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納米比亞

鎖定
納米比亞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Namibia),簡稱納米比亞,原稱西南非洲,北同安哥拉、贊比亞為鄰,東、南毗博茨瓦納南非,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1600公里。全境大部分地區在海拔1000~1500米。西部沿海和東部內陸地區為沙漠,北部為平原,國土面積824269平方公里,人口259萬(2021年),88%為黑人,白人和有色人約佔總人口的12%。奧萬博族是最大的民族,佔總人口的50%,首都温得和克,全國劃分為14個行政區。
15-18世紀,荷蘭葡萄牙英國等殖民者先後入侵。1890年被德國佔領。1915年7月南非出兵佔領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1920年12月17日,國際聯盟“委託”南非統治該地。南非1949年吞併該地。1960年西南非洲人民組織成立,開始進行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1966年聯合國大會根據西南非洲人民的決定將“西南非洲”更名為“納米比亞”。1990年3月21日實現獨立,成為非洲大陸最後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次日,中國與納米比亞建交。
納米比亞地廣人稀,礦產資源豐富,礦業、漁業、畜牧業為三大傳統支柱產業,製造業不發達。納米比亞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加入了南部非洲關税同盟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自貿園區及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 [6]  ,2022年納米比亞國內生產總值126.1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4911美元,經濟增長率4.6%。 [1] 
中文名
納米比亞共和國
外文名
The Republic of Namibia
簡    稱
納米比亞
所屬洲
非洲
首    都
温得和克
主要城市
鯨灣港斯瓦科普蒙德
國慶日
1990年3月21日
國    歌
《納米比亞,勇氣之地》
國家代碼
NAM
官方語言
英語
貨    幣
納米比亞元
時    區
UTC+1
政治體制
半總統共和制
人口數量
259 萬(2021年)
人口密度
3.1 人/平方公里(2020年) [5] 
主要民族
奧萬博族、卡萬戈、達馬拉、赫雷羅以及卡普里維、納馬、布須曼、雷霍伯特和茨瓦納族。
主要宗教
基督教
國土面積
824269 km²
水域率
忽略不計
GDP總計
126.1 億美元(2022年)
人均GDP
約 4911 美元(2022年)
國際電話區號
264
國際域名縮寫
.na
道路通行
靠左駕駛
國家格言
“團結,自由,正義”
最大城市
温得和克
地理最高點
布蘭德山
國際組織
WTO不結盟運動
舊    名
西南非洲
主要學府
納米比亞大學

納米比亞歷史沿革

赫雷羅族女人 赫雷羅族女人
在西方殖民者到來之前,納米比亞當地居民從事漁獵,並出現種植業。
15世紀,荷蘭、西班牙、英國等殖民者接踵而至。
1884年,德國佔領沿海一帶,1890年佔領全境。
1915年7月南非出兵佔領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
1920年12月17日,國際聯盟“委託”南非統治該地。南非1949年吞併該地。
1960年4月,西南非洲人民組織成立,並於1966年8月26日領導人民開始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鬥爭。
1967年5月聯大特別會議決定成立西南非洲理事會(後改稱聯合國納米比亞理事會)作為該地行政當局,負責結束南非的非法佔領。
1968年6月12日聯合國大會將“西南非洲”更名為“納米比亞”。
1978年9月29日,聯合國通過435號決議,要求終止南非統治,通過聯合國監督下的公民投票實現納米比亞獨立。
1989年11月,在聯合國監督下進行制憲議會選舉,西南非洲人民組織獲勝執政。
1990年2月,薩姆·努喬馬當選為首屆國家元首。
1990年3月21日,納米比亞正式宣佈獨立,定國名為納米比亞共和國。同時也標誌着殖民時代的終結。
1990年4月,被接受為聯合國第160個成員國。

納米比亞地理環境

納米比亞區域位置

納米比亞地處非洲西南部,西瀕大西洋,北和東北面與安哥拉、贊比亞毗鄰,東鄰博茨瓦納,南毗南非。納米比亞的國土面積為82.4萬平方公里,居非洲第15位,世界第34位。南北長約1300公里,南窄北寬,東西寬480~930公里,海岸線長約1600公里。 [6] 

納米比亞地形地貌

國家地圖 國家地圖
納米比亞沿海有狹長平原;內陸全屬高原、山地,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點2,600米。中部為中央高地;東部為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西部沿海一帶為沙漠性平原。位於西部偏北的布蘭德山海拔2610米,為全境最高點。南部的奧蘭治河和北部的庫內內河,分別為同南非安哥拉的界河。
大地構造上納米比亞位於著名的卡拉哈里克拉通的西北部,其境內出露最老地層為下元古界,基岩出露面積約為4600,第三紀一現代沉積(卡拉哈里層)覆蓋面積約為54%。區域構造單元組成上,納米比亞區域地質構造由以下三種單元組成:
地盾區主要分佈在納米比亞西北部和西南部,由基底直接裸露的早中元古代變質岩和侵人其內的古老火成岩組成,變質地層原巖為一套海相地槽型沉積,其內主要的金屬礦化有Au、Cu、PbZn等。
裂谷活動帶地區在納米比亞較廣泛分佈。晚元古代時期,納米比亞古陸發生大規模裂谷作用,其內發育了巨厚的裂谷型沉積,裂谷後期發生褶皺變形,並伴有火成岩體侵入,其內主要的金屬礦化有Cu、Pb、Zn、U、Mo、Fe、Sn、W、稀土、Au等。
納米比亞的沙漠 納米比亞的沙漠
地台區在變質基底和裂谷活動帶之上發育有未變質的、缺乏構造變動的沉積岩區。
納米比亞發育的各時代地層有:(1)下中元古界Vaalian系和Mokolian系: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碎屑沉積岩沉積,大部遭受了較強變質,成為變質基底。(2)上元古界Damara系:為一套陸間裂谷型沉積,早期主要為河流相湖泊相碎屑岩沉積和裂谷火山岩沉積,中晚期為海相碎屑岩、碳酸鹽沉積。(3)寒武系Nama羣:為一套地台蓋層型沉積,主要由一套淺海相的碎屑岩碳酸鹽巖沉積組成。(4)Karo。層序:為一套地台蓋層沉積,由沉積岩和火山岩兩套巖系組成,沉積岩系位於下部,主要由砂岩、粉砂岩、頁岩組成,含有重要的煤層,時代為石碳紀~三疊紀;火山岩系位於上部,形成於侏羅~白奎紀。
納米比亞構造線受泛非造山作用影響,主要為北西向和北東向,主要由一系列衝斷層和褶皺構造組成,它們不僅控制了晚元古代以來納米比亞火成岩體的分佈,而且也控制了後期沉積盆地的形成和沉積岩的展布。

納米比亞氣候特徵

納米比亞屬亞熱帶乾旱、半乾旱氣候,年均300天為晴天,是撒哈拉以南最乾旱的國家之一。年均降雨量為270mm,年降雨量地區差別比較大,從沿海的不足50mm、中部地區的350mm到東北部的700mm不等,除最南部在冬季(6-9月)降雨外,全國70%的降雨集中在11月到次年的3月。
因地勢較高,氣温略低於世界上同緯度的其他地區,終年温和,晝夜温差較大。一年分四季:9月初春,12月入夏,3月秋來,6月冬至。內地夏季白天平均氣温20-34°C,偏遠的北部和南部地區氣温經常高於40°C。內地冬季白天平均氣温18-25°C,夜間氣温經常低於0°C,並常有地霧。沿海地區受本格拉寒流影響,氣温常年保持在15-25°C,夜間常有濃霧。

納米比亞自然資源

納米比亞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素有“戰略金屬儲備庫”之稱。現已開採30餘種礦產,其中最有價值的是鑽石、鈾、銅、鉛、鋅和金,礦產品90%出口。
納米比亞的海洋漁業資源極為豐富,為非洲第三大捕魚國家,是繼採礦業和旅遊業之後的第三大收入來源,漁業出口約佔出口總額的15%。主要產品有鱈魚、金槍魚、沙丁魚、竹莢魚、龍蝦、蟹等,其中90%供出口。在納米比亞註冊的捕撈船隻有300餘艘,年捕撈量50萬至80萬噸,年均產值約4.8億美元,直接提供1.68萬個就業崗位。 [1] 

納米比亞行政區劃

納米比亞區劃

納米比亞全國劃分為14個行政區(省),分別為:贊比西(Zambezi)、埃龍戈(Erongo)、哈達普(Hardap)、卡拉斯(Karas)、霍馬斯(Khomas)、庫內內(Kunene)、奧漢圭納(Ohangwena)、東卡萬戈(Okavango East)、西卡萬戈(Okavango West)、奧馬赫科(Omaheke)、奧穆薩蒂(Omusati)、奧沙納(Oshana)、奧希科託(Oshikoto)和奧喬宗朱帕(Otjozondjupa)。首都為温得和克(Windhoek)。 [1] 

納米比亞主要城市

首都温得和克地處中部高原,海拔1650米,人口40.5萬,年最高氣温30℃,最低氣温7℃。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工商業、旅遊業繁榮,有國際機場和方便的公路網和鐵路線。
其他重要城市還有:北部邊界商業、交通中心奧沙卡蒂,這也是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楚梅布是北部採礦和冶煉中心,盛產銅、金、鉛、鋅等,交通方便,文娛、體育設施較齊全。呂德里茨港是西南海岸主要漁港,是著名旅遊點和鑽石開採區。斯瓦科普蒙德是著名海濱城市(距鯨灣30公里),城市整潔涼爽,商業、旅遊業興旺,是避暑度假勝地。卡里比布為中西部半寶石、工業礦石基地,畜牧業興旺。奧奇瓦龍戈為中北部農牧業中心,交通便利,附近有野生動物園。基特曼斯胡普是南部交通重鎮和紫羔羊養殖中心。奧蘭治蒙德是鑽石加工中心。 [6] 

納米比亞國家象徵

納米比亞國旗

納米比亞國徽 納米比亞國徽
納米比亞國旗啓用於1990年3月21日。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為左上方和右下方為藍色和綠色兩個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一條兩側有白色細邊的紅色寬帶從左下角斜貫至右上角。旗面左上角有一個放射12道光芒的金色太陽。太陽象徵生命和能力,金黃色代表温暖和該國的平原、沙漠;藍色象徵天空、大西洋、海洋資源和水及其重要性;紅色象徵人民的英雄主義,表達人民決心建設一個平等、美好的未來;綠色代表該國的植物和農業;白色象徵和平與統一。

納米比亞國徽

納米比亞國徽是在中央上繪有一面國旗圖案的盾微,盾微底部的黃色代表遼闊的納米布沙漠;沙漠下面嵌有一條白色飾帶,上面用英語刻着國家的憲法原則:“團結、自由、公正”。盾徽上方展翅的魚鷹代表水資源,鷹爪下繪有國家主要的礦產資源鑽石;兩側分別立着兩隻納米比亞特有的非洲直角羚羊,是豐富的自然資源的縮影。

納米比亞國歌

《納米比亞,勇敢之地》
歌詞大意:納米比亞,勇敢的大地,我們在爭取自由的鬥爭中贏得勝利,光榮歸於那些為自由浴血奮戰的勇士。我們奉獻愛心與忠誠,團結在一起,建設美麗的納米比亞,我們的國家納米比亞。可愛的大平原上高舉起自由的旌旗。我們的國家納米比亞,祖國納米比亞,我們熱愛你。

納米比亞國花

千年蘭

納米比亞國鳥

紅胸黑鵙

納米比亞人口民族

納米比亞的辛巴族 納米比亞的辛巴族
根據納米比亞統計局發佈的2018年勞動力調查報告,納米比亞全國人口為241.4萬。農村地區人口占50.1%,城市人口占49.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不到3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勞動力佔全國人口的45.2%,其中0.07%的勞動力接受過大學及以上教育。2021年,人口259萬人。
在納米比亞14個省中,中部霍馬斯省人口最多,佔全國人口的18.5%。北部奧漢圭納區佔比10.8%,奧穆薩蒂佔比10.5%。南部卡拉斯省、哈達普省、西北部庫內內省和東部奧馬赫科省人口較少。
奧萬博族是納米比亞最大的部族,人口占全國人口的50%。其他主要部族有:卡萬戈、達馬拉、赫雷羅,以及卡普里維、納馬、布什曼、雷霍伯特和茨瓦納族。 [6] 

納米比亞政治

納米比亞政體

1990年通過的憲法規定:納米比亞是一個主權、獨立、統一和世俗的共和國;實行三權分立、兩院議會和總理內閣制。獨立後,政局一直保持穩定。人組黨政府重視教育、衞生、基礎設施建設等,注重人民生活的改善,經濟社會事業不斷髮展。2009年11月,納舉行獨立後第四次議會和總統大選,人組黨獲勝,贏得國民議會72個民選席位中的54席,該黨候選人希菲凱普涅·波漢巴再次當選總統,於2010年3月正式就職。2010年11月,人組黨在地方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在省議會選舉中得票92%,掌控全國13個省中的12個;在地方政府選舉中得票64%,獲全部310個席位中的197個。2012年11月底,人組黨成功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集體。隨後,波漢巴總統對內閣進行大幅改組。

納米比亞憲法

現行憲法於1990年2月制定,後經過數次修訂。憲法規定:納實行三權分立、兩院議會和總統內閣制,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任期5年,不得超過兩任;經內閣建議,總統可以宣佈解散國民議會並舉行全國大選;同時總統應辭職並在議會解散後的90天內選舉新的總統;修改憲法須經議會兩院各2/3多數通過等。 [1] 

納米比亞議會

由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和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組成。國民議會每屆任期5年。本屆國民議會於2020年3月組成,共104個議席,在96個直選議席中,人組黨佔63席,另有總統提名議員8名,任期至2025年3月。本屆國民議會議長彼得·卡賈維維(Peter Katjavivi),2015年3月就職,並於2020年3月連任。
全國委員會由全國14個區委員會選舉42名代表組成。每年至少舉行兩次會議。總統無權解散全國委員會。第六屆全國委員會於2020年12月成立,任期至2025年12月。主席盧卡斯·西寧博·穆哈(Hon. Lukas Sinimbo Muha)。 [1] 

納米比亞政黨

有大小政黨40多個,其中10個政黨在本屆國民議會有席位。主要政黨有:
(1)西南非洲人民組織(South West African People's Organization-SWAPO-PARTY):簡稱人組黨,執政黨。1960年4月19日成立,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奧萬博蘭人民組織,得到納最大民族奧萬博族及其他社會階層的廣泛支持,1966年8月開始武裝鬥爭,1989年11月在制憲議會選舉中獲勝,成為執政黨。1991年12月舉行了納米比亞獨立後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從民族解放組織轉變為羣眾性政黨。2022年11月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哈格·根哥布、內通博·南迪-恩代特瓦分別當選連任主席和副主席,索菲婭·沙寧瓦(Sophia Shaningwa)當選連任總書記。 [7] 
(2)大眾民主運動(Popular Democratic Movement):原稱特恩哈爾民主聯盟,2018年1月改稱現名。由白人共和黨聯合10個民族集團於1977年11月成立,1989年經重新組合後包括12個政黨和派別,宣稱“既反對共產主義,也反對種族主義”。2003年,其重要成員共和黨和全國團結民主組織相繼宣佈退盟。現任主席麥克亨利·韋納尼(McHenry Venaani)。該黨在2019年大選中獲得16個議席。
(3)民主與進步大會(Rally for Democracy and Progress):2007年11月,由前外交部長希迪波·哈穆滕尼亞和前礦業與能源部長傑薩亞·恩亞穆共同組建。在2009年11月舉行的大選中首次參選並在國民議會中獲8個席位。主張進一步鞏固民主、尊重人權,反對獨裁和威權體制,反對個人崇拜;加大減貧力度,積極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該黨在2019年大選中獲得1個議席。
(4)無地人民運動(Landless People Movement):成立於2016年,主張激進的土地改革政策。現任主席伯納德斯·斯瓦特布伊(Bernadus Swartbooi)。該黨目前是納國民議會第三大黨,擁有4個議席。
(5)獨立愛國者變革黨(Independent Patriots for Change):成立於2020年8月,關注民生、追求變革。現任主席潘杜勒尼·依圖拉(Panduleni Itula)。 [1] 

納米比亞政府

本屆政府於2020年3月組成。現主要成員有:總統南戈洛·姆本巴(Nangolo Mbumba),副總統內通博·南迪-恩代特瓦,總理莎拉·庫貢蓋盧瓦-阿馬蒂拉(Saara Kuugongelwa-Amadhila,女),副總理兼國際關係與合作部部長內通博·南迪-恩代特瓦(Netumbo Nandi-Ndaitwah,女),總統事務部部長克里斯蒂娜·赫貝斯(Christine Hoebes,女),國防和老兵事務部部長弗蘭斯·卡波菲(Frans Kapofi),內政、移民與安全保衞部部長艾伯特·卡瓦納(Albert Kawana),工業化與貿易部部長露西亞·伊蓬布(Lucia Iipumbu,女),財政與公共企業部部長利蓬布·希米(Lipumbu Shiimi),教育、藝術與文化部部長安娜·恩吉蓬多卡(Anna Nghipondoka,女),體育、青年與國家服務部部長阿格尼絲·瓊加雷羅(Agnes Tjongarero,女),工程與交通運輸部部長約翰·穆托爾瓦(John Mutorwa),信息化與通訊技術部部長佩亞·穆舍倫加(Peya Mushelenga),性別平等、減貧與社會福利部部長多琳·西奧卡(Doreen Sioka,女),農業、水資源和土地改革部部長卡勒·舍爾特魏因(Calle Schelttwein),城鄉發展部部長埃拉薩圖斯·烏託尼(Erastus Uutoni),衞生與社會服務部部長卡倫比·尚古拉(Kalumbi Shangula),高等教育、培訓與創新部部長伊塔·坎吉—穆蘭吉(Itath Kandjii-Murangi,女),環境、林業與旅遊部部長波漢巴·希費塔(Pohamba Shifeta),漁業與海洋資源部部長德里克·克拉曾(Derek Klazen),司法部部長伊馮娜·道薩布(Yvonne Dausab,女),勞工、勞資關係與就業創造部部長烏託尼·努喬馬(Utoni Nujoma),礦業與能源部部長托馬斯·阿爾温多(Thomas Alweendo)等。 [1]  [9] 

納米比亞司法

由最高法院、區法院和地方法院組成。最高法院大法官和總檢察長由總統商內閣和司法諮詢委員會後任命。區和地方法院法官由司法部長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彼得·希武特(Peter Shivute)。 [1] 

納米比亞政要

前總統哈格·根哥布。1941年8月3日出生於納北部奧特宗朱帕省,達馬拉族。1964-1974年在美國期間獲得政治學學士、碩士學位,2004年獲英國利茲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青年時代投身納解放運動,參與創建人組黨,系納獨立憲法起草人之一。1975年至2002年擔任人組黨政治局委員。1990年3月納獨立後出任總理,並連任至2002年。2002年8月退出納政壇,2003年移居美國,受邀請擔任政府間國際組織“非洲事務全球聯盟”(GCA)執行書記。2004年重返政壇。2007年重新當選人組黨政治局委員,出任人組黨副主席、國民議會黨團領袖。2008年4月任貿易與工業部部長。2012年再次出任總理。在2014年11月舉行的大選中當選總統,2015年3月就職。2017年11月,當選人組黨主席。在2019年11月大選中獲勝連任總統,2020年3月就職。當地時間2024年2月4日,哈格·根哥布逝世。 [1]  [8] 
南戈洛·姆本巴(Nangolo Mbumba):總統。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後先後擔任過內閣秘書、農業部長、財政部長、新聞部長、教育部長、安全部長等職務,2013年至2017年任人組黨總書記。當地時間2024年2月4日,南戈洛·姆本巴宣誓就任納米比亞新總統。 [9] 

納米比亞經濟

納米比亞綜述

世界上海洋漁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鈾、鑽石等礦產資源和產量居非洲前列。礦業、漁業和農牧業為三大傳統支柱產業,種植業、製造業較落後。獨立後,人組黨政府先後制訂了5個五年經濟發展計劃(第五個國家發展計劃為2017-2022年)及2030年遠景規劃,大力吸引外資發展製造業、礦產品加工業、旅遊業和金融服務業,扶持黑人企業發展,同時注意維護白人合法權益,納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14年和2015年,經濟增長率分別達6.4%和6.0%。2016年初以來,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和國內旱災、基礎設施薄弱等影響,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為扭轉困境,政府削減預算、減少開支,努力推動農牧產品出口和旅遊創匯,積極發展工業園區。新冠疫情暴發後,納旅遊業等支柱產業遭受重創,經濟發展較為困難。2022年7月,納政府宣佈成功遏制疫情,全面取消防疫措施,各項經濟社會活動逐步重回正軌。在採礦業、農牧漁業、旅遊業持續復甦帶動下,納經濟逐步回升。
2022年納主要經濟數據如下(數據來源:《倫敦經濟季評》、世界銀行報告等):
國內生產總值:126.1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4911美元
經濟增長率:4.6%
通貨膨脹率:6.1%
外債總額:83億美元
外匯儲備:27.8億美元
匯率:1美元≈18.16納元 [1] 

納米比亞工礦業

製造業不發達,80%的市場由南非控制。製造企業約300家,90%以上為小規模私人企業,主要行業有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皮革加工、木材加工和建材化工等。礦業是納傳統支柱產業,90%的礦產品出口,主要生產氧化鈾、鑽石、黃金等。2020年,納米比亞鈾產量5413噸。納是重要鑽石供應國。近年來,納鑽石銷售市場擴大,除美國外,還銷往中東和日本等地。
納米比亞的礦產主要有:
(1)鑽石。鑽石為納米比亞最重要的礦產品,產量居世界第六位,原鑽或半加工鑽石几乎全部出口。2016年至2019年,鑽石產量分別為157萬克拉、180萬克拉、202.8萬克拉和171.3萬克拉。根據納米比亞央行數據,2020年納米比亞鑽石產量為146.1萬克拉,同比下降14.7%,出口額71億納元,下降24.5%。納米比亞德比爾海洋鑽石公司成立於2001年1月,是納米比亞最大的海鑽企業,De Beers公司佔股70%,納米比亞鑽石公司佔股30%。近年來,納米比亞近海鑽石產量不斷增加,甚至超過陸地鑽石產量。
(2)鈾。納米比亞全國已發現8處鈾礦,主要集中在埃龍戈省大西洋沿岸的納米布沙漠中。鈾儲量約28萬噸,佔世界儲量的5%,為納米比亞重要程度排名第二的礦產品。目前產量約佔世界產量的10%,居非洲首位,世界第四位。2012年,納米比亞的鈾礦生產獲得顯著增長,達5514噸,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0.4%。此後受國際市場鈾價下跌影響,鈾產量持續下降,2015年產量達到低點,僅為2947噸。根據納米比亞央行數據,2020年納米比亞鈾產品產量6382噸,同比下降2.2%,但由於匯率貶值,加之國際鈾價升高,出口收入增加25%,達114億納元。
(3)銅。納米比亞的銅儲量約為200萬噸。獨立以來,銅產量不斷下降。已有100年曆史的楚梅布銅礦為最大的礦山,2020年,納米比亞銅出口量為46356噸。
(4)鉛。納米比亞鉛儲量約為100萬噸,為非洲第一大鉛生產國。鉛主要產於楚梅布礦、科姆巴特礦和羅什皮納礦。
(5)鋅。納米比亞的鋅儲量約為1180萬噸,為非洲第三大鋅生產國。鋅主要產於羅什皮納地區,位於羅什皮納以北25公里的蠍子鋅礦是最主要的鋅礦山,為露天礦,已探明鋅儲量2480萬噸,平均品位10.96%,年產15萬噸高品位鋅,由英美基本金屬公司在納米比亞獨資的蠍子鋅礦公司經營。根據納米比亞央行數據,2020年納米比亞鋅出口量為103218噸。
(6)黃金。納米比亞黃金儲量約為1萬噸,主要分佈在楚梅布以西和中西部卡里比布到西海岸之間。根據納米比亞央行數據,2020年納米比亞黃金出口量為6399千克。

納米比亞農牧漁業

捕魚和魚製品是除礦業外,納米比亞的另一重要產業,2019年增長6.1%,佔GDP的2.8%。納米比亞漁業部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號召新的各種魚類捕撈權持有人積極參與,從事海產品捕撈、加工和營銷。2014年,納米比亞漁業部宣佈,政府將不再禁止外國投資者獲取在納米比亞的捕魚權,但不允許納米比亞本國公司將捕魚權轉售予外國投資者。納米比亞漁業企業多為西班牙公司控制,另有少數合資公司和當地公司,主要集中在沃爾維斯灣港和呂德里茨港,共僱用約1.4萬人,約有300艘捕魚船。最大捕撈品種是鱈魚和竹莢魚。納米比亞是向歐盟供應鱈魚最多的國家,出口至歐洲的水產品約佔全部水產品出口收入的30%。納米比亞年均海洋捕撈量達55萬噸,價值約70億納元(約合5.4億美元),在非洲居第三位,在全球居第30位。納米比亞漁業及海洋資源部決定根據各漁業公司的業績分配捕撈配額,無業績的公司將被註銷或受到處罰,捕撈配額分配新機制於2016年1月啓用。2020年,納米比亞漁業出口收入101.18億納元,同比下降3.8%。
農業是納米比亞主要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畜牧業收入佔農牧業總收入的50%以上,以養殖牛、羊為主。2020年,全年出口肉類和畜產品價值為9.54億納元,同比下降37.1%。大部分畜產品出口南非和歐洲,遍及全球22個國家。納米比亞產的紫羔羊皮以Swakara品牌馳名世界。納米比亞農牧業受氣候影響較大。納米比亞國有土地約佔全國土地的15%,各部族佔有的村社公地佔41%,私有土地佔44%。全國共有26個農業區,全國可耕地面積6900萬公頃。農作物主要產於北部地區,楚梅布—赫魯特方丹—奧塔維地區是玉米生產主要基地,稱為“產糧金三角”。卡普里維省是潛在的糧食產區,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高粱和小麥等。由於全國大部分地區雨量稀少,良田面積小,大部分土地貧瘠,農業不發達,農作物產出低且不穩定,全國70%的糧食依賴進口,91%的進口糧食來自南非,有44萬人仍處於糧食不安全狀態,佔全國人口的18.3%。自2010年以來,儲備穀物7.3萬噸,估價為3.285億納元。其中3.6萬噸用於政府的糧食救濟計劃,這增加了自然災害情況下的糧食供應。 [6] 

納米比亞旅遊業

旅遊業較發達,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0%左右。海灘、自然保護區等旅遊景點集中在北部和南部地區,其中北部的艾淘沙公園聞名世界。1997年,納成為世界旅遊組織成員。近年來,赴納國際遊客逐年遞增,2016年共有147萬外國遊客赴納觀光。納發展旅遊業條件優越,主要有地形地貌豐富多彩,生物多樣化特點突出,注重生態保護以及交通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等。2014—2019年,旅遊業發展迅速,逐漸成為納米比亞第四大支柱產業。國際機構彭博社將納米比亞列為全球最受歡迎的20個旅遊目的地之一,《福布斯》雜誌將納米比亞列為非洲最實惠的旅遊目的地。2019年,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旅遊競爭力指數排名,納米比亞在撒哈拉以南國家中排名第四位,僅次於毛里求斯、南非和塞舌爾。預計到2029年,納米比亞旅遊業將創造12.2萬個直接就業崗位,佔全國就業總人數的15.7%。外國遊客主要來自南共體成員國。訪問納米比亞的中國遊客人數迅速增加。
新冠疫情之前,旅遊業外匯收入在納米比亞各產業中列第三位,僅次於礦業和漁業。2012—2018年,旅遊業年平均增長率為7.2%。受疫情影響,2020年旅遊業對納米比亞GDP貢獻率降至2%,創造外匯收入19億納元,同比下降37.3%。納米比亞央行2020年年報顯示,旅遊業創造就業數量鋭減30%。 [6] 

納米比亞財政金融

納是南部非洲關税同盟和蘭特貨幣區成員國。財政金融大權集中於中央,90%財政收入源於税收。從南部非洲關税同盟所得收入佔每年財政收入的20%~30%。納65%的銀行為外國資本掌握。
納米比亞元正面 納米比亞元正面
納米比亞銀行(Bank of Namibia)是納米比亞的中央銀行。納米比亞有4家商業銀行:納米比亞第一國民銀行(FirstNational Bank of Namibia Limited)、納米比亞標準銀行(Standard BankNamibia limited)、納米比亞耐德銀行(Nedbank Bank Namibia Limited)和温得和克銀行(Bank Windhoek Ltd)。前三家銀行均是南非銀行在納米比亞的子公司。此外,納米比亞還有四家國有專業銀行機構、一家中小企業銀行和一家微型金融銀行。
1992年9月30日, 納米比亞證券交易所(Nambian Stock Exchange,NSX)正式成立,2005年納米比亞證交所曾是非洲市值第二大證券交易所、非洲交易量第五大證券交易所。納米比亞證券市場發展較快,但是以兩地上市公司(Dual Listing)為主,主要是在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JSE)一級市場發行(Primary list),本地上市公司規模較小。納米比亞證券交易所分為主板(Main Board)、創業板(Development Capital Board)。 [6] 

納米比亞對外貿易

主要出口礦產品、漁產品、畜牧產品及初級加工產品,其中礦產品出口(除鑽石)佔出口額的36%,鑽石佔16%。經濟對進口依賴性強,絕大部分生產、生活資料需要進口。接近90%的進口商品來自南非。主要出口市場為南非、英國、美國等。
根據納米比亞統計局數據,2020年納米比亞出口額為887億納元(約合54.6億美元),同比下降3.8%;進口額為1083億納元(約合66.6億美元),同比下降3.5%。貿易逆差達195.6億納元(約合13.4億美元),較2019年略有減少。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2020年中國與納米比亞進出口貿易總額為7.81億美元,同比增長10.1%。其中,中國向納米比亞出口2.23億美元,同比增長12.6%,中國自納米比亞進口5.58億美元,同比增長9.1%。
納米比亞最大的貿易伙伴是南非,雙方貿易額佔納米比亞貿易總額的27.8%。2020年,納米比亞最大的出口國仍然是中國,佔納米比亞出口總額的36%,較上一年度擴大10.1個百分點。 [6] 

納米比亞外資

納米比亞實行自由市場經濟,對外資持歡迎態度。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佈的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2020年納米比亞吸收外資流量為-7500萬美元;截至2020年底,納米比亞吸收外資存量為60.7億美元。
據納米比亞央行數據顯示,2020年納米比亞直接吸收外資流量為-8200萬美元;截至2020年底,納米比亞吸收外資存量為60.7億美元。根據納米比亞央行數據,2020年納米比亞吸收外國直接投資主要來源地依次為南非(37.8%)、中國(31.7%)、毛里求斯(9.5%)、英國(5.7%)、加拿大(2.8%)、英屬維爾京羣島(2.5%)、德國(1.8%)、馬來西亞(1.5%)、西班牙(1.3%)、荷蘭(1.2%)。 [6] 

納米比亞外國援助

1990~1998年共獲外援約47.88億納元,主要援助國有德國(佔外援的30%)、瑞典(佔外援的23%)、挪威、美國等。援款主要用於創造就業機會、減少收入分配不公和扶貧。2010年,納共獲得20億納元的發展援助,主要用於艾滋病防治、教育、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 [1] 

納米比亞文化

格言
團結,自由,正義(Unity, liberty, justice)

納米比亞語言

英語為官方語言,當地語言中以奧萬博語和納馬語使用最為普及,其他語言還有阿非利卡語、德語、葡萄牙語等。人們通常講2~3種語言。小學階段包含本地語言,中學以上階段的授課語言為英語。 [6] 

納米比亞宗教

納米比亞
納米比亞(2張)
納米比亞90%的居民信仰基督教,其餘信奉原始宗教。 [6] 

納米比亞習俗

納米比亞的風俗習慣既帶有非洲土著人的突出特點,又具有歐洲人的鮮明色彩。納米比亞人注重禮貌,講究禮節,認為得體的稱謂是知識、文化和修養的體現。
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納米比亞人十分重視見面禮節,講究社會交往活動的着裝,流行“尊老敬長”、“女士先行”的風氣。應邀到納米比亞朋友家中做客,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赴約,這是對主人的尊重。 [6] 

納米比亞藝術

《納米比亞舞蹈速寫》 陳玉先 《納米比亞舞蹈速寫》 陳玉先
納米比亞的舞蹈的節奏強烈,它的動作特徵,主要是強調了人體每個部位,如頭、頸、肩、胸、腰、胯和四肢的表現力,其中最突出的是頭部的甩動、胸部的起伏、腰部的屈伸、胯部的擺動和旋轉。在赤道以南布須曼人居住區的巖洞上的壁畫表明,早在6000多年以前,這裏就有了舞蹈。舞蹈動作並無嚴格的規定,只有比較統一的律動和節奏。舞蹈服飾十分簡陋,舞者大多全身赤裸,僅在腰際系一遮體物。隨着生產和文明的發展,貝殼、羽毛、上了顏色的種子、小珠子、各種金屬製品、植物纖維的編織物以及各種獸皮都被精心地加工美化用作舞蹈裝飾。

納米比亞節日

納米比亞法定節假日包括:新年(1月1日),獨立日(3月21日),受難節(復活節前的星期五),復活節(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週一,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間),國際勞動節(5月1日),卡辛加節(5月4日),非洲日(5月25日),昇天節(復活節後第四十日,5月1日到6月4日之間),英雄日(8月26日,紀念1966年人組開始武裝鬥爭),人權日(12月10日),聖誕節(12月25日),家庭日(12月26日)。納米比亞企業和商店一般每週工作5天,週六、週日休息。節假日期間,企業和商店一般不營業,現在有部分商店在週六、週日營業半天。 [6] 

納米比亞軍事

納米比亞獨立後,政府在整編前納米比亞解放軍和前西南非洲地方軍的基礎上,建立起一支統一的國防軍,總兵力1.9萬人,其中陸軍1.67萬人,空軍1100人,海軍1200人,另有警察部隊1.4萬人。 [1] 

納米比亞交通

納米比亞鐵路

納米比亞擁有超過百年的鐵路歷史,在1894—1915年德國殖民統治期間,已建成一些鐵路,其中部分鐵路今天仍在使用。納米比亞鐵路由國營公司TransNamib獨家管理。目納米比亞鐵路總長度約2687公里,都是窄軌鐵路,軌距是1067mm。其中有48%的鐵路符合SDAC鐵路18.5噸軸重標準,其餘軸重為16.5~17.5噸,時速基本在60公里/小時。
納米比亞現有鐵路狀況不佳,大部分年久失修,主要以農產品、礦產品、建築材料等散裝貨物運輸為主,其餘為集裝箱運輸、觀光路線和首都至其他城鎮的長途客運路線。 [6] 

納米比亞公路

河南國際公司承建的北部公路 河南國際公司承建的北部公路
根據納米比亞公路局最新數據,納米比亞公路總長度約為48875.27公里,其中B級瀝青路7892.7公里、沙石路26046.5公里,土路13315.6公里,鹽泥路299.9公里,多數路況良好。年平均旅客運輸量5萬人次,貨運量18萬噸。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競爭力報告》,納米比亞公路基礎設施質量居世界前列,全球排第23位,非洲排名第一。 [6] 

納米比亞水運

納米比亞海岸線長1600公里,有沃爾維斯港(又稱鯨灣港)和呂德里茨2個港口。
鯨灣港是南部非洲第五大港,由Namport公司負責運營,行使港務局職能。鯨灣港有11個泊位,長度500米,最大吃水10~12.8米。有散貨、集裝箱、油輪和漁船碼頭,裝卸倉儲設施完備,年吞吐量530萬噸散雜貨,集裝箱量約25萬標箱。每年運送貨物最多可達800萬噸,平均裝卸效率為每天8000噸。中港灣公司承建的集裝箱碼頭竣工後,吞吐量增加一倍,至每年處理75萬個標準集裝箱。2020/2021財年(2020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鯨灣港和呂德里茨貨物吞吐量增長11%,淨增63.3萬噸。其中,標準集裝箱吞吐量增長5%,增加7338個標箱。
納米比亞無內河運輸。 [6] 

納米比亞空運

納米比亞國內各主要城市均有機場,有註冊機場27個,小型簡易機場360個。全國有2個國際機場,分別是位於首都的Hosea Kutako國際機場和位於港口城市沃爾維斯灣的Walvis Bay機場。Hosea Kutako國際機場能降落所有大型客貨飛機。 [6] 

納米比亞社會

納米比亞電力

納米比亞供電系統屬於南部非洲電力庫(SAPP)組織,目前每年全國耗電600MW,其中約一半電力從南非進口。北部水電站盧阿卡納瀑布電站裝機容量347MW,每年有一半時間可以發電;首都備用煤電廠一座,裝機容量90MW,建成於1968年;鯨灣建有重油發電機組,裝機容量22.5MW,正在擴容到150MW;其餘不足部分從南非、津巴布韋進口,建有220MW輸電線路。全國有輸電線路11709公里,149個變電站。2020年,總裝機容量為760MW,總入網電力為4702GWh,其中本地發電量約為2000GWh。 [6] 

納米比亞教育

納米比亞獨立後,建立普及教育制度,2012年實現小學免費義務教育。全國擁有1500所中小學校和特種學校。主要高等學府有納米比亞大學和納米比亞科技大學,另有十多所中等技術學校和師範學校。納米比亞大學是全國唯一的綜合性大學,建於1993年,有學生4000多人。近年來,納米比亞的教育投入持續增加,根據納米比亞2021/22年度預算報告,基礎教育獲批138億納元,高等教育獲批31億納元,分別佔預算總額的23.2%和5.3%,總量較上一年度略有縮減,佔比提高。目前,初等教育入學率達93.6%,高中入學率為49.5%,高等教育普及率為24%。
納米比亞全國識字率從獨立時不到75%上升至目前的90%。納米比亞還分別與南非、德國、中國等簽署聯合研究和科技合作文件,但教育事業發展仍面臨輟學率和不及格率過高、教室嚴重缺乏和教學質量不盡人意等挑戰。 [6] 

納米比亞媒體

納米比亞全國有192家新聞機構和組織。
全國有報刊10餘種。五大日報為《納米比亞人報》(TheNamibian)、《新時代報》(New Era)、《納米比亞太陽報》(NamibianSun)、《共和者報》(The Republikein,南非荷蘭語)和《文匯報》(德語)。其他還有《納米比亞經濟學家報》(The Namibian Economist)、《南方時報》(Southern Times)、《今日納米比亞》(Namibia Today)和《温得和克觀察家報》(Windhoek Observer)等週報。另外還有《洞察納米比亞》(Insight Namibia)、《納米比亞大事》(Big Issue Namibia)等雜誌。
納米比亞廣播公司(Namib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NBC)為國有全國性廣播電視機構,成立於1990年,資金來源64%靠政府撥款。在納米比亞開播10個電台頻道,用13種語言廣播,包括英、德、南非荷蘭語,以及多種地方語言,聽眾佔全國人口的90%。有1個電視頻道,以英語節目為主,觀眾佔全國人口的45%。1998年7月,NBC開始與中國進行電視節目合作。此外,還有一傢俬營電視台(One Africa TV)和數傢俬營電台。
納米比亞通訊社(Namibia Press Agency,Nampa)依靠政府撥款運營,是半官方通訊社,總部在温得和克,與世界多家通訊社保持信息共享。南非在納米比亞設有電視轉播站。 [6] 

納米比亞醫療

獨立之初,政府對殖民時期的醫療和社會服務機構進行改革,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Primary Health Care)。現有醫院34所、診所267個,保健中心44個;共有6435張牀位,平均每千人擁有3.6張。此外還有許多私人診所。納米比亞政府重視提高人民的醫療衞生條件,根據20201/22年度預算報告,醫療衞生經費佔財政總預算的13.6%左右,但據納米比亞金融機構監管局粗略估計,醫療保險目前覆蓋人口約為41萬,僅佔全國人口的17%(其餘人口受制於公共醫療體系中關鍵藥物、醫護人員和醫療設備的缺乏)。
納米比亞的辛巴族 納米比亞的辛巴族
經過多年努力,納米比亞的艾滋病感染率趨於穩定。艾滋病母嬰傳播比例從2005年的20%降至2013年的4%,新增病例降低了50%。同時,實現85%的治療覆蓋率。但北部地區仍存在少量瘧疾病例。納米比亞衞生部確認,自2020年2月10日至4月5日,納米比亞霍馬斯省和埃龍戈省出現戊肝疫情,共有182例戊肝患者。據納米比亞《新時代報》報道,納奧姆沙蒂省2020年確認有200頭豬感染非洲豬瘟,61頭豬死亡。此外,由於2020年降水量增加,納米比亞卡萬戈地區瘧疾病例激增。2020年7月2日,納米比亞《新時代報》報道,卡萬戈地區出現7000例瘧疾病例,2019年同期為1582例。據納米比亞農業、水資源和土地改革部發布的消息,納贊比西省Kasiku區Kasenu村2021年6月3日發現口蹄疫疫情,已將該村莊30公里半徑以內地區劃為控制區,禁止所有偶蹄目動物離開或經過控制區,並開始實施積極監控和牲畜疫苗接種等措施。
根據中納兩國政府合作協定,中國在納米比亞派駐有醫療隊。援納米比亞醫療隊主要在納米比亞首都温得和克的國立卡圖圖拉醫院從事針灸和推拿工作,弘揚傳統中醫文化。援納米比亞醫療隊從1996年開始派駐,每批任期2年,2018年改為每批任期18個月。醫療隊共有4名隊員,醫生和護士各2名,由浙江省衞健委從三級甲等中醫院選派,醫生來自針灸科和推拿科,護士無特殊專業要求。第13批援納米比亞醫療隊自2020年1月開始在納米比亞提供服務。 [6] 

納米比亞體育

從1992年奧運會開始,納米比亞均派運動員參加,當年即獲2銀。1996年再獲2枚銀牌。2004年和2008年兩屆奧運會均無獎牌收入。倫敦奧運會田徑將是他們有利的競爭項目。

納米比亞外交

納米比亞外交政策

納政府迄今,已與150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奉行不結盟、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強調外交為經濟建設服務,支持加強非洲國家間的合作,主張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加強南南合作、南北對話。注重周邊外交。加強同周邊國家、亞洲國家的經貿往來。 [1] 
國際事件態度
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指其為殖民主義的新形式,主張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認為全球化必須使所有人受益,而不應僅導致有選擇性的繁榮,不應使第三世界進一步貧窮或邊緣化,否則將危及世界和平與穩定。然而在現存國際秩序下,發展中國家因經濟落後,無法同西方發達國家競爭,在全球化進程中處於被掠奪的地位。發展中國家應加強合作,在經濟全球化中求生存。聯合國應幫助發展中國家最大限度地從全球化中受益,促進各國分享經濟增長和繁榮。
主張非洲國家團結合作,非洲人必須掌握自己的命運,非洲問題應首先由非洲人自己解決。
支持非統關於聯合國改革的立場,認為聯合國應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發展、解決地區衝突等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非洲在未來安理會中應有兩個常任理事國代表。主張逐步限制並最終取消否決權。
認為“9·11事件”影響巨大,如何剷除恐怖主義的根源卻值得深思。主張只有全世界各國領導人共同致力於建立公平的社會,以消除貧困、愚昧、疾病和飢餓,才能根本解決反恐問題。
認為解決伊拉克問題的最終決定權在聯合國,而不是取決於某幾個國家或國家集團。對此類問題採取單邊主義的做法不可取,國家無論強弱都應當遵循多邊主義準則。

納米比亞對外關係

同中國的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納米比亞共和國於1990年3月22日建交。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高層交往頻繁,江澤民主席(1996年)、胡錦濤主席(2007年)曾訪納。2018年3月,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2014年4月8日,納米比亞總理根哥布訪問中國,並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根哥布表示,中國長期以來為納米比亞提供了寶貴支持和幫助,是納米比亞的老朋友、好朋友。納方正努力加快國家建設,希望深化對華友好合作關係。納方願為中國企業投資創造良好條件。
中納建交以來,中國完成了打井、經濟住房、兒童活動中心、地方議會大廈、總統官邸、水產養殖中心、毛澤東中學等援助項目。中國正在援建的項目有青年職業培訓中心二期、社會住宅項目等。
1994年,兩國簽訂貿易協定。2004年,兩國建立經貿聯委會機制,2007年4月舉行第二次會議,2018年3月舉行第三次會議。
2022年,雙邊貿易額11.5億美元,同比增長1.7%,其中中國出口5.6億美元,同比增長40.6%,進口5.9億美元、同比下降19.2%。中國主要向納出口機電產品、紡織品、傢俱等,進口天然鈾、礦產品(鉛、錳、銅礦砂)等。
兩國政府簽有文化、教育合作協定。中方派遣了多名教授和講師赴納米比亞任教。自1994年至2017年底,中國共接受納米比亞獎學金留學生262名。2020至2021學年,在華就讀的納米比亞學生總數為363名。中方在納米比亞派有醫療隊,共派遣15批60人次,目前在納有中國醫療專家4人。中方於2005年12月宣佈納米比亞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中納還簽署了引渡條約和司法協助條約。迄今,兩國共有13對友好省(市)。2018年6月,在重慶舉行的2018中國足協中國之隊國際足球賽上,中納兩國U23國家男子足球隊進行了友誼賽。2019年8月,中國航天員代表團訪納。 [2] 
中國在納米比亞擁有幾個大型的基礎設施發展項目和資源開採項目,中國在斯瓦科普蒙德(Swakopmund)附近還有一個衞星跟蹤站。文章還提及,中國在重要的會議中決定,為滿足中國的安全和發展利益,符合現有國際地位,要強化國防力量。納米比亞國防部發言人莫尼卡-舍亞(Monica Sheya)中校確認説,已看到相關報道,“相信此事正在較高級別進行商討,一旦做出決定,國防部將通知國民;只能説這麼多”。
2020年3月18日,中國駐納米比亞大使張益明向納米比亞衞生部捐贈了1000套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 [3] 
同非洲國家的關係
重視發展同非洲國家、特別是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鄰國的關係。主張南共體國家建立促進貿易、投資、地區經濟發展的共同機制,支持南共體政治、防務與安全機構的工作。支持非盟主導非洲事務。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納擔任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輪值主席。2022年9月,根哥布總統赴安哥拉出席洛倫索總統連任就職儀式。 [1] 
同西、北歐國家
同西、北歐國家有密切的經貿聯繫,德國、瑞典、挪威、法國是納主要的援助國。納獨立後即加入洛美協定並與西、北歐國家簽有多項經貿、文化和技術合作協定。歐盟向納提供主要援助領域包括教育、鄉村發展、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政府管理和非政府組織活動等,旨在幫助納促進減貧和實現可持續增長。納與德國關係特殊,目前在納有近4萬德裔白人,有30所學校教授德語。2014年同歐盟就《經濟夥伴協定》(EPA)達成共識。2021年,與德國就種族屠殺達成和解協議。2022年11月,根哥布總統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氣候變化大會期間,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簽訂納歐戰略伙伴關係協議。 [1] 
同美國的關係
美是納主要援助國之一,每年向納提供1000萬~1500萬美元的雙邊和地區發展基金。美國公司佔外國在納公司的1/3以上。美和平隊青年志願者計劃自納獨立伊始即開始實施,目前約有100名青年志願者在納政府機構、中小企業、診所、學校和社區組織開展志願服務。2001年,納獲得美《非洲增長與機會法》受益國待遇。2006年,美接受納為“千年挑戰賬户”受惠國。2019年6月,根哥布總統赴莫桑比克出席美非商業峯會。2023年7月,根哥布總統赴莫桑比克出席第十五屆美非商業峯會。 [1] 
同亞洲等國家的關係
近年來,納積極推行“東向”政策,加強同亞洲國家的合作。在高度重視對華關係的同時,積極加強同日本、印尼、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在天然氣開發、公務員培訓、遠程教育、農業、海洋漁業、港口建設、人力資源、旅遊等領域的合作,擴大經貿往來。2019年8月,根哥布總統赴日本出席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TICAD)橫濱峯會。 [1] 
同俄羅斯的關係
2019年10月,根哥布總統赴俄羅斯出席首屆俄非峯會。 [1] 

納米比亞旅遊

鳥瞰首都温得和克 鳥瞰首都温得和克
首都温得和克,海拔1680米,位於整個納米比亞的中心位置,人口31萬,四分之一是歐人後裔(1992年統計)。市內有行政機關大樓、國家博物館、中等學校和非洲奧古斯丁高等中學。温得和克附近的卡圖拉和科馬斯達爾是非洲人聚居的城鎮。
從温得和克市往北可到達伊多夏國家公園。該園建於1907年,面積達22270平方公里,動物種類繁多。園中還有伊多夏鹽池。特有的大窪地在該市北部工業區。
港市渥爾維斯灣,也譯作鯨灣港,曾經是南非的飛地,位於納國西海岸,是重要的港口和旅遊城市。這裏有繁忙的貨港,也有旖旎的海濱風光,還有生猛海鮮。遊客既能觀看到巨大的鹽場,火列鳥遍佈的堰湖,還可乘遊艇暢遊海上,與海豚嬉戲,去探訪令人難忘的海豹島,更可乘滑翔機或騎沙灘車飽覽沙漠風光,體驗大自然的神奇。
野生動物園埃託沙
納米比亞傳統舞蹈 納米比亞傳統舞蹈
埃託沙公園位於納米比亞北部,面積約2.3萬平方公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著名的野生動物園。早在1907年,當時的德國總督宣佈該園為動物保護區,此後公園面積不斷變化,1956年達近10萬平方公里,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園。獨立後,納十分重視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將可持續利用野生資源寫入憲法。全國約15.5%的土地被列為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各種珍稀和瀕危動物因此得以保護。1999年,納環境與旅遊部成立“納野生動物娛樂有限公司”,時所有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實行企業化管理,以更好地開發、利用和保護野生資源。作為納最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的埃託沙公園,納政府一直付該園實行專業化管理,採取各種措施保護園內動物和環境,並嚴格控制園內旅館的數量和規模,因而使公園至今仍保持着原始風貌。納政府已為該園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4] 
波帕瀑布景觀
英文名稱:Popa Falls,由於卡凡古(Kavango River)河水在進入博茨瓦納奧卡萬戈三角洲的途中流經波帕瀑布,流速極快,水流沖刷地層是底層陷落而形成高僅2-4公尺,但寬卻長達1.2公里的波帕瀑布。波帕瀑布由此得名。然而名字為波帕瀑布其實是不太準確的,因為它只是非洲南部第三長河奧卡萬多河段上一系列的急流。稱不上瀑布。但是波帕瀑布及其周圍的風景是很美麗的。
波帕瀑布還是mahango國家動物園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在此地觀賞帶許多鳥類,如:鸚鵡、雨燕、犀鳥、黑山雀、短趾畫眉、貓頭鷹等。還可以觀賞此地的各種濕地植物,其中兩棲、爬行動物類主要有青蛙、龜、蜥蜴、 壁虎和蛇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