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代象雄遺址

鎖定
那曲文部地區據説有一古代象雄遺址,建於山腰,石頭建築,規模宏大。
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兼併統一西藏各部落,建立強盛的吐蕃王朝,西藏正史開始書寫。而近幾年考古發現紛紛證明:
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 [1] 
據漢文和藏文典籍記載,象雄古國(事實上是部落聯盟),史稱羌同、羊同;在7世紀前達到鼎盛。《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記載,根據軍隊的比例,象雄人口應不低於1000萬。 後來,吐蕃逐漸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紀,徹底征服象雄古國。此後,象雄文化漸漸消失。
史料記載,公元7世紀,當唐朝文成公主攜帶釋迦牟尼12歲等身佛像和佛經遠嫁松贊干布之時,後者已迎娶了彼時象雄國公主李圖曼,當時松贊干布的祖輩皆尊崇國教本教。 [1] 
中文名
象雄
外文名
Zhang Zhung
所屬洲
亞洲
首    都
瓊隆銀城(穹窿銀城
國家領袖
李米甲(最後一代象雄王)
主要宗教
雍仲本教
定    義
古象雄文明

古代象雄遺址象雄王國遺址

遺址距今約1600多年。象雄王國曾經在青藏高原顯赫一時,本教就形成於此時。公元8世紀象雄被吐蕃王朝所滅。如今與著名的達果雪山當惹雍錯並存的象雄遺址存有無數斷壁殘垣,供人憑弔和觀光。古老的象雄產生過極高的文明,它不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象雄文,而且還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發源地,對後來的吐蕃以至整個西藏文化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然而其神秘的消亡留下了許多千古之迷。難怪今天有許多人煞費苦心仍找不到有關象雄文化遺址的蛛絲馬跡,這也許正如一位作家所説"象雄遊牧民族。它不屬於土地的文明"。
象雄的都城據本教傳説是在被稱為瓊隆銀城的地方,瓊隆在今阿里扎達境內。扎達土林中確實有不少早期的人類洞窟遺址和巖畫。在那曲尼瑪縣文部鄉辦事處不遠的窮宗有大片遺址,也被稱為象雄都城之所在。窮宗附近的當惹雍錯是本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邊今存一建於懸崖山洞中的寺廟——玉本寺,相傳為本教最古老的寺廟,香火尤盛。
象雄信奉雍仲本教。史載本教的締造者敦巴辛饒是象雄第一代君王。窮宗地方達果山脈中段以西處,規模可觀的遺址羣背依達果雪山,西臨當惹雍錯,地勢雄奇,富有王國都城之氣勢。遺址總佔地面積1平方公里,似一扼險而踞的大石堡山寨。由於臨近大湖,遺址附近草場小氣候特徵明顯,降水量多,牧草豐美,盛產優質的克什米爾小山羊,在這裏時可發現藏北牧人的圍帳。
窮宗距文部村約20公里,可由尼瑪驅車到達。上述兩地是否象雄之都尚需考證,但它們有一共同點,那就是都曾處於象雄強勢範圍之內。

古代象雄遺址考古發現

阿里地區葛爾縣境內岡底斯山以南約75公里處,近幾年考古學者發現了多達120多組古建築遺蹟,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鐵器、骨雕。這個遺址叫做穹窿銀城,意思是“神鳥的山谷”。這一切都昭示着,在古代的某個時期穹窿銀城曾是一個繁榮的聚落,居民眾多,文化發達。而遺址中發現的大量牛、羊等動物骨骸,似乎表明這裏曾盛行殺牲祭祀的宗教習俗。這些古代遺蹟周圍沒有任何佛教殘留物,既看不見佛塔,也找不到佛教遺物,它們周圍沒有流傳下來任何跟佛教相關的民間傳説;古城祭壇遺址中還出土了一尊青銅雙面神像,其風格與藏傳佛教造像大相徑庭。
不僅如此,在海拔5000米的巖洞裏發現了大量巖畫,歷史至少幾千年,甚至上萬年。學者頓珠拉傑認為,散佈在藏西北的這些古代遺蹟表明羌塘高原早在佛教傳入前就已存在比較發達的文明。而這些古老巖畫主要內容是動物、人物和一些宗教符號,但這些符號與藏傳佛教完全不同。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這裏還發現了面積達十幾萬平方米的墓葬羣,有1800多個墓葬。2008年在古如江寺前的一個墓裏還出現好多絲綢、生活用品,絲綢是當時比較昂貴的東西,普通的墓裏出現絲綢,可以想象墓主人生活的地方,經濟、文明等等發達的程度。種種考古發現證明了七世紀前就有一種相當發達文明存在於西藏。 [2] 

古代象雄遺址古象雄文明

“藏族文明的根和源頭是本教的東西。翻譯這些文獻,對藏文化的根和源頭才能釐清。”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才讓太長期以來致力於象雄文明的研究。他表示,古象雄文明的古文獻研究一直處於較零散現狀,這些文獻一旦翻譯出來,就可以發掘更多象雄文化精髓。
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兼併統一西藏各部落,建立強盛的吐蕃王朝,西藏正史開始書寫。而近幾年考古發現紛紛證明: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據漢文和藏文典籍記載,象雄古國(事實上是部落聯盟),史稱羌同、羊同;在7世紀前達到鼎盛。《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記載,根據軍隊的比例,象雄人口應不低於1000萬。 [1] 
後來,吐蕃逐漸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紀,徹底征服象雄古國。此後,象雄文化漸漸消失。
西藏本土古老宗教本教的文獻被專家稱為“象雄密碼”。《吐蕃王統世系明鑑》記載:“自聶赤贊普至墀傑脱贊之間凡二十六代,均以本教護持國政。”而當時的古象雄文字,主要用於本教經書典籍的書寫。 [1] 
據《西藏王統記》《朵堆》等典籍記載:象雄人辛饒米沃祖師對過去原始本教進行了許多變革,創建雍仲本教,被稱為西藏最古老的古象雄佛法
辛饒·米沃祖師首先創造了象雄文字,並傳授了“五明學科”:工巧明(工藝學)、聲論學(語言學)、醫學、外明學(天文學)和內明學(佛學)。古象雄文明就以“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發展起來。
評價象雄文明及本教的歷史意義:“可以毫不誇張地説,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象雄文明;要研究藏傳佛教,也必先研究本教。否則探究愈深,離真相可能愈遠。 [1] 

古代象雄遺址亟待中國之聲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投入大量精力改善藏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狀況,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真正的藏文化也得到有效保護和挖掘,從而使一脈相承的本教在保護和繼承藏族文化的方針政策下獲得新生,並使象雄文明得以重現生機和希望。 [1] 
古象雄文明乃至本教大藏經文獻研究於上世紀90年代就已開始。挪威科學院高級研究中心於1995年至1996年間組織了幾個國家的有關學者對温倫版本教《大藏經》進行了編目和研究;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研究院也曾組織一個大型本教文化研究項目,對本教《丹珠爾》進行編目並已出版。 [1] 
在象雄文字研究方面,丹麥學者艾力克·哈爾於1968年著寫《來自西藏本教的預言:一個未經探索的預言——象雄語語法詞典》,成為這一領域唯一的研究代表作;意大利藏學專家杜齊教授曾多次深入阿里地區考察,他認為,岡底斯中的“底斯”即為象雄語,但在10世紀以後,吐蕃王室後裔統治象雄、傳播佛教、通用藏漢文,將象雄逐步藏化。 [1] 
古象雄文明的所有權在我們這裏,但其話語權和解釋權卻長期落在外國人手裏。” 國際上不少國家正在對本教大藏經進行翻譯,中國尚缺少對本教的基礎研究。翻譯經典只是第一步,今後與經典有關的各項子課題、子項目的開發,影像、文物文獻,乃至古象雄文字、語言、天文學、醫學、哲學等領域的研究都要展開,這是對中國文化史的一大貢獻,更是對世界文化史的貢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