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司崗裏

(地理位置在滄源縣的地方)

鎖定
雲南的西部、西南部和緬甸毗連,臨滄市正是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轄1區、4縣、3自治縣。有漢、佤、彝、傣、拉祜、布朗、白、傈僳等民族。總的來説,是一個多少數民族的地方。“司崗裏”是佤族民間流傳的古老傳説,“司崗”是崖洞的意思,“裏”是出來,“司崗裏 ”就是從巖洞裏出來,特指的地理位置在西盟縣嶽宋鄉南錫河對面緬屬巖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也是佤族人的一部創世史詩。
2008年6月7日,司崗裏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文名
司崗裏
外文名
Division in the post
地理位置
臨滄市滄源縣
氣候條件
亞熱帶低緯山地季風氣候
海    拔
3504 m
申報地區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
遺產編號
Ⅰ-74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司崗裏地理環境

司崗裏溶洞 司崗裏溶洞
臨滄市屬橫斷山縱谷地區南部,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永德大雪山為最高點,海拔3504米。最低點南汀河出境處,海拔450米,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為17.3攝氏度。是雲南橡膠、紫膠、甘蔗、胡椒、砂仁等熱帶作物基地之一。茶葉產量佔全省總產量1/3以上。地下有豐富的貴重礦產和水能資源。
滄源縣佤族自治縣,位於臨滄市最南端,西、南與緬甸相接。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
神秘的“司崗裏”,含義為葫蘆、山洞或孕育器的意思,滄源古時又稱“葫蘆王地”,是佤族創世史詩“司崗裏”傳説誕生的地方。這些可愛的佤族男男女女正是從司崗裏山洞中走出來的……

司崗裏人文傳説

司崗裏 司崗裏
“司崗裏”是佤族民間流傳的古老傳説,“司崗”是崖洞的意思,“裏”是出來,“司崗裏 ”就是從巖洞裏出來,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滄源縣嶽宋鄉南錫河對面緬屬巖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崗裏”歷史傳説梗概是遠古的時候,人被囚禁在密閉的大山崖洞裏出不來,萬能的神靈莫偉委派小來雀鑿開巖洞.老鼠引開守在洞口咬人的老虎,蜘蛛堵住不讓人走出山洞的大樹,人類得於走出山洞。到各地安居樂業、休養生息……這是司崗裏的大體意思。要詳細的講,就很多很長。總而言之,“司崗裏”的傳説,就是人類歷史的源頭。過去佤族每年都要到巴格岱“司崗裏”處剽牛祭祀紀念“司崗裏”。
佤族的創世紀神話:在人類遠古的洪荒時期,只剩下一個佤族女人漂泊到司崗裏的高峯上倖存下來。這個女人受精於日月,生下一男一女。一天,阿媽正坐在岩石上採用天上的彩雲織布,突然一頭牛跑來報信,説她的兒女雙雙掉進海里去了。那時候司崗裏羣山的周圍是蒼茫的大海。阿媽焦急萬分,就請牛去救。牛會浮水,下到海里把兄妹倆託在脖子上送到了岸邊。阿媽真感激不盡,便立下規矩,把牛作為佤族永遠的崇拜。
60 年代初期,中緬兩國重新勘定邊界的時候,司崗裏被劃歸了緬甸。外鄉人要是去司崗裏,手續非常麻煩,於是只好放棄了這個念頭。
但是司崗裏不管屬於哪國所有,總是佤族老祖先出世的地方。因此,許許多多的佤族人民,經常會過境到司崗裏朝拜,同時把那裏的山崖巖洞、溪水飛瀑、樹木花草、飛禽走獸、藍天白雲都繡在他們的衣服上。
佤族人始終記住:我是從神聖的司崗裏走出來的阿佤人的後代,司崗裏的靈氣總會與我同在 ……
各地區的佤族雖然對“司崗裏”解釋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視為人類的發祥地,同時也共同反映他們都是阿佤山一帶是最早的居民。“司崗裏”是佤族對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憶。
每年5月份,雲南臨滄市滄源縣都舉辦“滄源佤族司崗裏狂歡節 ” 場面熱鬧,隆重,有佤鄉特色小吃和鬥牛比賽。滄源是我國從原始社會直接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地區之一,因為歷史原因,有部分佤族羣眾信仰基督教,還建有一定數量的教堂,加上“司崗裏”文化的魅力,滄源縣成為了雲南旅遊的後起之秀。

司崗裏其他含義

同時“司崗裏”也是一種雲南特有的木瓜酒的名字,這種酒以被雲南當地的茅糧酒廠開發出來,成為世界上第一支木瓜幹醇。
“司崗裏”還是一隻樂隊的名字,成員包括主唱阿妹、吉他老油、貝斯德隆、鍵盤艾南、吹奏凃、鼓手馬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