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嶽良

鎖定
吳嶽良,1962年2月出生於江蘇宜興,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 中國科學院大學學術副校長 [2]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3] 
1982年吳嶽良從南京大學理論物理專業本科畢業;1987年從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博士畢業,之後前往德國多特蒙德大學、德國美茵次大學、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從事研究工作 [4]  ;1996年回到中國,進入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副研究員、研究員、第一研究室主任、副所長;1997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2000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6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卡弗裏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至2012年);2012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常務副校長,兼任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丹學院院長 [5]  。2019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3] 
吳嶽良主要從事粒子物理和引力量子場論研究並做出獨創性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粒子物理、量子場論和宇宙學 [6] 
中文名
吳嶽良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宜興
出生日期
1962年2月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嶽良人物經歷

吳嶽良 報告 演講
吳嶽良 報告 演講(5張)
1962年2月,吳嶽良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太華鎮太平村。初中在太華橋涯中學就讀 [7] 
1978年7月,16歲的吳嶽良參加高考,同年進入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
1982年7月,吳嶽良從南京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取了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師從周光召院士 [8] 
1987年10月,吳嶽良從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畢業,獲得理論物理博士學位。
1987年10月,吳嶽良前往德國多特蒙德大學,從事研究工作(至1990年8月)。
吳嶽良
吳嶽良(7張)
1990年8月,吳嶽良前往德國美茵次大學,從事研究工作(至1993年7月)。
1993年8月,吳嶽良前往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從事研究工作(至1994年8月)。
1994年8月,吳嶽良前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從事研究工作(至1996年12月)。
1996年8月,吳嶽良回到中國,進入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副研究員、研究員、第一研究室主任、副所長。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997年,吳嶽良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
2000年,吳嶽良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2006年6月,中國科學院卡弗裏理論物理研究所成立,吳嶽良擔任所長 [9] 
2007年,吳嶽良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至2012年6月) [10] 
2010年3月,科技部973項目“暗物質暗能量的理論研究和實驗預研”啓動,吳嶽良擔任首席科學家 [11] 
2012年6月,吳嶽良擔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廳級) [12]  ,兼任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丹學院院長。
2019年11月,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3] 
2020年1月,被聘任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學術副校長。 [2] 

吳嶽良主要成就

吳嶽良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吳嶽良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正反粒子-左右宇稱反演對稱性(CP)破壞、味對稱規範理論和中微子物理、量子場論基本問題和正規化/重正化方法、量子色動力學動力學對稱破缺和夸克禁閉、手徵動力學有效理論和重夸克有效場論、左右對稱規範理論和大統一理論、量子場論拓撲性質、引力-規範場對偶理論、宇宙暗物質暗能量模型等。
吳嶽良首次論證一組手徵代數關係並在量子手徵圈圖貢獻下成立,最先表明K-介子衰變中直接CP破壞和ΔI=1/2同位旋規則可在標準模型框架內同時得到自洽的解釋,其理論預言與國際上兩個重要實驗結果一致。首次完整地建立CP自發破缺的雙黑格斯二重態模型,不僅可解釋標準模型中CP破壞的起源,同時使得每個夸克和輕子都帶有一個物理的CP破壞位相成為新的CP破壞源。與合作者提出重夸克有效場理論的物理基礎並給出多個計算高階修正的動力學方法 [6] 
1996年,吳嶽良回國後就開始與他以前的導師周光召院士一起做大統一理論,1997年,吳嶽良與周光召先生一起,在《中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對所有基本力的一種可能的大統一模型 》,這是他做引力量子理論的最早的想法。2016年在《物理評論D》上,主題為“引力量子場論”的論文 [13] 
  • 承擔項目
項目時間
項目來源
1997年—2001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研基金
2001年—2004年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研基金匹配基金
1999年—2002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02年—2004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重大項目 [14]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05年
電荷-宇稱對稱性破壞和夸克-輕子味物理的理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5] 

吳嶽良人才培養

  • 教育理念
2015年4月,吳嶽良在“中外教師科技教育創新論壇”上表示:“青少年科技後備人才早期培養,應該成為我們國家科技人才培養鏈上非常重要的環節。”他還建議,未來在科學教育資源整合方面,要加強科學教育的實踐研究,強調教師和科研人員的合作,支撐科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同時要深化科技聯合,通過高中和本科的科學教育,培養學生資源,大學、科研院所也要加強對中小學教師的支持 [16] 
2017年4月10日,吳嶽良接受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採訪的時候表示:科學家開始做的時候是好奇心在推動,但是最後應用的時候是無法想象的。不管你學化學、還是生物等等,都會涉及到微觀的粒子、電磁等等。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所有現象都可以追溯到電磁相互作用。理解到微觀層面,對學習其他的都有幫助 [17] 
  • 治所措施
吳嶽良擔任理論物理所所長期間,堅持開放的原則,隨着科技的發展將盡可能促進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鼓勵求真的學風 [18] 

吳嶽良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8年
政府特殊津貼
國務院
2003年
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
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人事部、教育部和科技部
2007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 [6] 

吳嶽良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3年5月10日
常州高新區科技發展顧問 [19] 
2017年10月13日
鄭州中學名譽校長、首席科學家 [20] 

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理事長 [21] 

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籌)主任

亞太理論物理中心理事會主席、董事會成員
2020年10月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2] 

吳嶽良個人生活

吳嶽良的父親年輕時一直在地質隊工作,走南闖北見識廣,會機械修理,後因響應國家“大下放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號召,放棄了在地質隊的工作,回到農村為家鄉服務 [23]  。吳嶽良小時候,父親經常會帶着幾個孩子操作一些機器,甚至鼓搗一些小發明。由於父親當過會計、文書、機械修理工,等等,全是靠自學,因此告誡吳嶽良一定要好好學習 [7] 

吳嶽良人物評價

吳嶽良主要從事基本粒子物理和量子場論以及宇宙學的研究,研究成果對揭示物質運動的基本規律和物質的基本結構有着重要的學術意義 [7] (《中國科學報》評)
吳嶽良學成後義無反顧地回國潛心科研,在物質-反物質不對稱的起源等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 [24] (《宜興日報》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