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寧兵變

鎖定
1929年10月中旬,親蔣的粵軍軍閥陳濟棠派出的三個師與桂軍呂煥炎師逼近南寧。鄧小平領導的廣西黨組織當機立斷,按照既定計劃,指揮所掌握的廣西警備第四大隊、第五大隊、教導總隊三支武裝部隊共3000多人,逐步撤離南寧,分別挺進左、右江地區,即南寧兵變。 [3] 
中文名
南寧兵變
發生時間
1929年10月6日
發生地點
南寧
主要人物
鄧小平

南寧兵變歷史背景

1929年3月,蔣桂戰爭爆發後,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廣西。俞李主政廣西期間,為鞏固其政權,主動要求中共派幹部到廣西工作。 [3] 
1929年9月,中共中央代表鄧小平化名鄧斌,由中央特科交通員龔飲冰護送到達南寧,擔負統一領導中共廣西特委和中共廣西軍委的重任。到達南寧後,鄧小平以廣西省政府秘書身份,對俞作柏李明瑞等重要人物進行卓有成效的上層統戰工作和秘密兵運工作,迅速發展廣西全省的革命鬥爭。
中共廣西省黨代會結束不久,正當廣西革命形勢有了轉機之時,國民黨改組派派人到南寧遊説俞、李參加反蔣,使廣西政局發生了急劇變化。 [2] 
俞、李主桂後,以汪精衞陳公博為首的改組派頭目積極拉攏他們與依附汪精衞的張發奎部聯合反蔣,並派薛嶽到南寧遊説,許諾接濟80萬元經費,請俞、李出兵與張發奎一起攻擊附蔣的粵系陳濟棠部。俞、李早就有先倒桂後反蔣的打算,加上其時蔣介石已發覺俞、李主桂後與中共關係密切,不僅斷絕了對桂的軍費資助,還密謀“解決”俞、李。所以俞、李對改組派的挑動有所考慮。俞、李還在躊躇不決時,汪精衞以張發奎所部已行進在途,不容稍有失誤為由,逼俞、李立即表態。鄧小平等獲悉這一消息,立即作了研究,認為俞、李掌握廣西政權不到半年,立足未穩,倉促反蔣,必然失敗,這也將打亂中共原來的工作部署。因此,黨組織一方面真誠向俞、李陳明利害,曉以大義,勸他們不要輕易出兵參加軍閥混戰;另一方面,作出應變的決策,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從城市轉向羣眾基礎較好的左右江地區農村,把黨在南寧掌握的武裝部隊撤到左右江地區去,建立革命根據地。
為此,鄧小平和賀昌等同志立即與中共廣西特委商議,於9月中下旬,召開了研究左右江地區工作的會議。會後,派特委委員雷經天恩隆縣平馬鎮,建立省農協籌備處右江辦事處和擔任中共右江工委(後改為右江特委)書記;派特委常委陳洪濤和黨員幹部、徐達生、張震球等分別到東蘭、鳳山、恩隆、奉議、思林、向都等縣領導農運和籌建縣黨委;派黨員幹部何建南、麥錦漢、蘇文燦等前往龍州縣領導農民運動,成立“左江農民運動指導委員會”,由何建南擔任主任委員。這就進一步加強了黨對左右江地區革命運動的領導,使左右江地區黨組織和農民運動得到迅速發展。9月下旬,恩隆縣第二屆農民協會成立,劉偉謀任主席。與此同時,向都縣的農民自衞軍在共產黨員林柏、陳鼓濤、黃紹謙領導下,攻入向都縣城,收繳縣警團局武器,農軍擴大至1200餘人。何建南到龍州後,一個月時間內,建立了黨支部,下凍和縣城的工農運動有了較大發展。
9月下旬,俞作柏、李明瑞不聽勸告,決定通電反蔣。10月1日,在南寧舉行反蔣誓師大會,通電全國,宣佈俞任南路討蔣軍總司令,李為副總司令。會後,即出兵沿西江東下進攻陳濟棠部。張雲逸以教導總隊和警備第四、五大隊未訓練好、後方需要保衞為理由,建議把這些部隊留守南寧。俞、李同意這一建議,並決定由張雲逸擔任南寧警備司令和接管南寧軍械庫等機關。俞、李率兵離開南寧後,鄧小平等抓緊做好應變準備,加強對部隊進行宣傳、教育和改造工作,還特地把所有汽船集中在邕江岸邊待命,以便隨時調遣。
不出所料,俞、李出兵反蔣後不到十天就遭失敗。蔣介石使出重金收買分化的故伎,派人將200萬塊大洋送到梧州給第十六師師長呂煥炎,還以廣西省主席一職相許。10月2日下令免去俞作柏本兼各職,任命呂煥炎為廣西省主席兼討逆軍第八路副總指揮,並通過呂煥炎收買李明瑞的心腹、第十五師四十四旅旅長黃權,任命黃為獨立第五師師長。10月3日,呂煥炎在梧州宣佈擁蔣,通電就職,宣佈歡迎“討逆軍第八路軍”總指揮陳濟棠率粵軍入桂。10月4日,第五十七師師長楊騰輝在柳州通電逼俞、李下野。5日,蔣介石宣佈免去李明瑞本兼各職,由楊騰輝接任。至此,俞、李所屬部隊只剩下兩個團和留在南寧的部隊。陳濟棠按照蔣介石的命令,派香翰屏、餘漢謀蔡廷鍇三個師入桂,協同呂煥炎的兩個旅向南寧逼近,引起南寧極大的騷動,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南寧兵變事件經過

10月6日,一些反動分子搗毀省農協機關。教導總隊中沒有改造好的反動軍官趁機煽動學員離開隊伍去投蔣,李樸等中共黨員及時出來制止。張雲逸連夜驅車趕到教導總隊駐地,召集各黨支部領導成員開會,決定分組發動學員對反動分子進行鬥爭,揭露他們投蔣的反動本質,指出革命的光明前途,開展一場投向革命還是背離革命的説理鬥爭。經過一天的宣傳教育,大部分學員認清了是非,留守的600多名學員和教官,除100名左右要求離隊外,其餘500人表示跟共產黨幹革命。在這關鍵時刻,鄧小平當機立斷,堅決否定在南寧暴動的主張,果斷決策領導我黨掌握的三支部隊舉行兵變,分兵轉移左右江地區,與農民運動相結合,實行工農武裝割據。中共廣西軍委命令俞作豫率領廣西警備第四大隊和教導總隊從陸路掩護鄧小平和中共廣西軍委乘軍械船挺進右江。按照原定計劃,把南寧軍械庫裏存放的五六千支步槍和大批彈藥物資裝上汽船運走。 [2] 
1929年10月12日深夜,廣西教導總隊發生了親蔣分子企圖分裂隊伍、拉隊投蔣的叛亂事件。鄧小平處變不驚,指揮若定,與張雲逸等人平息了叛亂。同時,鄧小平作出一個英明的決策:從13日起,把共產黨掌握的廣西警備第四、第五大隊和廣西教導總隊分批、分期撤往左右江;派人護送俞、李隨隊到龍州,團結俞、李,爭取把他們引上革命的道路。 [4]   
10月13日,俞作豫率領警備第五大隊,護送俞作柏、李明瑞撤往左江地區的龍州(後俞作柏經越南轉到香港);翌晨,鄧小平也率領警衞部隊和地方機關幹部,裝滿武器彈藥的軍械船,溯右江而上,張雲逸等則率領警備第四大隊和部分教導總隊學員從陸路沿右江岸邊掩護軍械船前進。從此,廣西的革命鬥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 
洋關碼頭舊址 洋關碼頭舊址 [5]
14 日清晨,邕江洋關碼頭人聲鼎沸,車水馬龍。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兵、佩戴紅袖章的工會會員和農軍,正在緊張而有序地往船上裝運槍支、彈藥等物資,做撤退前的最後準備。當朝霞映紅邕江水面時,在“革命萬歲”的歡呼聲中,鄧小平、陳豪人率撤退的黨員、團員站在船頭,向送行的人們揮手告別。一艘艘滿載士兵和軍用物資的汽輪駛出碼頭,向右江駛去。這就是史稱的“南寧兵變”。 [4] 

南寧兵變事件結果

南寧兵變作為百色起義龍州起義歷史的一部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兵運工作的成功典範,也是鄧小平同志軍事生涯的光輝起點,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  1943年,周恩來在《關於黨的“六大”研究》中也高度評價了中共廣西黨組織開展南寧兵運鬥爭的經驗。 [3] 

南寧兵變歷史評價

1929年,鄧小平從洋關碼頭抵達南寧,點燃了廣西革命的火種。 [5]  南寧兵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武裝鬥爭的一大創舉,也是鄧小平同志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光輝起點,是他認真執行中共中央指示,並結合廣西具體實際,實事求是地領導武裝革命工作的第一次具體體現。 [3] 

南寧兵變後世紀念

知黨史,方能不忘初心。1929年南寧兵變作為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歷史的一部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兵運工作的成功典範,而南寧也在時代更迭中,不斷賦予紅色基因新的養分——如南寧黨史微視頻課《南寧兵變的時代意義》入選2020年廣西幹部網絡學院必修課。該視頻課總結分析了南寧兵變的歷史作用和現實意義,富有濃郁的南寧地方特色和較強的感染力,是普及地方黨史,開展黨性教育的創新性嘗試。
南寧博物館自2016年開館以來,累計參觀人數已超過300萬人次,“1929南寧兵變”展覽成為觀眾和遊客重温歷史,接受紅色教育的載體,更為新時代加強黨員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搭建了平台。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