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建華

(全國戰鬥英雄、華東軍區一級人民英雄)

鎖定
周建華,1924年9月出生於安徽省樅陽縣,1939年6月參加革命,194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指導員、副教導員、營長、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等職。1949年參加全國政協第一屆一次會議,1950年被華東軍區授予“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同年在北京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1951年參加全國政協第一屆三次會議。先後當選全國第三、四、五屆人大代表。1983年12月離職休養。曾被授予三級解放勳章、獨立自由勳章,1988年7月被授予獨立功勳榮譽章。因病醫治無效,於2016年12月25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2歲。 [1] 
中文名
周建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25年
逝世日期
2016年12月25日
畢業院校
解放軍軍事學院
解放軍軍政大學
職    業
軍人
主要成就
華東一級人民英雄、全國戰鬥英雄
出生地
安徽樅陽

周建華人物生平

抗日戰爭時期,周建華同志先後參加了石灰山和沙水乾戰鬥,作戰中他英勇頑強、不畏艱難,出色完成任務,多次立功受獎。
解放戰爭時期,周建華同志先後參加了孟良崮、萊陽、淄川、兗州、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他對敵作戰勇敢、不怕流血犧牲、指揮機智大膽,帶領部隊消滅和俘虜了幾百名敵軍,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在攻克兗州時,他孤身衝進敵人團部住的村莊,迫敵一個團、一個警衞連和一部分炮兵投降,表現出了優秀的軍事才能,並榮立一等功。
朝鮮戰爭時期,周建華同志參加了為期半年之久的平康前線防禦戰和注字洞南山之戰,作戰期間他不畏強敵,堅韌不屈,表現出一名國際主義戰士無畏的英雄情懷。
新中國成立後,周建華同志為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離職休養後,他離休不離志,退位不褪色,多年擔任幹休所黨委委員、老幹部支部書記,積極發揮餘熱,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 [1] 

周建華人物事蹟

1948年7月,山東兗州。
呼嘯的炮彈,撕裂了長空,搖撼了大地。硝煙吞沒了古城兗州。
沉睡了一百餘年的兗州城牆,霎時,濃煙滾滾,磚石橫飛。“天下第一碉”五個大宇,在炮火中崩裂、塌毀……。.
大炮幾個小時的辛勤勞作之後,隨着嘹亮的軍號聲,我軍登城開始了。
城牆上的爭奪,短兵相接,驚心動魄。
華東野戰軍七縱二十師是主攻部隊之一。踏着雲梯,冒着硝煙,頂着敵人瘋狂的阻擊,勇士們終於將第一面紅旗插上了兗州城上。
城牆被我佔領後,部隊潮水般湧向城內,激烈的巷戰開始了。
周建華所在的五十八團四連為團的二梯隊,當時他擔任連政治指導員。巷戰中,當部隊攻到舊縣街陋巷西南角時,敵人的火力點封鎖了前進的道路。當時連長負傷,部隊由周建華負責指揮。他看了看周圍的地形,大聲命令道:“一排長迅速派一個突擊班,從敵人側翼插過去,搗毀敵人的支撐點!”突擊班出發後,他來到機槍手面前,接着命令道:“迅速搶佔有利地形,火力掩護!”他爬在機槍手身邊,親自指點射擊目標。突然,一顆子彈射中機槍手的右肩,機槍手躺在了周建華的懷裏,他命令衞生員搶救傷員,自己架起機槍一陣猛烈掃射,幾十個負隅頑抗的敵人接連倒下。這時,隨着一聲巨響,敵人的火力啞了,支撐點飛上了天。周建華抓住時機,大喝一聲:“上!”戰土們勇猛地向敵指揮所衝擊,乾淨利索地消滅了敵一個加強連二百多人。部隊正向縱深發展時,團部通信員跑步來到四連陣地,向周建華報告説:“指導員!政委讓你馬上到團部受領任務。”
“什麼事?”周建華急切地問。
“不曉得。”通信員答道。
團部臨時設在在天主教堂,李正清政委正在指揮部裏看地圖。見周建華進來,忙起身迎接,然後把他拉到辦公桌前,指着地圖説:“建華同志,你來看,這是城牆的東門,外援之敵很可能要從這裏突進城內。你馬上帶兩個排的兵力,打出東門,阻敵增援!明白嘛?”李政委用審視的目光望着周建華。
“明白。”周建華點了點頭,然後説:“首長,我可以走了嗎?”
李政委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説:“怎麼?着急了,是吧?”他接着説:“現在城內打得很激烈,敵人大勢已去,解決戰鬥已是時間問題。雖然敵大部隊的增援已被我兄弟部隊攔截,但根據上級判斷,城外仍有敵人駐守,目前兵力,番號、裝備不詳。兗州城快解放了,他們不會袖手旁觀。你們的任務是牽制住敵人,不讓他增進城內。”
周建華帶着部隊沿着西門大街,穿過佛爺廟,估衣市街,東橋大街,向老東門摸去,
來到東大門,他們愣了:幾米厚的大門緊緊地關閉着,這兒城牆未經爆破,十幾米的高牆依然堅固如初,怎麼出城呢?
正遲疑着,突然一個戰士大聲喊道:“指導員!你看,那兒有個洞!”
周建華順着那個戰土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發現東門右側幾十米的地方有個小洞,他興奮極了:“快!從洞裏鑽出去!”
出了城牆,外面是條護城河,大家涉水過河,對岸是一片開闊地,中間是一條寬暢的馬路,兩旁長滿了莊稼。
時值八月,魯南大地,驕陽似火,簡直要把人烤成肉乾:戰土們早巳滿身大汗。
怪!城內槍炮聲大作,城外倒很冷清,路上不見行人,遠處的時村莊有炊煙,彷彿是另外一個世界。
“敵人駐守在哪兒呢?”周建華頓生疑團。
再往前走,是一條很長的交通壕。大家剛進了壕內,突然,不遠處傳來清脆的槍聲,周建華命令戰士們作好戰鬥準備。
槍聲響了一陣,又恢復了平靜。周建華命令一排長帶部隊原地監視敵人,自己帶通信員前去偵察情況。
大約走了一里多路,突然劉·畫有人喊:“有人!”還沒等周建華作出反應,呼啦圍上來二十多個敵人。
周建華見勢不妙,靈機一動,拔出手槍,猛地跳山交通壕,大喝一聲:“通信員,傳達我的命令,一連靠左,二連靠右,三連跟我來!”
機靈的通信員迅速答道:“是!”
敵人不明真相,乖乖!聽他這一喊,周圍至少.要有一個營的兵力,嚇得一個個跪下求繞:“長官饒命,長官饒命,別開槍,我們繳槍。”
周建華趁熱打鐵:“現在聽我的口令,向後轉!放下武器。向後轉!向前五步走!”
他下達完口令,腰插手槍,雙手一背,來到敵人面前,“你們哪個是當官的?” “我……我。”隊伍中走出一個瘦高下、子來。
“你是什麼官?”周建華問他。
“小……小連長。”他戰戰兢兢地説。
“小連長算個屁官!我問你,這裏一共有多少兵力,番號是什麼?你們是來幹什麼的?”
“我們這兒駐守的是一個機動團,城裏打起來了,團長命令我前來探探虛實。團裏已作了增援的準備,等我回去就出發。”
“團指揮所在哪裏寧”
“就在後面的村子裏。”
“離這有多遠?”
“不到兩里路。”
周建華審訊完敵連長,對敵士兵們説:“蔣介石就要完蛋了”全國就要解放了,你們還在這兒賣什麼命?”
敵士兵們一聽,七嘴八舌的議淪開了;“是真的嗎?那咱們可就好啦!”
有人發牢騷:“早他媽不想幹了,我老孃還不知道死活呢。“
“我老婆來信説,家裏解放了。我要再打解放軍,她就上吊自殺……”
周建華把通信員叫到一邊,低聲説:“你把他們押回去。告訴一排長,迅速跟城裏取得聯繫,把這裏的情況向團首長彙報。”
“那你,¨…”通信員似乎明白了什麼。
“放心,我不會有危險的,執行命令吧!”周建華説,通信員剛一轉身,他又説:“把身上的手溜彈都給我。”
周建華來到敵連長面前,説:“你跟我走一趟,不老實的話………”周建華舉了舉手榴彈。敵連長嚇壞了:“唉,不敢,不敢。”
通信員押俘虜走了。周建華在敵連長的帶領下繼續沿着交通壕往前走。一路上,他又對敵連長進行了形勢和政策教育,説話間。他們來到了一個小村莊,敵連長把周建華帶進了一個小四合院。
周建華把手榴彈弦拉開, 攥在手上,大搖大擺地徑直往裏闖。
哨兵上前擋架:“幹什麼的?”周建華把手溜彈—舉:“怎麼?你活到頭啦!”
穿過走廊,裏面是一個大客廳,屋裏坐滿了人,桌上攤着地圖,還有電話,發報機、電台和雜亂無章的辦公用品,大廳裏煙霧繚繞,滿地部是紙屑垃圾。
周建華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雖然他事先作邊預想,但事到臨頭,還是吃了一驚:看來,今天真的是隻身入“虎穴”了。他心思想道。
他知道,此時此刻,任何猶豫,怯懦都要不得,需要的是勇敢、機智、果斷、冷靜和智慧。不然自己丟掉性命是小事,牽制敵人的任務就沒辦法完成了。於是,他大步流星地走了進去。
對着地圖發愣的敵人見大搖大擺地虐進來一個解放軍,手裏還握着拉了弦的手榴彈,像大白天見了鬼,不由地大驚失色。警衞人員紛紛操起搶來,幾十個黑澗澗的槍口對準了周建華。
周建華毫無懼色,蔑視丁他們一眼,聲音不高不低地説:“放下武器!我要見你們的團長。”
牆上的掛圖下面站着一位身材高大、胖乎乎的指揮官,他就是敵機動團的團長。城裏打響後,他與上司失去了聯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打還是不打?打,沒接到增援的命令,再説共軍的大炮那麼兇,登城速度那麼快,城裏一個軍的兵力都守不住,我這個團上去不也是白送死嗎?不打,上司再怪自己見死不救、對黨國不忠怎麼辦?他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戰鬥打響的第一天,他按兵不動,靜觀事態發展,第二天他再也坐不住了,派人去城裏探探虛實,十幾裏的路程,按説早該回來了,但一直沒有消息。他感到不妙。這個解放軍的突然闖入,使他一下子懵了:難道共軍是神兵,這麼快就打出城了了
但他畢竟是個團長,況且這是在自己的地盤裏,一個瘦瘦的共軍,單槍匹馬,又能把我怎麼樣。於是,他冷靜了下來説:“我是團長。”
周建華不慌不忙地來到他面前説:“你們被包圍了,趕快命令你的部隊放下武器。”
敵團長一驚,臉上的肌肉激烈地抽搐了幾下,聲音有些發抖地曉:“城裏解決了嘛?”
“不解決,我們是怎麼打出東門的呢?我又是怎麼跑到你的團部裏來的呢?”周建華坦然地説。
“那你是幹什麼的?”敵團長反問一句。
“我是華東野戰軍派來與你談判的代表。”周建華鎮定自若,流利地説道。
“你……?”敵團長用疑問的目光緊趵·着周建華。
“怎麼?不像?”周建華冷笑了一聲。
“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想,你既然是解放軍上邊派來的人,一定對我們的上司也瞭如指掌嘍。那我問你,我們駐守兗州的部隊屬於第幾綏靖區,司令是誰?我們這個團隸屬第幾軍,軍長叫什麼?”敵團長詭譎地一笑,心想:這幾個問題他要是答不對,就説明他這個談判代表是假的,也説明城裏根本就沒有解決戰鬥?這樣,我就可以先動手了。
周建華怎麼也沒抖到敵團長會來這一手,他不由地緊張了一下,但極力使自己保持平靜。這時,他忽然想起受領任務時,發現李政委的案頭上擺着敵高級將領的名單。於是坦蕩地笑了一聲:“你以為憑這些就能考住我嘛,哼!聽着,你們駐充州的部隊顧於國民黨第十綏靖區,司令李玉堂。你們團隸屬十二軍,軍長霍守義,你們是機動團。”
敵團長又吃了一驚:説得一點也不差!但他突然把臉一翻,猛拍了一下桌子。吼起來;“少跟我來這一套,我先收拾了你再説,來人!”説着就去腰間掏槍,周建華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他的手,眼睛緊盯着敵團長的臉説:“怎麼,想同歸於盡嗎?我這手榴彈可不是吃親的!”
敵團長被震懾了,所有的敵人部被震懾住了,一個個魂不附體;敵團長垂頭喪氣地坐在椅子上,屋內的空氣凝結了。
周建華想起了臨行前李政委的囑咐,要發揮政治工作的威力。於是,他慷慨激昂地聲説:“我們都是中國人,難道中國人打中國人的內戰之苦,你們還沒嘗夠嗎?你們家也有父母、妻兒、兄妹,誰願意忍受戰爭的災難?蔣介石現在已是四面楚歌,日暮途窮!解放軍在各個戰場上連打勝仗,全國解放已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你們拼命項抗,到頭來會有什麼好下場?”
全屋的人都不作聲,警衞人員悄悄地收起了手裏的槍。
一個軍官湊到敵團長面前,小聲説:“團座長,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我看這來頭不對。再説城裏都解決了,我們孤軍奮戰還打什麼用……”。
敵團長目光呆滯,顯得無可奈何, 嘆了一氣,默不作聲。
周建華稍鬆了一口氣,他的先發制人還是奏效了。目前,他已掌握了主動權,要繼續進攻,不給敵人喘息的機會。儘管他知道,現在的處境是一個人對敵一個團。
“怎麼樣?何去何從,團長該下決心了吧?我可不是嚇你,只要我一聲令下,埋伏在周圍的部隊,就會全線出擊,你的全團人馬會在幾分鐘內喪失殆盡,難道你真的希望那樣嘛?”他進一步給敵團長施加壓力。
“你身後究竟有多少人馬?真的實施包圍了嗎?”敵團長仍不肯輕易罷休,試探地問。
“不信,你問問他好了。”周建華衝着帶他來的敵連長使了個眼色,並往前拉了他一把。
“你親眼看見了嗎?”敵團長問。
“看見了。”
“有多少人?”
“至少有兩三千、黑壓壓的,看不清。”
這時外面傳來激烈的槍聲和嚕雜的人喊狗吠聲。
“團座,該下決心了,咱們保命要緊啊,李玉堂給了咱們什麼好處,連給養都斷了半個月啦……”剛才那個軍官又湊到敵團長面前説道。
敵團長不再猶豫了,垂頭喪氣地説:“我有三個條件,你能答應嗎?”
“一定答應。”周建華乾脆利索地説。
“好。第一,保證我的生命安全;第二,保證我的家產不被沒收;第三,保證我回四川老家見一見八十歲的老母親。”敵團長説。
周建華説:“共產黨的政策是寬待俘虜。包括士兵們在內,願意參加解放軍的,我們歡迎;願意回家種地的,我們發給路費。”
又沉默了一會兒,敵團長向剛才那個軍官下達命令:“參謀長,傳達我的命令,全團從軍官到士兵,誰也不準開槍,把武器放下,部隊全體集合,我要講話……”
敵參謀長慌忙答道:“是!是!”説完拿起電話,給所屬部隊傳達了團長的命令。
周建華問:“團部一共多少人?”
包括我在內,共二百二十九人”敵團長説。
“好!統統放下武器,跟我走!”周建華命令道。
周建華握着手榴彈,押着俘虎,剛出村口,恰巧我增援部隊已經趕上來,迅速包圍了村莊,沒費一刀一槍,敵一個團的官兵全部乖乖地作了俘虜。
李正清政委三步並作兩步跨到周建華面前,激動地去握周建華的雙手,周建華的右手卻躲開了,因為他手裏還握着那顆拉了弦的手榴彈,二人開心地笑了……。 [2] 

周建華人物評價

周建華同志一生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共產主義事業。他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堅持原則、言行一致;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他實事求是、光明磊落、為人正直、團結同志;他生活簡樸、淡泊名利,對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嚴格,保持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周建華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是為黨的事業奮鬥不息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質和優良作風,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