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朔

(中國現代作家、散文家)

鎖定
楊朔(1913年4月28日-1968年8月3日)山東省蓬萊縣(今蓬萊區)人,原名楊毓瑨,字瑩叔。中國現代作家、散文家、小説家、全國政協委員,與劉白羽秦牧並稱為“中國當代散文三大家”。 [1-2] 
1929年,畢業於哈爾濱英文學校;1939年參加八路軍,轉戰於河北、山西抗日根據地,從事革命文藝工作;1942年7月到達延安,在中央黨校學習3年,參加了延安整風運動;194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到宣化龍煙鐵礦蹲點,創作了反映工人生活和鬥爭的中篇小説《紅石山》;解放戰爭時期,楊朔擔任新華社戰地記者;1950年赴朝鮮前線,寫下了反映抗美援朝生活的長篇小説《三千里江山》;1954年回國後,調至中國作家協會,任外國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主任;1958年後,從事外事工作,任駐開羅亞非人民團結組織書記處中國書記,亞非作家會議中國聯絡委員會秘書長等職。 [1]  “文化大革命”期間,楊朔被中國作協的造反派列為重點批鬥對象,1968年8月3日,在絕望中吞服安眠藥自殺,終年55歲。 [3] 
中文名
楊朔
別    名
楊毓瑨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省蓬萊縣
出生日期
1913年4月28日
逝世日期
1968年8月3日
畢業院校
哈爾濱英文學校
職    業
作家
代表作品
荔枝蜜
泰山極頂
畫山繡水

楊朔人物經歷

1913年4月28日,出生于山東省蓬萊縣(今蓬萊區)城裏北街。1927年,隨舅父前往哈爾濱,在太古洋行做練習生、辦事員,業餘攻讀英語,受業於李仲都門下,研習中國古典詩文,並在《國際協報》《五日畫報》發表舊體詩。1929年,畢業於哈爾濱英文學校,之後當英文翻譯。 [1]  [4]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離哈去滬,集資籌辦北雁出版社,出版抗日進步書籍。1937年七七事變後,辭去太古洋行工作,投身於抗日救亡宣傳;同年9月,前往武漢與友人合資籌辦文藝刊物《自由中國》和《光明週刊·戰時號外》副刊;同年末,經西安八路軍辦事處介紹赴延安。 [4] 
1951年冬,楊朔在朝鮮 1951年冬,楊朔在朝鮮
1938年春,奔赴山西抗戰前線,臨汾失陷前輾轉到廣州。1939年,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組織的作家戰地訪問團,奔赴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隨八路軍轉戰南北,寫下許多反映中國人民抗日鬥爭生活的作品,發表了反映陝北革命根據地人民抗日鬥爭的中篇小説《帕米爾高原的流脈》,並創作了一些歌頌抗日英雄、反映抗日鬥爭的通訊報道和短篇小説。 [4] 
1942年7月,到達延安,在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參加了延安整風運動,並先後發表《月黑夜》《大旗》《霜天》《麥子黃時》等短篇小説。194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到宣化龍煙鐵礦蹲點,創作了反映工人生活和鬥爭的中篇小説《紅石山》。
趙樹理、老舍與楊朔 趙樹理、老舍與楊朔
解放戰爭時期,轉入部隊擔任新華社特派記者和師政治部領導工作,轉戰於華北一帶,參加過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平津戰役,並創作了多篇短篇小説和《北線》《望南山》兩部中篇小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華全國總工會文藝部部長。1950年12月,以《人民日報》特約記者身份赴朝鮮前線,寫出大量戰地報道,創作了反映抗美援朝生活的長篇小説《三千里江山》。1954年回國後,調至中國作家協會,任外國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主任,發表《西北旅途散記》《石油城》等散文、通訊。
1961年,楊朔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日本 1961年,楊朔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日本
1958年後,從事外事工作,先後任中國保衞世界和平委員會副秘書長、亞非團結委員會副主席、亞非人民理事會秘書處中國書記、亞非作家常設局聯絡委員、秘書長等職,當選為第三、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多次參加國際作家會議和世界和平的國際會議,創作大量反映亞非國家風貌和人民爭取獨立、自由、解放的優秀散文作品,結集為《亞洲日出》《東風第一枝》《生命泉》等。1959年,應邀在蓬萊閣上為家鄉文化界人士作了講學報告,並寫下描寫蓬萊勝景的《蓬萊仙境》《海市》等散文。
1960年1月10日,在《光明日報》上發表《應該作一個階級戰士》。1961年3月,散文集《東風第一枝》出版;4月29日,《人民日報》第八版刊登了楊朔的旅日遊記《櫻花雨》,文章把美軍在日本的勢力比作摧殘櫻花的風雨,而把日本人民比作在風雨中開放的櫻花。
“文化大革命”期間,楊朔被中國作協的造反派列為重點批鬥對象。1968年7月底,楊朔要求上書毛主席和要求與單位領導談話,均遭拒絕;8月3日,在絕望中吞服安眠藥自殺。 [3] 
1972年9月27日,中國人民保衞世界和平委員會革命領導小組發文稱“經審查,楊朔歷史是清楚的。他參加革命三十年來表現基本是好的。但由於其世界觀未很好改造,在工作中犯過一些錯誤。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由於對文化大革命的不理解,經不起羣眾運動的考驗而自殺身死,決定給以政治錯誤結論。”
1979年,外交部最終做出楊朔“被迫害致死”的結論;同年12月,在八寶山舉行了楊朔的骨灰安放儀式。實際上沒有骨灰,骨灰盒裏僅放置了楊朔生前使用的老花鏡和一支鋼筆 [5] 

楊朔個人生活

楊朔的父親是楊清泉,是清末秀才 [4]  。楊朔的胞弟是楊玉瑋,曾與楊朔共同居住在北京祿米倉衚衕一處庭院 [5] 

楊朔個人作品

名稱
時間
體裁
出版社
《帕米爾高原的流脈》
1939年
中篇小説
生活書店
《潼關之夜》
1939年
散文集
重慶烽火社
《風暴》
1940年
/
新流書店
《血的軍旗》
1941年
/
新中國出版社
《望南山》
1949年
中篇小説
天下出版社
《紅石山》
1949年
中篇小説
天津新華書店
《北線》
1949年
中篇小説
北京新華書店
《月黑夜》
1949年
短篇小説集
三聯書店
《北黑線》
1950年
短篇小説
羣益出版社
《美軍是披着人皮的畜生》
1951年
通訊報告集
華東人民出版社
《鴨綠江南北》
1951年
報告文學集
天下出版社
《錦繡山河》
1951年
中篇小説
工人出版社
《中國人民的腳步聲》
1953年
中、短篇小説集
新文藝出版社
《三千里江山》
1953年
長篇小説
人民文學出版社
《姚長庚一家人》
1953年
小説
人民文學出版社
《萬古青春》
1954年
報告文學集
中國青年出版社
《雪花飄飄》
1956年
兒童文學集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越赴越旺的烈火》
1956年
中篇小説
新文藝出版社
《鐵騎兵》
1957年
報告文學集
作家出版社
《亞洲日出》
1957年
散文集
北京出版社
《洗兵馬》(上卷)
1959年
長篇小説
作家出版社
《海市》
1960年
散文集
作家出版社
《大旗》
1960年
短篇小説集
作家出版社
《東風第一枝》
1961年
散文集
作家出版社
《生命泉》
1964年
報告文學集
作家出版社
《楊朔散文選》
1978年
散文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楊朔短篇小説選》
1979年
短篇小説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楊朔文集》(上卷)(未出齊)
1984年
散文、報告文學集
山東文藝出版社
《茶花賦》
1985年
散文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楊朔代表作》
1986年
散文、小説合集
黃河文藝出版社
參考資料: [6] 

楊朔創作特點

楊朔散文

  • 深邃意境創設的基礎
楊朔文集 楊朔文集
楊朔是以一個詩人的心靈來感受生活並表現生活的。他的散文絕大多數寫作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因此,中國人民嶄新的社會風貌和昂揚的時代精神,千千萬萬普通勞動者那美好的心靈和建設者雄偉的腳步,成為楊朔散文創作的主旋律。面對着全新的時代,楊朔那顆火熱、敏感的詩心,使他真切地感受到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如旭日東昇,正在蓬勃發展,我們的人民有着時代的自信,能夠創造出人類歷史上永不凋謝的春天,從而激發出一種不可止的熱烈、真摯、深沉的情感,寫出了一篇篇充滿濃郁詩情的錦繡文章,《茶花賦》就是其中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茶花賦》中,楊朔開篇就直抒胸臆,寫“我”因為久在異國他鄉,難免要懷念祖國,有時懷念極了,“我”也曾想:“要能畫一幅畫,畫出祖國的面貌特色,時刻掛在眼前,有多好。”酣暢淋漓的感情抒發,深深地打動了讀者,進而引起讀者內心深處的強烈共鳴。為了慰藉這種渴念便請人作畫,然而這卻使丹青高手頗感為難,因為無論如何潤色,也難以描繪出祖國日新月異的美景。無奈,作者只好“擱下這樁心思”。可以想象,這個沒有實現的願望不能“擱下”他對祖國的依戀呢。因此,當他“從海外歸來,一腳踏進昆明,心都醉了。”一個“醉”字,把久離母親的孩子終於撲進母親懷抱的感受描繪得淋漓盡致,使我們依稀看到詩人的醉心、醉意、醉態、醉容。當詩人一覽如火如荼的茶花,便詩心大動,如痴似迷,那壓抑已久的對祖國真摯濃烈的感情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筆筆寫茶花,處處贊祖國,並以最美最豔的童子麪茶花象徵祖國美好的未來,真可謂情深意切。這正是作品立意高遠、具有詩般意境的堅實基礎,也是打動讀者的真正原因。 [7] 
  • 濃情、哲理的形象外殼
在楊朔的散文中,“景”成了附麗於情與理之中的形象的外殼。楊朔善於捕捉濃情、哲理的噴吐口,常常即景抒情,即物言理。通過對一人一事的描述,一物一景的刻畫,展現出我們時代前進的步伐,抒發出自已強烈的情感。比如在《海市》中,楊朔開頭就以空靈的筆觸,勾畫了綺麗縹緲的海市蜃樓,把人們帶進一個色彩瑰麗的神話般的幻境裏去;接着憑藉巧妙的聯想,過渡到長山羣島風光的實寫,熱情謳歌那裏漁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最後歸結到“真實的海市比起那縹緲的幻景還要新奇”。 [7] 
此外,在《茶花賦》中,楊朔還借絢麗的茶花,展現出祖國的欣欣向榮;在《香山紅葉》中,楊朔用豔豔紅葉寄寓久經風霜,愈老愈紅的革命精神;在《荔枝蜜》中,楊朔把清甜的蜜汁和新社會人民美好的生活聯繫起來,以歌頌創造清甜蜜汁的蜜蜂,進而歌頌創造美好生活的勞動人民。特別是楊朔的代表作《雪浪花》,借對雪浪花澎湃激盪的壯麗景象的描述,烘托出漁民“老泰山”這個詩意濃郁的形象,傾注了自己的情恩。 [7] 
  • 統攝情景的點睛之筆
楊朔的散文常常是在自然景物的刻畫中,通過豐富的聯想,揭示世人的靈魂和人生的奧秘,每每在關鍵時刻提出令人深思的問題,點出令人信服的哲理,並給予詩意的表達,使讀者受到啓發和教育。在很多情況下,楊朔是用警句的形式來體現這種人生的哲理的。像《蓬萊仙境》的點題和《金字塔夜月》篇末的結束語等,用的都是警句。正像一齣戲有它的高潮,一闋音樂有它的旋律精彩之處一樣,一篇作品也是要有它的核心的;而高度凝鍊、飽含着豐富哲理的警句,就是作品最閃光的地方。這些精闢言語,可以説是作者思想、知識、語言等要素高度結合迸發出來的火花。如在《荔枝蜜》中,楊朔透過荔枝樹林,看到辛勤勞動的農民時寫道:“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已的生活,實際上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後代子孫釀造生活的蜜。”作者抓住“釀蜜”這個詞語的本義加以引申,把蜜蜂的生活和人們的生活緊緊聯繫在一起,生髮開去,平凡的事物頓時煥發出熠熠光彩,進而揭示了一個“充滿人世之間的”道理-生活是美好的,而美好的生活來自於我們普通勞動者無私的奉獻和辛勤的創造;勞動者是平凡的,但勞動者又是高貴的。假如人人都能如蜜蜂那樣,“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那麼我們的生活將變得更加美好。楊朔這種在抒情、繪景的基礎上揭示道理的表現手法,往往給人以水到渠成之感,常常能引發讀者深深的思索,使之對生活的感悟更進一步。 [7] 

楊朔小説

楊朔前期的小説創作亦可用“馬上記者”來作為概括。1937年12月,經黨組織介紹,楊朔由抗日救亡的中心武漢來到全民抗戰的策源地延安。在革命聖地的一個月中,楊朔見到了毛澤東主席,接觸了陝甘寧邊區的各界羣眾,然後經山西來到廣州。1938年夏天,楊朔在廣州應《救亡日報》編輯林林之約,開始寫作以陝甘寧邊區生活為題材的中篇小説《帕米爾高原的流脈》,這篇小説的發表,向國統區人民描繪了一幅解放區人民抗敵鬥爭的鮮明圖畫,對國統區受到欺騙宣傳而被矇蔽的人們,對那些懷疑抗戰光明前途的人們,是“很合時宜的”。《帕米爾高原的流脈》是楊朔出版的第一部中篇小説,書中描寫了陝甘寧邊區人民的生活,它與其説是一部小説,不如説是小説化了的報告文學,楊朔曾自述道:“書裏所描述的故事差不多全是曾經發生的事實。這不是簡單的新聞紀事文,當然,故事是經過我一番點染,而且小説化了。但是從開始,我便壓制着自己的筆尖,不使小説流於誇張。這一點努力,我是一直保持到底的。”自1942年至1945年抗戰勝利,敵我之間“掃蕩”與“反掃蕩”反覆進行,民族矛盾異常尖鋭,楊朔在《解放日報》等報刊連續發表了四篇短篇小説《月黑夜》《大旗》《麥子黃時》和《霜天》。這些小説數量雖少卻文筆細緻,人物形象生動,情節曲折細膩,藝術上達到了新的高度,在當時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8] 
楊朔後期的小説創作始於他深入宣化龍煙鐵礦工人的生活,這一時期的創作特點用楊朔自己的話來説則是“真正接近了人民”。1945年10月,楊朔經過延安整風,學習了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認識到要使自己的作品為廣大羣眾所歡迎,必須將自己的思想感情來一個變化,楊朔根據在礦山和跟隨部隊轉戰華北戰場的經歷,先後寫作了中篇小説《紅石山》《望南山》《北線》等,《紅石山》展示了紅石山鐵礦工人在日寇統治下的血淚生活,描寫了工人胡金海領導礦工進行的英勇悲壯的反抗鬥爭;《望南山》描寫察南蔚縣川人民在紅軍撤離後遭到國民黨還鄉團的屠殺,被迫組織起來與地主進行拼死搏鬥的故事,楊朔抱着對張家口人民深深的懷念之情寫作這部中篇小説,因此作品中充滿了作家的真情實感。《北線》則通過一個連隊轉戰華北,配合友軍連續作戰的經歷,反映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塑造了盧文保、馬鐵頭、疙瘩喬等性格各異的千部戰士形象,是楊朔長期深入部隊戰鬥生活的結晶。 [9]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楊朔發表長篇小説《三千里江山》。1953年1月,《人民文學》刊登陳湧所寫題為《文學創作的新收穫——評楊朔的“三千里江山”》的文章,文章盛讚小説之成功,指出小説“主要的特點便是它在藝術上的真實”,而這“藝術上的真實是在兩個方面同時表現出來的。一方面,作者反映了現實鬥爭的重要方面,反映了現實鬥爭中的新的典型的事物;另一方面,作者對於自己所表現的生活,是經過長久獨立的體驗、感受和思考,因而作品的主題思想不是外加的,而是從大量的生活中間概括出來,在作者的內心自然的喚起的”。“作者首先是長久深刻的被他周圍的英雄人物的崇高的品質所激動,然後才發生了反映和頌揚這種品質的慾望。” [10] 

楊朔人物評價

楊朔是新社會的歌者。他的散文鮮活開朗,愛憎分明,是從古典文學脱胎出來的。楊朔的人與文,顛覆了布封“風格即人”的法則。(《北京晚報》評) [11] 
(楊朔的散文)稱得上一清如水,樸素簡潔,清新俊逸,遂使人低徊吟誦,不能去懷。(中國現代作家冰心評)
楊朔的文章散發着新的光彩,他的筆,彷彿漸漸地從先前的直敍通向一條幽美的曲徑,其中藴藏着一絲含蓄的藝術力。(評論家、作家潔泯評)
筆墨簡潔,敍述明白,是楊朔的特長;然而也許因為過於矜持吧,文字上微露人工斧鑿的痕跡。文章要做,又不宜太做,這是辭章家們容易碰到的關卡。我們相信,憑依楊朔的努力,一定會超越這關口,抵達更為高妙的境界。(中國現代作家周立波評)
楊朔同志受林彪、“四人幫”極左路線的迫害,不幸於1968年8月3日含冤逝世。楊朔同志忠於黨,忠於人民,在文藝創作和國際活動中,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績,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楊朔追悼會悼詞評) [12] 

楊朔後世紀念

1980年9月15日,三百餘人在北京“和大”原址的大禮堂參加了楊朔的追悼會。追悼會由時任文聯副主席夏衍主持,時任對外友協副會長林林致悼詞。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