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縣鎮

(山西省晉中市祁縣古縣鎮)

鎖定
古縣鎮,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祁縣,地處祁縣南部,東與峪口鄉相鄰,東南、南與來遠鎮相鄰,西南與平遙縣朱坑鄉相鄰,西與平遙縣襄垣鄉洪善鎮相鄰,西北與城趙鎮昭餘鎮,東北與東觀鎮相鄰,鎮人民政府距祁縣縣城約7.5千米, [2]  [5]  行政區域面積137.33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古縣鎮户籍人口為34597人。 [3] 
1949年,屬祁縣第二區;1984年3月,古縣公社改古縣鎮;2001年2月,任村鄉併入古縣鎮。 [2]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古縣鎮轄22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下古縣村。 [2] 
截至2019年末,古縣鎮有工業企業20個,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3] 
中文名
古縣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西省晉中市祁縣
地理位置
祁縣南部
面    積
137.33 km² [3] 
下轄地區
2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下古縣村
電話區號
0354
郵政編碼
0309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氣候
著名景點
梁村洪福寺
車牌代碼
晉K
人    口
34597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3] 

古縣鎮歷史沿革

1949年,屬祁縣第二區。
1954年,屬蒲桑鄉。
1956年,屬小韓鄉。
1958年,屬古縣公社。
1984年3月,古縣公社改古縣鎮。
2001年2月,任村鄉併入古縣鎮。 [2] 

古縣鎮行政區劃

古縣鎮區劃沿革

1962年,古縣公社轄子洪、郜北 [2]  、洛陽、梁村、王賢、元台溝、澗壑 [2]  、申村、大韓、温曲、下古縣、上古縣、下燦、小韓、張名、閻漫、小桑、大桑、閻名、蒲桑、東城、榮仁堡、任何堡23個生產大隊。
1984年3月,古縣鎮改轄23個村。
2001年2月,古縣鎮增設任村、孫家河、北建安、新寨、大莊、下八洞、胡累、神堂頭、上間燦、外彎、魚池崗上、南建安、柏泉頭、河南、許子溝、連珍瑙、北莊、伏坪、上八洞、北崗頭、裏灣22個村,轄45個村。
2002年1月,古縣鎮共轄36個村。
2011年末,古縣鎮轄下古縣、上古縣、子洪、郜北 [2]  、洛陽、梁村、王賢、元台溝、澗法 [2]  、大韓、温曲、下間燦、上閆燦、小韓、申村、張名、閆漫、大桑、小桑、蒲桑閆名、東城、榮仁堡、任何、北建安、孫家河、魚池、南建安、新寨 [2]  、神堂頭、北崗頭、許子溝、下八洞、伏坪、任村、胡累36個村民委員會。 [2] 

古縣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古縣鎮轄22個行政村:任村村、上八洞村、子洪村、郜北村 [2]  、梁村村、王賢村、元台溝村、澗法村 [2]  、大韓村、温曲村、下閆燦村、小韓村、申村村、張名村、閆漫村、大桑村、閆名村、蒲桑村、東城村、雙堡村、古縣村、梨苑新村 [4]  鎮人民政府駐下古縣村。 [2] 

古縣鎮地理環境

古縣鎮位置境域

古縣鎮地處祁縣南部,東與峪口鄉相鄰,東南、南與來遠鎮相鄰,西南與平遙縣朱坑鄉相鄰,西與平遙縣襄垣鄉洪善鎮相鄰,西北與城趙鎮昭餘鎮,東北與東觀鎮相鄰,鎮人民政府距祁縣縣城約7.5千米, [2]  行政區域面積137.33平方千米。 [3] 

古縣鎮水文

古縣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昌源河1條,從東南至西北流經境內子洪、洛陽、澗法,下古縣、大韓等村,長5.3千米。 [2] 

古縣鎮自然資源

2011年,古縣鎮農業耕地面積35007畝,人均1.02畝;林地面積6萬畝。截至2011年末,古縣鎮森林面積5.9萬畝,林木覆蓋率32.5%。 [2] 

古縣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古縣鎮轄區總人口3443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00人,城鎮化率7.6%。總人口中,男性17721人,佔51.5%;女性16710人,佔48.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4412人,佔99.94%;有彝、滿等4個少數民族,共19人,佔0.06%。2011年,古縣鎮人口出生率9.05‰,人口死亡率4.119‰,人口自然增長率4.94‰。 [2] 
截至2019年末,古縣鎮户籍人口為34597人。 [3] 

古縣鎮經濟

古縣鎮綜述

2011年,古縣鎮農民人均純收入9944元。 [2] 
截至2019年末,古縣鎮有工業企業20個,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3] 
古縣鎮主要產業有酥梨種植、畜牧養殖、玻璃器皿、鄉村旅遊等。在酥梨種植方面,現有優質酥梨果園近6萬畝,註冊有“祁縣酥梨”品牌,產品出口遠銷東南亞、歐洲1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畜牧養殖方面,現有“雞媽媽”蛋雞養殖、山西成澤肉雞養殖、德隆生豬養殖等各類項目先後落地投產、發展勢頭良好;在玻璃器皿方面,大華、東玉、東大等玻璃器皿工藝獨特、造型新穎,產品銷售網絡輻射全國;在鄉村旅遊方面,東城騰達農耕文化園、閆漫梨花苑、孫家河古村落等特色景點知名度不斷提升,“醉美梨鄉、人文古縣”旅遊品牌持續打響。 [5] 

古縣鎮農業

2011年,古縣鎮農業總產值3.4億元,比上年增長3.4%,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31%。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22182噸,人均644千克,其中小麥1178噸,玉米20299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芝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產肉類4132噸;畜牧業總產值5236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5.4%。水果種植面積3.3萬畝,產量41771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2011年,古縣鎮有大型農業機械124台(輛)。 [2] 

古縣鎮工業

2011年,古縣鎮工業總產值達到6.1億元,比上年增長24.5%;工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3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3224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5806萬元,比上年增長7%。 [2] 

古縣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古縣鎮有商業網點78個,職工160人。 [2] 

古縣鎮郵電業

2011年,古縣鎮郵政業務收入22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93.9萬元。 [2] 

古縣鎮交通運輸

古縣鎮境內有鐵路南同蒲線過境。208國道、221省道過境。縣鄉級公路6條,總長32千米。2011年末,鎮區道路總長度12千米。有公共汽車線路3條。 [2] 

古縣鎮社會事業

古縣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古縣鎮有幼兒園15所,在園幼兒1108人,專任教師61人;小學15所,在校生2400人,專任教師16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000人,專任教師9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 

古縣鎮科學技術

截至2011年末,古縣鎮有各類科技人才90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90人,經營管理人才4人,技能人才10人,農村實用人才800人。 [2] 

古縣鎮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古縣鎮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12個,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36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3人。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10%。 [2] 

古縣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古縣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6個,其中衞生院1所;病牀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6張。專業衞生人員2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0.7人。2011年,古縣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000人次,住院手術36台次,出院病人499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3%,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2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0379人,參合率98.6%。 [2] 

古縣鎮社會保障

2011年,古縣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792户,人數825人,支出84.5萬元,比上年增長82.7%,月人均85.8元,比上年增長66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人,支出1.05萬元,與上年持平;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39人,支出25萬元,比上年增長34%;農村醫療救助11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53人次,共支出7590元,比上年增長61.5%。 [2] 

古縣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古縣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55千米,投遞點36個,鄉村通郵率100%;徵訂報紙720份、期刊420冊。固定電話用户5275户,移動電話用户11300户。 [2]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古縣鎮有鎮區3千伏變電所1座,主變壓器2台。綜合電壓合格率98%,供電可靠率99%。 [2] 

古縣鎮歷史文化

古縣鎮地名由來

古縣鎮因西漢置縣時為縣城所在地而得名。

古縣鎮文物古蹟

古縣鎮有梁村仰韶文化遺址、閆名祁奚陵園、梁村洪福寺、子洪北魏石窟、小韓戴龍邦故居等人文歷史遺存;神堂頭徐向前晉中戰役指揮紀念館、北崗頭烈士陵園、郜北晉中戰役遺址等紅色革命遺蹟;閆漫梨花苑、神堂頭玫瑰產業園、騰達生態莊園等綠色生態園區等。“兩花三色四園廿點”(“兩花”即梨花、玫瑰花,“三色”即紅色、綠色、古色,“四園”即騰達生態莊園、祁奚廉政文化園、北崗頭村烈士陵園、子洪生態科技園,“廿點”則包括梁村仰韶遺址、徐向前晉中戰役指揮部紀念館、戴隆邦故居、榮仁古堡牆等散落在境內的20多個文物點)的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格局,已連續舉辦三屆 “梨花”、“玫瑰花”主題系列旅遊活動。
  • 祁奚父子墓(第一批省保)
祁奚父子墓位於祁縣古縣鎮閻名村北,墓高4.5米,直徑4.7米。現封土平毀,未開掘。1965年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周時期晉國大夫祁奚和其子祁午(晉悼會時中軍尉)的墓葬。位於閻名村北約150米,兩墓東西排列,相距30米左右。祁奚墓為園形,封土高4.5米,直徑16米。祁午墓方形,封土高3.2米,東西16米,南北14.5米。保存完好。
  • 梁村遺址(第一批省保)
梁村遺址位於古縣鎮梁村。1953年村西崖層斷面上出露灰坑,地面裸露陶片等遺存物,面積約2平方千米。1955年9月,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協同當地作定點探掘,出土陶、石、骨器多件,有陶鬲、石斧、骨鏃、蚌刀等,確認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物。1965年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温曲遺址
温曲遺址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祁縣古縣鎮温曲村。村東採集到大型三足甕及其它灰陶片,屬龍山文化晚期到商代之遺物。村西曾有陶器及青銅器出土,屬漢代遺址。範圍約500×250米。
  • 祁城遺址
祁城遺址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城東南3千米 祁城村。祁城村為晉武帝時之古縣治遺址。村東北距地表1米深處,採掘到灰陶罐、缽、豆、盤等器物,繩紋圖案,據考證為商到東周時期遺物。
  • 唐邕墓
唐邕墓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位於古縣鎮大韓村東南,舊有北齊晉昌王唐邕之墓石碑。
  • 周黨墓
周黨墓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古縣鎮小韓村東,封土已無,僅留有“漢處士周黨墓”碑一通。
  • 祁城古墓羣
1993年春,祁城村村民在西墳台垣地取土時,於距地表5米深處發現方形豎土壙墓穴,並掘得石圭、雙耳園形鼎、壺、豆等多件。經初步考證器物具戰國時趙國之特徵,由縣文物管理所收藏,並封管其地。
  • 子洪石窟
子洪石窟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城東南17千米子洪村東南山腰,據康熙四年《祁縣誌》載,這一帶曾有千佛洞之稱,現存石窟13孔,已嚴重風蝕,雕有佛像300餘尊,略現痕跡。石窟作不等距雙層排列,上層南窟內坐像1尊,立像2尊,面部雖已風化,但頭上道冠仍明顯。
  • 子洪村舍利塔
子洪村舍利塔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明代,屬喇嘛教塔。高11米,須彌座呈六角形,直徑3.8米,磚石結構。塔身面東開“眼光”門,佛像已不存,再上為“十三天”,圓盤以上殘損。
  • 祁城村琉璃塔
祁城村琉璃塔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元代,為仿木構樓閣式綠琉璃塔位於祁城村中。高5米,直徑1.2米,台基石呈八角形。塔身9層9檐,面上有蓮台坐佛900餘尊,塔頂壺蓋形,尖端有三叉狀鐵器為避雷裝置。
  • 洛陽村磚塔
洛陽村磚塔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有3座,現存2座,均高11米,直徑3.5米。13檐層,實心,穹窿頂。東塔石門鐫有“明隆慶元年仲秋吉日”字樣。塔身已略傾斜。 [1] 

古縣鎮著名人物

祁奚(前620~前545年),本姓姬,字黃羊,春秋時晉國人。因食邑於祁(今祁縣古縣鎮下古縣村),遂為祁姓。春秋時晉國大夫,任中軍尉。公元前570年,請求告老,推薦了他的仇人解狐接替他的職務。不料,未及任命,解狐便猝然去世。祁奚又推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當時人稱“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後世也把他奉為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個人恩怨的楷模。
祁午,春秋時人,晉國大夫。祁奚之子。晉悼公四年(前507年),代其父為中軍尉。晉平公時,曾率軍至曲沃逐欒盈。
祁盈,春秋時晉國人,祁午子,晉頃公時大夫。家臣祁勝、鄔臧易妻淫亂,盈將二人收捕。祁勝通過賄賂荀躒向晉侯進言,誣陷祁盈,祁盈遂被晉侯所殺。
閻維藩(1858~1949年),字竹圃,清末民國時祁縣下古縣村人。晉商實業家。17歲入平遙蔚長厚票莊學徒,因態度謙恭、好學上進、辦事靈活,深得掌櫃賞識。後歷任蔚長厚票莊福州分莊經理、祁縣大德恆票莊經理、山西省銀行經理、祁縣益晉電氣織染工廠董事長、祁縣商會會長、山西省商會副會長等職。從清光緒二十年(1894),到民國9年(1920年),全面掌理大德恆號事達26年之久,業務勃興,贏利日巨。特別在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他根據時勢變化,採取“少存多放”、“南存北放”和“多存少放”、“北存南放”的策略,使大德恆不僅未受戰爭損失,反而大贏其利。
孟步雲(1867~1932年),字履青,清末民國時祁縣下閻燦村人,出身於商賈世家。16歲入商號當夥計,因厭惡商場之虛偽應酬,乃棄商,復潛攻經史,兼及天文、歷算、格致、醫學。孟步云為婦女解放事業奔走呼籲,為興學育人嘔心瀝血,是20世紀初著名的婦女解放運動的先行者、教育家。此外,他還精於天文、歷算,發明了際準星座測時法,並著有《天文圖表詳解》《北天一覽時表》《北天時表淺釋》《中天時表》《南天時表》《通用天表圖説》《北極表淺説》《數學簡便歌訣》等多種專著。
王德茂(1907~1983),祁縣古縣鎮子洪村人。民國十六年(192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子洪建立黨支部並任書記,領導農民協會開展反惡霸、反貪污、反勒索鬥爭,迫使舊村長退出贓款,由農民自已選出村長。民國十七年(1928年)2月,在張莊參加中共祁縣縣委會議,當選為縣委委員。次日凌晨被捕,經4次審訊,受盡酷刑,堅不招供,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英雄氣概。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獲釋出獄後與黨組織取得聯繫,以小學教員身份進行地下宣傳活動。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再次被捕,因查無實據被釋放。七七事變後,王德茂參加山西決死二縱隊,任教導員。後任八路軍晉綏軍區八分區政治部副主任。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隨軍南下四川,參加瞭解放大西南的戰役。全國解放後,王德茂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民政部副部長、西南政法委員會秘書長、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等職,並當選為第五屆、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1] 
參考資料
  • 1.    2014年5月14日  .新浪博客.2018-01-24[引用日期2018-01-24]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薛維棟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西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10月: 1430-1431.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83.
  • 4.    古縣鎮2021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2-18]
  • 5.    祁縣古縣鎮概況  .中共祁縣縣委祁縣人民政府.2021-02-10[引用日期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