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管樂

鎖定
南管樂指大陸南方語系之音樂,然而台灣所稱南管戲,則指以南管(南音、南樂、弦管……)所演唱的戲曲,包括福建梨園戲中之小梨園(七子戲)和九甲戲兩種。
中文名
南管樂
定    義
大陸南方語系之音樂
台灣別稱
南管戲
台式定義
以南管所演唱的戲曲

南管樂南管戲曲的源流

梨園戲是中國最為古老的劇種之一,起源於福建泉州地區,主要流行於泉州一帶,以及閩南方言區的漳州、廈門一帶,後來流傳至台灣及閩南華僑聚集的南洋各地。南管戲是由宋代泉州古樂融合民間歌舞發展而成,宋代時,閩南劇團戲文沿用唐代遺制,故稱之為“梨園戲”。由於歷史較為悠久,師承謹嚴,口傳心授,至今尚保留不少獨特質樸的原始劇目,和<宋元舊編>中的南戲孤本,及其完整的音樂、曲牌和別具風格的表演藝術程序。而南管戲曲文三十六大套中,除佛、道兩套外,都和梨園戲劇本相同。因此大陸地區之梨園戲即為台灣所指之南管戲。
以南管之發展言,東晉五胡亂華,北方中原民族大舉南遷避禍,中原文化遂因而傳入福建閩南泉州一帶;及至唐末經王審知兄弟的推行,並吸收唐代大麴部分精華,與當地音樂結合,逐漸形成“南管”樂曲。宋朝王室為避金人,政治經濟南遷,因福建泉州是對外最早的港口,商船雲集,人口增加,文化日趨興盛,民間娛樂場所應運而興,於是一般藝人及愛好南音之士,遂競相創作新詞,使南音的內容更加充實。
元朝時,文人加入戲曲創作,南管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內容,一方面模仿其風格從事創作。及至五大傳奇《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及《殺狗記》產生後,更豐富南管曲文;此外各地聲腔亦為南管所吸收、融合。至明代中葉以後,流行於江浙一帶崑山腔、弋陽腔傳入閩南,亦為南音所吸收,而創作亦日漸增多,迄清代,南管已相當成熟。

南管樂南管戲之派別與特色

福建的梨園戲又有大梨園(老戲)、小梨園(七子班、戲仔)之分。七子班又稱七色戲或七腳戲,即由七名童伶扮演生、旦、淨、末、醜、貼與外等七種腳色,台灣之南管戲,即以七子班最為興盛。大梨園由成人擔任演出,依派別之不同,又有下南、上路之分;小梨園則由十六歲以下少年所組成,音色較為甜美,原本多為王公貴人私有之家庭戲班。
“大梨園”中之“上路”,是指閩南以北傳入之戲曲;保存大量宋元南戲劇目,所反映的題材,大多敍述男女之悲歡離合。此外,音樂唱腔同樣是“南音”,但在曲牌處理和“管門”運用,以剛勁、淳樸及哀怨為主,別具風格,流傳民間的名曲相當多。
“下南”則為以泉州腔演唱的本地戲班;流傳之古劇目,紀錄本結構鬆散、脱節,文詞粗劣,唱白重複,保留方言本色和濃厚的泥土味,是未經文人潤色,來自民間的型態。此外,其唱腔使用“南音”,具有粗豪的聲腔特色,但內容比較貧乏。
“大梨園”與“小梨園”演出之劇目,各有“十八棚頭”。所謂“棚頭”,即是戲碼,由於閩南語稱戲台為“戲棚”,因此梨園戲舞台所上演的十八齣戲,便稱為“十八棚頭”。
從南管戲主要特色觀之,其一是劇本題材均為文戲,描述之內容以愛情為主,無武打動作;其二為唱腔使用南管,曲詞及説白均以泉州方音為主;其三為後場伴奏以泉州弦管音樂為主,悠雅纏綿為其長。另外,其表演形式相當特殊,其中的“進三步,退三步,三步到台前。”與“舉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臍,指手到鼻尖,拱手到下顎。”一般認為系受傀儡戲影響,且與宋元南戲有密切關係。

南管樂南管樂曲

南管戲所使用之音樂為南管,又稱“南曲”、“南音”、“南樂”、“弦管”、“郎君樂”、“郎君唱”等,各地名稱不一。“南樂”乃就流傳地域而言;“弦管”指南管音樂以絲竹簫弦為主要演奏樂器;“郎君樂”、“郎君唱”指的是南管樂者祀奉孟府郎君為樂神。
南管樂曲分類有三:其一為“譜”,是純粹的器樂演奏曲,現存十六套,每套由四至七個樂章組成,演奏技巧較複雜,每套均有標題以概述樂曲之性質,如【四時景】、【梅花操】、【走馬】及【百鳥歸巢】等;其二是“曲”,又稱“散曲”,為供演唱用之單曲,唱詞發音亦以閩南泉州土腔為主,少數曲子則以北方話演唱,俗稱“南北交”,現存曲子近兩千首;其三稱為“指”,有譜有詞,可以器樂演奏,亦可歌唱,現存四十八大套,各套皆由數節組成,唱詞除部分為宗教樂曲外,大多出於戲文。

南管樂南管樂器

南管樂曲採用傳統五音工尺譜,但與崑曲等其它樂種之工尺譜稍異。演奏場面分文場與武場,文場為管絃樂器,武場為打擊樂器;使用之樂器有拍板、上四管(洞簫、二絃、三絃與琵琶)、下四管(響盞、四塊仔、叫鑼與雙音)及扁鼓等。其實,南管打擊樂器相當多,包括北鼓、花鼓、通鼓、大鑼、小鑼、銅鑼、銅鐘、大鈸、小鈸、鈕鍾、木魚、雙音、響盞、四塊、叫鑼與拍板等,視演奏方式擇用之。演奏套曲時,偶爾可使用十音之方式演奏,即以上四管、上四管、玉噯和笛子演奏。

南管樂南管樂神與傳説

相傳南管樂神為五代後蜀孟昶,俗稱孟府郎君。據説孟昶通曉音律,並擅制曲,其相關記載見於《舊五代史》;又據《温叟詞話》所載:“因昶美丰儀,喜獵、善彈,好屬文,尤工聲曲。夫人心嘗憶昶,悒悒不敢言,私繪昶像以祠。復揚言於眾曰:‘奉此神者,多子。’適宋祖見而問之,曰:‘此何神耶?’夫人亦託前言,諱其姓曰‘張仙’以對。帝聞之,即焚香拜祝,傳聞後果生子。乃敕封為‘郎君大仙’,特賜春秋二祭。自是求子者多祀之,迄今不改。”目前台灣的南管社團,每年仍沿襲舊俗,舉辦春秋二祭,唯為社團間聯誼之便,通常鄰近地區之曲館,多將日期排開,祭典以不在同一天舉行為原則。
據説南管音樂曾獲康熙帝之青睞,公元一七一三年,康熙帝六十大壽,吳志、陳寧、傅庭、洪安及李義等人在御苑以五音演唱於帝前,由於音韻清麗,玉潤珠圓,豐饒流暢,深得帝意,帝欲賜以官職,而婉辭弗受;爾後又奏【百鳥歸巢】一曲寓意思鄉心切,帝感悟準其南歸,賜以“五少芳賢”、“御前清客”殊銜,臨行又賜“九曲黃龍傘”金絲宮燈,傳驛以歸。
南管演奏時,尚有“足踏金獅”之習俗,據説乃因以往演奏南管時,樂師坐於太師椅,為方便之故,須盤腿彈奏;然康熙帝以為盤腿較為不雅,乃將其墊腳金獅取出,供樂師使用。目前南管曲館,皆備有四尊金獅,供上四管演奏者踏腳之用。

南管樂台灣南管戲曲之發展

台灣文獻所見最早流行之劇種為小梨園,清康熙三十九年(一七○○)渡海來台之浙籍人士鬱永河,於其《裨海紀遊》中的〈竹枝詞〉記載:“肩披鬢髮耳垂璫,粉面紅唇似女郎,媽祖宮前鑼鼓鬧,侏離唱出下南腔。”乾隆年間吳國翰〈東寧竹枝詞〉則有“第一時行七子班”之描述。由此可知,清朝初年,台灣南管戲曲活動已相當盛行。
台灣南管由閩南傳入,最初流行於澎湖地區,其次為嘉義,繼而彰化鹿港一帶,相繼設館,聘請南管藝師傳授唱曲及樂器演奏。日據之前,台灣南管戲仍以小梨園為主,如台南、新竹及澎湖地區,均有七子班的活動,演出之內容多為描述愛情故事的文戲。日據時期,南管戲逐漸改良,加入武戲內容,唸白亦代之以當地方言,而成為演唱“九甲戲”或“白字戲”之戲班;另一方面,由於日本對台進行思想控制,曾一度禁止南管設館傳藝。及至台灣光復,南管樂曲多以曲館形式流傳,南管戲則因演出環境所限,甚少演出活動。
一九六三年二月,“閩南樂府”招訓一批十三、四歲之女弟子,由李祥石、徐祥、陳令允及翁秀塘等人負責教學;當時學員所學劇目有:《呂蒙正》、《陳三五娘》、《朱弁》、《董永》、《韓國華》、《郭華》、《李三娘》、《高文舉》、《葛熙亮》、《蘇東坡遊赤壁》、《昭君和番》、《雪梅教子》、《陳姑操琴》及《招商店》十四出大戲和《士久弄》、《番婆弄》兩出小戲。學員於學習一年之後舉行公演,後來此批學習南管戲之女弟子,遂被稱為南管戲的“十三金釵”。沙鹿鎮“合和藝苑”吳素霞藝師,曾於1988年榮獲台“教育部”“第四屆民族藝術薪傳獎——傳統戲劇類”個人獎,為目前碩果僅存的南管戲金釵。
台灣之南管社團組織,遍及全省,全盛時期社團約有一百個團體。以泉州人聚居地的鹿港而言,南管音樂社團分為弦管(洞管)與歌管(品管)兩類。鹿港弦管五大館為“雅正齋”、“聚英社”、“雅頌聲”、“大雅齋”及“崇正聲”等團體。時至今日,南管音樂社團大多名存實亡,目前活動力較強的社團,有台北“閩南樂府”、“華聲南樂社”與“漢唐樂府”;清水鎮“清雅樂府”;沙鹿鎮“合和藝苑”;鹿港有“聚英社”及“雅正齋”;台南“南聲社”等團體。其中“漢唐樂府”、“清雅樂府”與“合和藝苑”尚有少數南管戲之演出,而“南聲社”曾至法國演出,並出版南管CD,獲得熱烈迴響。
一九九四年三月,彰化縣立文化中心於鹿港舉辦彰化縣全省文藝季,參加踩街與表演之南管團體有:台北“閩南樂府”、“浯江南樂社”、板橋“江之翠南管樂府”、新竹“崇孟社”、大甲“聚雅齋”、清水“清雅樂府”、鹿港“雅正齋”、“聚英社”、“鹿港‘國小’南管社團”、溪湖“參樂成”、左營“集賢社”、鳳山“醉仙亭南樂社”、屏東“北極壇南樂社”、台東“南樂聚英社”,由此亦可約略窺知當時台灣南管團體活動狀況。此外,彰化縣文化局(前身為彰化縣立文化中心)正進行南北管傳藝工作,並於1996年九月成立“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南管實驗團”(現隸屬於彰化縣文化局);而“彰化縣特色館南北管音樂戲曲館暨文藝之家”,亦於一九九九年七月正式成立,是一個兼具展演、文化保存與傳統戲曲學術研究的戲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