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灣肉豆蔻

鎖定
台灣肉豆蔻(Myristica cagayanensis Merr.)屬肉豆蔻科肉豆蔻屬植物,常綠喬木,高20m,胸徑1m。葉長橢圓形,側脈16-18對。葉背多為粉綠色。雌雄異株。花序腋生,雄蕊花絲合成一柱,雌蕊柱頭無柄。果實橢圓形,肉質。種子大,單生,有紅色條裂狀和假種皮。
中文名
台灣肉豆蔻
拉丁學名
Myristica cagayanensis Merr.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木蘭目
肉豆蔻科
肉豆蔻屬
台灣肉豆蔻

目錄

台灣肉豆蔻名稱

台灣肉豆蔻 Myristica cagayanensis Merr.肉豆蔲,又名肉蔻(蔻,普通話音“kòu”)、肉果玉果,是一種重要的香料、藥用植物。生長於熱帶地區的常綠植物,常見於東南亞、澳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尤以印度尼西亞格林納達產量最大。肉豆蔻果實是可制兩種常見香料豆蔻核仁(nutmeg)和肉豆蔻皮(mace),其果仁可製作香精油。肉豆蔻含有肉豆蔻醚(myristicin),能夠產生興奮及致幻作用。這是一種帶有毒素的物質,進食少量即可產生幻覺,曲解時間和空間,並有超越實際的快樂感覺。據説,非洲的土人很愛隨身攜帶這種肉豆蔻的果實,每當身體患病或精神痛苦時便服食少許,很快就會進人美妙夢境而忘卻了自身的痛苦。如服用過量,可產生昏迷現象。

台灣肉豆蔻外觀

台灣肉豆蔻
台灣肉豆蔻(2張)
喬木,高約20米,直徑約100釐米。葉堅紙質至近革質,長橢圓形,長15-25釐米,寬4-8釐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通常鈍頭,基部寬楔形至圓形,干時表面褐色,微具光澤,背面暗褐色,兩面無毛;側脈16-25對,表面下陷,背面隆起,第三次小脈在表面隱約可見,背面不顯;葉柄長1.6-2.5釐米,無毛。雄花序腋生,假傘形;花鐘狀;花被裂片3,鑷合狀排列,三角狀卵形;小苞片貼生於花被基部,宿存。果序粗壯,着成熟果1-2個;果卵狀橢圓形,長約5釐米,直徑約3釐米,外面密被極短的鏽色星狀絨毛;假種皮紅色,條裂狀。果熟期12月-翌年1月。 [1]  [3] 

台灣肉豆蔻分佈

在中國主要分佈於台灣蘭嶼綠島,生於海拔50-300m處。菲律賓與有分佈。

台灣肉豆蔻植物栽培

1.生物學特性喜熱帶和亞熱帶氣候。適宜生長的氣温為25-30℃,抗寒性弱,在6℃時即受寒害。年降雨量應在1700-2300mm之間,忌積水。幼齡樹喜陰,成齡樹喜光。以土層深厚、鬆軟、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為宜。
2.栽培技術主要採用種子繁殖,留種應選穩產、高產、粒大、種仁飽滿、無病蟲害的優良母樹上結了的完全成熟自然裂開的果實。隨採隨播,或用濕沙貯藏。種子失水乾燥即喪失發芽力。苗牀土壤要鬆軟肥沃,行株距10cm×5cm,穴播,種臍向下,保持廕庇濕潤,約60d發芽,至真葉將展出時蔬苗移栽。幼樹要艿蔽,苗高20-30cm時定植。在春季3-4月或秋季8-10月選陰雨天種植,行株距5m×4m,穴深寬各60cm,每穴植苗1株。
3.田間管理幼樹生長緩慢,需廕庇,可在行間種植高杆綠肥,並勤澆水。由於冠幅大,根系淺,作純林種植時要先種植防風林帶,在台風頻繁地區必須進行防風。每年施肥3-4次,以有機肥為主,配合化肥。幼齡期每株追施有機肥5-10kg或尿素25-50g,冬季施堆肥。以後隨樹齡增加,逐漸加施肥料。
4.病蟲害防治病害有斑點病、疫病,可用波爾多液1:1:120倍液或敵克松500倍液噴射;鏽腐病、菌核病用50%多菌靈或甲基託布津500倍液澆灌病穴。另有位枯病、根腐病等為害。蟲害有蠐螬、地老虎、螻蛄、金針蟲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