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

鎖定
基礎醫學院坐落於吉林省長春市文化教育社區——朝陽區內,東鄰同志街,西與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一街之隔,北鄰美麗的文化廣場,南與南湖公園相距不過千米。基礎醫學院始建於1951年5月,原為白求恩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部,1992年改“部”為“院”,是吉林大學集基礎醫學教育與科研於一體的重要教學基地。 [1] 
中文名
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
創辦時間
1951年6月 [2] 
辦學性質
二級院系
現任領導
王放(院長) [3] 
王曉榮(黨委書記) [4] 
地    址
吉林省長春市文化教育社區——朝陽區
教職員工
211人 [2] 

目錄

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辦學規模

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 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
歷經五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吹打,基礎醫學院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壯大。學院設有人體解剖學、組織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原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法醫學、藥理學、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等18個教研室。教育部病理生物學實驗室,前列腺疾病研究中心,吉林省法醫鑑定中心,衞生部川醫學獎學金日語培訓中心,電子顯微鏡實驗中心等部、省、校直屬研究機構設在基礎醫學院。全院現有教職工252人,其中教授3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24人),副教授46人,講師44人,助教29人,實驗技術人員75人。全院擁有3個博士後流動站,7個博士學位授予點,8個碩士學位授予點。七年制學生466人,碩士研究生124人,博士研究生102人,建院以來,已為社會輸送大批高層次基礎醫學教育師資人員,畢業的碩士生、博士生活躍在國內外基礎醫學教育與研究的第一線,絕大多數都成為學術帶頭人或學術骨幹。近年來,依託學校良好的吸引人才政策,學院已吸引了大批出國留學人員,回國、回院任教,進一步提高了基礎醫學教學師資水平。

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成就

建院五十多年來,學院以教學、科研為優勢,逐漸形成了以基因工程、免疫生物工程、中藥開發、藥理、邊緣系統神經生理、遺傳毒理、腫瘤病理、心血管生理病理、生殖病理和病毒學等為主的研究方向。取得了大量成果。發表文章1100篇,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8項,學院先後被部、省、校評為先進單位。
基礎醫學院以合校為契機,通過“211工程”及“十五”期間的重點建設,已建成為具有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實驗空間及實驗裝備,提高了學院自身培養高層次人才和承擔重大科研項目的能力,正承擔着國家教育部、吉林省及企業資助的一批重點課題。在此基礎上,學院還以其具有高層次、高水平師資隊伍的優勢,成為臨牀醫學七年制本、碩連讀學生的入口單位,承擔臨牀醫學七年制學生的招生、管理及思想教育工作。同時,學院還承擔吉林大學臨牀醫學(七年制、五年制)、放射醫學、預防醫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學信息管理)、醫事法學、口腔醫學、藥學、護理學等各專業學生及多軌道成人教育學生的醫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
進入新世紀,基礎醫學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一級學科。學院全體教職工將繼續發揚白求恩精神,與時俱進,以堅定的信念和決心,為實現學院的跨越式發展,戮力同心,拼搏進取,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