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聲名狼藉

(漢語成語)

鎖定
聲名狼藉(拼音:shēng míng láng jí)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 [1] 
“聲名狼藉”的意思是比喻名聲非常惡劣;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賓語、補語;含貶義。 [1] 
中文名
聲名狼藉
拼    音
shēng míng láng jí
近義詞
名譽掃地臭名昭著
反義詞
流芳百世名聞遐邇、地望高華
注音字母
ㄕㄥ ㄇㄧㄥˊ ㄌㄤˊ ㄐㄧˊ
成語出處
《史記·蒙恬列傳》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賓語、補語

聲名狼藉成語出處

毅對曰:“……此四君者,皆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為不明,以是藉於諸侯。”司馬貞索隱:“言其惡聲狼藉,佈於諸國。”(西漢·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 [2] 
後人據此典故概括出成語“聲名狼藉”。 [2] 

聲名狼藉成語故事

秦始皇在世時,蒙恬、蒙毅兄弟倆很受信任。蒙恬被派往北方統帥三十萬大軍去抵禦外夷的入侵,並築起綿延萬里的長城。蒙毅則被封為上卿,參與國家軍政大事的決定。因秦始皇十分相信他們兄弟二人,當時許多文臣武將都不敢和他們二人計較爭論。 [3] 
秦始皇死後,中車府令趙高和宰相李斯用陰謀手段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太子,因怕事情暴露,就捏造罪名派人賜秦始皇長子扶蘇和蒙恬死。因為蒙恬從前曾處罰過趙高,趙高一直懷恨在心。扶蘇自殺,蒙恬卻不相信賜死這回事,多次問派來的人,結果被派來的人看管起來。 [3] 
由於趙高經常在胡亥面前説蒙恬、蒙毅的壞話,所以胡亥對蒙恬、蒙毅也沒什麼好感,後來藉口蒙毅阻撓胡亥繼位而賜蒙毅死。蒙毅不服,辯駁道:“從前秦穆公殺死三位良臣(奄息、仲行和針虎)殉葬,又冤殺了百里奚,秦昭襄王殺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這四個國君,都因殺害良臣,犯了大錯,遭到天下人的指責與非議,所以他們的名聲在諸侯各國間非常壞。用正道治理國家,就該不殺無罪之人,我勸你們不要亂殺……” [3] 
無論蒙毅怎樣説,胡亥派來的官吏都聽不進去,最後還是把蒙毅殺了。胡亥又派人去賜蒙恬死,蒙恬也被迫自殺了。 [3] 
史書在註解“以是藉於諸侯”時,用了“惡聲狼藉,佈於諸侯”這句話,人們便以此引申出“聲名狼藉”這句成語了。 [2] 

聲名狼藉成語寓意

秦穆公殺死了三位忠臣,秦昭王殺死了白起,吳王殺死了伍子胥。這幾位國君殺害忠臣,此後他們便聲名狼藉,被後代人所指責。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行為被他人看在眼裏,他的所作所為會受到他人的評論的。不能夠因為自己一時的想法,而衝動地去行動。自己如果做了錯的事情,會被世人指責評説,最後落得聲名狼藉的下場,終歸是不好的。 [2] 

聲名狼藉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聲名狼藉”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賓語、補語;含貶義;比喻名聲非常惡劣。 [1] 
  • 運用示例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珊珊》:“邑之仕宦眷屬,聞之成不平,聲名狼籍。 [3] 
清·張集馨《道成宦海見聞錄》:“明緒脾氣甚大,每無理之來,餘更下氣柔聲,不與計較,而相見倍加親切。外間聲名狼藉,來告者甚多。” [3]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嫂)白諸翁媪,翁怒日:‘彼無賴於,聲名狼籍,伺吾等出外而來,遺物於室,是女之不肖也。’” [3] 
清·黃世仲《廿載繁華夢》:“因汪太史平日聲名狼藉,最不見重於官場,日前新督帥參劾劣紳十七名,實以汪某居首。” [3] 
現代·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三章:“聲名狼藉了,還有人要我教書嗎?” [3] 
現代·陳國凱《代價》:“當惠新兒被送上大學時,我本來應該結束生命,不再讓聲名狼藉的母親成為兒女心靈上的恥辱和負擔,但是小玲怎麼辦呢?” [3] 

聲名狼藉成語辨析

聲名狼藉—臭名昭著—身敗名裂
“臭名昭著”形容壞名聲已經傳開,人人知道。“身敗名裂”指地位喪失,名譽掃地;指做壞事而遭到徹底失敗。“聲名狼藉”與“臭名昭著”這兩者都有名聲極壞的意思,但有區別:一是適用範圍不同。“聲名狼藉”用於人(或人的集體、組織),不用於物,適用範圍較小,語意較輕;“臭名昭著”多用於人(或人的集體、組織),也用於物,適用範圍較大,語意較重。二是用法不同。“聲名狼藉”能用作狀語,“臭名昭著”一般則不能。“聲名狼藉”與“身敗名裂”有別:“聲名狼藉”側重於形容名譽,“身敗名裂”側重於形容下場。 [3] 
參考資料
  • 1.    聲名狼藉  .漢典[引用日期2014-03-27]
  • 2.    夢梵編著. 成語故事[M].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15.01:130-131
  • 3.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名利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6: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