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叢亞麗

鎖定
叢亞麗(1967年- ),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現任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倫理學教研室教授。 [1] 
中文名
叢亞麗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受試者保護體系建設、公共衞生倫理
職    務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教學部副主任,醫學人文研究院副院長
性    別

叢亞麗人物簡介

叢亞麗,女,1967年出生,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教授。 [3] 

叢亞麗研究方向

醫學倫理學,公共衞生倫理學,受試者保護體系建設,醫師職業精神 [3] 

叢亞麗人物經歷

1985-- 1989, 北京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生物學專業攻讀學士學位
1989-- 1992,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自然辯證法專業攻讀碩士學位
1992-- 1995,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科學技術哲學專業攻讀博士學位
2001.3-- 2001.7,芝加哥大學臨牀倫理中心做高級訪問學者
2009.11--2010.2,美國杜克大學全球衞生研究所/Medicine IRB 做高級訪問學者
1995年起,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倫理學教研室工作 [1] 

叢亞麗主講課程

[1]醫學倫理學.八年制;
[2]生命倫理學.本科生;
[3]公共衞生倫理學.本科生;
[4] 醫師職業精神與患者安全.本科生;
[5] 生命倫理學文獻選讀.專業研究生;
[6]科研誠信.研究生(選修)。 [3] 

叢亞麗任職信息

現任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倫理學教研室教授,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副院長。
中華醫學會醫學倫理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北京大學生物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北京大學醫學部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 [1] 

叢亞麗獲獎情況

1998年和2000年獲得北京大學醫學部青年教師教學優秀三等獎和優秀獎
1998年12月的SSCI論文於1999年獲北京醫科大學論文獎
2002年12月參加第三屆北京大學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獲優秀獎
作為《珍惜生命權利》副主編,參加《解讀生命叢書》的編寫。獲2003年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第九屆優秀作品獎”、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一等獎、北京市最佳科普圖書獎 [1] 
2013年北京大學醫學部優秀人才獎勵計劃三等獎 [3] 

叢亞麗課題項目

2015年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般項目)“我國健康相關大數據的倫理法律研究”(編號:15ZXB008),2015-2016年6月,項目負責人;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般項目)“重症羣體治療中的額醫療倫理學研究”(項目標號:13BSH069),2013.7--2015.12,分課題負責人;
衞計委/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項目編號:SJYF2014XD005A)建設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醫師職業精神與醫院文化建設,2013年1月-2014年12月,項目負責人;
北京大學密歇根聯合研究所倫理委員會能力建設,2012年1月—2017年12月,項目負責人;
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究項目,2008年8月—2017年12月,項目負責人;
北京大學“醫學高技術中前沿領域的倫理與法律問題研究”,2010年1月—2011年12月,課題負責人;
NIH “加強倫理委員會能力建設”課題,2010年10月—2011年10月,CO-PI;
教育部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醫學倫理/生命倫理),2009年10月,項目負責人;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完善中國的生命倫理學”(課題批准號:02CZX009)2003年—2004年6月,項目負責人; [3] 
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究中心資助的“醫師利益衝突”課題負責人。
2009年12月—2010年11月,Wellcome Trust資助的“倫理審查管理體制建設”研討會負責人。
2008年8月—2011年9月,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究項目負責人。
2006年9月—2008年8月,公共衞生倫理培訓框架計劃主要參加者。
2006年10月—2009年9月,作為中歐合作項目BIONET(歐盟第六框架計劃課題)中方的課題負責人leading partner。
2006年,作為主要參加者,申請到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NIH公共衞生衞生研究倫理課程設置和發展項目課題(“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Research Ethics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ward”) 。
2002年6月—2006年6月,CMB生命倫理學能力培養項目,主要參加者。

叢亞麗學術成果

叢亞麗發表文章

英文
[1].Yali Cong, RCR Training in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 Nicholas Steneck, Melissa Anderson, Sabine Kleinert, etc, editors, Integrity in the Global Research Arena,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2015. P213-218
[2].From global bioethics to ethical governance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s,Ayo Wahlberg,*, Christoph Rehmann-Sutter b, Margaret Sleeboom-Faulkner c, Guangxiu Lu d, Ole D?ring e, Yali Cong f, Alicja Laska-Formejster g, Jing He d,,Haidan Chen h, Herbert Gottweis i, Nikolas Rose 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98 (2013) 293-300。Available online 3 April 2013
[3].Haihong Zhang and Yali Cong,China: Bioethics Development,in H.A.M.J. ten Have, B. Gordijn (eds.), Handbook of Global Bioethics,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Dordrecht 2014, P.993-1009 [3] 
1. Vilhjalmur Arnason, Hongwen Li and Yali Cong, Informed Consent, The SAGE Handbook of Health Care Ethics, 2011,106-116
2. Yali Cong,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in China, IAB News, The Newslet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ioethics, June 2010,22
3. Hongwen Li & Yali Cong, The Development and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Bioethics, Journal International De Bioéthiqu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ioethics), 2008, Vol. 19(4): P21-32
4. Jiaqi Xu, Benfu Li, Qiang Ma, Heidi Liu and Yali Cong, Human Subjects Protections in Clinical Trials in China: A Focus on the Institute Lev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Medicine, 2006, Vol.20(6) (corresponding author)
5. Yali Cong and Linying Hu, “case study, the VIP Floors”, Hastings Center Report, January-February 2005, Vol. 35(1):16-17(SSCI論文)
6. Yali Cong, “Doctor-Family-Patient Relationship: the Chinese Paradigm of Informed Consent”, J.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2004, Vol.29(2):149-178(SSCI論文)
7. Yali Cong,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Ethics in China, Turkey Klinikleri 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Law and History, November 2004, Vol. 12: 253-255
8. Yali Cong, Consideration of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Asian Bioethics in the 21st Century, edited by Song Sang-yong, Koo Young-Mo and Darryl R.J. Macer, Eubios Ethics Institute, 2003,251-254
9. Yali Cong, “Bioethics in China”, in the Regional Perspectives in Bioethics,Edited by John F. Peppin and Mark J. Cherry, Swets & Zeitlinger Publishers, 2003, 239-260
10. Yali Cong,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Community Medical Service and its Ethical Prospects in China”, in Social Aspects of Health Service Reform – Experience of Poland and China, edited by Dr hab. Danuta Walczak-Duraj, Wydawca OMEGA-PRAKSIS(波蘭), 1999, 273-278
11. Yali Cong, Ethical Challenges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 Chines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1998,Vol.23 (6): 581-600 (SSCI論文) [1] 
中文
[1] 魏依儂,叢亞麗,當代美國醫療行業對醫師執業精神的維護及其問題,醫學與哲學,2017,38卷,8A,32-35;
[2] 趙勵彥,叢亞麗,宋豔雙,寫給研究者的“倫理委員會”,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30卷,1,29-33,44;
[3] 黃媛媛,魏智民,叢亞麗,惡性腫瘤最佳治療決策的實證調查與倫理探討,醫學與哲學,2017,38卷,3B,95-97;
[4] 黃媛媛,叢亞麗,對家屬參與惡性腫瘤治療決策合理性的倫理反思,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30卷,3,315-318;
[5] 黃媛媛,叢亞麗,抗生素濫用的全球衞生倫理反思,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30卷,4,412-416;
[6] 高峯,黃媛媛,魏智民,叢亞麗,“共同決策”模式初探--以惡性腫瘤治療為例,醫學與哲學,2017,38卷,4B,1-4;
[7] 叢亞麗,醫患關係再思考,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30卷6期,666-669;
[8] 叢亞麗,胡林英,張海洪,人羣流行病學研究的倫理審查,醫學與哲學,2017,38卷,7A,6-10;
[9] 劉輝,叢亞麗,臨牀醫學大數據的倫理問題初探,醫學與哲學,2016,37卷,10A,32-36;
[10] 叢亞麗,楊柳,陳紅敬,醫師職業精神與醫院文化,中華醫院管理雜誌,2016,Vol. 32, No.10, 785-786;
[11] 叢亞麗,公共衞生倫理核心價值探討,醫學與哲學,2015,36(10A):1-5;
[12] 叢亞麗,唐健,醫學人文教育如何走向“靶向治療”,醫學與哲學,2015,36(5A):98-99;
[13] 唐健、叢亞麗,GSK事件全景審視,中國醫院院長,2014年11月下第22期(總第237期): 86-87;
[14] 張海洪,叢亞麗,沈如羣,倫理委員會持續審查制度探討,醫學與哲學,2014,35(7A):30-33;
[15] 唐健,叢亞麗,醫療場所暴力:國際共識、研究進展與治理策略,中華醫學雜誌,2014年5月13日第94卷第18期,P1361-1364(通信作者);
[16] 叢亞麗,以藥養醫該徹底結束了,醫學與哲學,2013,34(12A):51-52(核心期刊);
[17]唐健,叢亞麗,從重建信任與秩序開始,醫學與哲學,2013,34(12A):91-92(核心期刊);
[18] 叢亞麗,醫患衝突從個體蔓延至羣體,中國衞生,2013,11期,P67;
[19] 叢亞麗,熬出來的不平等,中國衞生,2013,7期,P108—109;
[20] 叢亞麗,醫師職業精神研究及對我國的啓示,中華醫學雜誌,2013,3月12日,第93卷第10期,P721-723 (核心期刊);
[21] 叢亞麗,醫師職業精神的發展和推動,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2年28卷,第10期;
[22] 叢亞麗,淺談生物醫學科研誠信及其教育2012年,科學與社會; 第2卷第4期。2012年12月,P1-7(核心期刊);
[23] 沈如羣,John Falletta, 叢亞麗,張海洪,美國受試者保護體系及其啓示——以杜克大學為例,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誌,2013年第26卷第1期,P14-18 (核心期刊)第三作者;
[24] 叢亞麗,2011年PRIM&R科研倫理前沿研討會簡訊 ,醫學與哲學,2012,33( 8A);
[25] 尹秀雲,叢亞麗,第11屆世界生命倫理學大會綜述,醫學與哲學2012,33(9A):77-78; [3] 
1、叢亞麗,全面統籌,科學發展—完善神木醫改的幾點建議,中國醫學倫理學,2011,24(3),310-312 [3] 
2、叢亞麗,臨牀研究受試者的保護中美比較芻議——從倫理審查委員會的視角,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0, 42(6): 625-628
3、叢亞麗,醫學倫理學田園漫步十五載心路歷程,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0,31(11):14-15,58
4、叢亞麗,外科醫師的利益衝突,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08,28(1):3-4
5、叢亞麗,從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看有關胚胎的倫理問題(二), 中國生育健康雜誌,2008,19(5)
6、叢亞麗,如何從醫學倫理學角度看胚胎和人獸胚胎(一),中國生育健康雜誌,2008,19(4)
7、叢亞麗,公共衞生倫理框架初探, 中國醫學人文評論第二卷,2008,54-59
8、叢亞麗,案例教學與醫學倫理學教育,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7,28(3):28-29
9、叢亞麗,醫學倫理學教育評論,中國醫學人文評論第一卷,2007,82-92
10、胡林英,叢亞麗,醫學專業精神的初步研究,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7,28(3):10-13
11、叢亞麗,生物醫學科研倫理可持續發展之研究,中國醫學倫理學,2005,18(5):1-5
12、叢亞麗,評説《醫學倫理學辭典》,醫學與哲學,2004,25(5):63-64
13、叢亞麗,需要改變的是誰—就"權利讓渡"與雷錦程先生商榷,醫學與哲學,2003,24(8):41-43
14、叢亞麗,學以致用——中德醫學倫理學教學培訓班體會,醫學與哲學,2003,24(2):62-64
15、叢亞麗,赫爾辛基宣言縱橫談,中外醫學哲學(美國Global Scholarly Publications),2002,4(2)
16、叢亞麗,北京大學和芝加哥大學醫學倫理學教育機制比較研究,中外醫學哲學(美國Global Scholarly Publications),2002,4(1):149-166
17、叢亞麗,醫學倫理學與生命倫理學,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1, 22(9): 62-64
18、叢亞麗,案例分析:家屬可否獻血救人,醫學與哲學,2001,22(6):58-59, 64
19、叢亞麗,器官移植的倫理問題,哲學動態,2000(8):11-13
20、叢亞麗,範瑞平,導言:病人自主與醫療行善,中外醫學哲學(荷蘭Swets & Zeitlinger Publishers),1999,2(2):1-10
21、叢亞麗,醫學倫理學1998年綜述,醫學與哲學,1999,20(3):33-37
22、叢亞麗,危重病人的權利,醫學與哲學,1999,20(2):8-11
23、叢亞麗,也和常俊等同學談談,中國醫學倫理學,1999(2),22-23 [1] 

叢亞麗中文教材

主編:護理倫理學,本科教材,2002年,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1] 
[1].叢亞麗(執行主編),中國醫學人文評論,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4年
[2].叢亞麗(主編),2013-2014醫患關係藍皮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5年
[3].王嶽 叢亞麗(主編),2015-2016醫患關係藍皮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7年 [3] 

叢亞麗科普活動

導讀《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導讀《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2023年6月17日晚八點,“高山科學經典”第62期,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王月丹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教授叢亞麗,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琦,一起導讀《實驗醫學研究導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