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箏

(彈撥絃鳴樂器)

鎖定
古箏,彈撥絃鳴樂器,又名漢箏、秦箏,是漢民族古老的民族樂器,流行於中國各地。經過千百年的發展,主要形成了客家箏、潮州箏、山東箏、河南箏四大流派。 [17]  常用於獨奏、重奏、器樂合奏和歌舞、戲曲、曲藝的伴奏。因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動聽,演奏技巧豐富,表現力強,而被稱為“眾樂之王”,亦稱為“東方鋼琴”,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
古箏的結構由面板、雁柱、琴絃、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 [8] 
中文名
古箏
外文名
Chinese Zither
別    名
漢箏
別    名
秦箏
起源時間
戰國時期
所屬分類
彈撥絃鳴樂器
代表曲目
戰颱風》《漁舟唱晚

古箏歷史淵源

古箏起源學説

早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古箏於秦國(現陝西)一帶廣泛流傳,故得名秦箏,已有2500餘年的歷史。關於古箏的起源,仍無定論。
  • 分瑟為箏
古箏
古箏(3張)
唐代趙磷《因話錄》中記載:“箏,秦樂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後瑟至二十五絃。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宋代的《集韻》也支持這種觀點:“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説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説法。日本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名所著《樂道類集》中記載有:“秦有婉無義者。以一瑟傳二女,二女爭引破,終為二器,故號箏。” [1] 
  • 兵器改良
這種觀點認為,古箏原本是戰國時的一種兵器,後來在上面加上琴絃,撥動時發現悦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因此有着“箏橫為樂,立地成兵”的説法。隨着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體積龐大的古箏便失去了兵器的作用,僅作為樂器的形式出現。 [1] 
  • 音響命名
後漢劉熙《釋名》箏條所説:“施弦高急,箏箏然也”,古箏的“箏”便是以音響效果命名的。 [1] 
  • 蒙恬造箏
漢代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絃,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由此可知,漢代以前的古箏形制應為“五絃,築身”,但是當時“並(山西)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説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古箏了。唐代杜佑的《通典·樂四》記載:“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 [1] 
  • 京房造箏
京房,西漢人,樂律學家。他曾經造了一種定音器,叫作“準”。又叫作“五音準”。十三絃,式樣與十三絃的箏相像。《後漢書·律曆志》中記載:“房又曰:竹聲不可以度調,故作準以定數。準之狀如瑟,長丈而十三絃。隱間九尺,以應黃鐘之律九寸。中央一弦,下有畫分寸以為六十律清濁之節。”陳腸《樂書》提到京房的“準”,説它是“箏”:“京房制五音準如瑟,十三絃,實乃箏也。” [9] 
  • 後夔創制,子野考成
晉朝陶融的妻子陳窈,人稱陳夫人。她有一篇《箏賦》,其中有“後夔創制,子野考成”這句話。“夔”(“後”是對他的尊稱)是傳説中大舜時代的一位樂官。“子野”是春秋時代晉國樂師即琴家師曠。師曠姓施,名曠,字子野。“考成”即完成之意。 [9] 
  • 起源古越
20世紀80、90年代曾經有兩處出土文物,被一些古箏界人士認為是箏,因其系在我國東南的古越地出土,還曾被稱為“越箏”。其中兩件是1979年江西貴溪崖墓出土的,另一件是1991年江蘇吳橋出土的。有的文章曾將這兩處出土文物用作春秋末期或戰國初期十三絃箏存在的證據。 [9] 

古箏發展歷程

遠在戰國時代的秦國境內(陝西省),箏就已經流行,當時稱為“秦箏”。此後,又流傳到了河南、山東、廣東、浙江、內蒙古等地。由於歷史的變遷和地域的影響而造成了地方風格、演奏技法等的不同,並因此形成了當今各種不同的古箏流派,使古箏的發展日趨繁榮。
箏在漢、晉以前設十二絃(見魏·阮璃《等箏賦》“弦有十二”)。
隋唐時期,箏由十二絃增至十三絃(見唐·岑參《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汝不聞秦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
明清以後逐步增至十五絃,清光緒年間出版的《大清會典》記載:“秦箏十五絃,似瑟而……”
清末至民國初出現了新制的十六絃箏,這種十六絃第也就是中國近百年來流行的傳統箏。
1949年以後,箏這件古老的民間樂器,通過演奏家們與有關專家的推敲研究在對其形制與弦質改革的基礎上,成功地研製出S型二十一弦尼龍鋼絲纏弦箏。這種箏由於共鳴體加大,弦數增加,明顯豐富了演奏的音響效果和發音的厚度。千古流傳的箏,更顯得委婉動聽,富於神韻。S型二十一弦尼龍鋼絲纏弦箏是中國和世界各地普遍流行的常用箏。 [2] 
1965年,王昌元成功創作出了古箏曲《戰颱風》,《戰颱風》的出現,使古箏的演奏的技術、技巧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從而結束了古箏只能輕彈慢揉的時代,此曲中的掃搖四點、密搖、扣搖、刮奏等來製造颱風效果等技法,都是創新技法,提高且豐富了箏的表現能力。
20世紀70年代,趙曼琴在演奏實踐中,創造使用了雙弦過渡滑音、和絃長音、快撥及1/5泛音等新技巧。並突破傳統的八度對稱模式,創立了由輪指、彈輪、彈搖等幾十種新指序構成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使箏無須改變定弦即可單手演奏五聲、七聲及變化音階的快速旋律,為箏由色彩樂器進入常奏樂器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岡山上太陽紅》等。
20世紀90年代以來,古箏創作迎來了百花爭豔的春天。《黔中賦》的演奏首次運用快速的左手技法而成為亮點;在這時期中,作曲家們參與箏曲創作,增強了創新力度,他們突破傳統五聲性調式的侷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調式、都節調式的色彩,借鑑了梅西安人工調式的經驗,自行設計了許多新的調式,甚至創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調式色彩,每個八度分為三個環節,每個環節是一個大三度音程,在每個環節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調的調式。新的調式色彩和多調性連環疊置的定弦方法,促進了演奏技法的變革。如《山魅》(徐曉林)、《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莊曜曲)、《溟山》(王中山曲)等。在這些箏曲的定弦中,就為轉調準備了條件。不同音區還採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區演奏不同的調式色彩成為可能,既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偏離,又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迴歸。音程的變化又為新的音樂語言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而進入21世紀,湧現出一批青年古箏演奏家,其中以王中山、翟志榮、邱霽、袁莎、蔣周健、劉樂、鮑棟、宋心馨等老師為代表。多年來,這些演奏家多次出訪了德國、奧地利、英國、法國、意大利、荷蘭、俄羅斯、比利時、瑞士、瑞典、匈牙利、波蘭、日本、新加坡、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多個地區和國家,使古箏這件樂器走向了世界。 [3] 

古箏基本構造

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21弦。古箏的面板大多數採用河南蘭考的桐木製造,框架為白松,箏首、尾、四周側板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絃,周邊用料對古箏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紅木、紫檀、金絲楠木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過12弦、13弦、18弦、23弦、25弦等,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箏的新種類還有“蝶式箏”“轉調箏”等。 [3] 
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它的外形近似於長箱形,中間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於平面。箏的頭部有緩緩而落的箏腳。在木製箱體的面板上張設箏弦。在每條弦下面安置碼子,碼子可以左右移動,用來調整音高和音質。箏的品種不一,構造也不盡相同。
古箏構造 古箏構造
古箏主要由面板,底板、邊板、箏頭、箏尾、嶽山、碼子、琴釘、出音孔和箏弦等部位組成。古箏的優劣取訣於各部分材料質地及製作工藝的高低。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在共鳴體內有音橋,呈拱形,它除了共鳴效果的需要外,還起着支撐的作用。共鳴體的質量和結構對箏的音響影響很大。
面板:面板用放置多年、木質幹而松的梧桐木來製作,以木紋順直、抄眼大的沙桐為佳,如帶有活疤節的發音更為脆亮。面板決定箏的音色和音量。也有人試用白松製作。
底板:用梧桐木製作或者用其他的硬質木料製作。
箏邊:也稱邊板,即箏的側幫。箏有兩個箏邊,靠近身體的一側稱為內箏邊,另一側稱為外箏邊。箏邊一般用木製成,也有用水曲柳、紅木或其他雜木製成。還有試用權木製作。
箏頭:用木、紫擅或其他較堅實的木料製成。箏頭的作用是固定琴絃,由穿弦孔來固定(也有的箏的箏頭是固定琴釘的)。在箏頭的側面有一個出音孔,出音孔上有個音窗,供出音之用。箏頭因與共鳴體相通,這樣就擴大了共鳴的範圍(也有的箏,箏頭與共鳴體是不相通的)。
嶽山:也稱木樑或山口。用紫花梨木或其他木料製成,在箏上有兩個嶽山。一個在面板與箏頭連接處,叫作前嶽山;一個在面板與箏尾連接處,叫作後嶽山。嶽山隨面板的前後圓弧而自然成彎弧形,與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後嶽山也有用S形的(縮短了高中音區的碼處弦長)。嶽山起着載弦的作用,也起着某些傳遞聲音的作用。嶽山與碼子高度的比例關係到音準以及音色、定調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必須用恰當的比例才能使箏的發音有良好的效果。在前嶽山上端鑲有一條骨片或銅絲,以使發音悦耳。
碼子:也稱柱,或稱雁柱。它是箏弦和麪板的傳振支柱。一般用木製作,也有用紅木、牛骨、塑料、象牙製成的,以木的效果為佳。在桅木上還鑲有一個小骨片,在骨片上刻槽,以穩固箏弦。每個碼子支撐着一根弦,共有二十一個碼子。在演奏時,弦的振動由碼子傳遞到面扳,再通過共鳴體而發出音樂的效果。碼子可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碼子有時也稍作前後移動,以適當調整音質。
琴釘:也稱肖子。它用於上弦,調整弦的鬆緊,控制音的高低。箏的琴釘也有用鋼琴肖釘代替的,或用硬質木料製成絃軸上弦的。
出音孔:箏有三個出音孔(也有兩個出音孔的),在箏頭側面有一個,底板上有兩個(一個在底板的中部,一個在底板接近箏尾處)。出音孔的位置、形狀和大小關係到音色、音量。
:常用箏共有二十一根弦,靠近演奏者的第一弦是箏的最高音,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三度音是箏的最低音。在用弦上,根據不同的需要,而將銅絲絃、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以及其他種弦加以適當的配置。由於用途、風格和習慣的不同,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有以鋼絲絃為主,適當配置金屬纏弦或尼龍纏弦的;也有以尼龍纏弦為主,適當配置鋼絲絃的;也有全部用尼龍纏弦或絲絃的。鋼絲絃音色明亮,纏絃音色渾厚。 [4] 

古箏演奏技巧

古箏左手技巧

1、按音
每一根弦除本音外,還可用左手在琴馬左例壓弦的辦法按出高小三度範圍以內的各個音。低音區琴既長又粗,按音比較費勁,勉強可以按出高二度的音。一弦箏各絃音位以五聲音階排列,以D調為其基本調。七聲音階的“fa”和“si”兩音是在“mi”和“la”兩弦上通過按弦而得。由於箏曲是由五聲音階排列定弦,因而形成箏曲“以韻補聲”的旋律特點。即通過左手按弦的奏法,彈出本弦發音之外的音,特別是五聲音階以外的音。這種“以韻補聲”手法所形成的旋律特點有兩種傾向,一是色彩性、裝飾性的,即不具有調式、調性的轉換意義,這個特點在山東、河南及部分客家箏曲中較明顯;二是功能性的,即有調式、調性轉換的意義,主要表現在潮州箏曲中,即通過“以韻補聲”的手法使樂曲可得到輕三六、重三六、活五等各種調式的變化。
箏曲中的同度雙音是將其中一個音在另一根弦上用按音的辦法得到的。兩個音的音高,一個是固定的,一個是滑動的,結合在一起有着箏那特殊的略帶顫動的音響。
2、吟音
是將本位音往不確定的上方音交替滑動,一般的吟音由演奏者自己掌握。
3、滑音
中音區以上的各個音,凡小三度範圍以內的上、下滑音、回滑音都極為常用。
4、顫音
是指兩個音迅速交替奏出的效果,在箏上可用一個手指、兩個手指或雙手交替演奏。顫音有明確的點子、肯定的音高,它與來回滑動無明確音高的吟音是不同的。
5、煞音
右手撥絃出音後,左手立即按住琴絃,把餘音止住。
6、扣弦
手作搖指或單彈,左手同時將拇指緊扣琴絃作左右移動發出由低而高或由高而低的啞聲。
7、泛音
常用左手手指浮按弦長1/2處所發出的自然泛音。 [4] 

古箏右手技巧

1、託
演奏時大指向外撥絃,即向低音的方向撥絃。撥絃角度以向斜下方用力為宜。且忌大指的第一關節和第二關節彎曲向斜上方用力“扣”弦。託的動作,是通過肩臂手及假指甲自然巧妙而協調一致的運動。彈奏的手指小關節不彎曲,以大指的根部為基點,自然用力。向斜下方撥絃。
連續託指稱為“連託”。可以用指不離弦連續託指的方法,也可用跳彈(每彈完一音手指起來再彈)的方法,前者聲音連貫,後者聲音結實且有助於指力的訓練。託是箏演奏法中的基本指法,它用於單音或音階旋律下行的演奏,在“重勾劈託”以及下行“歷音”等指法中也要用到託的撥絃方法。
2、劈
演奏時大指向裏撥絃,指的是向高音的方向撥絃。劈的動作仍以大指連接手掌根部的關節為基點,略偏斜上方角度撥絃。劈是託的反向指法。它常與託交替使用或連續交替使用。在旋律中,音值較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同度音依次出現時,經常採用劈託的交替指法。一般是先託後劈。它還運用在順弦序連續上行音的撥奏中也常配合中指食指的演奏。“重勾劈託”或“母指搖”中均包含着劈的指法。
3、抹
演奏時食指向裏撥絃。抹常用於配合大指或大中二指的演奏,也用單音或上行音階的撥絃。“食指搖”和“三勾輪抹”指法中都包含有抹的指法。
抹單獨使用時,常用大關節向斜下方撥絃。它與其他手指配合撥絃時,由於速度和手形的限制,則採用小關節(第二、三關節)彎曲略斜上方撥絃。採用這種方法時,應注意音色的統一和觸弦的靈活。
4、挑
演奏時食指向外撥絃。食指向外撥絃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大指依附在食指第一關節上,藉助大指的輔助力量,以腕帶指進行撥絃;另一種是食指依靠助力量,以腕帶指進行撥絃;另一種是食指依靠自已第一、第二關節的撥動,以臂帶指進行撥絃。這兩種方法都要求中、名、小三指呈自然放鬆而略有收縮的狀態。
挑常用於單個音的演奏或下行音階旋律的演奏;也常用於與大指配合或與大中二指相互配合的演奏。這些綜合指法中如“歷音”“反小撮”及“反重撮”中都包含有挑的撥絃指法。
5、勾
演奏時中指向裏撥絃。中指向裏撥絃的動作,以中指指根第三關節為動點,帶動全指向裏略成斜下方的運動。應注意第一、第二關節不彎曲,呈自然放鬆狀態,同時在放鬆中藴藏着一定的力量。就是以放鬆為基礎,並保持一定的力進行彈奏。勾的觸弦角度,應始終立足於彈弦,而不是像勾子一樣勾弦。只有用斜下方的彈弦,才能取得良好的音色和音質。
勾常用於與大指的相互配合撥絃,也常用於與大指和食指的相互配合撥絃;有時也用於音或上行音階旋律進行的。在一些綜合指法如“撮”“重撮”“重勾劈託”以及“三勾輪抹”中都包含有勾的撥絃指法。勾在箏曲中像託一樣,廣泛地加以使用,它是箏曲中僅次於託的一種常用指法。
6、剔
演奏時中指向外撥絃。剔不單獨使用,剔常用在與大指相配合的綜合指法“反撮”“剔撮”“反重撮”中,也用於右手“掃弦”“剔挑”等綜合指法中。
7、打
演奏時無名指向裏撥絃。打常用於琶音或分解和絃的演奏。由於無名指一般不戴假甲,將個別音用無名指的打來撥奏,以取得柔和的色對比和綿緩的音響效果。另外,在一些和絃的演奏中也包含着無名指向裏撥絃的“打”的指法。
還有一種改進的指法,即用戴指甲的無名指代替中指撥絃的方法,中指從演奏八度底半的位置上挪出來,用在大指與無名指所演奏的八度內其他音的撥奏上。這種改進的指法,使得八度內不僅有食指的抹、還增加了中指的勾剔。
打用於琶音的指法順序是:由低到高用“打勾抹託”,由高到低用“託抹勾打”。
8、摘
演奏時無名指向外撥。 [4] 

古箏調音定準

古箏屬於非固定音高樂器,隨着演奏者在彈奏過程對弦施加的作用力以及氣温、濕度、外力等因素的影響,古箏弦常出現“跑音”的現象,因此嚴格來説,每次演奏前都需要對弦進行調音,尤其是新購買的古箏更需要經常調音,大概堅持微調一個月左右,古箏的音色就會相對穩定下來。
音準是古箏學習和演奏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但要具備較好的聽覺和音準概念是需要進行專門而嚴格的訓練,初學者可依靠古箏老師幫助調音,之後逐漸在學琴過程中訓練能唱準、聽準五聲音階、七聲音階後就可嘗試自己藉助標準發音器來調音了,下面以S型二十一弦古箏定調五聲音階為例: [15] 
古箏調音 古箏調音

古箏專業術語

一、力度記號
音樂中音的強弱稱為力度。用來標記力度強弱的記號稱為力度記號。下面為常見的力度記號:
中文
意大利文
縮寫
極弱
pianissimo
pp
piano
p
較弱
mezzo piano
mp
較強
mezzo forte
mf
forte
f
極強
fortissimo
ff
漸強
crescendo
Cresc.
漸弱
diminuendo
dim.或decresc.
(表考參考資料來源: [16] 
二、速度記號
常用的速度記號有:
慢速
Largo
廣板
Lento
慢板
Adagio
柔板
Grave
莊板
中速
Andante
行板
Andantino
小行板
Moderato
中板
快速
Allegretto
小快板
Allegro
快板
Vivace ( Vivo)
活板
Presto
急板
(表考參考資料來源: [16] 

古箏主要分類

古箏綜述

傳統的箏樂早期被分成南北兩派,比較代表的為“浙江、山東、河南、客家、潮州”五大流派,到了現代,流派的區別已經很小了,幾乎每個流派都兼具各家之長。
自秦、漢以來古箏從中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與當地戲曲、説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匯,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流派。傳統的箏樂被分成南北兩派,現一般分為九派,正如秦箏理論家、教育家曹正所言“茫茫九派流中國”,各派的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1] 

古箏陝西箏

陝西地區是中國箏的發源地,但眼下“真秦之聲”的箏樂卻幾乎近於絕響,這裏有豐富多彩的戲曲和民間音樂,其間傳統的慣用樂器均不為少,但唯獨無箏或極少用箏;只有在榆林地區才用古箏作為伴奏樂器,跟洋琴、琵琶、三絃一起在榆林小曲的伴奏中出現。曹正先生説,這就是“秦箏的餘緒”。箏在榆林雖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但榆林地處偏僻,文化比較落後,箏的技藝還停留在古法彈奏上,右手主要用大食兩指,左手滑顫音很少,這正是箏的最早奏法。古箏在陝西地區已漸漸失傳,其傳譜傳人都無資料可尋。
20世紀50年代末,陝西秦箏學會會長、演奏家周延甲先生提出了“秦箏歸秦”的口號,從理論研究到彈奏技藝,從伴奏地方戲曲到編制秦韻風格箏曲,做了大量的工作,使陝西人民重新熟悉了箏。1957年,榆林箏名家白葆金參加了全國的民間音樂調演和陝西省第三屆民間戲曲匯演,並獨奏了《掐蒜薹》《小小船》箏曲。1961年全國古箏教材會議在西安召開以及會議對陝西迷胡箏曲的肯定,都對秦箏在陝西的發展起了有力的促進作用。後來湧現出《秦桑曲》《姜女淚》《香山射鼓》《三秦歡歌》《繡金匾》等優秀的陝西風格箏曲。西安鼓樂、秦腔等史料中關於古箏的記載,給陝西箏人以啓示,又有箏名家曹正、高自成、王省吾等人的巨大努力,眾多箏同仁的幫助,經過近三十年的實踐,陝西已漸漸地恢復箏奏秦聲。
陝西風格箏曲的鮮明特色,首先是音律上的特殊性和二個變音的遊移性。七聲音階中的四級音編高,七級音偏低。所謂偏,當然不是半個音。這兩個音又遊移不定。一般來説,是向下滑動緊靠下一級音的。其次,在旋律進行上,一般是上行跳進,下行級進的。第三,在彈奏時的左手按弦,使用大指較多,這是出於旋律進行需要而必然使用的技術。第四,風格細膩,委婉中多悲怨;慷慨急楚,激越中有抒情。已故浙派箏家王巽之先生談古箏流派時説“陝西派多抒情”,説明了陝西箏曲的風格特點。 [1] 

古箏河南箏

從《史記》《漢書》中所記載的文字來看,箏在秦漢兩代已有相當普遍的發展。在東漢,光武帝建都洛陽,而北宋建都汴梁(即今之開封),都是在河南地區,而在這個地區早就流行着民間音樂“鄭衞之音”,秦箏隨着遷都流入河南,和當地民間音樂“鄭衞之音”融合發展成為後世有名的中州古調。河南箏在演奏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右手從靠近琴碼的地方開始,流動的彈奏到靠近嶽山的地方,同時,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顫,音樂表現很富有戲劇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箏中,把這一技巧稱為“遊搖”。河南箏的傳統用法,從民間相傳的一首詩可以概見:“名指扎樁四指懸,勾搖剔套輕弄弦,須知左手無別法,按顫推揉自悠然。”
河南箏的音階特點,多用變徵而少用清角,近於三分損益律的七聲古音階,但二變音高,亦非絕對不變,往往會更高按到近於宮和徵,真可謂“七音、六律以奉五聲”。河南箏的曲調,歌唱性很強,旋律中四、五、六度的大跳很多,於清新流暢中見頓挫雄壯;頻繁使用的大二、小三度的上、下滑音,特別適合中州鏗鏘抑揚的聲調,使箏曲具有樸實純正的韻味。
在演奏風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無論曲情的歡快與哀傷,均不着意追求清麗淡雅、纖巧秀美的風格,而以渾厚淳樸見長,以深沉內在慷慨激昂為其特色。在傅玄《箏賦》序中對河南箏曲的評價是“曲高和寡,妙技難工”。
河南箏的曲目直接來自民間説唱音樂和戲曲音樂。河南曲子是歷史悠久的民間説唱音樂,清以後衰落了,只有南陽地區還十分興旺,所以又稱之為南陽鼓子曲。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帶有唱詞的“牌子曲”和純器樂的“板頭曲”,箏是其中重要的伴奏樂器,同時,也脱離説唱而獨立演奏。現存河南箏派的代表性曲目,幾乎毫無例外的都是河南曲子的板頭曲與牌子曲。過去,藝人相見,就經常首先演奏一首板頭曲以會知音,並借伯牙與子期的故事易名為《高山流水》。 [1] 

古箏山東箏

據《戰國策》記載:“臨淄其富而實,其民無不歡竽、擊築、彈箏”,所以不少人稱山東箏為齊箏。它的流傳主要在包括鄆城和鄄城在內的菏澤地區,和魯西的聊城地區,特別是菏澤地區的民間音樂甚為流行,被人們譽為“箏琴之鄉”,出過不少民間説唱、戲曲和民間器樂的演奏人才。這兩個地區的古箏傳授系統不同,曲目也不相同,但傳統古曲大都是長度為六十八板的“八板體”結構的標題性樂曲,在演奏技法上也無很大差異。聊城地區的古箏傳人和古曲數量較少,它的傳統箏曲主要是聊城地區臨清縣金郝莊的金灼南先生和金以壎先生傳下來的。由於聊城地區的傳統箏曲未能在山東和全國範圍內流傳,它的歷史、傳譜等尚待進一步整理、發掘,故人們對於“山東箏”的概念,習慣上只指菏澤地區的古箏。
山東箏曲多和山東琴書、民間音樂有直接聯繫,曲子多為宮調式,以八大板編組而成。其中一部分是作為琴書的前奏出現的琴曲,跟河南板頭曲相似,有六十八板“大板曲”,如《漢宮秋月》《鴻雁捎書》等;在民間常常用套曲聯奏的形式來表現多側面的音樂形象,《琴韻》《風擺翠竹》《夜靜鑾鈴》《書韻》這四首小曲就是作為聯綴演奏的套曲,20世紀50年代曾被冠名為《高山流水》並在全國廣泛流行。另外,也有由山東琴書的唱腔和曲牌演變而來的,如《鳳翔歌》《疊斷橋》。
山東箏過去多用的是十五絃,外邊低音部分用的是七根老弦,裏邊是八根子弦,俗稱“七老八少”。演奏時,大指使用頻繁,剛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連“託”演奏的下花指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則剛柔並蓄,鏗鏘、深沉,其演奏風格純樸古雅。 [1] 

古箏潮州箏

流傳於廣東潮州一帶的潮洲箏,音樂結構特殊,手法別具一格。古箏能自成一格而有別於其他樂器,較重要的就是左手按滑音的變化,即所謂以韻補聲,因此,則很難言箏樂的流派和發展。在潮箏中,這一手法的運用可以説是到了十分絕妙的地步。實際上就是彈奏時通過左手按音的變化,以達到幾種音階和調式的組合形式,而且音律也不同於十二平均律和其他地方的民間音樂。潮洲箏以其右手的流暢華麗、左手按滑音的獨特加花奏法,變化細膩、微妙而獨具特色。
潮洲箏的主要曲調有“重六”“輕六”“活五”“反線”等。其中“重六”調樂曲比較委婉;“輕六”調樂曲清新明快;“活五”調樂曲纏綿悲切,律調很有特點。
在民間,用箏等撥絃樂器來演奏古樂“詩譜”稱為弦詩樂。《柳青娘》是該詩樂中最為流行的一首樂曲,它雖不屬大套曲,但它包括“輕六”“重六”“活五”和“輕三重六”四種調,曲調又優美,極具潮樂的特色,在潮樂中稱之為“弦詩母”,意即樂曲之母。在學習潮箏時,《柳青娘》是必不可少的曲目。此外,像《寒鴉戲水》《月兒高》《錦上添花》等也都是潮箏中的經典曲目。 [1] 

古箏客家箏

客家箏,即廣東漢樂箏曲。廣東漢樂的歷史源遠流長,相傳在晉安帝九年(公元405年)至宋亡前後一段漫長的歷史時期中,隨着中原一帶人民多次南遷帶來了古樸的“中州古調”和“漢皋舊譜”,跟當地的音樂、語言、習俗相結合後,逐漸形成了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音樂,當地人稱之為客家音樂,或外江弦、儒家樂,多在廣東東部地區包括梅縣、惠陽、韶關等部分地區流行,此外在贛南、閩西南、潮汕、台灣以及國外有華裔的地方也很流行。
20世紀20年代,汕頭報社的錢熱儲先生提議將“外江戲”改名為“漢劇”,得到大家的認可,於是,外江弦、儒家樂等稱謂也相應易名為“漢調”或“漢樂”。漢調有鑼鼓吹、和絃索、中軍班這樣合奏和吹打的形式。
廣東漢樂的古箏演奏有久遠的歷史,它是以《漢皋舊譜》(即漢調音樂)為主要依據,受當地風格及方言影響而形成了文靜含蓄的風格。客家箏曲是由客家音樂中“絲絃音樂”的合奏形式(由古箏、琵琶、椰胡、洞簫組合的小合奏),經過歷代客家箏人的豐富、充實、發展、提煉而逐漸形成的獨奏曲。客家箏曲以古樸優美、典雅大方見長,《出水蓮》可以説是這一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之一。
傳統的客家箏的形制,長度約1.2米左右,面板的弧度較大,桐木製成。上裝16根弦,絃軸裝置在與碼子平行的面板左側,弦質為金屬(鋼弦或銅弦),演奏時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調絃定音為五聲音階(即首調)三個八度音域,多用G調或F調,D調或C調很少使用。
1979年,在江西省貴溪縣仙岩東周崖墓羣中發現了兩件箏。其中保存完好的一件,長166釐米、寬17.5釐米,尾寬15.5釐米,兩端各有十三個弦孔。另一件箏尾殘缺,殘長174釐米,箏首弦孔為置木枘(弦軫)用,一弦一枘,栓弦於枘上,類似潮州箏的系弦法。這兩件箏的形制、弦數和系弦法與後世古箏相似,是中國已知的最早實物。 [1] 

古箏浙江箏

浙江箏,即武林箏,又稱杭箏,流行於浙江、江蘇一帶。據傳在東晉時箏已傳入建康(南京),至唐,則更多見諸於詩詞文字。
傳統的浙江箏只有十五絃,身長1.1米左右,面板、背板為桐木,箏尾稍向下傾斜,調絃定音為五聲音階;放在桌上坐勢(或立勢)彈奏。演奏時右手大指、食指、中指各戴牛角(或玳瑁)製成的甲片,當下則有所改變,箏的共鳴箱的長度增至1.65米左右。後嶽山改為S型,弦數增至為21根(音域擴展成四個八度,音程由D—d3),弦的質地由絲絃改為鋼絲外纏尼龍絲的粗細不同的系列箏弦。彈奏時戴的甲片由皮套固定改為膠布固定,甲片多用玳瑁製成。演奏特點有“大指搖”“快四點”“夾彈”“提弦”等技法,並借鑑、學習、融匯了琵琶、三絃、揚琴乃至西洋樂器的演奏技法。
浙江箏中“搖指”的運用是以大指作細密的搖動來演奏,其效果極似弓弦樂器長弓的演奏。嚴格來説,這是在其他流派的傳統箏曲中所沒有的,因為在其他流派所稱的“搖指”或“輪指”實際上都是以大指作比較快速的“託”“劈”,而浙江箏的“搖指”則顯示了它自身的特點而有別於其他流派。人們可以明顯地從《將軍令》和《月兒高》這兩首浙江箏曲中看到,前者以“搖指”模擬了號角聲聲的長嘯,後者則以“搖指”表現了連綿不斷的歌聲。
浙江箏曲和過去流行的一種説唱音樂“杭州灘簧”有深厚的血緣關係。杭州灘簧有慢板、快板和烈板三種基本唱腔,箏作為伴奏樂器在其中加花伴奏,逐漸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點”演奏手法,從技巧的角度來看,在其他流派的箏樂中也有所採用,但不像浙江箏用得突出,明顯的形成了一種演奏上的特點,並有了專稱。“四點”手法在浙江箏中的運用經常給人以活潑明快的感覺,在現代創作的一些箏曲中,也常採用這一手法。
浙江箏曲和江南絲竹有着密切的聯繫,曲目有許多是相同的。江南絲竹明朗、細膩、綺麗、幽雅,在浙江箏曲中,像《雲慶》《四合如意》等比較多地保留了江南絲竹音樂早期的形態,有清香的泥土氣息,“四點”手法的運用也不少,它以明朗的音色和輕快的節奏,速寫了一幅幅江南水鄉的民俗畫。
浙江箏曲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些優秀的傳統古曲,樂曲以移植琵琶曲為多,如《月兒高》《將軍令》《海青拿天鵝》等等,“凡十三套,無一不能”。這些樂曲所表現的題材範圍比較廣,演奏手法和技巧也比較豐富,像雙手抓箏的技巧,在1814年榮齋所編的《絃索十三套》中,已記錄了雙手抓箏的手法,浙江箏名家王巽之先生和前輩蔣蔭樁先生,在20世紀20年代使用了這一手法。
浙江箏以“絃索十三套曲”和“江南絲竹”“杭灘”為源,故曲目的板數已突破了六十八板的體系。樂曲也由單一的樂思發展到複雜的樂曲結構。在演奏風格上,一般節律都比較明快、流暢、秀麗。同時,又由於浙江箏所表現的題材內容比較廣,手法比較豐富,因而在風格表現上並未完全單一化。像《高山流水》一曲,各地流傳很廣,而最早流傳於浙江一帶,是浙江箏人在傳授時的重要曲目。它與古琴曲《高山流水》在曲調上毫無共同之處,在其他流派的箏曲中,亦有同名異曲。 [1] 

古箏福建箏

福建箏流行於閩南語系和客家語系的漳浦縣、雲霄縣、東山縣、詔安縣、上杭縣、永定縣等閩西南諸縣份,因此又稱“閩南箏”。自宋末明初至清同治年間,古箏已在福建各地廣泛流行。
歷史上,中原人士幾次大規模的南遷,帶去了豐富的中原文化,使原本落後的閩西南地區逐年繁華起來。中原古箏音樂也就隨着中原人士的南遷,而傳播到閩西南一帶。唐垂拱二年(686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帶領中原人士入閩南漳州;唐末河南固始人王朝、王審知帶兵入閩,後稱閩王;南宋末年大批中原官僚奔離臨安來閩,這些都和傳播中原文化藝術有密切關係。另外,北方藝人,尤其是中原藝人來閩賣藝者歷朝不斷,這就較大地促進了閩文化的發展。
從明末清初到民國初年,閩西南各縣盛行着一種民間器樂合奏,詔安縣稱為“古樂合奏”,雲霄縣稱為“合樂”,東山縣稱為“和樂”,閩西各地多稱為“漢樂串”。這種民間器樂演奏形式的最突出特點是,以古箏做為主奏樂器,領頭定拍,尤其在詔安和雲霄兩縣最為講究。
清朝至民國初年,在詔安、雲霄、漳浦、東山一帶古樂演奏極為盛行。詔安城內有八街,街街都有古樂館社,其影響最大的是“四也”樂館和張永固先生組織的“留香”樂館。樂館以樂會友,夜臨樂聲四起,熱鬧非常。張永固先生自操古箏,還配有弦、竹弦、洞簫、小三絃、雙清等樂器和合,演奏者七、八人,多至十多人。他們不奏潮樂,只崇古樂,有時還加入曲笛隨唱崑腔助樂。雲霄縣和漳浦縣“會樂”活動也非常頻繁。民國年間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雲霄全縣大多數鄉社都有古樂組織和活動,但古箏在鄉社的“合樂”中已不多見了。唯城內“振德劇社”的古樂合奏,有陳友章先生主奏古箏,古樸淡雅,還保留着濃郁的傳統韻味。
福建“古樂合奏”的歷史,實際上就是閩箏史,“古樂合奏”以古箏為主奏的演奏形式,相似於河南板頭的“中州古樂”和“絃索雅樂”,可以説,閩南箏和河南箏、山東箏、客家箏、潮州箏,武林箏是同源分流,都可能是出始於古老的秦箏。 [1] 

古箏朝鮮箏

朝鮮箏,又稱“伽倻琴”,相傳是伽倻國嘉悉王仿照中國漢箏製成。形制與箏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現使用的伽倻琴有12弦、13弦、25弦等多種,傳統散調伽倻琴12、13弦,五聲音階排列。25弦為改良伽倻琴,音階排列有七聲及五聲兩種,所用右彈左按的技法和漢箏基本一致,肉指彈奏。既可以獨奏、重奏、合奏,還能夠彈唱。
據記述朝鮮半島的正史《三國史記》記載:“伽倻國嘉實王制十二絃琴。以象十二月之律。乃命于勒制其曲。伽倻琴亦法中國樂部箏而為之。伽倻琴,雖與箏制度小異,而大概似之。” [1] 

古箏日本箏

8世紀初,中國唐代十三絃箏傳入日本,先後演變為樂箏,即中國唐箏、築箏、俗箏等日本傳統樂器。三者構造基本相同:桐木製長方形音箱面上張弦13根,每根弦用1柱支撐。弦名從遠至近分別稱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鬥、為、巾。琴身筆直。自古將箏比作“龍”,並依此為各部件命名。
樂箏又名雅樂箏,曾在宮廷貴族間流行,迄今仍在雅樂的管絃樂合奏曲中使用。
築箏又名筑紫箏,16世紀末主要作為歌曲伴奏樂器,現已趨於消亡。俗箏始於17世紀,盲人八橋檢校(1614~1685)在江户(東京)習得筑紫流箏曲後,到京都將其改編增補,並作箏組歌、分段曲等,因而成為俗箏及日本箏其箏曲的創始人。箏的傳統演奏方法是右手拇、食、中指套上義甲彈撥,左手按弦。1921年宮城道雄創制17弦箏,已被廣泛採用。
俗箏演奏的箏曲多為聲樂曲,也有據傳為八橋檢校所作的《六段》等器樂曲。宮城道雄創作的箏與尺八的二重奏曲《春之海》,成為現代名曲。20世紀60年代後,三木稔等作曲家為俗箏創作了為數眾多的箏曲。 [1] 

古箏代表曲目

作品名稱
作品簡介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講述了伯牙與鍾子期之間的真摯友情,進而也表達了知音難覓、珍惜友情之意。
《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描繪了古代長期幽於深宮的宮女們的淒涼生活,表達了對她們悲慘境遇深深的同情。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借寒冬怒放、不畏風雪的梅花來歌頌那些不畏困難、頑強奮鬥的勇士。
《漁舟唱晚》
《漁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繪了夕陽西下,晚霞斑斕,漁歌四起,漁夫滿載豐收的歡樂情景,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美麗河山的讚美和熱愛。樂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樂句與樂句基本上是上下對答的“對仗式”結構,給人結構規整之感;樂曲的後半部分(第二、三段),則運用遞升、遞降的旋律和漸次發展的速度、力度變化,表現了百舟競歸的熱烈情景。
《戰颱風》
《戰颱風》旋律氣勢磅礴,音樂形象鮮明,快速段落緊張激烈,慢速段落優美抒情。全曲成功地塑造了碼頭工人大無畏的精神和壓倒一切困難的英雄氣概,表現了工人階級戰天鬥地的氣勢。
《寒鴉戲水》
《寒鴉戲水》以別緻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調、獨特的韻味,明快跌宕,演繹了寒鴉在水中悠閒自得、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
《出水蓮》
《出水蓮》全曲旋律清麗典雅,速度中庸悠閒。樂曲不長,但卻以各種豐富的表現手法將出水蓮的神態、氣質刻畫得栩栩如生。
《柳青娘》
《柳青娘》是元、明雜劇,南北曲詞牌,描寫唐代名歌妓柳青孃的故事,後逐漸由歌唱曲調演變為純器樂曲。
《慶豐年》
《慶豐年》是一首歡快熱烈、火爆喜慶、氣氛濃厚的古箏獨奏曲目。它生動地描繪了豐收之年人們的喜悦心情和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形象地展現出鞭炮聲聲、鑼鼓喧天、萬眾同心、歡慶豐年的極為熱烈的場景,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6-7]  [11] 

古箏音樂考級

等級
考級要求
考級曲目
第一級
一、初步瞭解古箏的樂器結構和各部分名稱,熟悉五聲音階的弦位排列。
二、正確掌握古箏的演奏姿勢和基本指法。
三、能用較正確的手型和指法完整演奏本級別規定的曲目。
四、必須選擇《全國古箏演奏考級作品集》第一級中的一首練習曲、一首帶★標記的規定曲目和一首不帶★標記的自選曲目;對考生選擇的樂曲兩首均為規定曲目的予以鼓勵。
五、必須背譜演奏練習曲和樂曲。
六、主考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要求考生從樂曲中任一段落開始或終止。
在北京的金山上
孟姜女
關山月
穿花蜂
虞美人
南泥灣
千聲佛
百鳥朝鳳
小開手
小剪剪花
第二級
一、對古箏最基本的彈奏手法,如“託”“抹”“勾”“打”等,能正確掌握並熟練運用於演奏之中。
二、在演奏中能正確區分“揉”“按”“滑”“顫”等不同的按壓技法,並儘量準確、到位。
三、熟悉D調各音區的音和絃位。
四、必須選擇《全國古箏演奏考級作品集》第二級中的一首練習曲、一首帶★標記的規定曲目和一首不帶★標記的自選曲目;對考生選擇的樂曲兩首均為規定曲目的予以鼓勵。
五、必須背譜演奏練習曲和樂曲。
六、主考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要求考生從樂曲中任一段落開始或終止。
旱天雷
西江月
開扇窗
三十三板
小飛舞
紫竹調
西廂詞
擠牛奶
天下同
小星星
第三級
一、進一步掌握彈奏技法中“快四點”“花指”“大撮”“小撮”等基本彈奏方法,並能用較好的音色體現出來。
二、左手按壓技法在保證準確到位的同時,注意樂曲地方風格的表現,儘可能體現出傳統箏曲的韻味特點。
三、適當提高樂曲的音樂表現技巧,並使之與樂曲中的提示相符。
四、必須選擇《全國古箏演奏考級作品集》第三級中的一首練習曲、一首帶★標記的規定曲目和一首不帶★標記的自選曲目;對考生選擇的樂曲兩首均為規定曲目的予以鼓勵。
五、必須背譜演奏練習曲和樂曲。
六、主考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要求考生從樂曲中任一段落開始或終止。
繡金匾
銀紐絲
一點金
河南八板
秋思曲
勞動最光榮
剪靛花
妝台秋思
錦上花
春苗
第四級
一、繼續加強彈奏技法的訓練,尤其是雙手琶音及輪抹等技巧,並能正確運用於演奏之中。
二、正確掌握搖指的基本奏法,注意點的均勻和音色的統一。
三、在較為複雜的組合技法中注意音樂的表現力,並儘量按照樂曲的提示,體現力度、速度的變化。
四、必須選擇《全國古箏演奏考級作品集》第四級中的一首練習曲、一首帶★標記的規定曲目和一首不帶★標記的自選曲目;對考生選擇的樂曲兩首均為規定曲目的予以鼓勵。
五、必須背譜演奏練習曲和樂曲。
六、主考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要求考生從樂曲中任一段落開始或終止。
漁舟唱晚
柳青娘
漢宮秋月
高山流水
燈月交輝
浪淘沙
梅花三弄
高山流水
紡織忙
花兒與少年
第五級
一、正確運用合理的指序編排,恰如其分地表現作品所要求的速度及力度變化。
二、注意樂曲中氣息、氣口的運用,能較好地使用連線及休止符,使音樂表達更為流暢、規範。
三、能基本掌握傳統樂曲所具有的地方音樂特點,並通過演奏、尤其是左手的按壓技法表現出來。
四、必須選擇《全國古箏演奏考級作品集》第五級中的一首練習曲、一首帶★標記的規定曲目和一首不帶★標記的自選曲目;對考生選擇的樂曲兩首均為規定曲目的予以鼓勵。
五、第五級以上(含第五級)跳級報考的考生,除完成本級考試曲目外,還須補考前一級的練習曲和規定曲目各一首。
六、必須背譜演奏練習曲和樂曲。
七、主考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要求考生從樂曲中任一段落開始或終止。
蘇武思鄉
洞庭新歌
山丹丹開花紅豔豔
蕉窗夜雨
瀏陽河
雲慶
出水蓮
高山流水
繡荷包
慶豐年
第六級
一、能熟練掌握D調、G調的音位變化,並能獨立地在兩調間轉換、調絃。
二、能掌握河南、山東、浙江等不同箏派搖指的不同奏法,並嫺熟運用於作品演奏之中。
三、雙手彈奏時,應較好地體現力度、速度和音色的變化;注意進一步加強左手的獨立彈奏能力,使之與右手保持均衡。
四、必須選擇《全國古箏演奏考級作品集》第六級中的一首練習曲、一首帶★標記的規定曲目和一首不帶★標記的自選曲目;對考生選擇的樂曲兩首均為規定曲目的予以鼓勵。
五、第五級以上(含第五級)跳級報考的考生,除完成本級考試曲目外,還須補考前一級的練習曲和規定曲目各一首。
六、必須背譜演奏練習曲和樂曲。
七、無論是傳統箏曲或創編箏曲,都應有生動的表現力。
八、主考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要求考生從樂曲中任一段落開始或終止。
豐收鑼鼓
春到拉薩
瑤族舞曲
香山射鼓
崖山哀
姜女淚
柳青娘
新開板
四合如意
春澗流泉
第七級
一、能掌握較高水平的演奏技法,如“快速輪抹”“掃搖”等,並能嫺熟運用於音樂表現之中。
二、左手按壓技法如“揉”“按”“滑”“顫”“吟”“點”要準確到位,並通過這些技法表現出箏曲的不同地方風格和韻味。
三、除了完整、熟練地演奏樂曲,對每首作品的思想內涵要有相應的解讀能力,並通過演奏體現出來。
四、必須選擇《全國古箏演奏考級作品集》第七級中的一首練習曲、一首帶★標記的規定曲目和一首不帶★標記的自選曲目;對考生選擇的樂曲兩首均為規定曲目的予以鼓勵。
五、第五級以上(含第五級)跳級報考的考生,除完成本級考試曲目外,還須補考前一級的練習曲和規定曲目各一首。
六、必須背譜演奏練習曲和樂曲。
七、主考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要求考生從樂曲中任一段落開始或終止。
秦桑曲
戰颱風
寒鴉戲水
幸福渠水到俺村
海青拿鵝
鐵馬吟
鬧元宵
粉紅蓮
廣陵散
孔雀東南飛
第八級
一、能熟練掌握D調、G調、C調、F調、A調的音位變化,並熟知各調間的相互關係。
二、對作品中較為複雜的結構,要有一定的解讀能力;尤其是篇幅較長的箏曲中所使用的復調、支聲、對位等手法,應在演奏中給予適當、合理的展現。
三、要注重樂曲音樂風格的表現,同時突出作品的精神內涵。
四、必須選擇《全國古箏演奏考級作品集》第八級中的一首練習曲、一首帶★標記的規定曲目和一首不帶★標記的自選曲目;對考生選擇的樂曲兩首均為規定曲目的予以鼓勵。
五、第五級以上(含第五級)跳級報考的考生,除完成本級考試曲目外,還須補考前一級的練習曲和規定曲目各一首。
六、必須背譜演奏練習曲和樂曲。
七、主考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要求考生從樂曲中任一段落開始或終止。
雪山春曉
將軍令
四段錦
茉莉芬芳
秋夜思
木卡姆散序與舞曲
陳杏元和番
銀河碧波
長相思
台灣兒女的心願
第九級
一、能掌握各種較為高難的技法,並將之融人音樂表現之中。
二、在雙手彈奏技法得到加強的同時,還應使左、右手具備獨立表達音樂的能力,以突
出表現旋律的層次、線條和特點。
三、能掌握多種特殊音階、調式,並對現代音樂作品有一定的詮釋能力。
四、必須選擇《全國古箏演奏考級作品集》第九級中的一首練習曲、一首帶★標記的規定曲目和一首不帶★標記的自選曲目;對考生選擇的樂曲兩首均為規定曲目的予以鼓勵。
五、第五級以上(含第五級)跳級報考的考生,除完成本級考試曲目外,還須補考前一級的練習曲和規定曲目各一首。
六、必須背譜演奏練習曲和樂曲。
七、主考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要求考生從樂曲中任一段落開始或終止。
井岡山上太陽紅
林沖夜奔
草原英雄小姐妹
黔中賦
鋼水奔流
彝族舞曲
抒情幻想曲
漢江韻
山的遐想
戲韻
第十級
一、能熟練掌握各種高難度的演奏技法,有獨立合理編排指法的能力並能在不同的音樂作品中予以體現。
二、有較深刻的音樂表現力,對作品的思想內涵有較強的理解力,具備全面掌控音樂走向的能力。
三、對作品的音樂處理有獨到的見解,能在演奏中適當地展現自己的藝術個性。
四、必須選擇《全國古箏演奏考級作品集》第十級中的一首練習曲、一首帶★標記的規定曲目和一首不帶★標記的自選曲目;對考生選擇的樂曲兩首均為規定曲目的予以鼓勵。
五、第五級以上(含第五級)跳級報考的考生,除完成本級考試曲目外,還須補考前一級的練習曲和規定曲目各一首。
六、必須背譜演奏練習曲和樂曲。
七、主考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要求考生從樂曲中任一段落開始或終止。
溟山
幻想曲
箜篌引
春到湘江
蓮花謠
情景三章
西域隨想
打虎上山
雲嶺音畫
林泉
(以上參考資料: [12-14] 

古箏樂器養護

古箏日常養護

古箏是木質材料的樂器,木頭很容易受到天氣及環境的影響,這就給古箏的日常護理帶來了以下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1.在潮濕的天氣環境下,一定要注意將古箏存放在乾燥通風的位置,不用的時候可以在琴袋裏放上乾燥劑等吸濕氣的物品再將古箏包裝存放。
2.在過分乾燥的天氣環境下,古箏的弦孔處甚至底板,會出現一些裂紋,這時候一定要儘早防護,可以適當使用一些樂器保濕膏均勻塗抹在裂紋周邊,以預防裂紋擴大。
3.一定不要讓古箏在太陽下長時間暴曬,否則對面板損害很大。
4.不要讓面板沾水,下雨天搬運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 [5] 

古箏使用養護

除了這些天氣或環境容易造成樂器受損,日常練習中或練習後也應當多多注意樂器保養。
1.保證手指的乾燥再觸弦,不要用打濕了的手指觸弦,很容易使琴絃鋼絲生鏽。
2.不要用濕抹布或紙巾擦面板、底板。作為發音最重要的部分,沾水後會嚴重影響木質,造成音色變差。
3.定期清理琴麪灰塵,琴頭琴尾光滑處可以用少量家居清潔劑增加光亮。
4.平時存放時可使用一塊布料蓋住琴絃,如果長途搬運或者託運時,一定要將琴碼拆卸下來,避免受損。 [5] 

古箏文化軼事

史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三國時期,軍閥混戰,呂布投奔袁紹,遭到袁紹的猜疑和部將的嫉妒。呂布覺察後,藉機告辭,以免殺身之災。袁紹則選派三十名壯士,名為護送,實則想伺機謀害呂布。夜幕降臨,圍在帳房外的士兵正要動手,忽然從呂布帳中傳出悠悠的彈箏聲,似涓涓細流,春鶯高歌,壯士不知不覺沉醉於美妙的音樂之中,等到再要下手時,呂布早已遠走高飛了。 [10] 
參考資料
  • 1.    本刊編輯部. 古箏[J]. 音樂時空, 2015, (1):9-12頁
  • 2.    郭雪君.青少年學古箏.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9.03:3
  • 3.    顏春英、武嵐、鞏玥.音樂理論創新與演奏.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7.01:295-296
  • 4.    劉冬、寇亞文、孔娟.器樂演奏技巧與作品賞析.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5.12:95-99
  • 5.    劉樂.劉樂古箏演奏基礎教程.北京:現代出版社,2015.05:10-11
  • 6.    陳建國,王秀庭主編,民族器樂,山東人民出版社,2014.09,第73頁
  • 7.    孫怡媛. 古箏曲目內容及演奏技法的發展與展望[J]. 北方音樂, 2016, 第36卷(16):44.
  • 8.    王秀萍著,中國民族樂器簡編,新華出版社,2013.12,第161頁
  • 9.    易璇,吳邦銀著,古箏技法研究與教學,德宏民族出版社,2017.12,第5-6頁
  • 10.    李福田,董延梅主編,中國文化小百科 2,百花文藝出版社,,第497頁
  • 11.    黎孟德,娜荷芽編,中國民族音樂鑑賞,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9,第32-39頁
  • 12.    王中山,全國古箏演奏考級作品集 第3套 第1-5級,河南文藝出版社,2016.07,第1-4頁
  • 13.    王中山,全國古箏演奏考級作品集 第3套 第6-8級,河南文藝出版社,2016.07,第1-2頁
  • 14.    王中山,全國古箏演奏考級作品集 第3套 第9-10級,河南文藝出版社,2016.07,第1-2頁
  • 15.    席玲玲編著,古箏入門100問,四川文藝出版社,2013.08,第47-48頁
  • 16.    楊娜妮,古箏演奏技巧,現代出版社,2017.01,第14-15頁
  • 17.    奏出客家箏神韻和魅力  .南方[引用日期2022-12-1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