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詩二首上蘇子瞻

鎖定
《古詩二首上蘇子瞻》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組詩。第一首詩通過詠梅,讚美蘇軾獨立不移的品格,並惋惜其遭遇,以江梅喻指蘇軾,而以桃李場喻指當時的官場。第二首詩以澗松喻蘇軾,謂其雖大才而不得其用,卻聲名遠播;又以菟絲自喻,希望自己能與青松長久相依。這兩首詩皆用比體。
作品名稱
古詩二首上蘇子瞻
出    處
全宋詩
作    者
黃庭堅
創作年代
北宋
創作時間
1078年
作品體裁
五言排律

古詩二首上蘇子瞻作品原文

古詩二首上蘇子瞻
其一
江梅有佳實,託根桃李場
桃李終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潔,冰雪空自香
古來和鼎實,此物升廟廊
歲月坐成晚,煙雨青已黃。
得升桃李盤,以遠初見嘗。
終然不可口,擲置官道傍。
但使本根在,棄捐果何傷
其二
青松出澗壑,十里聞風聲。
上有百尺絲,下有千歲苓。
自性得久要,為人制頹齡。
小草有遠志,相依在平生。
醫和不併世,深根且固蒂。
人言可醫國,何用太早計。
小大材則殊,氣味固相似。 [1] 

古詩二首上蘇子瞻註釋譯文

古詩二首上蘇子瞻詞句註釋

①蘇子瞻:即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散文家、詩人。
②江梅:生長在江邊的梅。
③託根:寄根,寄生。場:這裏指場圃。
④恩光:君王之恩。
⑤冰雪:比喻梅花潔白而富有光澤。空:僅僅,徒然。
⑥和鼎實:調和鼎中之物。
⑦廟廊:指朝廷。
⑧終然:終於,到底。
⑨棄捐:遺棄,罷黜。
⑩百尺絲,這裏指菟絲,一種纏繞寄生的植物。
⑪自性:自身的本性。得:能夠。
⑫小大材:指小草與青松。 [1] 

古詩二首上蘇子瞻白話譯文

其一
江梅長有美好的果實,生長在桃李滋生的場地。
桃李始終不肯説它的好話,江梅只憑着朝露的恩光成長。
高潔的江梅孤芳自賞,容易招致妒忌,它默默在冰雪中散發清香。
古來調製羹要靠梅子,它本應進入高高的朝堂。
可惜歲月空度,為時已晚,在煙雨中梅子已由青變黃。
梅子跟桃李同置盤中,因它來自遠方而被人品嚐。
但它實在不那麼可口,終於被拋擲在官道一旁。
但是隻要它的本根還在,果實被棄又何妨!
其二
青松生長在幽澗深壑之中,但十里外都能聽到風吹動它的聲音。
在它上面繞有百餘尺長的菟絲,在它下面匍匐着千年的老茯苓。
據茯苓的本性,能與松樹做長久的朋友,為人類卻老延年。
菟絲雖是小草,也有遠大的志向,能跟松樹生死相依。
古時的名醫醫和已不在世上,那就先深紮下根來,堅固本蒂吧!
人言可以治理國家,又何必打算太早,要求過急呢。
小草和大樹,材能是有不同的但它們的品格和情調卻很相似。 [1] 

古詩二首上蘇子瞻創作背景

元豐元年(1078),黃庭堅任北京國子監教授時,寫了一封信給正在徐州的蘇軾,並附上古詩二首,表示自已的傾慕之情,蘇軾也和了詩,兩位詩人從此相交,終生不渝。蘇軾早年政治上偏於保守,因反對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屢遭貶斥,歷任杭州、密州、徐州等處的地方官,較關心人民的疾苦,做官時也做了一些好事。蘇軾是宋詩革新的主將,他的詩內容比較充實,想象力豐富,豪放自然,藝術形式變化多端,充滿着浪漫主義色彩,後人比之為宋代的李白。 [1] 

古詩二首上蘇子瞻作品鑑賞

黃庭堅的這兩首詩皆用比體。第一首以江梅喻指東坡,而以桃李場喻指當時的官場。詩文通過詠梅,讚美蘇東坡獨立不移的品格,並惋惜其遭遇。第二首以澗松喻蘇軾,謂其雖大才而不得其用,卻聲名遠播。又以菟絲自喻,希望自己能與青松長久相依。在這裏表明了黃庭堅雖為“小草”,卻有遠大的志向,與蘇軾一樣都具有“醫國”的遠大抱負。 [1] 

古詩二首上蘇子瞻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進士。宋哲宗時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遷著作佐郎。後因修史“多誣”遭貶。早年以詩文受知於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詩以杜甫為宗,有“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之論,風格奇硬拗澀,開創江西詩派,在宋代影響頗大。又能詞。兼擅行書、草書,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2] 
參考資料
  • 1.    東籬子解譯.黃庭堅集全鑑.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20:3-6
  • 2.    繆鉞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