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灣芋蘭

鎖定
台灣芋蘭(Nervilia taiwaniana S. S. Ying)是蘭科芋蘭屬植物,塊莖圓球形,直徑5-8毫米,白色,葉1枚,在花凋謝後長出,五角形或六角形,花葶高10-14釐米,在結果時長達24釐米,具紫色斑點,具2-3枚圓筒狀鞘;鞘長2-2.5釐米,先端急尖,基部抱莖,散生紫紅色條狀;花序僅具1朵花,萼片和花瓣披針形,散生紫色或粉紅色的斑點或短條紋,花期3月,產台灣中部,生於海拔500-1800米的山地林下或路旁或巖壁上覆土中。
中文名
台灣芋蘭
拉丁學名
Nervilia taiwaniana S. S. Ying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天門冬目
蘭科
芋蘭屬
台灣芋蘭
保護級別
列入CITES附錄 Ⅱ

台灣芋蘭形態特徵

台灣芋蘭
台灣芋蘭(4張)
塊莖圓球形,直徑5-8毫米,白色。葉1枚,在花凋謝後長出,五角形或六角形,長3-4.5釐米,寬3.5-4.5釐米,具5-7條主脈,在脈末端處之邊緣略成角狀,先端急尖,基部深心形,兩面無毛,上面綠色或灰綠色,具深綠色或黃綠色的脈,背面淡綠色,略帶肉質;葉柄長5-7釐米,纖細,無毛,具鞘;鞘圓筒形,長1.5-2釐米,膜質,先端急尖。花葶高10-14釐米,在結果時長達24釐米,具紫色斑點,具2-3枚圓筒狀鞘;鞘長2-2.5釐米,先端急尖,基部抱莖,散生紫紅色條紋;花序僅具1朵花;花苞片很小,卵形或披針形,長5-7毫米,先端漸尖,直立或反折,較子房和花梗短得多;花梗長2-5毫米,纖細,常下彎;子房橢圓形,具紫斑,長3.5-5毫米;萼片和花瓣披針形,散生紫紅色或粉紅色的斑點或短條紋;萼片長1.8-2.2釐米,寬2.5-3毫米,先端漸尖;花瓣較萼片稍狹而短,長1.7-2釐米,寬1.5-2毫米,先端漸尖;唇瓣白色而具紫紅色斑點,凹陷,內面中部具1條隆起的縱脊,長1.5-1.9釐米,近中部3裂;側裂片不顯著,直立,延長的披針形,長4.5-5.5毫米,寬約1毫米,先端鈍或急尖;中裂片較大,向前伸展,長橢圓形,長1-1.3釐米,寬5-6毫米,先端鈍或中間具1枚凸尖頭;蕊柱近伸直,長6-8.5毫米。花期3月。 [1] 

台灣芋蘭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1800米的山地林下或路旁或巖壁上覆土中。 [1] 

台灣芋蘭分佈範圍

產台灣中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