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希·布林克爾

鎖定
南希·布林克爾(Nancy Brinker),1946年出生,蘇珊科曼基金會(Susan G. Komen For The Cure)的創始人,宣佈辭去蘇珊科曼基金會的首席執行官職位。
中文名
南希·布林克爾
外文名
Nancy Brinker
出生日期
1946年
主要成就
蘇珊科曼基金會的創始人

南希·布林克爾簡介

南希·布林克爾 南希·布林克爾
南希·布林克爾(Nancy Brinker),蘇珊科曼基金會(Susan G. Komen For The Cure)的創始人。1982年,南希創建了以姐姐名字命名的蘇珊﹒科曼乳腺癌治療基金會,讓全世界都來關注女性健康,更讓“乳房”不再是一個人們羞於啓齒的詞。她發起了籌款跑步,並與數百家公司合作進行慈善營銷,造就了慈善籌款的成功典範。目前,該基金會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乳腺癌基金,並把象徵着關愛乳房的“粉紅絲帶”推廣到全球。無數女性把她視為知己,至是恩人。

南希·布林克爾生平事蹟

南希·布林克爾成長

1946年,南希出生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皮奧里亞,父親是名開發商,母親則是市政官員,她有一個比她大3歲的姐姐蘇珊。翻開她倆小時候的照片:兩人開心地依偎,都是捲曲的短髮,燦爛的笑容,不同的是蘇珊嫺靜,南希則有一絲俏皮。南希説,蘇珊從小就美麗善良,長大後,她成了高中的舞會皇后、大學裏的校花。蘇珊盡了一切努力,教妹妹怎樣梳個漂亮的髮型,怎樣打理自己的衣櫥等等,但南希最喜歡的還是“騎在馬背上狂奔”。
南希從伊利諾伊大學畢業後,就去了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工作。蘇珊則留在老家當了一名模特,結婚,生子。雖然不在一個地方生活,但倆人每天都通電話,無話不談。

南希·布林克爾姐姐離逝

1977年的一個下午,蘇珊告訴南希,醫生在她乳房裏發現了腫塊,並倡議她檢查是否有癌細胞存在。
乳腺癌,南希第二次聽到這個可怕的詞。當她還是少女時,有一次,忘記敲門闖進姨媽卧室,發現姨媽的一側胸部十分可怕——不僅沒有乳房,還有一道長長的瘢痕,整個胸部乾癟得像搓衣板,皮膚像焦炭一樣黑。後來她才知道,當時姨媽剛經歷了乳腺癌根治手術及放射治療。但不久,姨媽還是去世了。
一聽到蘇珊也有可能患上看作可怕的疾病,南希心急如焚,立刻乘飛機回到老家。一下飛機,南希就見到了正在機場等候的父親,他悲傷地沉默着。後來,蘇珊經歷了9次手術、3個療程的化學治療以及3年多的放射性治療,但這一切並沒有阻止癌細胞的擴散。
“看到蘇珊去世前的樣子,我感到震驚。”南希的思緒回到30多年前,“她是那麼的體貼,即使是在她臨去世的前一刻,她還坐起來和孩子們説話,鼓勵他們要好好生活。她才只有36歲。”
躺在病牀上的蘇珊向南希提出了最後一個請求:“你能為戰勝乳腺癌做些事嗎?讓別的家庭不再承受這樣的傷痛。”面對姐姐最後的要求,南希答應了。

南希·布林克爾成立基金會

蘇珊去世後不久,南希認識了餐飲連鎖富商諾曼﹒布林克爾,並和他結了婚。諾曼的第一任妻子——20世紀50年代的網球明星莫琳﹒康納利,也是30多歲時死於癌症,所以他非常理解南希對姐姐的承諾。
1982年,南希用200美元、一台打字機以及一份名單,在自己的廚房裏成立了一個基金會。可要戰勝乳腺癌,要提高公眾意識,就需要宣傳,怎麼來籌到這筆錢?
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美國人都不好意思將“乳腺癌”這個詞説出口,因為“乳房”被認為是隱私的甚至是不文明的。因此,沒多少人在研究這個病,也沒有多少藥物。即便是患者也無法得到尊重,南希還記得,蘇珊患病時,人們都避開和她接觸,因為擔心被傳染。
南希回憶説:“我到那些大公司募款,管事的都是男人。當我和他們談起這個,他們會臉紅,然後拒絕捐助,因為他們覺得這會給公司形象帶來負面影響。”
但是,南希一直堅守着一個信條:“當別人對你説‘不’時,實際上的意思是‘可能也許’。” 她相信自己有能力把人餓每年的慈善之心發掘出來,並聚集在一起。“越戰中死亡的美國軍人不到6萬,但同時期,有33萬婦女死於乳腺癌。難道在如此觸目驚心的數字面前,人們還會害怕把乳腺癌説出口嗎?”
首先向她伸出援手的,是丈夫諾曼。但同時,他也嚴肅地告訴南希:要靠自己的努力得到認可,而不是靠關係。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次,南希遇到一名記者,並講了她信守對姐姐諾言的故事。這名記者很感動,不僅向基金會捐了款,還寫了篇關於乳腺癌的文章,“乳腺癌”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美國的報紙上。

南希·布林克爾被男人拒絕

在為基金會募集資金的過程中,南希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才能,“對姐姐的承諾轉變了我,也塑造了我。”
1983年,她想到一個點子,組織一場賽跑來提高人們對於乳房健康的關注。而到現在,這項賽跑已經成為“粉紅絲帶”進行宣傳、籌款的重要活動,僅在美國就有幾百萬人蔘加,幫助基金會籌集了超過7.5億美元的善款。
南希還與數百家商業公司進行合作,這些公司不僅將自己的產品打上“粉紅絲帶”的標誌,還從產品銷售額中拿出一部分支持乳腺癌研究。更令人稱奇的是,如今在全美比較大型的足球、橄欖球、壘球比賽場上,隨處可見粉紅絲帶標誌,以及“想象世界沒有癌症”的標語,賽會還支持球員們戴粉紅的手套、穿粉紅的球鞋、用粉紅的球棒。
南希自己也曾代言了一款名為“答應我”的香水,一個玫瑰色的瓶子上繫着粉紅絲帶——這款香水正是取材於南希和蘇珊的故事。
20世紀90年代後期,南希開始走上從政之路,2001年,她擔任了美國駐匈牙利大使,此後又擔任過美國首席禮賓官等職務,但她依舊把宣傳、治癒乳腺癌作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匈牙利,她幫助建立了“橋樑健康聯盟”,普及乳腺癌知識並籌款用於相關研究。當時,乳腺癌是匈牙利婦女“第一殺手”。
30多年來,蘇珊﹒科曼乳腺癌治療基金會籌集了超過15億美元的善款用於乳腺癌的科研、教育和醫療,在50個國家170多個社區建立起100多個分支機構,動員全世界逾100萬人從事乳腺癌的研究以及社區健康項目,乳腺癌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南希的生活中也有遺憾。和諾曼離婚後,她約會了幾次,發現“男人們尊重我的事業,但覺得我有威脅性,是一個有着明確目標又內心強大的女人。一個我曾約會過的著名CEO後來結婚了,卻説沒有必要告訴我。他覺得我是一個堅強的女人,不會關心這些事,但實際上,我是關心的。” [1] 

南希·布林克爾迷人原因

作為蘇珊科曼基金會(Susan G. Komen For The Cure)的創始人,南希?·林克爾在1月份陷入了一場備受公眾關注的輿論風波,當時蘇珊科曼基
金會宣佈將終止對美國計劃生育協會(PlannedParenthood)的贊助。批評者説,這家乳腺癌基金會是迫於反墮胎倡導者的壓力而做出的這一決定。儘管蘇珊科曼基金會很快恢復了對計劃生育協會的資助,但是這起風波的後續影響持續了很長時間。蘇珊科曼基金會獲得的捐贈資金減少了20%之多,而計劃生育委員會獲得的資助大幅增長。2012年8月,創始人南希·布林克爾宣佈辭去蘇珊科曼基金會的首席執行官職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