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坪鄉

(甘肅省莊浪縣南坪鄉)

鎖定
南坪鄉位於甘肅省莊浪縣中部南水洛河河谷,省道涇甘公路橫穿境內。因境內有蘇家坪、沈家坪等八塊坪台而得名。
2017年人口數量16982人。
中文名
南坪鄉
外文名
Nanping township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
地理位置
莊浪縣中部南水洛河河谷
面    積
55.2 km² [1] 
下轄地區
陰窪村,劉坪村,蘇坪村,大莊村,唐山村等
電話區號
0933
郵政區碼
744600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6982人(2017) [1] 
火車站
平涼站
車牌代碼
甘·L

南坪鄉地理環境

莊浪縣南坪鄉,鄉政府駐靳家大莊村,距縣城5公里。境內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半年,夏炎短暫,秋早春遲,光能豐富,降水偏少。海拔高度1600(靳家大莊)—1934米(唐山)。共設21個村民委員會,97個合作社,總人口16982人(2017);2005年底,共有耕地33360畝,人均1.7畝,其中川地佔總耕地的8.7%;糧食總產5635噸,人均287千克;人均純收入1560元。
南坪鄉

南坪鄉行政區劃




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城鄉分類
名稱
620825217200
220
陰窪村委會
620825217201
220
劉坪村委會
620825217202
220
蘇坪村委會
620825217203
220
沈坪村委會
620825217204
210
劉靳村委會
620825217205
210
中靳村委會
620825217206
210
大莊村委會
620825217207
220
唐山村委會
620825217208
220
寺門村委會
620825217209
220
大李村委會
620825217210
220
高莊村委會
620825217211
220
史坪村委會
620825217212
220
史灣村委會

南坪鄉經濟建設

莊浪南坪鄉 莊浪南坪鄉
鄉黨委、政府一班人按照“抓機制創新興鄉,抓基礎建設強鄉,抓產業開發富鄉”的總體思路,真抓實幹,有效地推動了農村各項工作的全面、健康、協調發展。
一是建成了3000畝黃豆基地,按照“川地果園化、黃豆連片化”的農業發展模式,堅持“典型引路、連片建設”的產業發展思路和“規範、超前、優質、高效”的建園方針,始終把發展梨園與黃豆種植並重,依託從劉靳村到寺門村10村29社的5000畝梨園,採取間作的方式,多方籌資16萬元資金,為農户無償提供黃豆種子6000公斤,地膜9000公斤,已完成了3000畝黃豆種植。同時,補栽梨樹1.3萬株,施肥30噸,並深入村社,與縣果業局技術人員現場舉辦果農培訓班10期,培訓果農350人次。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梨園的管護,統一標準,統一技術,統一時間,集中進行了拉枝、剪枝、噴藥、灌水等管理工作,實現了產業發展與結構調整的互利雙贏,為農業產業化發展起到很好的典型示範作用。
二是建成了萬隻自動化養雞廠。在2001年建成養雞示範園區的基礎上,不斷依託區位優勢,擴大養雞規模和效益,努力提升養雞產業發展水平。由養雞大户靳雙成在全鄉率先辦起了自動化養雞廠,該養雞廠按照正大飼料集團提供的建設標準和設計結構,共投資50萬元,已建成標準化雞舍1棟、150平方米,雞飼養量達到1萬隻,購進自動化飼料配置機械一套,自動化清糞機1台,實現了養雞產業的自動化、機械化,邁出了規範化養雞的新步伐。同時,建立了“大莊村養雞信息服務中心”,健全完善了大莊村養雞協會和協會章程,開展技術諮詢、技術培訓、疫病預防、市場銷售、風險承保等服務。
三是劉靳村容村貌整治示範建設進展順利。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幹部服務、社會幫助”的新農村建設思路,以村社規劃為龍頭,以基礎建設為着眼點,在全鄉率先落實了新農村建設的計劃。在建設中,鄉上確定1名副科級幹部和2名一般幹部專抓此項工作,村上具體負責建設工程,羣眾投工、採砂搞建設,共投資30萬元,其中鄉上幫扶8萬元,已完成了村道的清理整頓和水泥硬化。共處理垃圾900立方米、清理糞堆56垛、清理溝渠2500多米。水泥硬化村內巷道19條1940米、院道70座7000多平方米、學校場地100平方米,修建排水溝420米,硬化面積達到2.54萬平方米,並修建了標誌性的村大門。進行水泥硬化四、五社巷道。劉靳村容村貌整治示範建設,為全鄉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經驗,樹立了樣板,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四是建成了南坪鄉預製歐式構件廠。採取招商引資的辦法,由秦安縣張浩文先生投資新建了預製歐式構件廠。投資80萬元,佔地10畝,建成廠房6間260平方米,硬化地面4000平方米,購置50個品種的玻璃模具300具。預製歐式構件廠預計年生產沿線、窗套、羅馬柱等產品達到5萬件,銷售利潤60萬元以上,年利潤約18萬元,利税5萬元左右,可吸收當地從業人員30多名,為全鄉發展勞務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新農村建設起到重要作用。
五是深入開展了第三批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投資3萬元,建成了唐山村村部;培育了大莊村“雙培雙帶”黨建示範點,總結了養雞協會工作經驗。

南坪鄉農業發展

南坪鄉萬畝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基地建設簡介:
南坪鄉共有13個村、97個社、總耕地面積33360畝,人均1.7畝。
我們堅持早規劃、早部署、早動員,為全鄉羣眾供應地膜100多噸,調供尿素360噸,磷肥900噸。提前預留地塊1.8萬畝。其中在南洛河北岸集中連片種植7000畝,在南川集中連片種植7000畝,南部山區種植4000畝。夏收之後,我們在規劃區域內落實了複種面積6000畝。同時結合秋播,組織全鄉幹部羣眾,進一步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保證了規劃區域內地塊全部預留。
2月10日春節收假之後,我們在落實500畝秋膜面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採取進村入户督促、田間示範指導等措施,全力督促羣眾平田整地,搶墒覆膜。全鄉已完成頂凌覆膜6000畝,預計在3月5日前全面完成覆膜任務。在基地建設上,全面推行了鄉幹部包村、包區域、包農户、包地塊、包技術的“五包”責任制,立足“早”字,增強了羣眾頂凌覆膜的意識,突出“集”字,保證了萬畝基地集中連片建設,抓好“培”字,提高了羣眾覆膜技術。並實行村幹部帶頭規範種植,鄉科級幹部掛牌抓點示範和領導幹部巡迴檢查制度,有力地保證了基地建設的順利實施。

南坪鄉新農村建設

大莊村新農村建設工程
大莊村共6個社370户1568人,總耕地面積1705畝,人均1.1畝。鄉上按照“政府主導、羣眾主體、社會幫建、整合資源”的原則,依託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整合農村危舊房改造、財政“一事一議”獎補資金,採取公開招標,聘請縣規劃局專業技術人員統一規劃、統一設計。計劃總投資877萬元,完成東區新農村續建、西區新建和舊村改造三個方面的工作。
已累計完成投資660萬元。一是在東區新農村續建上,新修花園17處,修砌排水渠3條330米,完成了通水、部分綠化、室內粉刷及11000平方米巷道硬化和440米文化宣傳牆的製作,正在進行門窗安裝等後續掃尾工程。二是在西區新村建設上,完成了70户磚混平房小康宅院的主體工程,總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配套建成沼氣池42眼,廁所15座,硬化巷道3600平方米,全面完成了自來水進户工程,修砌排水渠120米,正在進行院落整理、室內外粉刷、剩餘巷道硬化和門窗安裝。三是在舊村改造上計劃投資130萬元,拆除土大門15座,圍牆1100米,完成巷道硬化13000平方米,修砌排水、排洪渠各8條共1800 米,開建梯田產業路4條10公里。完成投資40萬元,全面改造建成排水排洪設施和拓寬改造工程,路基全部進行了砂化處理,正在進行硬化,7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造任務。
後半年我們重點做好後續工程掃尾、組織人員入住和美化綠化亮化等工作
蘇坪村新農村建設
南坪鄉蘇坪村共14個社572户2698人,總耕地面積3423畝,人均1.3畝。
該村依託整村推進和農村危舊房改造及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以整村改變面貌、脱貧致富為目標,計劃投資580萬元,改造劣質梯田500畝、危舊房100户,配套建成户用沼氣池50眼,改造土大門50座、圍牆2500米,硬化通村道路4.5公里,硬化村內主巷道8條9000平方米、支巷道10條6100平方米,建成集文化、體育為一體的娛樂廣場1處,高標準村部1處260平方米,種植全膜玉米1000畝,紫花苜蓿100畝,開通產業路2條7公里,栽植綠化樹2000株,培訓農民技術員800人次。
已完成投資500萬元。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完成8條5公里主巷道的拆遷任務,共拆除土大門41座,土牆3300米,各種違章建築400平方米,完成了4.5公里通村道路和7條4500平方米的主支巷道硬化,新修大門50座、排洪渠5條1700米,落實沼氣池建設40眼。圍繞基層文化建設,移動土方2萬立方米,整理出5000平方米村部及文化廣場建設場地,硬化籃球場1處800平方米,新建村部、衞生所各1處共260平方米,羣眾自籌修建文化舞台1處。圍繞產業開發,完成果園覆膜600畝、間作洋芋1200畝,開通產業路3條8公里,培訓果農3期300人次。
劉靳村綠色無公害化大棚蔬菜基地
劉靳村共6個社,352户,1593人,耕地面積1666畝。該村地處城郊,交通便利,適宜發展現代設施農業。鄉黨委、政府在考察論證和徵求羣眾意願的基礎上,採取“項目補一點、政府投一點、羣眾出一點”的方式,投資90萬元,建成佔地60畝的拱形蔬菜大棚100座。主要種植黃瓜、西紅柿、辣椒、香椿等蔬菜,年產蔬菜330噸,總產值80萬元,每棚產值近8000元。
主要做法是:1、早啓動。從開始,鄉上抽調專人和縣農技中心3名技術人員,規劃區劃,預留地塊,與種地户簽訂每畝700元的土地流轉合同,並在大莊塑料蔬菜大棚育苗10萬株,在搭建過程中,提前預製鋼管底座,確保了蔬菜大棚建設的質量和進度。2、抓配套。建成產業路1.2公里,完成動力電到棚工程;配套水井15眼,灌溉及排洪渠系10多條。3、強培訓。結合勞動力技能培訓,鄉上專門舉辦了一期蔬菜園藝工培訓班,採取課堂講解和現場指導的方式,進行技術培訓,並組織菜農到萬泉鎮取經學藝,解除了菜農的後顧之憂。4、籌資金。為34户種植大户協調小額信貸資金150萬元,徹底解決了菜農的資金難問題。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6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