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另一種婦女生活

(蘇童創作短篇小説)

鎖定
《另一種婦女生活》是當代作家蘇童創作的短篇小説,發表於雜誌《小説界》1991年第4期。
該小説講述了醬園店中三個女店員顧雅仙、粟美仙和杭素玉之間的互相猜疑的小市民生活,以及醬園店樓上的簡家姐妹簡少貞和簡少芬的離羣索居的幽暗生活。小説將敍事視角放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展現平凡女性的繁瑣生活以及庸俗的內心世界,展示了人生與人性醜陋的主題。 [1] 
作品名稱
另一種婦女生活
作    者
蘇童
文學體裁
短篇小説
發表時間
1991年
字    數
26000

另一種婦女生活內容簡介

潮濕晦暗的江南小鎮上有一家“陰氣太盛”的醬園。樓下店堂裏賣醬油的是顧雅仙、粟美仙、杭素玉三個女店員,樓上住着原先醬園主人兩個一直未曾出嫁的女兒:年逾半百的姐姐簡少貞和比她小八歲的妹妹簡少芬。三個女店員彼此不合、相互猜忌,時常惡語相向,衝突不斷。簡氏姐妹多年離羣索居、相依為命,但內心的憂懼和欲求以及外界的影響都越來越令妹妹簡少芬感到壓抑、委屈,心中漸漸滋生出對姐姐的怨恨和嫌厭。最終,因粟美仙的造謠和捉姦行動,杭素玉死於自己丈夫的刀下。而在顧雅仙的勸説和有意安排下,妹妹簡少芬與一個孩子已上中學的鰥夫結了婚,繼而導致姐姐簡少貞自殺身亡。 [2] 

另一種婦女生活創作背景

蘇童在訪談中談到《另一種婦女生活》的出處。他説自己以前生活在蘇州老街上的時候,一條街一般都有個醬園,就像簡氏姐妹住的那個醬園。他小時候要去打醬油,天天往那兒跑,店裏有個樓梯,樓梯往上是個住家。原來那個醬園是一個病歪歪的女人的,她也不結婚。蘇童説,他從小對這種人物是感興趣的,這種人會給他很強烈的印象。 [3] 

另一種婦女生活人物介紹

簡少貞:54歲,父親為地主。自從父母去世後,她與妹妹簡少芬相依為命,一直過着幽暗沉悶的生活。家產被抄給簡少貞留下了沉重的打擊。因此,她認為靠近她們姐妹的人都是盯着僅剩的簡氏家產。在適婚年齡,她不願意嫁人也不願意別人入贅。簡少貞在對妹妹的管束方面有極強的佔有慾。她一刻也不能忍受妹妹不在眼前的現實,流露出的不是依賴,而是對妹妹人身自由控制慾的專制。簡少貞強調妹妹必須聽她的話,要相信她説的話,不要去相信別人。
簡少芬:46歲,簡少貞妹妹。簡少芬處處依附姐姐,完全沒有主見,生存在姐姐的陰影下。她長期處在與人不相來往的生活中,對外面的世界無所適從。當顧雅仙請她喝喜酒時,面對熱鬧人多的場面,她竟然不知所措。她從小在姐姐的影響下,看不起市井上的女人,覺得自己與外面世俗之人不同。但在簡少芬的潛意識裏,她渴望與外面世界的人一樣,過着多姿多彩的生活。
顧雅仙:醬園店店員。閒來沒事的顧雅仙常常把精力集中在樓上的姐妹身上。她對簡家姐妹的生活充滿好奇。當粟美仙和杭素玉發生嘴仗的時候,她通常袒護杭素玉。但也有例外,因為她不想真正地得罪粟美仙。顧雅仙做事情時時給自己留一手,她哪邊都不得罪,沒有原則,卻很圓滑。
粟美仙:醬園店店員。她在醬園的資歷最老,以一種飽經風霜的語調向顧雅仙和杭素玉發牢騷,她們都不屑於接粟美仙的話茬。粟美仙的嘴惹人憎厭,罵起人來一針見血、得理不讓人。而做起事來,粟美仙也有仇必報。對杭素玉,粟美仙總要找出點事情來治一下,因為杭素玉得罪過她。
杭素玉:醬園店店員。她突破了道德底線,和孫漢通發生姦情,背叛了婚姻,自己也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 [1] 

另一種婦女生活作品鑑賞

另一種婦女生活作品主題

該小説以醬園為背景展開,描繪兩種婦女的病態生活,表現了女性自身的人性弱點造成的自身和他人的悲劇命運,其用意在於揭露人性中的劣根性。簡氏姐妹自小父母雙亡,姐妹之間相依為命。長期的封閉生活使得姐姐變得孤僻、乖戾,而妹妹對生活還抱有興趣。到顧雅仙給妹妹説媒時,簡氏姐妹的温情世界走向了破裂。姐姐由於長期的自我封閉、壓抑,終於自殺身亡。她想一直控制妹妹,不願她出嫁,顯現了人性自私和嫉妒的醜陋一面。醬園店的三個女人之間沒有什麼大的利益衝突,但就是雞毛蒜皮的摩擦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孫汗周被調走一事顯現了女性情意的涼薄,“抓姦”事件則直指人性黑暗處,顯現的是人性悲劇。杭素玉與孫汗周偷情被粟美仙抓了個正着,導致杭素玉丈夫持刀將杭、孫二人殺死,粟美仙也被街坊認為是間接殺手。 [4] 
簡家姐妹離羣索居與院裏其他三個女人的矛盾衝突,都反映了女性心理最原始的真實面目。蘇童引入了女性最突出的一個弱點:嫉妒。女性的嫉妒心理是遠遠超過男性的,而這樣嫉妒往往也只會作用在其他女性身上,而不是男性、女性的悲劇是由其他女性造成,這也成了蘇童筆下的女性悲劇的一個重要特徵。小説中,簡少貞強行把簡少芬留在身邊,換來的卻是孤老的時候無人安慰和照顧。醬園裏三個女人相互為敵,各自算計。在男權社會中,女性作為被壓迫者,本該為維護整體的利益而共同鬥爭。但在小説中,女性之間卻進入了相互迫害、傷害的仇視關係,蘇童由此譜寫了一曲女性生存的悲歌。 [2] 

另一種婦女生活藝術特色

隱喻
簡少貞的最後一幅繡品沒有完成,而且已經被損壞。被損壞的部位主要在女人的兩片粉紅色的嘴唇。據簡少芬回憶,她最初見到那幅人像繡品時,有一把剪刀插在女人的嘴上,絲絹上因此出現了一個無可挽回的傷口。簡少貞用無數繡花針扎破了她的動脈血管,她就這樣坐在繡花棚架邊,直至安靜地死去。顯然,這裏“剪刀”是一個暗指男性性器官的隱喻,而絲絹上的傷口,正是對那個原初性的男性暴力場景抑或是女性閹割場景的隱喻和再現。以男性性器官的存在去填補因缺失而產生的心理裂縫其實本是主體消除自身的焦慮感與不安定狀況、成功進入象徵秩序的一個表徵。 [5] 
空間
小説用較短的篇幅勾勒出一個完整的“封閉空間”。這一“封閉空間”在作品中呈現出四個層次,香椿樹街是最大的一層,然後是新修葺的醬園,接着是簡氏姐妹居住的院落、女店員工作的店堂。作者的筆觸隨着四個空間慢慢推進,呈現的“畫面”中,四個空間“你套着我,我套着你”,像一個“套層結構”將所有的情節套在其中。不長的篇幅剛好突出了故事背景地香椿樹街閉塞的特點,又很好地將視野限定在街中的一處醬園,而醬園之內,一道牆又劃出了另外兩層空間,都限制在香椿樹街這最大的空間之中。而在這些空間中生活的居民,也進入一個死氣沉沉的循環之中。 [6] 

另一種婦女生活作品評價

遼寧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學昕:《另一種婦女生活》中簡家醬園的幾個女性粟美仙、顧雅仙、簡少芬和杭素玉,作者通過她們耐心、細膩地表現了市井女性日常生活中對存在環境壓抑的反抗。 [7] 

另一種婦女生活作者簡介

蘇童,本名童忠貴,中國當代作家,1963年生於蘇州。198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在南京藝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工作,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1983年發表處女作《第八個是銅像》。曾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代表作品有《園藝》《紅粉》《妻妾成羣》《我的帝王生涯》《河岸》《碧奴》《罌粟之家》《黃雀記》等。 [8] 
參考資料
  • 1.    趙越,陳賢瑞.從矛盾衝突的角度探蘇童《另一種婦女生活》的女性形象[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5(01):11-13.
  • 2.    周帆.由《另一種婦女生活》看蘇童筆下的女性世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09):52-53.
  • 3.    蘇童:《收穫》是文學青年心中的巔峯  .中國作家網.2017-08-21[引用日期2020-04-14]
  • 4.    王豔冰.社會與人性雙重視角下的女性世界——讀蘇童小説《婦女生活》與《另一種婦女生活》[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04):27.
  • 5.    牛曉麗.“女父親”:另一種婦女形象——評蘇童的《另一種婦女生活》[J].呂梁學院學報,2017,7(03):10.
  • 6.    王冠桐.從空間敍事學角度看蘇童《另一種婦女生活》中的封閉空間描寫[J].品位經典,2019(01):7.
  • 7.    張學昕.南方想象的詩學 論蘇童的當代唯美寫作.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90
  • 8.    蘇童:我只忠實於小説想要表達的東西  .中國作家網.2020-02-26[引用日期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