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名聲狼藉

鎖定
名聲狼藉,漢語成語,拼音是míng shēng láng jí,意思是狼藉,縱橫散亂的樣子。本用以形容人的名聲很大,影響極遠。現多用來形容名譽壞到極點。
中文名
名聲狼藉
拼    音
míng shēng láng jí
出    處
史記·卷九十七》
釋    義
形容名譽壞到極點

名聲狼藉成語解釋

狼藉,縱橫散亂的樣子。本用以形容人的名聲很大,影響極遠。現多用來形容名譽壞到極點

名聲狼藉成語辨析

名聲狼藉成語出處

出處見於《史記·卷九十七》。

名聲狼藉成語故事

相關人物: 劉邦 周勃 陸賈 陳平
《史記·卷九十七》
西漢陸賈以善辯聞名當世,漢高祖劉邦很欣賞他,曾派他出使南越,陸賈憑藉自己的辯才説服南越王尉佗臣服漢朝,官拜太中大夫。漢高祖死後,呂后把持朝政,分封諸呂為王,陸賈自知不能匡扶朝綱,便稱病辭官歸隱。後來呂氏想廢掉太子,危害劉漢政權,陸賈於是拜見丞相陳平,認為天下安定後,國家重擔落在丞相身上;如果國家處於危亡之中,則國家安危繫於軍將之身。將相團結則天下歸附,陳平應該與掌握軍權的太尉周勃搞好關係。陳平採納了陸賈的建議,與周勃緊密團結,使呂后等人的篡漢活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陳平十分高興,就送給陸賈奴婢一百人、車馬五十輛、五百萬錢作為生活必需用品。從此陸賈活動於朝廷名公大臣中間,名聲傳播越來越大(“名聲藉甚”),而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也終於合力剷除諸呂,擁立漢文帝,重興漢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