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右歸飲

鎖定
右歸飲,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功用是温補腎陽,來自《景嶽全書》卷五十一。
中文名
右歸飲
來    源
《景嶽全書》卷五十一
用    法
用水400毫升,煎至250毫升
功    用
温補腎陽

目錄

  1. 1 景嶽全書
  2. 來源
  3. 組成
  4. 用法
  5. 功用
  6. 主治
  1. 加減
  2. 2 方義
  3. 組成
  4. 來源
  5. 主治
  6. 用法
  1. 組成
  2. 功能
  3. 主治
  4. 方解
  5. 加減

右歸飲景嶽全書

右歸飲來源

《景嶽全書》卷五十一。

右歸飲組成

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山藥6克(炒) ,山茱萸3克,枸杞6克,甘草3~6克(炙) ,杜仲6克(姜制), 肉桂3~6克,制附子3~9克

右歸飲用法

用水400毫升,煎至250毫升,空腹温服。

右歸飲功用

右歸飲主治

腎陽不足,陽衰陰勝,腰膝瘦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咳喘,泄瀉,脈弱;以及產婦虛火不歸元而發熱者。

右歸飲加減

如氣虛血脱,或厥,或昏,或汗,或暈,或虛狂,或短氣者,必大加人蔘、白朮;如火衰不能生土,為嘔噦吞酸者,加炮乾薑;如陽衰中寒,泄瀉腹痛,加人蔘、肉豆蔻;如小腹多痛者,加吳茱萸;如淋帶不止,加破故紙;如血少血滯,腰膝軟痛者,加當歸。

右歸飲方義

右歸飲組成

大熟地2兩,菟絲子3錢,上玉桂(研末,衝),生五味8分(搗碎),鹿茸2錢,鎖陽3錢,熟附片4錢,果杞3錢(酒炒),川椒7分(去閉口,炒),淮牛膝2錢,淮山藥5錢,固脂2錢(核桃肉拌炒)。

右歸飲來源

《性病》。

右歸飲主治

命門火衰、精氣虛寒、陽物不舉、或下部極冷者。

右歸飲用法

水煎服。

右歸飲組成

熟地4錢,山藥、枸杞子、杜仲各3錢,山茱萸、灸甘草、肉桂各1~2錢,附片2錢。

右歸飲功能

温補腎陽

右歸飲主治

腎陽不足引起的氣怯神疲,腹痛腰痠,惡寒肢冷,舌質淡,苔白,脈沉細遲。

右歸飲方解

本方用附子、肉桂温補腎陽以煦暖全身,但純用熱藥勢必傷陰,故取六味丸中之山藥、萸肉、熟地以滋陰,使陽有所附,枸杞補肝腎,杜仲益腎強腰脊,灸甘草補中和腎,合成甘温壯陽之劑。

右歸飲加減

本方去甘草加鹿角膠、菟絲子、當歸製成丸劑,名右歸丸,主治元陽不足,命門火衰,臍腹冷痛便溏,神疲腰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