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及時

鎖定
及時,讀音jí shí,漢語詞語,意思是即來得及,逢時,謂得到有利時機 [1] 
中文名
及時
外文名
in time
拼    音
jíshí
釋    義
逢時,謂得到有利時機。

目錄

及時解釋

逢時,謂得到有利時機。
適時。
把握時機,抓緊時間
到時候。
指男女已到婚嫁之年。

及時出處

《易·乾》:“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
晉·陶潛 《雜詩》之一:“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唐·孟郊 《長安覊旅行》:“萬物皆及時,獨餘不覺春。”
宋·沈作喆 《寓簡》卷十:“吾自高曾世傳種花,但栽培及時,無他奇巧。”
清·喬可聘 《苦雨》詩:“雨喜及時好,那堪雲不開。”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四段:“這批東西來得很及時,正趕上過年,都分發下去。”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王翦曰:‘為大王將,有功不得封侯……臣亦及時請園池為子孫業耳。’”
明·馮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丈夫功業當及時建立,以垂不朽。”
清·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姬見宦海風波,無端猝起,勸生及時引退。”
毛澤東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八:“批評要是及時的批評,不要老是愛好事後的批評。”
唐·李復言 《杜子春》:“[老人]曰:‘明日午時,候於西市波斯邸,慎勿後期。’及時,子春往,老人果與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詩·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男女及時也。 召南之國,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時也。” 孔穎達疏:“謂 紂時俗衰政亂,男女喪其配耦,嫁娶多不以時,今被文王之化,故男女皆得以及時。”後因以“及時”指男女已到婚嫁之年。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焦大郎]內有親女,美貌及時,未曾許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