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部非洲關税同盟

鎖定
南部非洲關税同盟(SACU),1969年成立,前身是1910年南非聯邦與南部非洲英屬殖民地的關税同盟協定是南部非洲國家間的區域性經濟組織。它是全球最古老的關税同盟,也是非洲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組織之一。 [1] 
中文名
南部非洲關税同盟
外文名
SACU
屬    性
區域性經濟組織
成立時間
1969年 [1]  [3] 

南部非洲關税同盟組織體系

南部非洲關税同盟機構設置

(1)部長理事會:最高決策機構。
(2)關税同盟委員會:由成員國高級官員組成,受部長理事會領導,負責關税同盟協定的實施。
(3)秘書處:負責關税同盟的日常管理,協調並監督部長理事會和關税同盟委員會所作決定的執行情況。
(4)特別法庭:對部長理事會負責,當成員國對協定的理解或執行產生爭議和分歧時予以仲裁。
(5)關税委員會:由各成員國專家組成,負責就對共同關税區以外進口貨物的關税徵收標準,及其調整以及反傾銷、徵收反傾銷税和保護關税等問題向部長理事會提出建議。 [1] 

南部非洲關税同盟組織成員

南部非洲關税同盟組織成立

南部非洲關税同盟成立日期

1969年成立,前身是1910年南非聯邦與南部非洲英屬殖民地的關税同盟協定,是全球最古老的關税同盟,也是非洲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組織之一。 [1] 

南部非洲關税同盟成立宗旨

通過建立關税同盟,促進區內商品自由流動,協調對外貿易政策,推動成員國經濟社會發展。 [1] 

南部非洲關税同盟組織總部

SACU總部設在納米比亞首都温得和克,每年輪流在成員國首都舉行部長理事會。 [1] 

南部非洲關税同盟主要活動

南部非洲關税同盟(SACU)成員國間先後簽有1910年“關税協定”和1969年《南部非洲關税同盟協定》。1994年新南非成立後,成員國就修訂1969年關税同盟協定展開談判,2002年10月簽署新《南部非洲關税同盟協定》,提高了博、納、萊、斯四國關税收入分成比例。SACU關税分成成為上述四國財政收入重要來源。2010年,五國領導人再次簽署協議,提出共同致力於將該同盟建成一個促進區域內經濟一體化,確保各國都能實現均衡發展的組織。同時強調,在與其他國家或集團進行貿易談判時,同盟內部各國要進一步加強團結與協調,以共同的立場一致對外。2013年11月,南部非洲關税同盟(SACU)建立“南部非洲關税同盟地區關税貿易論壇”(SACU Regional Customs Trade Forum),旨在加強成員國與私營部門之間的互動。該論壇是與世界海關組織和瑞典國際發展合作署合作建立,將致力於解決税收徵管的挑戰和應對商業環境變化。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成員國冰島列支敦士登挪威瑞士)與南部非洲關税同盟(SACU)簽訂的自貿協定自2008年5月起實施。根據協定,EFTA將對來自SACU成員國的所有貨物免關税,而SACU市場將在2014年前對EFTA產品逐步減免關税。2007年,EFTA向SACU出口額達8.5億美元,主要為藥品和機械產品;SACU向EFTA出口額達16億美元,主要為寶石、鎳和鋁。考慮到各成員國的發展水平差異,該協定對納米比亞、萊索托、博茨瓦納和斯威士蘭四國給予特殊貿易待遇,並制定了經濟合作與技術援助原則。
因南非經濟疲軟,南部非洲關税同盟(SACU)財年税收近年來逐年減少。 [1]  [4] 

南部非洲關税同盟與華關係

是中國重要對非貿易伙伴,但中國同其中一個成員國(斯威士蘭)尚未建交。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