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典主義美術

鎖定
古典主義可指一切以古希臘古羅馬藝術為理想範本進行創造性模仿的藝術史階段或藝術流派和風格,常常與文藝復興、法國17世紀、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初的藝術相關,但在狹義上通常指17世紀法國以普桑勒布倫為代表的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的藝術。古典主義風格以冷靜、剋制、均衡為特點,常常選取宗教和古典歷史主題,構思複雜深奧,它反對巴洛克式的激情和卡拉瓦喬式的直白表達。古典主義是法國和歐洲各國美術學院創作與教學的重要原則,與學院派息息相關。
中文名
古典主義美術
外文名
Classicism
拉丁文:Classis

古典主義美術概念簡介

古典主義可指一切以古希臘古羅馬藝術為理想範本進行創造性模仿的藝術史階段或藝術流派和風格,常常與文藝復興、17世紀法國藝術、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初的藝術相關,但在狹義上通常指17世紀法國以普桑、勒布倫為代表的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的藝術。

古典主義美術歷史溯源

古典主義(Classicism)的詞根來源於拉丁語Classis,本義為古羅馬根據財產對公民進行的等級劃分,而其形容詞Classicus專指高等級的上層人士,由此引申出高級、一流等意。在啓蒙時代,受到理性主義、笛卡爾哲學和絕對君主制發展的影響,古典一詞具有均衡、明晰、合邏輯的含義。 [1]  古典主義是一種廣泛出現在文學、戲劇、音樂、美術等領域中的風格特徵,本條僅介紹它在美術中的表現。
在藝術史上,古典專指古希臘從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323年之前的階段,尤其指伯里克利執政下、雅典城邦鼎盛時期的藝術,以及公元1、2世紀古羅馬帝國盛期,尤其是屋大維統治下的羅馬藝術。上述時代被西方學者視為政治清明、文藝發展的理想時代,其藝術也更加接近最高級的理想,勘為後世效仿的典型示範。因此,以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學藝術為範本進行創造性模仿的後世風格被人們稱為古典的或古典主義。 [2] 
古典主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古典主義可以用來形容任何帶有復古色彩的藝術史階段,例如意大利文藝復興、17世紀法國的路易十四風格以及18世紀下半葉發展起來的新古典主義,甚至還可以形容拜占庭黃金時代藝術、加洛林美術奧托美術。但在狹義上,古典主義僅指法國17世紀中下葉由普桑(Nicolas Poussin)、勒布倫(Charles Le Brun)以及法蘭西學院所倡導的藝術典範風格。普桑以一種冷靜剋制的風格對抗激情顯露的巴洛克風格,以想象力和深思熟慮的複雜視覺修辭反對直接描繪視覺現實的卡拉瓦喬風格。古典主義常常選取宗教和古代希臘羅馬歷史典故為題,借鑑引用古代藝術形象,表達深奧神秘的意涵。由於17世紀人們對古希臘藝術的直觀認識還比較少,因此古羅馬的建築、雕塑和繪畫成為此時藝術家模仿的主要範本。文學和戲劇中的“三一律”,即要求作品注重情節、時間、空間的統一嚴整對藝術創作也有很大影響。普桑的創作體現了繪畫從巴洛克向古典主義風格轉型的過程。他的藝術觀點得到其弟子勒布倫的繼承,並通過勒布倫所創建的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發展成為在藝術中彰顯法國絕對君主制的學院派。勒布倫將普桑的觀點教條化,提出古代藝術高於現代藝術、歷史畫居於繪畫體裁最高等級的看法,這些觀點成為歐洲各國美術學院創辦的依據和教學創作原則的範式。 [3]  在建築領域中,古典主義同樣彰顯了路易十四時期的君主權力的宏大、威嚴,藉助古羅馬建築的形式特徵建造體量巨大的宮殿和幾何化的園林,代表作有勒沃(Louis Le Vau)、佩羅(Claude Perrault)和勒布倫設計的盧浮宮東立面,勒沃和阿杜安-芒薩爾(Jules Hardouin-Mansart)設計的凡爾賽宮,勒諾特爾(Andre Le Notre)設計的凡爾賽花園。而在雕塑領域中,裝飾這些宮殿的雕塑常常兼有意大利巴洛克風格和古典色彩。古典主義風格在路易十四去世之後,隨着絕對君主制的鬆弛而逐漸弱化。直到18世紀下半葉才以新古典主義形式重新獲得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國之外的大多數歐洲國家和地區,並不存在截然分開的古典主義與新古典主義兩個階段,因此古典主義一詞在俄羅斯等法國之外的藝術史中也常常被用來指稱與法國新古典主義時代和風格相近的藝術潮流與形式。 [4] 

古典主義美術代表藝術家及作品

古典主義代表藝術家及作品
藝術家
作品信息
作品
普桑
《在阿卡迪亞也有我》,1628年,布面油畫,85x121釐米,盧浮宮
《在阿卡迪亞也有我》 《在阿卡迪亞也有我》
勒沃、佩羅、勒布倫
盧浮宮東立面,1667-1670年
盧浮宮東立面 盧浮宮東立面
勒沃、阿杜安-芒薩爾、勒諾特爾
凡爾賽宮及花園,1669年始建
凡爾賽宮及花園 凡爾賽宮及花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