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吃信節

鎖定
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台江一帶。每年農曆七月的戊日舉行。因出嫁的姑娘要到農曆七月“信”(戊)日才回到孃家過節,故稱“吃信節”。過節時,開展鬥牛、鬥雀、跳蘆笙、拔河、打球等文件活動。鍾情青年男女相邀到樹林裏,溪水邊對山歌,互相傾訴愛慕之情。
中文名
吃信節
別    名
新禾節
節日時間
每年農曆七月的戊日
節日類型
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貴州台江
節日活動
鬥牛鬥雀跳蘆笙拔河打球

吃信節簡介

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台江一帶。每年農曆七月的戊日舉行。歷時四天。由吃新節
吃信節 吃信節
演變而來,時間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信”(戊)日(根據干支紀年計算)。每年農曆六月第一個“卯”日起吃新節,以後每逢“卯”日再過,直到新谷成熟。因出嫁的姑娘要到農曆七月“信”(戊)日才回到孃家過節,故稱“吃信節”。過節時,開展鬥牛鬥雀跳蘆笙拔河打球等文件活動。 屆時,遠嫁他鄉的苗家姑娘,極盡梳妝打扮,穿着如花似錦的衣裙,佩戴琳挪滿目的銀飾物,滿“載”節日禮品,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鄉親。節日期間,全寨歡騰,鼓樂齊鳴,吹起蘆笙,翩翩起舞,到處洋溢着節日的歡樂。百嗄雅山腳、翁雅河畔,人聲鼎沸。鬥牛、鬥雀、跳蘆笙、拔河、打球等比賽場上,喝彩聲此起彼落。鍾情青年男女相邀到樹林裏,溪水邊對山歌,互相傾訴愛慕之情。

吃信節傳説

吃信節 吃信節
相傳很古的時候,人間沒有穀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穀子國有穀子, 人們只好打獵為生。為了得到谷種,苗族的老祖先告勞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種珍禽異獸到穀子國換了九鬥九升九碗谷種,放在倉庫裏,等來年開春播種。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長很長的阿烏友,手扒着天邊,藉着天燈的光,踩着石頭,舂蕨粑根,不小心將天燈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倉頂上。結果起火,火越燒越大,谷種在倉裏哭喊連天,最後乘着煙飛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勞去找告呼,請他勸回谷種,可是告呼硬説谷種沒上天。沒辦法,告勞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種珍禽異獸去換回谷種。嘴巴磨破了九層皮,嗓子説幹了九壇水,告呼死活不答應。告勞想了九天九夜,終於想出了一條計策:等穀子成熟的時候,派一隻狗到稻田裏打幾個滾,讓穀子沾在毛毛上帶回來。古歷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發了,告勞又交待:要取穀子杆有五尺高、穀穗有五尺長的谷種。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門時,不小心絆了一跤,把告勞交待的話記顛倒 了,結果跑到只有五寸長的稻田裏,趕忙打了幾個滾就往回跑。計策被告呼識破了,當狗走到天橋時,告呼早派了九十九個彪壯的武士一把守橋頭,他們把狗打落到天河裏,他們想天河又寬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條。可他們萬萬沒想到,狗落入天河後趕緊把尾巴翹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遊過天河回來了,尾巴上還沾有九粒谷種。告勞有了谷種,趕緊犁田撤種,到了古歷六月六日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樣的穀穗,一個月後,金閃閃的穀穗成熟了。古歷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種一年的日子,告勞這天摘了九升穀子,煮了一大鍋香噴噴的白米飯。他先舀了三大碗給狗吃了,然後自己才嘗新。剩下的谷種,年年播種,使人們都吃上了白米飯。為了記住取谷種的日子,將七月十三日定為吃信節,一直傳下來。
吃信節 吃信節

吃信節別稱

吃信節 吃信節
吃信節也叫“新禾節”。“吃信”是居住在清水江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節日之一。沒 有統一的規定日期。按照習慣,在收穫的季節裏,找一塊稻穀長勢最好的田,大家就在這裏歡慶“吃信節”。 節日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飯,天剛破曉,人們便帶上新米飯、酒、雞、鴨、魚、肉來到田間,祭過先人之後,宴席開始,大家圍成一個圓圈,每人將手中的酒杯舉到下一位的唇邊,老人一聲令下,大家接連歡呼三聲,便互相敬又酒,一飲而盡。頓時田間笑聲迴盪,對歌、踩塘、跳蘆笙等傳統的文體活動開始,直到黃昏

吃信節活動形式

吃信節流行地帶

吃信節 吃信節
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台江一帶。每年農曆七月的戊日舉行。歷時四天。由 吃新節演變而來。第年農曆六月第一個“卯”日起吃新節,以後每逢“卯”日再過,直到新谷成熟。因出嫁的姑娘要到農曆七月“信”(戊)日才回到孃家過節,故稱“吃信節”。過節時,開展鬥牛鬥雀跳蘆笙拔河打球等文件活動。

吃信節相傳

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羅格桑(今貴陽附近)休養生息,過着幸福、美滿、豐衣足食的生活。為了抵禦統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謀的首領“亞努”率眾英勇抗擊,給來犯者以沉重打擊,但終因寡不敵眾,不幸犧牲,葬在“嘉八許”(今貴陽市噴水池附近)。為了紀念“亞努”英烈,身穿節日盛裝的苗族人民,都要從四面八方彙集到貴陽市噴水池旁集會。

吃信節會場佈置

吃信節 吃信節
噴水池旁紅旗招展,人如潮湧,吹笙奏笛、對歌傳情、耍獅子、玩龍燈、打球、比武熱鬧非凡。小夥子的蘆笙比賽別有情趣,他們邊吹蘆笙邊做快速旋轉、矮步、倒立等技巧。夜 晚,貴陽市和噴水池一帶燈火輝煌,如同白晝,到處歡歌曼舞,一派歡樂景象。 活動在川、、湘、黔等地苗族中也廣為盛行。 居住在凱里舟溪一帶的苗族。過吃信節時要跳蘆笙。蘆笙堂設在舟溪井坎邊的河沙壩上。清晨,幾位主持蘆笙堂的老人,扛着蘆笙來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數千年來盛傳之娛樂活動。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紛紛仿效,以娛樂而賀新年,更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唸完後倒出葫蘆裏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蘆笙堂中央,噴酒數口,各人又飲一大口,吹響了第一支蘆竺曲;這時帶着銀花首飾,穿着豔麗節日盛裝的姑娘和小夥子們隨着悦耳的曲調翩翩起舞。小夥子們向意中人索取花帶,姑娘們則將花帶系在中意的小夥的蘆笙管上。三天過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夥伴。這時主持蘆笙堂的老人,仍然揹着米酒,在碑石上和蘆笙堂上噴灑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標。此後蘆笙高掛,直到五穀歸倉,農曆“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蘆笙節。第四天是鬧春,青年情侶,自由談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
過吃信節時要“踩花山”“耍花山”或:“踩山”,也叫 "跳場"或"桃花",是貴州省西部、中部,雲南省東南部 和四川省南部苗族人民的盛大節日。日期不盡相同,節前,幾個苗寨聯合產生花山會的三人領導小組,連任三年、七年、十二年不等花場在地勢平坦的風水寶地。

吃信節表演內容

屆時,披上節日盛裝的“花場”,燈籠高懸,彩旗飛舞。花杆矗立。身穿對襟短衣,頭纏青色長布,腰來大市帶的男子和身着節日盛裝、精心梳妝打扮的婦女,吹着蘆笙、吹吶,敲着銅
吃信節 吃信節
鼓,載歌載舞,從四面八方雲集會場。蘆笙舞貫穿花會始末,賽歌是花會的主要項目,爬杆比賽最引人矚目。舞獅、武藝競賽、鬥牛賽馬活動,各地不盡相同或兼而有之。蘆笙舞給人一種輕鬆活潑之感,衣着鮮豔的姑娘和着小夥子蘆笙的旋律起舞,有的是幾個男子一字排開,邊吹邊舞,姑娘們圍繞蘆笙隊,轉圈而跳;有的是小夥子吹笙在前,姑娘聯臂縱舞於後,或全場數百人隨樂齊舞,歌舞昇平,令人心曠神情。舞獅活動別有情趣,在矗立的花杆頂端懸掛一個豬頭(或一隻雞)、兩瓶美酒,舞獅畢,比賽爬花杯。花杯是用一棵剝皮的松樹製成,又高又滑又細,要想取勝是很困難的,人們常常採用人梯的辦法摘取勝利品。爬花杆表演最富有民族特色。表演者邊吹笙,邊繞杆旋轉起舞。一個鷂於翻身上杆,頭朝下,雙腿交叉緊緊絞住杆子倒掛,吹奏蘆笙,一個鯉魚打挺,身體倒轉一百八十度,循環反覆一直攀到杆頂亮相。表演者雙腳夾住花杆倒掛。吹着蘆笙下滑,距地面數尺時,一個筋斗翻下,輕盈自如,賽過體操運動員的技巧,博得全場喝彩。婦女的績麻穿針比賽,饒有風趣,比賽搓麻繩、穿針引線的質量、速度。勤勞、智慧的結晶為她們帶來節日歡樂。花山會是青年男女社交的機會,鍾情的姑娘會被小夥子撐開的花傘攏去,互相依偎着,傾訴衷腸。花山會到處洋溢着節目的氣氛,充滿着真摯的友誼,純潔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