻卜等部落,並且握有蒙古地區的產鹽區,在軍事與經濟方面都十分強盛。 [23]  但是隨着契丹國家的發展,耶律家族內部為了爭取可汗的被選舉權,阿保機本家族兄弟們便首先起來反對他,由此發生了“諸弟之亂”。梁開平五年(911年)五月,阿保機弟耶律剌葛耶律迭剌耶律寅底石耶律安端策劃謀反,安端的妻子粘睦姑得知後就報告了阿保機,阿保機不忍心殺掉這些兄弟,就和他們登山殺牲對天盟誓,然後赦免了他們。 [78]  梁乾化三年(913年)五、六月,阿保機領兵進擊諸弟的第三次謀亂,經過三次平叛,阿保機基本消滅了本家族的反對勢力,鞏固了最高統治權。 [79] 
神冊元年(916年),羣臣為阿保機上尊號為大聖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冊,即遼太祖。 [80]  遼太祖收留因河北戰亂的流民,在草原上按照中原風格建立城敦以安置他們。並且任用韓延徽韓知古康默記盧文進等漢人為佐命功臣。神冊三年(918年)遼太祖建皇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羅城)。兩年後創建契丹大字並推行之。在軍事方面,他於天贊四年(925年)東征渤海國,於舊地建立東丹國以統治渤海遺民,冊立皇太子耶律倍東丹王。遼太祖一直有南征中原的意圖,然而於攻滅渤海後的隔年,在回師途中病倒,最後去世。他的妻子述律皇后(述律平)宣佈攝政,以皇次子耶律德光總攬朝政,屠殺政敵數百人以穩定政權。天顯二年(927年,後唐天成二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在述律皇后的支持下即位,即遼太宗。天顯五年(930年,後唐長興元年),東丹王耶律倍南逃後唐,遼太宗統一了契丹。

遼朝南下中原

天顯九年(934年)四月,後唐均王李從珂廢弒其主李從厚自立為帝,耶律倍自後唐上書遼太宗耶律德光請求討伐唐末帝李從珂。 [81]  八月,遼太宗親自率軍南伐。天顯十一年(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以稱子、割讓幽雲十六州為條件,乞求遼太宗出兵助其反對後唐。 [82]  遼太宗遂親率5萬騎兵,在晉陽城下擊敗後唐軍,冊立石敬塘為後晉皇帝。十一月,遼太宗冊封石敬瑭為“大晉皇帝”,即晉高祖。 [83] 
幽雲十六州形勢 幽雲十六州形勢
會同元年(938年)十一月,劉昫、盧重冊為遼太宗上尊號為“睿文神武法天啓運明德章信至道廣敬昭孝嗣聖皇帝”。大赦天下,改元會同。同月,後晉使臣獻上幽、薊、瀛、莫、涿、檀、順、媯、儒、新、武、雲、應、朔、寰、蔚十六州,並獻上圖籍,至此“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遼太宗下詔,以皇都為上京,改名為臨潢府,升幽州為南京。 [84]  割取幽雲十六州後,遼太宗將幽雲十六州建設成為進一步南下的基地。遼太宗採取“因俗而治”的統治方式,實行南北面官制度,分治漢人和契丹。 [85] 
會同五年(942年)石敬瑭的養子晉出帝石重貴即位,他不願向契丹臣服,上表稱孫不稱臣。遼太宗趁機率軍南下,意圖一統中國 [23]  。會同六年(943年)十二月,遼太宗親自赴南京,打算率軍南下中原討伐後晉,命趙延壽、趙延昭、耶律安端、解裏等由滄、恆、易、定等州分道而進,遼太宗親率大軍跟從。 [86]  會同九年(946年),後晉統帥杜重威挾眾將降契丹,契丹攻入開封,晉出帝被迫投降,後晉滅亡。 [87]  會同十年(947年)正月初一日,遼太宗以中原皇帝的儀仗進入東京汴梁,於大同元年(947年)二月初一日下詔建國號為“大遼”,改會同十年為大同元年。 [88-89]  雖然遼太宗有意長久經營中原地區的意圖,然而因縱兵掠奪人民財物,以及不讓諸位節度使返回鎮地,招來中原人民的反抗。不久,原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自立為帝,國號漢。 [91]  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后,諸鎮和後晉舊將多起兵響應。廣大百姓也羣起反抗,大部多至數萬人,小部不下千百人,攻破州縣城,殺死契丹任命的官吏。澶州起義軍首領王瓊,攻入州城,圍擊契丹將領耶律郎五;東方起義軍攻破宋、亳、密三州。 [90]  可見契丹在中原的統治難以維持。四月,遼太宗被迫引軍北返,最後在欒城病逝。

遼朝帝位之爭

遼大同元年(947年,後晉開運四年)位於中原開封的耶律吼等將領擁立耶律倍之子耶律阮為帝,是為遼世宗。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的皇太后述律平想讓其第三子耶律洪古(耶律李胡)繼承皇位,不同意遼世宗繼位。述律太后派耶律洪古與遼世宗在遼南京北部的泰德泉交戰,最後遼世宗打贏了這場戰爭。在經過大臣耶律屋質的勸阻之下,述律太后才認同遼世宗的帝位。遼世宗在位期間,一直不忘佔領中原的期望,多次對中原用兵。然而遼世宗好酒色,喜愛打獵。晚年更是任用奸佞,大興封賞降殺,導致朝政不修,政治腐敗。天祿五年(951年,後周廣順元年)九月,遼世宗協助北漢攻打後周,行軍至歸化(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的祥古山時,由於其他部隊未到,先行駐紮在火神澱。其間喝酒、打人、打獵,眾將很是不滿。
遼天祿五年(951年,後周廣順元年)耶律察割發動政變,殺遼世宗並自行稱帝,遼太宗之長子耶律璟耶律屋質等率兵殺死耶律察割後,被立為帝,即遼穆宗。遼穆宗雖討厭女色,而無所出,但卻經常酗酒,天亮才睡,中午方醒,因此長時期不理朝政,國人稱之為“睡王”。遼穆宗前期,朝廷內部不穩,離心離德,大臣經常發生叛亂或是南奔中原的事件:應歷二年(952年,後周廣順二年)六月,蕭眉古得欲叛遼南奔後周,陰謀敗露,被殺。七月,政事令耶律婁國林牙耶律敵烈等謀亂被捕後伏誅。應歷三年(953年,後周廣順三年)十月,耶律洪古(耶律李胡)之子耶律宛等人謀反,事情被察覺後被捕。應歷十年(960年,北宋建隆元年)七月,政事令耶律壽遠、太保楚阿不等人謀反,事敗伏誅。十月,耶律洪古之子耶律喜隱謀反,事敗被捕,因供詞牽涉耶律洪古,耶律洪古入獄而死。
由於政局動盪不安,迫使遼穆宗停止了遼太宗、遼世宗一貫執行的南伐中原政策,以恢復因長期戰事而消損的國力,與南唐、北漢聯合對抗遂漸強盛的後周。應歷九年(959年,後周顯德六年)後周發動北伐,遼朝寧州(今河北青縣)刺史王洪舉城投降。周軍隨後攻克益津關瓦橋關莫州瀛州刺史劉楚信、高彥暉也舉城投降。當時周世宗欲一鼓作氣,直取幽州,遼穆宗甚至有意放棄燕雲十六州 [24]  。最後周世宗因為重病而南返,莫州、瀛州歸後周領有,而遼軍加強防禦,不敢南下。由於遼穆宗本人喜好殺戮,經常親手殺人。同時又愛好打獵到“竟月不視朝”,最後於應歷十九年(969年,北宋開寶二年)二月被侍人所弒。耶律賢被推舉為帝,即遼景宗,改元為保寧

遼朝全盛時期

張成思、潘樹聲繪國畫《契丹與契丹文字》 張成思、潘樹聲繪國畫《契丹與契丹文字》 [101]
遼景宗勤於政事,重用賢臣如室昉郭襲,使遼朝出現一陣清明。遼景宗對遼穆宗時謀反的皇族採比較寬鬆的政策,因而謀亂者少,上層比較穩定。遼景宗對外政策仍採不主動南伐中原、僅援北漢的方針。遼景宗前期,遼朝與北宋聘史往還,互賀節日。宋太宗趙光義統一江南後,於遼乾亨元年(979年,北宋太平興國四年)親征北漢,遼朝派數萬兵支援北漢。三月,遼軍在白馬嶺與宋軍交戰,被擊潰,遼將耶律敵烈等人戰死。六月,北漢主劉繼元降宋。遼朝改變戰略,把主要力量用以固守幽薊宋太宗乘勝進攻幽州,遼朝派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名將率軍與宋軍大戰於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成功擊敗宋軍,宋太宗僅以身免。由於遼景宗體弱多病,有時無法上朝,軍國大事大多由皇后蕭綽協助處理。
乾亨四年(982年,北宋太平興國七年)遼景宗病逝,遼聖宗耶律隆緒繼位,尊母蕭綽為皇太后,並由蕭太后攝政。當時蕭太后30歲,遼聖宗12歲,而蕭太后之父蕭思温於保寧二年(970年,北宋開寶三年)被害,無嗣,使得蕭太后也沒有外戚可以依靠。而諸王宗室二百餘人擁兵自重,控制朝廷,對蕭太后及遼聖宗構成了莫大的威脅。蕭太后先重用大臣耶律斜軫、韓德讓參決大政,南面軍事委派給耶律休哥,撤換一批大臣,並下令諸王不得相互宴請,要求他們無事不出門,並設法解除他們的兵權。在這些行動後,遼聖宗和蕭太后的地位才穩定下來。蕭太后攝政二十七年,在她執政期間進行改革,並且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少賦税,整頓吏治,訓練軍隊,使遼朝百姓富裕,國勢強盛。契丹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遼聖宗親政後,遼朝已進入鼎盛,基本上延續蕭太后執政時的遼朝風貌,反對嚴刑峻法,並且防止貪污事件。在文教方面,遼聖宗實行科舉,編修佛經,佛教極為盛行。在位其間四方征戰,對宋戰爭屢屢獲勝,俘獲號稱楊無敵的宋朝名將楊業
北宋立國之初即有意要收復燕雲十六州,先後於979年、986年兩度北伐,皆為遼軍所擊敗。遼聖宗為了防止高麗與北宋結盟,進而威脅遼朝東部。於統和十一年(993年,北宋淳化四年)發動高麗契丹戰爭以降服高麗,於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的東征時最遠攻入高麗開城。之後為了解決遼宋之間的長期對抗,以及避免契丹貴族威脅皇權,蕭太后與遼聖宗於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親率大軍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敵,欲遷都南逃,因宰相寇準堅持而親至澶州(今濮陽)督戰。宋軍士氣大振,擊敗遼軍前鋒,遼將蕭撻凜戰死。遼軍恐腹背受敵,提出和約。主和的宋真宗於次年初與遼訂立和約,協定宋每年贈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雙方各守疆界,互不騷擾,成為兄弟之邦,此即澶淵之盟,從此兩朝和好達一百二十年之久。之後遼聖宗結好西夏,而西夏也搖擺於宋、遼之間以圖存,形成遼宋夏三朝鼎立的局勢。

遼朝興道衰落

契丹太平十一年(1031年,北宋天聖九年)遼聖宗去世,長子耶律宗真即位,即遼興宗。遼興宗生母蕭耨斤(即法天太后)自立為皇太后並攝政,並把遼興宗的養母齊天皇后蕭菩薩哥迫死。法天太后重用在遼聖宗時代被裁示永不錄用的貪官污吏以及其孃家的人。遼興宗因無權而不能救,母子因此結怨。法天太后對遼興宗並不信任,打算改立次子耶律重元為帝。耶律重元把這一事告訴遼興宗。遼興宗怒不可遏,於重熙三年(1034年,北宋景祐元年)用武力廢除法天太后,迫法天太后“躬守慶陵”,大殺太后親信。七月,遼興宗親政。修建陵園安葬齊天皇后。而後,把法天太后接回來,並與她保持十里的距離,以防不測。遼興宗母子的感情裂痕始終沒有填平 [23] 
遼興宗在位時,遼朝勢已日益衰落。而有遼興宗一朝,奸佞當權,政治腐敗,百姓困苦,軍隊衰弱。面對日益衰落的國勢,遼興宗連年征戰,多次征伐西夏;逼迫宋朝多交納歲幣。但是這些反而使遼朝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遼興宗還迷信佛教,窮途奢極。遼興宗曾與其弟耶律重元賭博,一連輸了幾個城池。他對自己的弟弟耶律重元非常感激,一次酒醉時答應百年之後傳位給耶律重元。皇子耶律洪基(即為後來的遼道宗),也未曾封為皇太子,只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而已。這種下了遼道宗繼位後,耶律重元父子企圖謀奪帝位的惡果 [23] 
宋夏戰爭後北宋內外交困之際,使得遼朝趁機侵宋。在徵求張儉的意見後,一面派其弟耶律重元和蕭惠在邊境製造欲攻宋的聲勢,一面派蕭特末(漢名蕭英)和劉六符於重熙十一年(1042年,北宋慶曆二年)正月去宋朝索要瓦橋關南十縣地。宋朝派富弼與遼方使節談判,此即重熙增幣。雙方於九月達成協議,在澶淵之盟規定贈遼歲幣基礎中,再增加增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以了結這次索地之爭。遼興宗還再次使宋爭得一個“納”字,即歲幣是宋方納給遼方的,不是贈送的。宋仁宗也委曲求全予以應允,而條件是遼朝須約束西夏與宋和談。因此,在遼宋和好之後,遼夏關係惡化併發生戰爭。遼興宗兩次親征西夏,均遭失敗,而西夏最後願意向遼朝稱臣進貢 [23] 
遼道宗繼位後,清寧九年(1063年,北宋嘉祐八年)七月耶律重元聽從兒子的勸説,發動叛亂,自立為帝,不久被遼道宗所平,耶律重元自盡,史稱灤河之亂。遼道宗在位期間,遼政治腐敗,國勢逐漸衰落。道宗並沒有進行改革圖新,而且本人也腐朽奢侈,這時地主官僚急劇兼併土地,百姓痛苦不堪,怨聲載道。遼道宗重用耶律乙辛等奸佞,自己不理朝政,耶律乙辛誣陷皇后蕭觀音與伶官趙惟一有染,遼道宗聽信讒言而賜死皇后,史稱十香詞冤案。同時耶律乙辛為防將來太子耶律濬登基對自己不利,故陷害皇太子耶律濬,並將其殺害。後來,一位姓李的婦女向遼道宗進“挾谷歌”遼道宗才把皇太子的兒女接進宮。
遼大康五年(1079年,北宋元豐二年)七月,耶律乙辛乘遼道宗遊獵的時候意圖謀害皇孫耶律延禧,遼道宗接納大臣的勸諫,命皇孫一同秋獵,才化解耶律乙辛的陰謀。大康九年(1083年,北宋元豐六年),遼道宗追封故太子為昭懷太子,以天子禮改葬。同年十月,耶律乙辛企圖帶私藏武器到宋朝避難,事敗被誅。壽昌七年(1101年,北宋建中靖國元年)正月,遼道宗去世,皇孫耶律延禧繼位,即天祚帝。當時西夏崇宗因受到北宋攻擊一再向遼求援,並求天祚帝女尚公主為妻。最後遼天祚帝於乾統五年(1105年,北宋崇寧四年)將一個族女耶律南仙提升為公主嫁給夏崇宗,並派使者赴宋,勸北宋對西夏和談。

遼朝走向滅亡

金滅遼之戰 金滅遼之戰
遼天慶二年(1112年,北宋政和二年)二月十日天祚帝赴春州(故址在今內蒙突泉縣突泉鎮西北約60公里的寶石鎮境內),召集附近女真族的酋長來朝,宴席中醉酒後令諸位酋長為他跳舞,只有完顏阿骨打不肯。天祚帝不以為意,但從此完顏阿骨打與遼朝之間不和。九月,完顏阿骨打不再奉詔,並開始對其他不服從他的女真部落用兵。天慶四年(1114年,北宋政和四年)春,完顏阿骨打正式起兵反遼。一開始天祚帝並未將完顏阿骨打當作一個重大威脅,但是所有他派去鎮壓完顏阿骨打的軍隊全部戰敗。天慶五年(1115年,北宋政和五年,金收國元年)天祚帝為了解決女真的威脅,下令親征,但是遼軍到處被女真軍擊敗。與此同時遼朝國內也發生叛亂,耶律章奴在遼上京叛亂,雖然這場叛亂很快就被平定,但是分裂了遼朝內部。同年完顏阿骨打稱帝建國,國號大金,年號收國,定都會寧。 [25]  同年秋天,金軍攻下遼朝黃龍府,遼朝受到嚴重的打擊。此後位於原渤海國東京也發生高永昌叛亂自立。這場叛亂一直到天慶六年(1116年,北宋政和六年,金收國二年)四月才被平定。五月女真藉機佔領了遼東京和瀋州
天慶十年(1120年,北宋宣和二年,金天輔四年)金軍攻克遼上京,守將蕭撻不也投降,到保大元年(1121年,北宋宣和三年,金天輔五年)遼朝已經失去一半的領土。而內部又發生因為皇位繼承問題而爆發的內亂,最後遼天祚帝殺他的長子耶律敖魯斡而結束,但是這使得更多的遼軍投降金朝。保大二年(1122年,北宋宣和四年,金天輔六年)正月,金軍攻克遼中京,天祚帝被金兵所迫,流亡夾山
天祚帝的流亡 天祚帝的流亡
由於位於遼南京耶律大石李處温等人不知天祚帝去向,他們擁立耶律淳為帝,即天錫帝,史稱北遼。天錫帝降天祚帝為湘陰王,並遣大使奉表於金朝,乞為附庸。可是事未完成,他就病死,妻遼德妃稱制,改年號為德興。此時遼臣李處温父子覺得前景不妙,打算向南私通北宋的童貫,欲劫持遼德妃納土於宋。向北私通金人,作金的內應。後她發現他們罪行而賜死之。當年十一月,遼德妃五次上表給金朝,只要允許立耶律定為遼帝,其他條件均答應。金人不許,她只好派兵死守居庸關,十一月居庸關失守,十二月遼南京被攻破。遼德妃帶着隨從的官員投靠天祚帝,被天祚帝誅殺 [23] 
保大三年(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金天輔七年)正月,在上京的回離保(蕭幹)叛金,八月平定。保大四年(1124年,北宋宣和六年,金天會二年),天祚帝已經失去了遼朝的大部分土地,他自己退出漠外,他的兒子和家屬大多數被殺或被俘,雖然他還打算收復首府燕州雲州,但是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希望了。保大五年二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遼天祚帝在應州被為金人完顏婁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區白城子),被金太宗降為海濱王。金天會六年(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海濱王耶律延禧病故,遺臣蕭術者對故主行人臣之禮。
遼朝於916年立國,共歷時210年(包含契丹國時期),歷經9位帝王,直至1125年覆於金朝之手。此後遼朝殘存勢力相繼建立西遼及東遼,但也很快覆滅於蒙古西征軍隊。

遼朝西遼續國

大石西遷和西遼疆域 大石西遷和西遼疆域
在遼朝覆滅後,遼朝貴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殘部,控制了蒙古高原和新疆東部一帶。金天會八年(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由於受到金兵的壓迫,耶律大石決定放棄蒙古高原,率部西征。天會十年(1132年,南宋紹興二年),耶律大石在葉迷立(今新疆額敏)稱帝,史稱西遼(西方稱為黑契丹或哈剌契丹),首都虎思斡魯朵 [23]  。西遼曾一度擴張到中亞,成為中亞強國。皇統三年(1143年,南宋紹興十三年),在耶律大石死後,西遼經歷蕭塔不煙耶律夷列耶律普速完耶律直魯古屈出律的統治。最後興定二年(1218年,南宋嘉定十一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滅亡,立國凡87年。其後裔遷至今伊朗一帶,建立了後西遼國。

遼朝東遼復國

崇慶元年(1212年,南宋嘉定五年),遼朝宗室耶律留哥在隆安(今吉林省農安縣)、韓州(吉林省梨樹縣)一帶起軍反抗金朝。隔年三月,耶律留哥稱王,國號遼,史稱東遼。貞祐四年(1216年,南宋嘉定九年)初,耶律留哥之弟耶律廝不叛變,在澄州稱帝,史稱後遼。耶律廝不之後被部下所殺,眾推耶律乞奴為監國。同年秋,木華黎率蒙古軍東下,耶律乞奴等不敵,率九萬契丹族越過鴨綠江進入高麗境內。不久契丹諸貴族自相殘殺,後遼最後於興定四年(1220年,南宋嘉定十三年)滅亡。耶律留哥建國後依然歸附大蒙古國,成為其藩屬,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南宋鹹淳五年)元世祖撤藩,東遼正式滅亡。

遼朝疆域

遼朝領土範圍

遼朝全盛時,疆域東北到今庫頁島,北至蒙古國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帶,西到阿爾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縣、涿州、山西省雁門關一線與北宋交界,與當時統治中原的宋朝相對峙,形成南北朝對峙之勢,《遼史》稱“幅員萬里”。 [26] 
遼朝初期的疆域在今遼河流域上游一帶,在遼太祖及遼太宗時期不斷對外擴張,遼太祖時征服(今河北北部)、烏古、黑車子室韋(今內蒙古東部呼倫湖東南)、韃靼回鶻渤海國。契丹會同元年(938年,後晉天福三年)遼太宗時取得燕雲十六州,並一度佔有中原。統和二十四年(1005年,北宋景德二年)遼聖宗與北宋簽定澶淵之盟,最後確定了與宋的邊界。
漠北地區於天顯六年(931年,後唐長興二年)設立“轄戛斯國王府”,隸屬上京道;統和二十三年(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建成了鎮州防州維州三邊防城(皆在今蒙古烏蘭巴托西、西南),以鎮州(又稱可敦城,今蒙古鄂爾渾河上游哈達桑東北古回鶻城)為西北路招討司駐地,並駐軍鎮戍,開闢屯田。西北路招討司是遼西北邊疆地區的最高軍政機構,負責鎮守西北邊疆地區,管轄阻卜等部落。遼鹹雍四年(1068年,北宋熙寧元年)設置烏古敵烈都統軍司為統轄兩部的最高機構,其最高長官為統軍使(有時仍稱都詳穩),由契丹人擔任。僻處今鄂嫩河及貝加爾湖東南面的萌古部,在大康十年(1084,北宋元豐七年)向遼廷遣使進貢,其酋長接受了遼廷封授的部族官稱號令穩、詳穩,成為遼的屬部,例如,成吉思汗的五世族祖,海都次子察剌哈寧昆(又譯察剌孩領忽)受有遼朝的“令穩”(即領忽,小部族官)官號,四世族祖必勒格被遼廷升號“詳穩”(即想昆,大部族官),父子相繼任遼屬部官。 [27]  遼代也築有長城,稱為遼代長城(遼邊壕)。

遼朝行政區劃

遼代的體系大體上是道、府(州)、縣三級。共有5京、6府,156州、軍、城,309縣(根據《遼史·地理志》)
此外,遼朝效仿宋朝路制,相繼設置了八個專司理財的路,分別是:上京路、中京路、南京路、東京路、西京路、遼西路、平州路、長春路。 [111-116] 
遼朝如同宋,也有五京制度,主要是為控制因戰爭獲的土地而設置的,或是因為爭奪一地而設置的前進基地。
遼分5個道,每個道有一個政治中心,稱為京,並以京的名稱來命名道。
五京道
道名
治所
轄地範圍
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波羅城)
以西拉木倫河流域為中心的契丹本土
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城)
原奚族本土
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
原東丹國地區
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南)
今海河、大清河以北,及長城以南、河北、北京天津部分地域
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
今山西和內蒙古交界處
五京中,只有上京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然而遼中京至澶淵之盟後,其政治作用加強,地位直逼上京的首都地位。
重熙十三年(1044年,北宋慶曆四年),遼興宗升雲州為西京大同府
道下設府、州、軍、城4種政區,為同一級別。
遼朝將全國劃分為8個財賦路專司理財,但從遼末記載來看,八路事實上成為了遼朝州縣區域的劃分單位,時人謂之“契丹天下八路” [111-112]  [116] 
八財賦路
路名
財政機構
駐地
上京路
臨潢府
中京路
中京度支司
大定府
南京路
析津府
東京路
東京户部司
遼陽府
西京路
西京都轉運司
大同府
平州路
平州路錢帛司
平州
長春路
長春路錢帛司
參考資料 [111-117] 
分類
詳細
京府
大蕃府 [28] 
南面大蕃府 [29-30] 黃龍府興中府(1041年升霸州置,今遼寧朝陽
北面大蕃府四:南大王府、北大王府乙室王府、奚王府
以上共計六大蕃府,其中南面兩大蕃府行南面漢官制,北面四大蕃府行北面部族官制。這六大蕃府的地位比京府略低。
散府
率賓府定理府鐵利府安定府長嶺府鎮海府。此六府有別於大蕃府,不統轄州,僅置刺史或防禦使,與刺史州、防禦州同級。 [118] 
分等,從高依次為:節度州觀察州防禦州、刺史州。
遼代還設有與縣同級的州、軍、城。
頭下軍州是遼朝一種特殊建置。契丹貴族將所俘掠的人口,建立州、軍安置,督迫其為主人勞作。遼諸王、外戚、大臣所領有的頭下軍州可建城郭,其餘只能有自己的頭下寨堡。頭下軍州多設在潢河流域契丹住地。俘户主要是河北、山西的漢人和東北地區的渤海人。頭下州縣名稱,常採用俘户原籍州縣名稱,如俘衞州民,建衞州;俘三河縣民,建三河縣;俘密雲民,建密雲縣等。頭下軍州的制度到遼聖宗時期逐漸廢除。

遼朝政治

遼朝南北面官

遼南京 遼南京
為了統治當地漢族,遼太宗採取“因俗而治”的統治方式,實行分治漢人和契丹人、南北兩面官的兩院制。如《遼史》所言:“太祖神冊六年,詔正班爵。至於太宗,兼制中國,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 [121] 
遼朝統治者實施統而有別、劃區而治的政治統治:一是契丹各部族和北方諸族地區,也包括以被俘漢族人口設立投下州縣城市等地區,以實行軍政合一的部族體制為主。二是特殊行政區域“屬國”,即太祖攻滅渤海後,於其地建東丹國,封皇子耶律倍為東丹王,設官命職“一用漢法”,主要機構設三省六部,所任官員多由契丹人、渤海人擔任。三是對相繼取得的幽薊十六州及其他地域,“依唐州縣置城以居之”,仍實行州縣體制,州設刺史或節度使,縣設縣令。 [121] 
遼設南面官北面官雙軌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北面官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官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大部分官名及職掌沿襲唐制,並參照五代和宋朝的官制。官有實授、遙授之分。職事官與散官及階、勳、憲銜、封爵、食邑户數等配套。遼代官名多有契丹語官名,如林牙即翰林,惕隱掌管皇族政教,夷離畢掌管刑獄,乙裏免為誥命夫人,等等。
遼世宗任用賢臣耶律屋質,進行一系列改革,將遼太宗時的南面官和北面官合併,成立南北樞密院,廢南、北大王。後來南北樞密院合併,形成一個樞密院。遼世宗的改革使遼朝從部落聯盟形式進入中央集權的時代。
遼朝的法律,因俗而治,各地使用不同法律。早期有民族歧視,至聖宗時契丹人法也用漢律來斷。這反映漢人地位的提升。一般來講遼代刑罰較重,而且皇帝往往隨意殺人,無法無天,穆宗尤甚。

遼朝四時捺缽

捺缽,漢語譯為“行營”、“行在”、“營盤”。遼朝雖先後以遼上京和遼中京作為首都,但是其政治核心不在首都,而在捺缽(契丹語“行在所”、“行宮”的音譯)。這是因為遼朝的主要民族契丹族為遊牧民族。由於契丹族轉徙不定、車馬為家的特性,決定了皇帝的巡狩制。一切重大政治問題均在捺缽隨時決定,是處理政務的行政中心。每年又“四時巡守”,“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捺缽”。皇帝在遊獵地區設的行帳,以區別於皇都的宮帳。因氣候、自然條件的制約,四時各有捺缽之地。
遼太宗時,取燕雲十六州後,其國土包括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為保持契丹族的騎射善戰傳統的經濟生活,仍然過着“轉徙隨時,車馬為家”的生活。正如《遼史》中記載的“遼國盡有大漠,浸包長城之境,因宜為治,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為常”,四時各有行在之所,在這種特殊經濟、政治、文化背景下,在契丹的管理體制上,逐漸形成了一套縣有鮮明遊牧契丹民族獨特特點的四時捺缽制度。契丹皇帝四時巡行的宮帳(也稱牙帳),即春捺缽、夏捺缽、秋捺缽、冬捺缽。

遼朝頭下軍州

頭下軍州”是遼代有一種特殊的地方建制。“頭下”一詞的語源及其語義,是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王國維在談到元朝的投下時,謂“此語本出契丹”,亦即認為“頭下”是契丹語的譯音。契丹建國後,宗室、外戚所擁有的頭下城,凡由朝廷賜給州、軍稱號者,便成為頭下軍州。頭下軍州制度的創立遠早於太宗會同三年。 [93]  此類州的設置原則、職官銓選、税收等均與其它州有別。遼代“頭下州”與“頭下軍州”的設立還是有一定原則的,而且會有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另外,“頭下軍州”也集中見於遼代上京道。作為統治中心,遼朝中期以後上京地位才逐步略遜於中京。有建州資格的為橫帳諸王、國舅、公主,皆為首領或貴族階層。私奴媵臣則屬於其家兵、部曲之類。既然“刺史以下皆以本主部曲充焉”,這種部曲的地位決非一般俘虜可比。有了這樣一種行政管理體制,頭下軍州在地方級行政建制中的特殊地位就很清楚了。其官制系統,應當存在由朝廷任命的節度使;由“本主部曲”構成的刺史以下的職官。 [92] 
關於頭下軍州節度使的設官情況。主管官節度使由朝廷任命。節度使以下,在徽州條中提到“節度使以下,皆公主府署”。這裏面含有節度使由朝廷任命之意,與其它記載相同。而“府署”,似可理解為“本主部曲”。刺史級頭下州的設官,“刺史”是沿用傳統官稱,又根據遼代頭下州的具體需求而設的。在設官方面,無論是節度使級州城中的刺史,還是刺史級州城的主管官,“皆以本主部曲充”。當然,此類州的州主多與皇帝有密切的關係,自行任命節度使以下的官員也不會受到皇帝過分的責怪。 [92] 

遼朝宮帳制度

斡魯朵制度,即宮帳制度。“斡魯朵”始見於突厥文碑銘(注:譯文中將斡魯朵統譯為“宮”) [94]  ,而在古代史籍中相對完整的記錄,則只有《遼史》卷31《營衞志》“宮衞目”:皇帝“居有營衞,謂之斡魯朵”。它起源於古代遊牧民族的社會傳統,屬於遊牧社會習慣法的範疇。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創立君主專制的政權之前,斡魯朵就已經存在於契丹社會。帳制,在契丹生活中與部族組織形式密切相關。如《營衞志》“部族目”記載:“部落曰部,氏族曰族。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處。”以氏族為單元是部落社會的基本形態。 [95] 
有遼一代,每位遼帝皆有自己的斡魯朵。皇后、宗室和大臣中僅應天、承天兩位皇太后各建一宮,孝文皇太弟耶律隆慶建有一宮,韓德讓“擬諸宮例”建文忠王府,可視為一宮。這些斡魯朵的所有者,或為遼帝,或為執政太后,或為親王,或為位極人臣之大丞相。其所居之斡魯朵,“可以説是遼朝統治者的大本營”。 [97]  這種特權,決定了在遼朝社會生活中斡魯朵始終處於中心位置。很多遼朝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如“察割之亂”“重元之亂”等皆發生於斡魯朵內。斡魯朵是一支由遼帝親自支配的軍事力量。由隸宮部族人户組成的宮分軍是遼帝維持統治重要的軍事支撐。遼中後期在對鄰國作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宮分軍又是宿衞遼朝北疆的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隸宮提轄司人户是遼朝漢軍的重要來源,以“家丁”的形式配合宮分軍作戰。 [98] 
皇帝所在或前朝皇帝神主所在的“行宮”,是“斡魯朵”的核心內容,同時斡魯朵又因其保衞皇帝的職責而有廣大的外延。它包括一支規模極大的斡魯朵軍(宮分軍),以及提供斡魯朵軍的斡魯朵户(宮分户)。斡魯朵軍與徵自各部族的皮室軍,是捺缽扈從武力的兩個主要部分,兩者分屬於諸斡魯朵和北樞密院。隨着年代的推進,斡魯朵的數目逐漸增多,至遼末,已有十三個斡魯朵,合諸斡魯朵,自成一體系,直屬於皇帝。這一體系,與掌管契丹等部族的北樞密院體系、掌管漢人、渤海等州縣人户的南樞密院體系並列。與斡魯朵之建置相應的户籍,稱為“宮籍”,隸宮籍者為宮分户,是隸屬於各宮院之户口。同屬宮分户,相互間地位高下懸絕。 [96] 

遼朝五京制度

遼朝先後形成五京制度。五京為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峯市寧城縣)、東京遼陽府(今遼寧省遼陽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但只有上京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至遼宋澶淵之盟後的極盛期,中京政治作用雖然加強,但仍沒有改變上京首都的地位。
遼由北方遊牧民族所建。其轉徙不定、車馬為家的遊牧生活決定了皇帝的巡狩制,其政治中心不在首都,而在捺缽(契丹語“行在所”、“行宮”的音譯)一切重大政治問題均在捺缽隨時決定,是處理政務的行政中心。因氣候、自然條件的制約,四時各有捺缽之地。

遼朝軍事

遼朝軍制

遼代武士 遼代武士
其兵制中斡魯朵中的宮衞騎軍兵甲,教練完習,簡選天下之精鋭,聚之腹心之中,既擔任保衞任務,又出兵打仗。另外還有部族兵、漢軍、渤海軍等。契丹是遊牧民族,善於騎射,平時放牧漁獵,既是生產經濟活動,也是軍事練習。有戰爭很快即可集合成軍。
遼朝的軍隊,平時約在二十萬至三十萬左右,而契丹部族全民皆兵,遼所能動員的兵力在總人口當中,比例很高,為164萬2800人。由於保留着原始部族的痕跡,並處於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迅速轉化的歷史階段,軍事制度初期多與本民族社會制度合為一體,進入長城以南地區後,既保有本民族特色,又逐步接受漢族影響,具有民族融合的特點。
遼朝皇帝親掌最高兵權。下設北﹑南樞密院北樞密院為最高軍事行政機構,一般由契丹人主管﹔南樞密院亦稱漢人樞密院,掌漢人兵馬之政,因而出現一個朝廷兩種軍事體制並存的局面。

遼朝軍種

遼軍大體分為宮帳軍﹑部族軍﹑京州軍和屬國軍。宮帳軍,徵集直屬皇帝的着帳户壯丁組成,是契丹族親軍,供宿衞和征戰,“以行營為宮,選諸部豪健千人,置腹心部”。部族軍,主要由契丹以外的部族壯丁組成,供守衞四邊。以上兩種部隊是遼軍的主力。京州軍,亦稱五州鄉軍,徵集五京道各州縣的漢族﹑渤海族等的壯丁組成。屬國軍,由臣屬國壯丁組成。後兩種部隊為輔助兵力。遼初,貴族男子人人服兵役,年齡在15-50歲之間的列籍正軍,兵器﹑戰馬自備 [31]  。“正軍一名,馬三匹,打草谷﹑守營鋪家丁各一人”,“人馬不給糧草,日遣打草谷騎四出抄掠以供之”(《遼史·兵衞志》)。後來,“沿邊各置屯田戍兵,易田積穀以給軍餉。”(《遼史·食貨志》)遼軍以騎兵為主,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刀槍。後期從宋朝傳入拋石機式的火炮,編有炮手軍。

遼朝經濟

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畋魚以食、皮毛以衣、馬逐水草、人仰湩酪”。遊牧民族經濟上的弱點,在契丹立國之前大致上解決。以人為方式在遊牧地區內營造綠洲,再將農耕民族移居其中。
契丹人從事農業、手工業,都是由遼太祖的祖父、父親以及伯父等傳入契丹,又傳授紡織。遼在各地均設羣牧使司以管理官有的牲畜。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

遼朝農業

遼朝境內農作物品種齊全,既有等糧食作物,也有蔬菜瓜果。他們借鑑和學習中原的農業技術,引進作物品種,還從回鶻引進了西瓜、回鶻豆等瓜果品種,結合北方氣候特點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作物栽培技術。遼朝的土地有公田和私田兩類。在沿邊設置的屯田自然是公田。募民耕種的在官閒田也是公田,百姓領種十年以後,要對朝廷繳納租賦。至於所説的“佔田置業入税”則是私田了。估計屯田多集中在北部沿邊,私田則多在遼朝南境。在契丹的漢人依然是以男耕女織的方法維持家庭收入。同時,契丹將戰爭中俘掠的漢人,安置在契丹腹心地區,建立許多頭下軍州。除少部分需上繳,其餘收入皆歸頭下主所有。
遼廷為了鼓勵人民開闢荒地,立例若成功開闢農地可免租賦十年,形成契丹特有的農牧混合經濟。遇到兵荒、歲飢之年,也要減、免賦税,契丹統和九年(991年,北宋淳化二年)1月遼聖宗時期,“詔免三京諸道租税,仍罷括田” [38]  。遼大康元年(1075年,北宋熙寧八年)9月遼道宗時期,“以南京飢,免租税一年,仍出錢粟振之” [39]  。遼朝從事農業生產的居民被編入州縣,包括擁有少量土地的自耕農和靠租種地主土地為生的佃户。他們無論經濟地位如何,都是具有自由民身份的國家編户,並承擔着國家的賦役負擔。寺廟的佃户多是貴族、官僚隨同土地一起轉贈的,是既向國家納税又向寺廟交租的另一種形式的税户。

遼朝畜牧業

遼朝的畜牧業十分發達,契丹人的牧業經濟得到了較大發展 [40]  。牧業是契丹等部落民的生活來源,也是遼朝所以武力強盛、所向克捷的物質條件。當時陰山以北至臚朐河土河潢水至撻魯河、額爾古納河流域,歷來有優良的牧場。契丹各部和屬部中的阻卜烏古敵烈回鶻、党項等,主要從事遊牧業。羊、馬是契丹等遊牧民的主要生活資料:乳肉是食品,皮毛為衣被,馬、駱駝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戰爭和射獵活動中馬匹又是不可缺少的裝備。因此,“蕃漢人户亦以牧養多少為高下”。阿保機之妻述律氏曾自豪地説:“我有西樓羊馬之富,其樂不可勝窮也”。羊、馬也是遼朝向契丹諸部和西北、東北屬國、屬部徵收的賦税和貢品,是遼朝的重要經濟來源,因而受到統治集團的重視。遊牧的契丹人,編入相應的部落和石烈,在部落首領的管理下,在部落的分地上從事牧業生產,承擔着部落和國家的賦役負擔,沒有朝廷和部落首領的允許,不能隨意脱離本部。他們是牧區的勞動者、牧業生產的主要承擔者,是部落貴族的屬民。

遼朝手工業

遼代瓷器 遼代瓷器
遼代的冶鐵業發達 [41-42]  ,發掘出土鐵製的農業工具、炊具、馬具、手工工具可與中原的產品相媲美。遼東是遼朝產鐵要地,促進遼朝冶鐵業的發展。初期,曾以橫帳和大族奴隸置曷術石烈,從事冶煉。“曷術”,即契丹語“鐵”。曷術石烈在聖宗時因户口繁息和生產關係的變化,改編為部,仍以鐵為賦。遼在手山、三黜古斯和柳濕河分置三冶。其中手山為今遼寧省遼陽市遼陽縣的首山鎮,這裏的礦冶史最晚當起自遼代。
遼代瓷器 遼代瓷器
陶藝受唐代影響,墓葬出土文物則顯示部分宋代器皿及其他器皿自國外輸入,但。金、銀器製作亦採用唐、宋的金屬打製和鍍金技術。遼瓷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瓷器的造型可分為中原式和契丹式兩類,中原式仿造中原的風格燒造,有碗、盤、杯、碟、盂、盒、壺、瓶等,契丹式則仿造本族習慣使用的皮製、木製等容器樣式燒造,器類有瓶、壺、盤、碟,造型獨具一格。缸瓦窯村窯是一處所知遼代最大的古瓷窯遺址,可生產白釉、單釉和三彩釉瓷以及宮廷所用的官窯器物。遼代的鎏金、鎏銀、染織、造馬具、制瓷以及造紙等手工業門類齊全,工藝精湛。
契丹鞍與端硯、蜀錦、定瓷更被宋人評比為“天下第一”。陳國公主與駙馬墓、耶律羽之墓等貴族墓葬出土的精美金銀器都反映出契丹獨特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工藝技術水平。如在內蒙古翁牛特旗廣德公鄉遼墓出土的雙猴綠釉雞冠壺和龍首綠釉雞冠壺就是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模式,在壺體側邊作出仿皮革縫製的痕跡,此類壺是契丹民族特有的生活器皿。分散到世界各地博物館,並作為博物館規模標誌的,高達兩米的大羅漢瓷像,就是遼代產品,是從河北省易縣附近山洞中被外國人盜走的。

遼朝商業

遼代貨幣
遼代貨幣(2張)
隨着農、牧、手工業的發展,交換逐漸頻繁,商業活動也日益活躍。早期,遼太祖在炭山北建羊城,“起榷務以通諸道市易”。後版圖擴大,建置完善,經濟成分增加,範圍擴大,商業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遼五京相繼建成後,都成了遼朝的重要商業城市。遼朝與周邊各政權、各民族、國家的經濟往來多以朝貢和互市的方式進行。由於商業的發展,遼朝境內也出現了富有的商人階層,他們或經商於五京、州縣,或來往於遼、五代諸國或宋朝,有的甚至成為代表遼朝辦理交涉的使臣,如遼太宗時的回圖使喬榮經商於後晉,又為遼朝商業貿易的代表,並可作為使臣與後晉交涉政務。西京歸化州的韓師訓也是富甲一方的商人。
遼代物價甚低,雖有鹽酒之税,但各地税率並不一致。商業貿易的繁榮促進了貨幣經濟的發展。據文獻記載,耶律阿保機之父撒剌的時,已開始鑄造貨幣。然而貨幣使用量不多,遼世宗時,上京還處在交易無錢而用布的狀態。各地都用不同貨幣,如聖宗以前所鑄的遼錢極少,聖宗之後稍微多了一些,但在流通貨幣中,所佔數量仍甚少,不及百分之二,主要的是宋錢,其次是唐及五代及其他朝代的錢;在對外交易方面,遼主要與宋和西夏等通過邊境上的榷場進行互補性的交易。另外與日本、高麗阿拔斯王朝和喀喇汗國也有貿易往來。

遼朝人口

年代
户數
口數
備註
太祖神冊元年(916年)
40萬户
200萬人
[32] 
太宗天顯元年(926年)
57.3萬户
286萬人
[33-34] 
穆宗應歷二年(952年)
76萬户
380萬人
[35-36] 
聖宗統和十八年(1000年)
不詳
600萬人
根據人口統計學中複利公式計算出
道宗中期
97萬户
750萬人
[37] 
天祚帝天慶元年(1111年)
140萬户
900萬人
遼代人口峯值 [34] 

遼朝文化

遼朝吸收許多漢文化與渤海國文化。滅渤海後,渤海遺民大量聚居於遼上京、遼東京一帶的州縣,較先進的渤海文化對遼文化有較為廣泛的影響。據漢地幽雲十六州到後來和宋朝的頻繁交往,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時期的榷場貿易,漢文化對於遼朝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由於大量漢文書籍的翻譯,將中原人民的科學技術、文學、史學成就等介紹到了草原地區,帶動和促進了遊牧民族草原文化的發展。遼朝皇室和契丹貴族多仰慕漢文化,如遼的開國皇帝遼太祖崇拜孔子,先後於上京建國子監,府、州、縣設學,以傳授儒家學説,又建立孔子廟;遼聖宗常閲讀《貞觀政要》、道宗愛看《論語》等;遼道宗時,契丹以“諸夏”自稱,遼道宗又説“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中華。 [43]  ”教育方面實行設學養士和科舉取士。

遼朝文字

契丹文哀冊冊蓋 契丹文哀冊冊蓋
遼朝文人既用契丹語言文字創作,也大量用漢語文寫作。他們的作品有、歌、、文、章奏、書簡等各種體裁,有述懷、戒喻、諷諫、敍事等各種題材。作者包括帝后、宗室、羣臣、諸部人和着帳郎君子弟。契丹的詩詞既有氣勢磅礴之句,也有清新優美之詞。遼興宗也善為詩文,契丹重熙十九年(1050年,北宋皇祐二年)宋使趙概至遼,遼興宗於席上請概賦《信誓如山河詩》。在遼朝諸帝中,遼道宗文學修養最高,善詩賦,作品清新雅麗,意境深遠。有《題李儼黃菊賦》。宗室東丹王耶律倍有《樂田園詩》、《海上詩》。耶律國留、耶律資宗、耶律昭兄弟三人皆善屬文、工辭章,耶律國留有《兔賦》、《寤寐歌》;耶律資宗出使高麗被留期間,“每懷君親,輒有著述”,後編為《西亭集》;耶律昭因事被流放西北部,致書招討使蕭撻凜,陳安邊之策,詞旨皆可稱。
遼道宗的皇后蕭觀音《諫獵疏》《迴心院》和應制詩《君臣同志華夷同風》表達關心社稷安危、致主澤民的政治理想。流傳的遼人作品除王鼎的《焚椒錄》外,還有寺公大師的《醉義歌》。《醉義歌》是使用契丹語創作,有金朝耶律履的譯文,只是契丹文原作和耶律履譯文已經失傳,今有耶律履的兒子耶律楚材的漢譯本傳世。
在書目方面,遼設國史院,專修整歷史,設官監修國士、史館學士、修國史等,曾撰寫起居注、日曆、實錄二十卷、國史,又把不少漢人書籍翻譯為遼朝文字,如《五代史》等。當中,遼代所寫的實錄成為元朝脱脱等所編寫的遼史主要材料之一。
語言文字方面,漢語與契丹語都是通行的,不少文書都是以這兩種語言。遼代還出現了為佛教信眾學習佛經而編纂的漢字字書《龍龕手鑑》。契丹文是遼代為記錄契丹語而參照漢字創制的文字,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兩種形式。但現時已缺少類似的文獻。
契丹大字相傳於神冊五年(920年,後梁貞明六年)由遼太祖下令耶律突呂不耶律魯不古參照漢字創制,應有三千餘字;契丹小字由遼太祖弟耶律迭剌參考回鶻文對大字加以改變而成。小字為拼音文字,約五百個發音符號。契丹小字較大字簡便,原字雖少,卻能把契丹語全部貫通。契丹族創字表現出強烈的民族自覺,對其他民族也有不少影響,例如西夏創造党項文字、金朝創造女真文字、元朝創造八思巴文字。契丹字的通行直到金明昌二年(1191年,南宋紹熙二年)金朝金章宗廢除為止。

遼朝宗教

遼朝的宗教以佛教和薩滿教為主,此外也崇拜契丹祖先和民間信仰。民族信仰有木葉山崇拜、天地崇拜與拜日神 [44]  、拜山神 [45]  等。木葉山崇拜源自契丹始祖出現與契丹八部興起的傳説,帶有薩滿教的文化背景 [46]  。契丹族於木葉山興建契丹祖廟以祭拜始祖,最後發展成遼朝皇室的柴冊儀
涿州遼代雙塔 涿州遼代雙塔
遼朝佛教基本上繼承盛唐的教學佛教 [23]  。早在唐朝唐武宗發動滅佛事件時因為河北諸藩鎮不聽從,大量僧侶與佛教文物流向河北地區,使得當地佛教文化蓬逢發展。唐天覆二年(902年)龍化州建開教寺,為佛教北傳契丹的起始點。契丹神冊三年(918年,後梁貞明四年)遼上京又建佛寺,佛教逐漸為契丹人所信仰和崇尚。天贊五年(926年,後唐同光四年)遼朝滅渤海國後,俘渤海僧人崇文等57人至上京,又建天雄寺。此後,諸京和各州縣也相繼修建寺廟。會同元年(938年,後晉天福三年)遼朝領有燕雲十六州後,此地逐漸發展成佛教文化重心,到遼朝晚期“僧侶、佛寺之數冠北方”。
遼太宗等遼朝皇帝也採取保護佛教政策,等都尊崇佛教,佛教大盛。遼興宗時覺華島海雲寺僧人海山(郎思孝)與遼興宗關係甚好 [47]  。遼道宗曾以詩讚譽法均:“行高峯頂松千尺,戒淨天心月一輪。”隨着佛教的傳播,由皇帝下令,寺廟校勘、雕印佛經和個人寫經,集資刻經、印經等活動十分活躍。從山西應縣木塔佛像中發現的丹藏、佛經及佛畫,河北豐潤天寶寺塔發現的佛經,內蒙古巴林右旗釋迦佛舍利塔中發現的佛經,堪稱佛教藝術瑰寶 [23]  。遼朝完成以《大般若經》為首的主要佛教石刻,於遼興宗時期出版的《契丹大藏經》,其地位僅次於宋朝宋太祖時期開版《蜀版大藏經》,在佛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道教和道家思想對契丹人也產生了一定影響。遼初,以各種方式進入草原的漢人中,就有一些道教信仰者。如上京有天長觀,中京有通天觀,一些州城也多有道士和道觀。某些契丹上層和契丹部民也信仰道教。遼聖宗對“道釋二教,皆洞其旨”,其弟耶律隆裕更是個虔誠的道教信徒 [48]  。某些上層道士同佛教上層一樣受到皇帝的禮遇。遼聖宗曾予道士馮若谷加官太子中允。道教的傳播也帶動了道家經典的研究,遼初道士劉海蟬著有《還丹破迷歌》和《還金篇》,耶律倍譯有《陰符經》,遼聖宗時于闐張文寶曾進《內丹書》,寺公大師的《醉義歌》中也雜有道教思想。
遼朝也有通行伊斯蘭教,主要經由位於西域、已經伊斯蘭化的喀喇汗國東傳而來。統和十四年(996年,北宋至道二年)入仕遼廷的阿拉伯學者納蘇魯丁即在遼南京(今北京)興建牛街禮拜寺 [49]  。後來的西遼遼帝對伊斯蘭教採取的寬容伏待政策,使伊斯蘭教持續在西域發展。

遼朝藝術

漢式歌舞侍女圖(局部) 漢式歌舞侍女圖(局部)
遼朝繪畫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契丹人善畫草原風光和騎射人物,遼朝湧現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畫家,創作了大量優秀的繪畫作品。耶律倍和著名畫家胡瑰胡虔父子所畫多入北宋內府,被譽為“神品”。耶律倍畫的《射騎圖》、胡環的《卓歇圖》、無名氏的《秋林羣鹿圖》、《丹楓呦鹿圖》等名畫,均為曠世珍寶。此外比較有名的尚有:耶律防曾兩次使宋,見宋仁宗,“陛辭,僅一見,”即臨摹如真容。蕭瀜據《繪事備考》雲:“好讀書,親翰墨,尤善丹青……”虞仲文據《圖繪寶鑑》記載他善畫人馬,墨竹學文湖州(文同)。其他還有契丹族耶律題子、秦晉國妃蕭氏,以及漢族陳昇、常思言與吳九州等人也皆以善畫稱。
雕塑作品刀法遒勁,栩栩如生。建築藝術主要體現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靈丘覺山寺西塔院中的覺山寺塔、北京市天寧寺塔、遼寧省遼陽白塔、海城析木城金塔造型美觀,是遼代最流行的密檐塔中的傑出代表作品。天津薊縣獨樂寺的觀音閣兼唐代和宋朝之長處,雄健壯麗。遼朝用契丹文字刻制的石刻。契丹文石刻用契丹大字和小字刻制,一般分為紀功碑、建廟記、哀冊文、墓誌銘、題記等類。契丹大字石刻如:《遼太祖紀功碑》(殘)、《大遼大橫帳蘭陵郡夫人建靜安寺碑》、《耶律延寧墓誌》、《蕭孝忠墓誌銘》、《故太師銘石記》與《北大王墓誌》等。其中《北大王墓誌》(又作《耶律萬辛墓誌》)是契丹大字石刻中字體最工整的一件,講述耶律萬辛的事蹟,本墓誌使用遼代契丹大字、漢字刻印。由於刻字工整,字數較多,有利於契丹大字的解讀。
遼朝散樂受唐朝和五代後晉影響極深,在此基礎上與契丹族民間藝術相融合,建立起的一種類似宮廷音樂的形式。《遼史》中有記載,其演奏樂器有:觱篥、簫、笛、笙、琵琶、五絃、箜篌、箏、方響、枝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與拍板等。散樂由12人組成,是一支完整的表演隊伍。樂隊呈兩排,前排第三人下,有一低矮的舞蹈者,隨着節拍翩翩起舞。

遼朝科技

遼朝醫藥

遼朝在科學技術方面也取得一些成就。遼朝的醫藥久負盛名,遼朝醫生直魯古(915年-1005年)撰有《脈訣》與《針灸書》,其中的治療方法仍應用在臨牀實踐中。當時具有屍體防腐保存的技術,文惟簡所著的《虜廷事實》《新五代史·四夷附錄》等文獻都記載契丹人用香藥、鹽、礬等保存屍體的方法。1981年在內蒙古察右前旗豪欠營遼墓中發現有保存比較完整的乾屍。

遼朝天文、曆法

遼朝的天文曆法繼承五代曆法,並略有改進。遼朝原使用後晉馬重元的調元歷,契丹統和十三年(995年,至道元年)行用遼刺史賈俊的大明曆。遼朝皇帝十分重視天象觀測,時人並將天象與政事相連繫。1971年在河北省宣化遼墓發現的彩繪星圖繪有二十八宿、黃道十二宮。1989年在宣化遼墓又發現兩幅星圖,除與前圖略同外,並有十二生肖,均作人形,從中可以得知遼朝天文學已達到很高的水平。

遼朝外交

遼朝與五代、北宋

契丹族原臣服唐朝,被唐朝封賞並設置了松漠都督府。於五代時建立契丹國獨立,入侵燕雲地區但被李存勖擊敗,退回北方。 [50]  五代後唐末年,遼太宗接受石敬瑭的請求,協助他建立後晉取代後唐,以獲得燕雲十六州與後晉的臣服。不久又南征中原,滅後晉以建立遼朝。至此遼朝與中原的外交關係首度轉為遼朝居上,中原臣服的狀態。 [23] 
五代時期的南方諸國中,遼與南唐交往最為密切。契丹會同元年(938年,後晉天福三年),遼把羊三萬只,馬二百匹賣給南唐,以其值買回羅、紈、茶、藥等物資。雙方水、陸兩路的交易也很頻繁,交換去的茶葉不少,惜史無確切的記載。後唐在登州(今山東蓬萊)等地開設馬市,和遼進行貿易。天顯六年(931年,後唐長興二年)契丹“黑水瓦兒部至登州賣馬”,交換所需要的茶葉。
之後遼朝衰退,後周與北宋為了燕雲十六州又相繼北伐,雙方恢復對峙的局面。遼朝採取防禦策略,並且扶持北漢對抗中原的北伐,屢次抵禦中原的進攻。直到遼聖宗時,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再度發動南征,率遼軍直逼北宋的澶州。最後雙方訂立澶淵之盟,遼朝索得,與北宋建立大致上平等的外交關係,長達120年,雙方並且加強經濟和貿易往來。契丹重熙十一年(1042年,北宋慶曆二年)遼興宗乘宋夏戰爭後北宋內外交困之際,率重兵陳列遼宋邊界,並派蕭特末(漢名蕭英)和劉六符去宋朝索要瓦橋關南十縣地。
宋朝派富弼與遼方使節談判,雙方於九月達成協議,此即重熙增幣。最後增加增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以了結這次索地之爭。遼興宗還派耶律仁先和劉六符再次使宋爭得一個“納”字,即歲幣是宋方納給遼方的,不是贈送的。宋臣富弼建議宋仁宗答應要求,並且要求遼朝約束西夏作為條件以破壞遼與西夏的關係,最後使遼興宗兩次親征西夏,勞民傷財 [23]  。遼朝晚期因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入侵,加上朝廷內部分裂與內鬥,使遼朝有意與北宋和談。但是北宋已經與金朝建立“海上之盟”而共同伐遼王朝,所以拒絕和談,最後遼朝亡於金朝。
遼、宋之間的貿易,從北宋初年開始若斷若續地進行着。遼需要的茶是通過宋方的饋贈和貿易渠道而獲得的。據《契丹國志》載:宋“至貝州(屬河北)賜茶、藥各一銀盒”,而遼“非團茶不納也,非小團不貴也”。遼、宋訂立盟約進入和平時期後,雙方達成協議,在河北邊境陸續開放了雄州(雄縣)、霸州(霸縣)、安肅軍(徐水)、廣信軍(保定西北)四處榷場,以雄州榷場最為重要。宋方輸出的商品有:茶葉、瓷器、麻布、漆器、繒帛、香藥、蘇木等。遼方輸出的商品有:羊、馬、駱駝等。

遼朝與高麗

參見:遼麗戰爭
遼朝於契丹天贊五年(926年)滅渤海國後與高麗接觸。會同七年(942年)送給高麗50匹駱駝,但遭高麗太祖拒絕。遼使被放逐到孤島,所送駱駝也都被餓死(萬夫橋事件)。至此遼朝多次襲擾高麗邊界,統和十一年(993年),遼聖宗率大軍越過鴨綠江入侵高麗。最後雙方和談,在高麗同意斷絕與宋的聯盟後,遼聖宗率軍北返,雙方建立友好的睦鄰關係。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高麗發生軍變。遼聖宗趁機入侵高麗。戰後,高麗繼續向契丹稱藩納貢。 [119]  根據《契丹國志》記載,高麗(《契丹國志》記載為新羅國)每次進貢的物件有:金器二百兩、金抱肚一條五十兩、金鈔鑼五十兩、金鞍轡馬一匹五十兩、紫花綿紬一百匹、白綿紬五百匹、細布一千匹 麄布五千匹、銅器一千斤、法清酒醋共一百瓶、腦元茶十斤、藤造器物五十事、成形人蔘不定數、無灰木刀擺十個 細紙墨不定數目、粳米五百石、糯米五百石、織成五彩御衣金不定數。 [120] 

遼朝與西域諸國

遼朝與西北諸國保持着較為友好和睦的往來。遼朝西境的主要鄰國西夏。遼夏曆經河曲之戰等大規模戰爭。長期以來,一直與遼朝保有朝貢和聯姻關係。一度為遼藩屬,被稱為甥舅之邦。遼朝與西域諸國的關係也源遠流長。早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時,就曾經率軍西征,使西域諸國相繼臣服 [51]  。統和年間,王太妃出師西域,契丹統和二十一年(1003年,北宋鹹平六年)建可敦城,作為西北的邊防重鎮,經過多年的經營,使遼朝的勢力範圍涵蓋漠南、漠北與西域之地。
遼朝政府對這些降附的部落屬國,均採取“因遷種落,內置三部”的羈縻政策 [52]  ,使的這些國家互相監督,皆不願背叛遼朝 [53]  。這些都使葱嶺以東的甘州回鶻西州回鶻與葱嶺以西的喀喇汗國,基本上都是親附遼朝,其與北宋的關係較疏。此外,西亞的波斯大食在遼初也相繼遣使來通好。天贊二年,波斯使來,其第二年大食使來。大食國王遣使為王子請婚,未允。次年,復遣使請婚,遼聖宗以宗室之女嫁之 [54] 
因此,在唐朝滅亡之後,西域、西亞與東歐地區皆將遼朝(契丹)作為中國的代表稱謂。中亞和西亞的伊斯蘭兵書中,還將中國傳過去的火藥與火器稱為“契丹花”、“契丹火箭”等。俄羅斯民族的語言和文字當中,也依舊以契丹作為中國的稱呼。

遼朝社會

遼朝風俗

契丹民族的社會與風俗,本不同於漢人。遼朝在統治漢人的燕雲十六州地區,則同於中原;在北方的契丹人,則依舊俗生活;介於混雜地區,就呈現兩種混合型態。契丹人的儀俗很多,如拜日儀、柴冊儀、再生儀、祭山、射鬼箭等。特別的生活方式就是四時的“捺缽”,遼朝皇帝帶領百官的中央政權,隨着一年四時,到各地巡狩,其宮帳的所在地就是“捺缽”。其他還有“頭魚宴”、“頭鵝宴”等生活習慣。契丹飲食文化因地制宜,有蜜餞、果脯等,是用蜜蠟浸漬水果而成,以利保存。清朝東北仍有以歐李(野果)“漬以餳蜜”之俗,北京特產果脯,也是與契丹人的“蜜漬山果”“蜜曬山果”之類一脈相承。

遼朝飲食

在日常生活上,契丹人具有北亞民族傳統,以羊狐皮裘居多。而貴族官吏則以貂裘為主,並且穿絲絹服飾,所配戴的裝飾也比較多。飲酒食肉為普遍現象,居住以帳幕為主,也有居住在宮室。摔跤、擊鞠(踢球)、射柳、射兔節、下圍棋和雙陸等均是遼人的業餘活動。關於節令風俗,遼漢皆有,仍以契丹舊俗為主。例如元旦日,以弱米和白羊髓為餅。正月七日為人日,食煎餅,稱為“薰天餅”。其他尚有中和、上巳、端午、夏至、中元、中秋、重九、冬至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原傳入的,節日風俗大體相同。然而也有一些節令,名稱雖同,卻保留了契丹固有的風俗和儀式。
契丹人在五代時期就有飲茶習俗,而且茶風日熾,家家户户不可一日無茶,這與他們日常膳食結構和多寒多風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宮廷遇重大節日,嘗以茶祀祖祭天地,款待賓客和使臣,而且有一套隆重、規範的禮儀。
契丹人待客是“先湯後茶”,與宋人“客至則啜茶,去則啜湯”恰相反。湯用中藥甘草煎劑,團茶則用鋸鋸碎“用銀、銅執壺直接煨於爐口之上”煮飲,富貴貧賤不可一日無茶。

遼朝節慶

散樂圖 散樂圖
契丹人的節日有立春、重午、夏至、中秋節、除歲節等。立春日,皇宮舉行慶祝儀式。皇帝進入內殿,率臣僚拜先祖畫像,獻酒。皇帝在土牛前上香,三奠酒,奏樂。再持彩杖鞭土牛。司長報告春至,臣僚也持彩杖鞭土牛三週,再引節度使以上官員登殿,撒谷、豆,擊土牛,臣僚依次入座,飲酒,吃春盤,喝茶。
又據《遼史·禮志》載:“皇帝皇后六拜、在位者皆下拜。皇帝皇后復位坐,命中丞奉茶果餅餌各二器,奠於天神地祗(即地神)位。宋使至……臣僚起立,御茶出,皇帝起,入閣,引臣僚東西階下殿……臣僚鞠躬贊拜,稱萬歲,贊:各就坐,贊。(贊:即贊禮)兩廊從人亦如之,行單(dòn,厚的意思,引申為濃厚)茶,行酒,行膳,行果。”1994年,在河北省宣化地區發現遼墓羣,其中六、七、十號墓壁畫中,均繪有以碾茶、煮茶、侍女敬茶的茶道程序圖,佐證契丹貴族嗜茶已很普遍。

遼朝皇帝世系

遼朝遼代

廟號
諡號
尊號
姓名
在位時間(年號及使用時間)
陵墓
肅祖
昭烈皇帝
-
未稱帝,太祖追尊
-
懿祖
莊敬皇帝
-
未稱帝,太祖追尊
-
玄祖
簡獻皇帝
-
未稱帝,太祖追尊
-
德祖
宣簡皇帝
-
未稱帝,太祖追尊
-
太祖
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
大聖大明天皇帝
神冊916年-922年
天贊922年-926年
天顯926年二月-七月
祖陵
太宗
孝武惠文皇帝
嗣聖皇帝
天顯927年-938年(未改元)
會同938年-947年
大同947年二月-九月
懷陵
義宗
文獻欽義皇帝
人皇王
未稱帝,興宗追尊
顯陵
-
章肅皇帝
-
未稱帝,興宗追尊
-
世宗
孝和莊憲皇帝
天授皇帝
天祿947年-951年
顯陵
穆宗
孝安敬正皇帝
天順皇帝
應歷951年-969年
懷陵
景宗
孝成康靖皇帝
天贊皇帝
保寧969年-979年
乾亨979年-982年
乾陵
聖宗
文武大孝宣皇帝
天輔皇帝
乾亨982年-983年(未改元)
統和983年-1012年
開泰1021年-1021年
太平1021年-1031年
慶陵
興宗
神聖孝章皇帝
欽天皇帝
景福1031年-1032年
重熙1032年-1055年
慶陵 [142] 
道宗
仁聖大孝文皇帝
天祐皇帝
清寧1055年-1064年
鹹雍1065年-1074年
大康1075年-1084年
大安1085年-1094年
壽昌1095年-1101年
慶陵 [141] 
順宗
大孝順聖皇帝
-
未稱帝,天祚帝追尊
-
-
-
天祚皇帝
乾統1101年-1110年
天慶1111年-1120年
保大1121年-1125年
乾陵

遼朝北遼

廟號
諡號
尊號
姓名
在位時間(年號及使用時間)
陵墓
宣宗
孝章皇帝
天錫皇帝
耶律淳 [136-137] 
建福1122年
永安陵
-
-
-
德興1122年-1123年(遙尊耶律定為帝)
-
-
-
皇太后
-
-
-
-
神歷1123年
-
-
-
-
1123年
-

遼朝西遼

廟號
諡號
尊號
姓名
在位時間(年號及使用時間)
-
嗣元皇帝 [131] 
-
耶律(名缺考)
未稱帝,德宗追尊
德宗
-
天佑皇帝
延慶1124年-1133年
康國1133年-1144年
-
-
感天皇后
鹹清1144年-1151年
仁宗
-
-
紹興1151年-1163年
-
-
承天皇太后
崇福1164年-1177年
-
-
-
太上皇
天禧1178年-1211年
1211年-1213年(在太上皇位)
-
-
-
天禧1211年-1218年(未改國號及年號)

遼朝東遼

王號
姓名
在位時間(年號及使用時間)
遼王(自封) [122] 
遼王(元太祖封) [123] 
元統1213年-1215年
1215年-1220年(去年號)
-
1220年-1226年(權領國事)
遼王(襲爵)
1226年-1238年
遼王(襲爵)
1238年-1259年
遼王(襲爵)
1259年-1260年
中統1260年-1269年(使用元世祖年號)
至元1264年-1269年(使用元世祖年號)

遼朝後遼

王號
姓名
在位時間(年號及使用時間)
大遼收國王(自封) [124] 
耶律廝不
天威1216年
-
耶律乞奴 [127] 
天威1216年(丞相監國)
大遼收國王(自封) [125] 
耶律金山
天德1216年-1217年
-
耶律統古與 [126] 
1217年-1218年
-
耶律喊舍 [126] 
1218年-1219年
參考資料
  • 1.    姚大力:中國歷史上的族羣和國家觀念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會[引用日期2016-06-01]
  • 2.    白壽彝.《中國通史 第七卷 中古時代·五代遼宋夏金時期(下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53頁
  • 3.    遼朝國號考釋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引用日期2022-01-01]
  • 4.    《遼史》:“太宗甫定多方,遠近向化。建國號,備典章,至於釐庶政,閲名實,錄囚徒,教耕織,配鰥寡。求直言之士,得郎君海思,即擢宣徽。嘉唐張敬達忠於其君,卒以禮葬。輟遊豫而納三克之清,憫士卒而下休養之令。親征晉國,重貴面縛。斯可謂威德兼弘,英略間見者矣。入汴之後,無幾微之驕,有‘三失’之訓。”
  • 5.    根據《遼史》的記載,“大遼”國號創立於公元947年。太宗會同十年(947年)正月,遼滅後晉,太宗“備法駕入汴”,“二月丁巳朔,建國號大遼,大赦,改元大同”。
  • 6.    脱脱等《遼史.卷三十本紀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五年春正月辛巳,党項小斛祿遣人請臨其地。戊子,趨天德,過沙漠,金兵忽至。上徙步出走,近待進珠帽,卻之,乘張仁貴馬得脱,至天德。己丑,遇雪,無禦寒具,術者以貂裘帽進;途次絕糧,術者進(麥少)與棗;欲憩,術者即跪坐,倚之假寐。術者輩惟齧冰雪以濟飢。過天德。至夜,將宿民家,給曰偵騎,其家知之,乃叩馬首,跪而大慟,潛宿其家。居數日,嘉其忠,遙授以節度使,遂趨党項。以小斛祿為西南南招討使,總知軍事,仍賜其子及諸校爵賞有差。二月,至應州新城東六十里,為金人完顏婁室等所獲。
  • 7.    李桂芝.《遼金簡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82-389頁
  • 8.    《遼史·卷三十·天祚本紀四》:明年二月甲午,以青牛白馬祭天地、祖宗、整旅而西······又西至起兒漫,文武百官冊立大石為帝,以甲辰歲二月五日即位,年三十八,號葛兒罕。覆上漢尊號曰天祐皇帝,改元延慶。
  • 9.    《遼史·卷三十七志第七·地理志一·上京道》:總京五,府六,州、軍、城百五十有六,縣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屬國六十。東至於海,西至金山,暨於流沙,北至臚朐河,南至白溝,幅員萬里。
  • 10.    現在俄羅斯等眾多國家稱呼中國直譯過來是“契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俄語名稱,直接翻譯過來是“契丹人民共和國”。俄國人到目前為止仍然稱中國為Kitan(契丹),稱中國人為Kitanyes(契丹人),在俄語、希臘語和中古英語中把整個中國稱為契丹(讀音分別為Kitay,Kita1a,Cathay),在穆斯林文獻中常把北中國稱為契丹(Khita,Khata),相傳哥倫布航海的目的就是找尋傳説中的契丹。在中世紀從中亞直到西歐,“契丹”一直是對中國的一個通稱。在他們眼力認為契丹是古代中國的代名詞,可見契丹民族的對世界的影響。“契丹”作為中國通名的主要原因,是經過遼金兩代的民族融合,“契丹”已經成為華北主要各族(契丹、漢人、女真、渤海等)的通稱。
  • 11.    王玲.遼代奚族考略[J]:民族研究,1983(02):55-60
  • 12.    姜維公,姜維東《“遼”國號新解》.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1期:耶律阿保機建國稱帝,據《遼史》記載,是在公元907年,《遼史》無建國號、年號之舉,只有羣臣上尊號之事。
  • 1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三在太平興國七年(982年)歲末記述説:“契丹主明記卒,諡景宗孝成皇帝。……隆緒封梁王,繼立,號天輔皇帝,尊母蕭氏為承天太后,改大遼為大契丹。”卷二四太平興國八年正月戊午朔雲:“契丹主隆緒改元統和。”
  • 14.    《東都事略》卷一二三《契丹傳》也在太平興國七年下記載説:“梁王隆緒立,年十二,自稱天輔皇帝,尊母燕燕為承天太后,改大遼為大契丹國。……(太平興國)八年,改元曰統和。”又《九朝編年備要》卷三太平興國七年末雲:“是歲,明紀死,子隆緒立,復號大契丹。……改明年元為統和。”以上三部宋代史書都把改號“大契丹”一事記在聖宗即位的當年(982年),而改元統和則已在次年。
  • 15.    《東都事略》卷一二三《契丹傳》也在太平興國七年下記載説:據《遼史》卷一○《聖宗紀》,景宗卒於乾亨四年(982年)九月壬子,同月癸丑,聖宗即位,“皇后奉遺詔攝政”。次年六月甲午,“上率羣臣上皇太后尊號曰承天皇太后,羣臣上皇帝尊號曰天輔皇帝,大赦,改元統和”。從上述情形來看,我估計改號“大契丹”不大可能是在聖宗即位後就匆匆忙忙宣佈的,很可能是在乾亨五年(983年)六月上尊號、改元統和時正式宣佈的消息。宋人的記載在這一點上未必很準確,所以仍以維持目前通行的統和元年改號説為宜。 宋人對此次國號變動的理解肯定是不正確的,實際上這次改號“大契丹”,應該意味着取消此前在燕雲漢地行用的“大遼”國號,而統一使用“大契丹”的國號。但如果具體考察一下國號的使用情況,似乎又不盡然。根據我對《全遼文》、《遼代石刻文編》和《房山石經題記彙編》的查考結果,自聖宗統和元年(983年)改號大契丹至道宗鹹雍二年(1066年)改號大遼,其間記有國號並有明確紀年的石刻材料共計28例,其中23例作“大契丹”(包括6個出土於燕雲漢地的碑刻),另有5例仍稱“大遼”或“遼國”。
  • 16.    937年之説的支持者是尚鋮。938年之説的支持者是陳述。947年的支持者眾多,陳垣《廿二史朔閏表》就定契丹於947年改元。其後,蔡美彪等著《中國通史》第六冊、翦伯贊《中國史綱要》、張正明《契丹史略》、劉澤華等《中國古代史》、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綱要》等均如是説。
  • 17.    姜維公,姜維東《“遼”國號新解》.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1期:937年是遼太宗延續其父天顯年號的最後一年,也是遼取得燕雲十六州之年,故尚鋮認為耶律德光獲得建立正統政權的資格,於是年改國號。938年,耶律德光改年號會同,藴有四海一家之義,故《東都事略》紀其事時稱有改元改國號之舉,《契丹國志》從之。至於947年,則是遼太宗滅晉之時,《遼史》諸書記載其時有改元改國號之舉。
  • 18.    劉浦江《遼朝國號考釋》.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3期:關於遼朝的國號,《遼史》中唯一的一條記載是:太宗大同元年(947年)二月丁巳朔,“建國號大遼”。然而根據宋代文獻的記載來看,遼朝曾經先後幾次更改國號,故清代學者在這一點上屢屢指責《遼史》的疏漏,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八三雲:“按遼自太宗建國號大遼;至聖宗統和元年,去遼號,仍稱大契丹;道宗鹹雍二年,複稱大遼。《遼史》皆沒而不書。”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七“遼史疏漏處”條也指出説:“《遼史》又有太疏漏者。《東都事略》記遼太宗建國大遼,聖宗即位,改大遼為大契丹,道宗又改大契丹為大遼。改號復號,一朝大事,而《遼史》不書。”《四庫全書總目》卷四六《遼史》提要以遼重熙十六年《釋迦佛舍利鐵塔記》所稱“大契丹國”來印證《東都事略》的記載,譏評《遼史》“於國號之更改尚未詳也”。確實,國號之變動,可謂政治史上的頭等大事,《遼史》之疏漏,莫此為甚。
  • 19.    姜維公,姜維東《“遼”國號新解》.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1期:遼國號改易年表
  • 20.    馮家昇先生的《契丹名號考釋》一文,雖然主要是考證“契丹”一詞的語源和語義,但也涉及到遼朝國號的變遷問題,其中在談到“大遼”與“大契丹”兩者之間的關係時,他提出了這樣一種推論:“然則遼與契丹究有何分別乎?餘以遼與契丹之分,猶元與蒙兀之別也。‘元’指蒙古治下之中國本部,‘蒙兀’則兼含東亞一大國。……太宗滅晉建號遼,蓋指治下之晉土也,後棄晉北去,中道而殂,嗣主遂以‘遼’施於南京路。而‘契丹’為漠北諸族所稱,自若也。……故知遼之為國號,猶元之為國號,指對治下之漢人言之也。”
  • 21.    契丹建國為什麼使用“遼”字  .東北新聞網[引用日期2015-05-30]
  • 22.    遼朝國號非哈喇契丹(遼契丹)考  .學生論文[引用日期2019-04-23]
  • 23.    徐俊.《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第255-261頁
  • 24.    《新五代史·卷七十三‧四夷附錄第二》:述律(遼穆宗)聞之,謂其國人曰:“此本漢地,今以還漢,又何惜耶?”
  • 25.    孫驍.《 一張大事年表,快讀中國歷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11.10:第220-221頁
  • 26.    《遼史地理志》載“總京五,府六,州、軍、城百五十有六,縣二百有九,部族五十 有二,屬國六十。東至於海,西至金山,暨於流沙,北至臚朐河,南至白溝,幅 員萬里。”
  • 27.    遼朝西北路招討司再探——兼談遼朝西北路的防禦體系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6-08-12]
  • 28.    《契丹國志·州縣載記》提到大蕃府6處,分別是:南大王府、北大王府、乙室王府、黃龍府、興中府、奚王府。
  • 29.    《遼史·百官志·南面大蕃府官》:“黃龍府。知黃龍府事。興宗重熙十三年見知黃龍府事耶律甌里斯。同知黃龍府事。黃龍府判官。黃龍府侍衞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黃龍府侍衞親軍都指揮使。黃龍府侍衞親軍副指揮使。黃龍府侍衞馬軍都指揮使。黃龍府侍衞步軍都指揮使。黃龍府侍衞馬軍副指揮使。黃龍府侍衞步軍副指揮使。黃龍府學。博士。助教。”
  • 30.    《遼史·百官志·南面大蕃府官》:“興中府。知興中府事。鹹雍元年見知興中府事楊績。同知興中府事。興中府判官。興中府學。博士。助教。”
  • 31.    《遼史 卷三十四 兵制》:每正軍一名,馬三匹,打草谷、守營鋪家丁各一人。
  • 32.    《遼史 兵衞志》記載遼國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每正軍一名,馬三匹,打草谷、守營鋪家丁各一人。又根據建國前“總兵四十萬伐代北”及擄掠人口估算出神冊元年人口數為200萬人左右
  • 33.    袁震在《宋代户口》一文中,以《遼史·地理志》為基礎,統計遼代户數為57.3萬户,如果以每户4口計,約229萬人,如果以每户5口計算,總計為286萬,從而推算出遼代人口在230萬至290萬之間。
  • 34.    吳松弟.《中國人口史 第三卷 遼宋金元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372頁
  • 35.    美國學者魏特夫與馮家升認為,《遼史·地理志》中的統計數字,只是代表着著籍人口,而不是實際人口。中京道、東京道的部分州縣户口在《遼史·地理志》中沒有記載,契丹族的人口資料也很有限。他們根據《遼史·地理志》《遼史·兵衞志》所記的五京與宮衞的户丁之數,按每户2丁、5口計算,得出遼代總户數為76萬,人口為380萬的結論。
  • 36.    吳松弟.《中國人口史·第三卷·遼宋金元時期》: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371.
  • 37.    據遼代石刻統計的契丹族家庭數為26户、子女133人。 平均每户有子女5.12人。漢族家庭中的子女平均數為6.15人,漢族、契丹族家庭平均每户有子女6人。扣除其夭折、早亡之數,每户按照5個子女計算。遼代漢族、契丹族家庭,按核心家庭計算,即把父母、子女計算在內,每户子女以子女的平均數5人計算,加上父母2人,為每户7人。有的是在一人的墓誌銘中,直接提到其父輩家庭的子女狀況,及其子孫輩的子女狀況,都分別按照獨立的家庭分開計算。遼代五京州縣共有人户96萬,以每户7口計算,共有人口672萬。以第二種方法計算,遼代共有人户97萬,以每户7口計算,共有人口為679萬。不入籍的僧尼、奴隸及隱户尚未計算在內。僧尼的數量,據《遼史·道宗紀》記載有36萬。此外,還有家內奴隸。遼朝的流民,也有很多。大安三年二月,以民多流散,除安泊逃户徵償法。大安四年,免上京逋逃及貧户税賦。(《遼史·卷二十四·道宗紀》)逃户多為躲避租税而流亡在外或隱匿不 報户口。朝廷為此曾多次下達減免租税以及赦免死罪的詔令。耶律引吉曾奉命一次搜得三京隱户數千餘户(《遼史·卷九十七·耶律引吉傳》)。應該還有相當多遺漏的隱户。馬人望在南京蒐括户口時,不是一網打盡,而是“大率十得六七足矣”(《遼史·卷一 五·馬人望傳》)。如果結合上文,數千户為6千户的話,五道則為3萬户。而3萬户是下文所説的十分之六的話,遼朝共有隱户約6萬户,40萬人左右。加上不入籍的36萬僧尼,那麼,遼朝不入籍的人口為80萬人左右。以前兩種方法計算的670萬加上80萬,遼朝總人口在750萬左右,與遼代石刻中記載的人口也大致相同,即遼代鼎盛時期的人口約在750萬左右。
  • 38.    《遼史》卷23《道宗紀》.
  • 39.    《遼史》卷13《聖宗紀》.
  • 40.    《遼史·食貨志上》: "“契丹舊俗,其富以馬,其強以兵。縱馬於野,弛兵於民。有事而戰,彍騎介夫,卯命辰集。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強射生,以給日用,糗糧芻茭,道在是矣。
  • 41.    《契丹國志·卷24·王沂公行程錄》:七十里至柳河館,河在館旁,西北有鐵冶,多渤海人所居,就河漉沙石,煉得成鐵。
  • 42.    《全遼文 卷11 》. "“旋出為景州龍池冶監。其冶鐵貨歲出數不供課。比來為殿罰者殆且十數人。皆謂公性疏放,況能庀於是耶。身族為累,其兆於此。公泊至,督役勉工,親時鑄煉,所收倍於常績。復更徵商榷酒等務。煩劇皆辦,所蒞稱最。”"
  • 43.    洪皓. 《松漠紀聞》捲上. "“大遼道宗朝,有漢人講《論語》,……至‘夷狄之有君’,疾讀不敢講。則曰:‘上世獯鬻、獫狁,蕩無禮法,故謂之夷。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中華,何嫌之有!’卒令講之。”"
  • 44.    《文獻通考·卷345 ·契丹》. "“契丹人好鬼而貴日,每月朔日,向東而拜日,其會聚、視國事,皆以東向為尊。四樓門屋,皆向東……。”"
  • 45.    《遼史·禮志》. "“冬至日,國俗屠白羊、白馬、白雁,各取血合酒。天子拜望黑山,黑山在境北。俗謂國人魂魄,其神司之,猶如中國岱宗雲。每歲是日,五京進人馬紙萬餘事,祭山而焚之。俗甚嚴,非祭不敢進山”。"
  • 46.    《契丹禮俗考論》. "“行柴冊禮時還要祭日,祭河神,山神和祖神,實際上,這又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祭祀活動”。"
  • 47.    《遼東行部志》. "“遼興宗每萬機之暇,與師對榻,以師不肯作詩,以詩挑之”"
  • 48.    《契丹國志·卷十四·齊國王隆裕》:自少時慕道,見道士則喜。後為東京留守,崇建宮觀,備極輝麗……又別置道院,延接道流,誦經宣醮,用素饌薦獻,中京往往化之。
  • 49.    韓毅. 《略述兩宋時期伊斯蘭教在西北的傳播與發展》. 青海民族研究(社會科學版). 2001年2月: 62頁.
  • 50.    《舊五代史·卷二十八·莊宗紀二》:天祐十四年二月,帝聞劉鄩復收殘兵保守黎陽,遂率師以攻之,不克而還。是月甲午,新州將盧文進殺節度使李存矩,叛入契丹,遂引契丹之眾寇新州……契丹乘勝寇幽州。是時言契丹者,或雲五十萬,或雲百萬,漁陽以北,山谷之間,氈車毳幕,羊馬瀰漫。盧文進招誘幽州亡命之人,教契丹為攻城之具,飛梯、衝車之類,畢陳於城下。鑿地道,起土山,四面攻城,半月之間,機變百端……秋七月辛未,帝遣李存審領軍與嗣源會於易州,步騎凡七萬。於是三將同謀,銜枚束甲,尋澗谷而行,直抵幽州。八月甲午,自易州北循山而行,李嗣源率三千騎為前鋒。庚子,循大房嶺而東,距幽州六十里。契丹萬騎遽至,存審、嗣源極力以拒之,契丹大敗,委棄毳幕、氈廬、弓矢、羊馬不可勝紀,進軍追討,俘斬萬計。
  • 51.    《遼史·卷一百零三·文學上·蕭韓家奴李浣》:及太祖西征,至於流沙,阻卜望風悉降,西域諸國皆願入貢。
  • 52.    《遼史·卷一百零三·文學上·蕭韓家奴李浣》:因遷種落,內置三部,以益吾國,不營城邑,不置戎兵。
  • 53.    《遼史·卷一百零三·文學上·蕭韓家奴李浣》:自後一部或叛,鄰部討之,使同力相制,正得馭遠人之道。
  • 54.    《遼史·卷十六·聖宗七》:是月,大食國王復遣使請婚,封王子班郎君胡思裏女可老為公主,嫁之。
  • 55.    《魏書·卷一百·契丹傳》: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潔部、黎部、吐六於部等,各以其名馬文皮入獻天府,遂求為常。皆得交市於和龍、密雲之間,貢獻不絕。
  • 56.    《北齊書·卷四·文宣帝本紀》:天保四年九月,契丹犯塞。壬午,帝北巡冀、定、幽、安,仍北討契丹。冬十月丁酉,帝至平州,遂從西道趣長塹。詔司徒潘相樂率精騎五千自東道趣青山。辛丑,至白狼城。壬寅,經昌黎城。復詔安德王韓軌率精騎四千東趣,斷契丹走路。癸卯,至陽師水,倍道兼行,掩襲契丹。甲辰,帝親逾山嶺,為士卒先,指麾奮擊,大破之,虜獲十萬餘口、雜畜數十萬頭。樂又於青山大破契丹別部。所虜生口皆分置諸州。
  • 57.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契丹傳》:至元魏,自號曰契丹。地直京師東北五千裏而贏,東距高麗,西奚,南營州,北靺鞨、室韋,阻冷陘山以自固。射獵居處無常。
  • 58.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契丹傳》:武德中,其大酋孫敖曹與靺鞨長突地稽俱遣人來朝,而君長或小入寇邊。後二年,君長乃遣使者上名馬、豐貂。
  • 59.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契丹傳》:貞觀二年,摩會來降。突厥頡利可汗不欲外夷與唐合,乃請以梁師都易契丹。太宗曰:"契丹、突厥不同類,今已降我,尚可索邪?師都,唐編户,盜我州部,突厥輒為助,我將禽之,誼不可易降者。"明年,摩會復入朝,賜鼓纛,由是有常貢。
  • 60.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契丹傳》:未幾,窟哥舉部內屬,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為使持節十州諸軍事、松漠都督,封無極男,賜氏李。
  • 61.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契丹傳》:窟哥有二孫:曰枯莫離,為左衞將軍、彈汗州刺史,封歸順郡王;曰盡忠,為武衞大將軍、松漠都督。而敖曹有孫曰萬榮,為歸誠州刺史。於是營州都督趙文翽驕沓,數侵侮其下,盡忠等皆怨望。萬榮本以侍子入朝,知中國險易,挾亂不疑,即共舉兵,殺文翽,盜營州反。盡忠自號無上可汗,以萬榮為將,縱兵四略,所向輒下,不重浹,眾數萬,妄言十萬,攻崇州,執討擊副使許欽寂。
  • 62.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契丹傳》:武后怒,詔鷹揚將軍曹仁師、金吾大將軍張玄遇、右武威大將軍李多祚、司農少卿麻仁節等二十八將擊之;以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納言姚璹為之副。更號萬榮曰萬斬,盡忠曰盡滅。諸將戰西硤石黃獐谷,王師敗績,玄遇、仁節皆為虜禽。進攻平州,不克。
  • 63.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契丹傳》:開元二年,盡忠從父弟都督失活以默啜政衰,率部落與頡利發伊健啜來歸,玄宗賜丹書鐵券。後二年,與奚長李大酺皆來,詔復置松漠府,以失活為都督,封松漠郡王,授左金吾衞大將軍。
  • 64.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契丹傳》:後三年,可突於殺邵固,立屈烈為王,脅奚眾共降突厥。公主走平廬軍。詔幽州長史、知范陽節度事趙含章擊之。遣中書舍人裴寬、給事中薛偘大募壯士,拜忠王浚河北道行軍元帥,以御史大夫李朝隱、京兆尹裴伷先副之,帥程伯獻、張文儼、宋之悌、李東蒙、趙萬功、郭英傑等八總管兵擊契丹。既又以忠王兼河東道諸軍元帥,王不行。以禮部尚書信安郡王禕持節河北道行軍副元帥,與含章出塞捕虜,大破之。可突於走,奚眾降,王以二蕃俘級告諸廟。
  • 65.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契丹傳》:天寶四載,契丹大酋李懷秀降,拜松漠都督,封崇順王,以宗室出女獨孤為靜樂公主妻之。是歲,殺公主叛去,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討破之。
  • 66.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契丹傳》:祿山方幸,表討契丹以向帝意。發幽州、雲中、平廬、河東兵十餘萬,以奚為鄉導,大戰潢水南。祿山敗,死者數千。自是祿山與相侵掠未嘗解,至其反乃已。
  • 67.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契丹傳》:鹹通中,其王習爾之再遣使者入朝,部落浸強。習爾之死,族人欽德嗣。光啓時,方天下盜興,北疆多故,乃鈔奚、室韋,小小部種皆役服之,因入寇幽、薊。
  • 68.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契丹傳》:劉仁恭窮師逾摘星山討之,歲燎塞下草,使不得留牧,馬多死。契丹乃乞盟,獻良馬求牧地,仁恭許之。覆敗約入寇,劉守光戍平州,契丹以萬騎入,守光偽與和,帳飲具於野,伏發,禽其大將。羣胡慟,願納馬五千以贖,不許。欽德輸重賂求之,乃與盟,十年不敢近邊。
  • 69.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九下·契丹傳》:契丹,居潢水之南,黃龍之北,鮮卑之故地,在京城東北五千三百里。
  • 70.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九下·契丹傳》:其君長姓大賀氏。勝兵四萬三千人,分為八部,若有徵發,諸部皆須議合。不得獨舉。獵則別部,戰則同行。
  • 71.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九下·契丹傳》:貞元四年,與奚眾同寇我振武,大掠人畜而去。九年、十年,復遣使來朝,大首領悔落拽何已下,各授官放還。十一年,大首領熱蘇等二十五人來朝。自後至元和、長慶、寶曆、太和、開成時遣使來朝貢。
  • 72.    《遼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既長,身長九尺,豐上鋭下,目光射人,關弓三百斤。為撻馬狘沙裏。時小黃室韋不附,太祖以計降之,伐越兀及烏古、六奚、比沙狘諸部,克之。國人號阿主沙裏。
  • 73.    《遼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唐天覆元年,歲辛酉,痕德可汗立,以太祖為本部夷離,專征討,連破室韋、於厥及奚帥轄剌哥,俘獲甚眾。冬十月,授大迭烈府夷離。
  • 74.    《遼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明年春,伐女直,下之,獲其户三百。九月,復攻下河東懷遠等軍。冬十月,引軍略至薊北,俘獲以還。先是德祖俘奚七千户,徙饒樂之清河,至是創為奚迭剌部,分十三縣。遂拜太祖于越、總知軍國事。
  • 75.    《遼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天祐三年十二月,痕德可汗殂,羣臣奉遺命請立太祖。曷魯等勸進。太祖三讓,從之。
  • 76.    《遼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元年春正月庚寅,命有司設壇於如迂王集會堝,燔柴告天,即皇帝位。尊母蕭氏為皇太后,立皇后蕭氏。北宰相蕭轄剌、南宰相耶律歐里思率羣臣上尊號曰天皇帝,後曰地皇后。
  • 77.    《遼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太祖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姓耶律氏,諱億,字阿保機,小字啜裏只,契丹迭剌部霞瀨益石烈耶律彌里人,德祖皇帝長子,母曰宣簡皇后蕭氏,唐鹹通十三年生。
  • 78.    《遼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五月,皇弟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謀反。安端妻粘睦姑知之,以告,得實。上不忍加誅,乃與諸弟登山刑牲,告天地為誓而赦其罪。出剌葛為迭剌部夷離,封粘睦姑為晉國夫人。
  • 79.    《遼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五月癸丑,遣北宰相迪輦率驍騎先渡。甲寅,奏擒剌葛、涅裏袞阿缽於榆河,前北宰相蕭實魯、寅底石自剄不殊。遂以黑白羊祭天地。壬戌,剌葛、涅裏袞阿缽詣行在,以稿索自縛,牽羊望拜。……上怒,引輕騎馳擊。復遣驍將分道追襲,盡獲其眾並掠者。庚子,次阿敦濼,以養子涅裏思附諸弟叛,以鬼箭射殺之。其餘黨六千,各以輕重論刑。
  • 80.    《遼史·卷一·太祖本紀第一》:神冊元年春二月丙戌朔,上在龍化州,迭烈部夷離堇耶律曷魯等率百僚請上尊號,三表乃允。丙申,羣臣及諸屬國築壇州東,上尊號曰大聖大明天皇帝,後曰應天大明地皇后。大赦,建元神冊。
  • 81.    《遼史·第三卷·本紀第三》:夏四月,唐李從珂弒其主自立。人皇王倍自唐上書請討。
  • 82.    《遼史·第三卷·本紀第三》:丙申,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其主所討,遣趙瑩因西南路招討盧不姑求救,上白太后曰:“李從珂弒君自立,神人共怒,宜行天討。”
  • 83.    《遼史·第三卷·本紀第三》:十一月丁酉,冊敬瑭為大晉皇帝。
  • 84.    《遼史·第四卷·本紀第四》:劉昫、盧重冊上尊號曰睿文神武法天啓運明德章信至道廣敬昭孝嗣聖皇帝。大赦,改元會同。是月,晉復遣趙瑩奉表來賀,以幽、薊、瀛、莫、涿、檀、順、媯、儒、新、武、雲、應、朔、寰、蔚十六州並圖籍來獻。於是詔以皇都為上京,府曰臨潢。升幽州為南京,南京為東京。
  • 85.    《遼史·第四卷·本紀第四》:升北、南二院及乙室夷離堇為王,以主簿為令,令為刺史,刺史為節度使,二部梯裏己為司徒,達剌幹為副使,麻都不為縣令,縣達剌幹為馬步。
  • 86.    《遼史·第四卷·本紀第四》:十二月丁未,如南京,議伐晉。命趙延壽、趙延昭、安端、解裏等由滄、、易、定分道而進,大軍繼之。
  • 87.    《遼史·第四卷·本紀第四》:十二月丙寅,杜重威、李守貞、張彥澤等率所部二十萬眾來降。上擁數萬騎,臨大阜,立馬以受之。……張彥澤持詔入汴,諭晉帝母李氏,以安其意,且召桑維翰、景延廣先來。留騎兵千人守魏,自率大軍而南。壬申,解裏等至汴,晉帝重貴素服拜命,輿母李氏奉表請罪。
  • 88.    《資治通鑑 卷二百八十六 後漢紀一》:契丹主召晉百官悉集於庭,問曰:"吾國廣大,方數萬裏,有君長二十七人。今中國之俗異於吾國,吾欲擇一人君之,如何?"皆曰:"天無二日。夷、夏之心,皆願推戴皇帝。"如是者再。契丹主乃曰:"汝曹既欲君我,今茲所行,何事為先?"對曰:"王者初有天下,應大赦。"二月,丁巳朔,契丹主服通天冠、絳紗袍,登正殿,設樂懸、儀衞於庭。百官朝賀,華人皆法服,胡人仍胡服,立於文武班中間。下制稱大遼會同十年,大赦。
  • 89.    《遼史·第四卷·本紀第四》:二月丁巳朔,建國號大遼,大赦,改元大同。升鎮州為中京。
  • 90.    《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錄第一》:漢高祖起太原,所在州鎮多殺契丹守將歸漢,德光大懼。又時已熱,乃以蕭翰為宣武軍節度使。
  • 91.    《遼史·第四卷·本紀第四》:二月辛未,河東節度使北平王劉知遠自立為帝,國號漢。詔以耿崇美為昭義軍節度使,高唐英為昭德軍節度使,崔廷勳為河陽軍節度使,分據要地。
  • 92.    遼代頭下軍州若干問題探討  .中國邊疆網[引用日期2022-04-14]
  • 93.    劉浦江.遼朝的頭下制度與頭下軍州[J]:中國史研究,2000(03):87
  • 94.    林幹.《突厥史》附錄,耿世民譯《突厥文碑銘譯文》.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280-286
  • 95.    遼朝斡魯朵的淵源  .中國邊疆網[引用日期2022-04-14]
  • 96.    餘蔚.遼代斡魯朵管理體制研究[J]:歷史研究,2015(01):55-68
  • 97.    楊若薇.《契丹王朝政治軍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第3頁
  • 98.    楊逍.遼代斡魯朵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0:1-2
  • 99.    即實.契丹國號解[J]:社會科學輯刊,1983(02):104-110
  • 100.    晁玉志.遼朝國號研究綜述[J]:赤峯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4(01):8-17
  • 101.    中華史詩美術大展  .中國國家博物館[引用日期2023-06-20]
  • 102.    宋朝《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23-02-25[引用日期2023-06-15]
  • 103.    呂思勉著《中國通史》第四十三章《北宋的積弱》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3-08-17]
  • 104.    馮克誠,田曉娜主編.中國通史全編 9 宋遼金西夏元歷史編 之一[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67
  • 105.    李錫厚,白濱.遼金西夏史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96
  • 106.    吳松弟著;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 第4卷 遼宋金元時期 上[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2.01:2
  • 107.    汪受寬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學史 上[M].北京:華夏出版社,2020.12:248-249
  • 108.    林超民.雲南文庫 學術名家文叢 唐宋民族史[M].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6.04:4
  • 109.    李錫厚,白濱著.遼金西夏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文前插圖
  • 110.    中國歷史紀年簡表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3-10-17]
  • 111.    關樹東.遼朝州縣制度中的“道”“路”問題探研[J].中國史研究.2003,(2):129-137
  • 112.    關樹東.遼朝州縣制度中的“道”“路”問題探研[J].中國史研究.2003,(2):138-143
  • 113.    陳俊達.遼朝軍事區劃體系研究——兼論遼代"道""路"諸問題[J].中國史研究.2022,(3):55-60
  • 114.    陳俊達.遼朝軍事區劃體系研究——兼論遼代"道""路"諸問題[J].中國史研究.2022,(3):61-66
  • 115.    遼朝軍事區劃體系研究——兼論遼代"道""路"諸問題  .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2022-06-01[引用日期2023-10-30]
  • 116.    遼朝州縣制度中的“道”“路”問題探研  .知網.2003-02-01[引用日期2023-10-30]
  • 117.    遼代南面地方財政機構研究  .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引用日期2023-11-03]
  • 118.    《遼史·卷三十八·志第八·地理志二·東京道》:“率賓府,刺史。定理府,刺史。鐵利府,刺史。安定府。長嶺府。鎮海府,防禦。統縣一:平南縣。”
  • 119.    《高麗史 顯宗世家》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12-01]
  • 120.    《契丹國志》:新羅國貢進物件:金器二百兩 金抱肚一條五十兩 金鈔鑼五十兩 金鞍轡馬一匹五十兩 紫花綿紬一百匹 白綿紬五百匹 細布一千匹 麄布五千匹 銅器一千斤 法清酒醋共一百瓶 腦元茶十斤 藤造器物五十事 成形人蔘不定數 無灰木刀擺十個 細紙墨不定數目 本國不論年歲,惟以八節貢獻,人使各帶正官,惟稱陪臣。橫進物件 粳米五百石 糯米五百石 織成五彩御衣金不定數。
  • 121.    南院大王喬峯為你講述遼代如何因俗而治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引用日期2024-03-14]
  • 122.    《新元史·卷一百三十四·列傳第三十一》:其部眾遂推留哥為遼王,建元元統,都廣寧,立妾姑里氏為妃,以耶律廝不為郡王,坡沙、僧家奴、耶律的、李家奴等為丞相、元帥、尚書,統古與、著拔行元帥府事。時太祖八年三月也。
  • 123.    《新元史·卷一百三十四·列傳第三十一》:間留哥何官,對曰:“遼王。”命賜金虎符,仍為遼王。又問户籍幾何,曰:“六十餘萬。”
  • 124.    《新元史·卷一百三十四·列傳第三十一》:十一年乞奴、金山、青狗、統古與等推耶律廝不僭號於澄州,稱大遼收國王,建元天成,以留哥兄獨刺為平章,青狗為元帥。
  • 125.    《新元史·卷一百三十四·列傳第三十一》:未幾,金山殺乞奴,自稱大遼收國王,改元天德。
  • 126.    《新元史·卷一百三十四·列傳第三十一》:明年,統古與殺金山,而代其位,喊舍又殺之。
  • 127.    《新元史·卷一百三十四·列傳第三十一》:未幾,青狗叛歸金,廝不為其下所殺,推其偽丞相乞奴監國,與行元帥鴉兒等分兵民為左右翼,屯開、保二州間。
  • 128.    《新元史·卷一百三十四·列傳第三十一》:十四年,留哥卒,年五十六。妻姚里氏入奏,會太祖徵西域,皇太弟斡赤斤居守,承製以姚里氏佩虎符。權領事者七年。
  • 129.    《新元史·卷一百三十四·列傳第三十一》:子收國奴襲爵,行廣寧路總管軍民萬户府事,易名石刺,從徵高麗有功,憲宗即位元年,以石刺三世為國宣勞,命更造虎符賜之,佐諸王也古及札刺亦兒台控制高麗。九年,卒,年四十五。
  • 130.    《新元史·卷一百三十四·列傳第三十一》:子長古乃嗣。中統元年,從王合丹、不者克討阿藍答兒及渾都海于山丹。平之。三年,從徵李璮。至元六年,胡廷並廣寧路於東京,去職。是歲卒,年三十有六。子忒哥。
  • 131.    《遼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三十》:追諡祖父為嗣元皇帝,祖母為宣義皇后,冊元妃蕭氏為昭德皇后。
  • 132.    《遼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三十》:又西至起兒漫,文武百官冊立大石為帝,以甲辰歲二月五日即位,年三十八,號葛兒罕。覆上漢尊號曰天佑皇帝,改元延慶。康國十年歿,在位二十年,廟號德宗。
  • 133.    《遼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三十》:子夷列年幼,遣命皇后權國。後名塔不煙,號感天皇后,稱制,改元鹹清,在位七年,子夷列即位,改元紹興。籍民十八歲以上,得八萬四千五百户。在位十三年歿,廟號仁宗。
  • 134.    《遼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三十》:子幼,遺詔以妹普速完權國,稱制,改元崇福,號承天太后。後與駙馬蕭朵魯不弟樸古只沙裏通,出駙馬為東平王,羅織殺之。駙馬父斡裏剌以兵圍其宮,射殺普速完及樸古只沙裏。普速完在位十四年。
  • 135.    《遼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三十》:仁宗次子直魯古即位,改元天禧,在位三十四年。時秋出獵,乃蠻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而據其位。遂襲遼衣冠,尊直魯古為太上皇,皇后為皇太后,朝夕問起居,以侍終焉。直魯古死,遼絕。
  • 136.    《遼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三十》:保大二年,天祚入夾山,奚王回離保、林牙耶律大石等引唐靈武故事,議欲立淳。淳不從,官屬勸進曰:“主上蒙塵,中原擾攘,若不立王,百姓何歸?宜熟計之。”遂即位。百官上號天錫皇帝,改保大二年為建福元年,大赦。放進士李寶信等一十九人,遙降天祚為湘陰王。
  • 137.    《遼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三十》:事未決,淳病死,年六十。百官偽諡曰孝章皇帝,廟號宣宗,葬燕西香山永安陵。
  • 138.    《遼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三十》:遺命遙立秦王定以存社稷,德妃為皇太后,稱制,改建福為德興元年,放進士李球等百八人。
  • 139.    《遼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三十》:天祚渡河奔夏,隊帥耶律敵列等劫雅裏北走。至沙嶺,見蛇橫道而過,識者以為不祥。從三日,羣僚共立雅裏為主。雅裏遂即位,改元神歷,命士庶上便宜。
  • 140.    《遼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二十九》:梁王雅裏歿,耶律術烈繼之。十一月,術烈為眾所殺。
  • 141.    《遼史·卷二十七·本紀第二十七》:辛亥,葬仁聖大孝文皇帝、宣懿皇后於慶陵。
  • 142.    《遼史·卷二十一·本紀第二十一》:十一月甲子,葬興宗皇帝於慶陵。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