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仁黃果梨

鎖定
同仁黃果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  明崇禎年間,同仁縣開始移栽同仁黃果梨樹苗。同仁縣典型的高原特色小氣候條件形成獨特的同仁黃果梨品種。同仁黃果梨鵝卵形,色澤金黃,皮薄鬆軟,經後熟自然冷凍後逐漸變為黑褐色,養分含量豐富,在清涼解渴,降壓止咳,化痰利肺方面具有獨特的功效。 [2] 
2015年2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同仁黃果梨”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中文名
同仁黃果梨
產地名稱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
品質特點
色澤金黃,皮薄鬆軟,養分含量豐富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第2231號公告
批准日期
2015年2月10日

同仁黃果梨產品特點

同仁黃果梨外在品質特徵

同仁黃果梨呈鵝卵形,長10-14釐米,橫徑7-10釐米;色澤金黃,皮薄鬆軟;果肉酸味獨特;經後熟自然冷凍後逐漸變為黑褐色,出汁率高,口味酸甜適中。 [2] 

同仁黃果梨內在品質特徵

同仁黃果梨 同仁黃果梨
同仁黃果梨養分含量豐富,通過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分析測試表明,其中水分為85.75%,氨基酸總量達0.30%,總糖分9.01%,總酸28.84g/kg,類胡蘿蔔素0.038g/kg,並含有多種礦物質元素及各種微量元素,該果品在清涼解熱,降壓止咳,消痰潤肺方面具有獨特的保鍵功能,還能增進食慾、助消化,對體虛、津液不足者裨益,長期食用可補充人體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增強免疫力。 [2] 

同仁黃果梨產地環境

同仁黃果梨土壤地貌

同仁縣地處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隆務河縱貫全境南北,形成東西部山區和中部河谷地區。境內山巒起伏,河谷相間,地貌複雜多樣。地勢南高北低,同仁縣最高點為阿米夏瓊山(海拔4767米),最低點麻巴溝口(海拔2160米),相對高差2607米。同仁縣總耕地面積0.75萬公頃,其中水澆地0.18萬公頃,土壤類型以慄鈣土、灰鈣土和灌淤土為主,質地壤土,微鹼性,土壤有機質豐富,物理性狀良好,地下水資源豐富,適宜同仁黃果梨的生長和發育。 [2] 

同仁黃果梨水文情況

同仁黃果梨生長區域年平均降水量為425.7毫米,主要集中在6至9月份,加之地處隆務河畔,隆務河等水源能滿足黃果梨整個生長期需水量。 [2] 

同仁黃果梨氣候情況

同仁黃果梨 同仁黃果梨
同仁縣地處青藏高原,因海拔高而形成了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特點,並具有顯著的區域性氣候特徵。總的氣候特點是温度垂直變化明顯,地區差異顯著,光照充足,日射強,全年平均氣温5.2℃,年日照總時數達2634.9小時,無霜期約150天,年氣温較差13.7℃。生長期的積温可達2500℃,其優點是日照時間長、晝夜温差大,有利於植物光合作用和幹物質積累,同仁隆務河谷地帶為涼温氣候區,具備更好的熱量條件和灌溉條件,典型的高原特色小氣候條件形成獨特的同仁黃果梨品種。 [2] 

同仁黃果梨歷史淵源

崇禎年間,隆務寺第一世夏日倉噶丹嘉措的經師東科多居嘉措在擴建吾屯下寺,因為勞累導致了咳嗽、氣喘,一位老人帶來了一包凍黑的黃果梨,治好了東科多居嘉措經師的咳嗽氣喘。因此,東科多居嘉措經師派人去哈拉巴圖村移栽黃果梨樹苗。年都乎寺院,郭麼日寺院、尕沙日寺院都種植有百年老果樹。
同仁縣地處青海省東部農業區向青南牧區的過渡地帶,境內高差起伏大,氣候變化複雜,孕育了獨特的同仁黃果梨品種。 [2] 

同仁黃果梨生產情況

2014年,同仁縣黃果梨種植面積達0.068公頃,年產黃果梨0.042萬噸。 [2] 

同仁黃果梨產品榮譽

2015年2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同仁黃果梨”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同仁黃果梨地理標誌

同仁黃果梨地域保護範圍

同仁黃果梨種植區域為東經101°38′—102°27′,北緯35°01′—35°47′之間,南北長45公里,東西寬15公里,涵蓋總面積為0.675萬公頃,同仁黃果梨種植區域遍及全縣6個鄉鎮。 [2] 

同仁黃果梨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5-01-1656 [1] 
安全要求
NY/T393-2000《農藥使用準則》、GB/T10650-2008《鮮梨》、DB63/T1126-2012《黃果梨苗木繁育技術規程》、DB63/T1127-2012《黃果梨施肥技術規範》、DB63/T1128-2012《黃果梨病蟲害技術規範》、DB63/T1129-2012《黃果梨栽培技術規程》 [2] 
特定生產方式
1、種植區域:同仁黃果梨適宜種植在海拔高度2200-2750米的隆務河谷地。
同仁黃果梨 同仁黃果梨
2、苗木繁育與栽培方式:選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交通便利、有良好的灌溉條件地塊作為苗圃地。砧木選用胸徑1釐米以上的杜梨苗,將無病蟲害的優質豐產樹作為採穗母株,接穗在植株落葉後至萌芽前採集,選用60-80釐米生長充實的一年生枝條,採後每50根綁成一捆,放在濕潤、低温的地窖或冷庫貯藏。春季接穗現採現用,接穗保留2-3個芽,截成9-12釐米的枝段。早春砧木萌芽時進行嫁接,採用劈接的嫁接方式。
3、栽培技術
3.1、挖穴、施肥:選擇土壤疏鬆、土層深厚、有機質高、肥水方便的大田挖栽植穴,穴直徑50釐米、穴深60釐米,表土和底土分別放置,挖好後放入0.5-1公斤有機肥,回填底土。
3.2、確定株行距、栽植:根據黃果樹的樹冠高大特性,株行距應控制在4×5米(35株/畝)左右。栽植後要及時澆水、打頂。
同仁黃果梨栽培標準化生產示範區 同仁黃果梨栽培標準化生產示範區
3.3、栽植後的田間管理:幼樹防寒:冬季寒冷,西北風大,用樹幹塗白或綁草幼樹進行防寒。幼樹定幹:已成活的幼樹,於春季末發芽前進行整形修剪,促使果樹提早成形,提早擴大樹冠、提早結果。施肥與灌水:秋季採果後成年樹結合深耕畝施腐熟有機肥(畜禽糞水)5000公斤,磷肥5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尿素15公斤。年追肥2次,第一次於果樹發芽前施用;第二次於果實膨大期施用。幼齡樹一次性畝施果樹專用肥20公斤。適時灌水期一般在開花、結果、果實增大期等主要生理時期。
3.4、整形修剪:春秋季及時進行整形修剪。整形時要充分利用枝條,做到隨枝作形、因樹而宜。
3.5、害蟲防治:黃果梨害蟲主要有:蚜蟲、梨樹臭板蟲、卷葉蛾等。防治方法:可用5%的高效氯氰菊酯、70%艾美樂水分散顆粒劑等進行防治。
同仁黃果梨栽培標準化生產示範區項目 同仁黃果梨栽培標準化生產示範區項目
3.6、病害防治:黃果梨病害主要有:幹腐病。防治方法:用70%甲基託布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和生石灰按1:1:10比例調成糊狀對發病部位進行塗抹。
3.7、採收標準:黃果梨果實充分膨大,表皮呈金黃色時及時採收。
3.8、分級以果實形狀、大小、色差,光潔度為劃分質量等級的主要依據,三項中以最低一項指標定級,分為3級。
3.9、包裝同仁黃果梨可選用紙箱及其它包裝材料進行包裝,便於搬運,裝卸,貯藏和運輸等。
3.10、運輸運輸時要做到輕裝、輕卸、防止機械損傷。短途運輸中要防日曬雨淋。長途運輸中注意採取防凍保温或降温措施,不使產品質量受到影響。 [2] 

同仁黃果梨專用標誌使用

同仁黃果梨標誌使用嚴格按照《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中規定使用,在確定的地域範圍內生產者或企業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標誌,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議,產品包裝上應標明產品名稱、質量等級、產品產地、企業名稱、郵政編碼、電話號碼、貯運圖形等內容,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