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卓敬

(明朝户部右侍郎)

鎖定
卓敬(約1348~1402年),字惟恭,浙江瑞安卓岙人。明初著名才子。
少時聰穎絕倫,博學多才,詩詞宏麗,文章奇拔磊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榜眼及第,官至户部右侍郎
卓敬智慮深遠、大節經天,曾密疏建文帝朱允炆,徙封燕王朱棣於南昌,可惜未被採納。“靖難之役”後被逮捕,寧死不屈,為明成祖所殺,滅三族。
遺著有《性理髮明》10卷、詩文50卷。明末李維樾林增志編其文集《忠貞錄》3卷、附卷1卷、遺書10卷。
惟恭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浙江瑞安
出生日期
約1348年
逝世日期
1402年
主要成就
户部右侍郎
主要作品
《性理髮明》
本    名
卓敬
享    年
54歲

卓敬人物生平

卓敬天資聰穎,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七歲時,有相士言:“此奇兒也,可惜血不華色耳”。十五歲時,讀書於寶香山,夜歸風雨迷路,得一牛騎歸,釋放時才發現是一隻老虎。 [1] 
洪武二十一年(1388),卓敬以一甲二名進士(榜眼)及第,被任命為户科給事中,為人耿直,不避權勢。當時制度還不完備,諸王的服飾、車馬模仿太子。卓敬乘機説道:“京城為天下效仿。陛下對諸王如不趁早分辨等級、威嚴,而使他們的服飾與太子相同,從而嫡庶混亂,尊卑無序,何以令天下?”朱元璋説:“你説得對,朕還沒有考慮到此。”因而更加器重他。他日與同僚覲見,恰好八十一人,太祖命他們改稱元士。隨即以六科為政事本源,又改稱源士。不久,重又稱給事中。卓敬歷任宗人府經歷户部侍郎 [2] 
卓敬 卓敬
建文初年(1399年),卓敬秘密上疏説:“燕王智謀絕倫,並有雄才大略,酷似高皇帝。北平地勢優越,兵精馬壯,金、元即由此興起。現在應當將他改封南昌,萬一有變,也容易控制。事情即將萌發而未行動,那是由於時機未到,而考慮可以行動的時間則要依據形勢。形勢還未成熟時便不能做出決斷,而時機還未明朗便不能給予明察。”上奏到達朝廷,第二天皇上召問卓敬。卓敬叩首道:”微臣所言乃天下至計,願陛下明察。”但是此事竟被擱置。 [3]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舉兵反,以清君側為名,自署官屬,自立為帝,殺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文學博士方孝孺,卓敬亦被逮捕。朱棣指責他曾建議改封一事,離間骨肉之情。卓敬厲聲説道:“可惜先帝沒有采納我的建議。”皇上十分生氣,但仍憐惜卓敬的才能,下令將他下獄,派人以管仲魏徵之事相勸。卓敬流着淚説:“身為人臣,只有以死相報。先皇帝曾無過失,忽然被橫行篡奪,我恨不得立即死去,到地下去見先皇,你還想讓我為你效力嗎?”朱棣還是不忍殺他。姚廣孝以前與卓敬有隔閡,便進勸皇上:“卓敬之言如果真的被採用,皇上難道還會有今日嗎?”皇上這才處死卓敬,並滅其三族。 [4]  有幾位兄弟、後裔逃出,隱居高樓大京山中。 [5] 
萬曆初年,皇帝聽從御史屠叔方的話,為卓敬表墓建祠。 [9] 

卓敬歷史評價

明史》:敬立朝慷慨,美丰姿,善談論,凡天官、輿地、律歷、兵刑諸家,無不博究。
朱棣:國家養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 [6] 

卓敬史籍記載

《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傳第二十九》
《户部右侍郎瑞安卓公敬傳》(袁袠 [1] 

卓敬後世紀念

卓敬故居

卓敬故居 卓敬故居
卓敬故居位於翠華門古城牆內。亭額上鑲一匾“御碑亭”。亭兩層六角翹檐建築,仿木構件,十分雄偉氣勢。但是,柱和構件上的漆大都剝落。御碑亭中立“明卓忠貞公故里”石碑,是明萬曆年間,浙江提督學校舍事陳大綬所立。村裏老人説,卓敬公的故居就在這裏,後面那溪叫“龍坑”。
2010年,卓敬故居得以重新修建將三間正屋按原貌修復,左右兩披屋抬高,按正屋式樣進行修建,成為現在的五間兩屋廊檐式樓屋。 [7] 

卓敬作傳

宣德年間,翰林院編修劉球為卓敬作傳,私諡“忠貞”。

卓敬建祠

萬曆年初(1573年-?),朝廷採納御史屠叔方的建議,為卓敬修墓建祠。 [8] 
參考資料
  • 1.    焦竑.國朝獻徵錄:中華書局,1980:卷三十
  • 2.    《明史·卓敬傳》:舉洪武二十一年進士。除户科給事中,鯁直無所避。時制度未備,諸王服乘擬天子。敬乘間言:“京師,天下視效。陛下於諸王不早辨等威,而使服飾與太子埒,嫡庶相亂,尊卑無序,何以令天下?”帝曰:“爾言是,朕慮未及此。”益器重之。他日與同官見,適八十一人,命改官為“元士”。尋以六科為政事本源,又改曰“源士”。已,複稱給事中。歷官户部侍郎。
  • 3.    《明史·卓敬傳》:建文初,敬密疏言:“燕王智慮絕倫,雄才大略,酷類高帝。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年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夫將萌而未動者,幾也;量時而可為者,勢也。勢非至剛莫能斷,幾非至明莫能察。”奏入,翌日召問。敬叩首曰:“臣所言天下至計,願陛下察之。”事竟寢。
  • 4.    《明史·卓敬傳》:燕王即位,被執,責以建議徙燕,離間骨肉。敬厲聲曰:“惜先帝不用敬言耳!”帝怒,猶憐其才,命繫獄,使人諷以管仲、魏徵事。敬泣曰:“人臣委贄,有死無二。先皇帝曾無過舉,一旦橫行篡奪,恨不即死見故君地下,乃更欲臣我耶?”帝猶不忍殺。姚廣孝故與敬有隙,進曰:“敬言誠見用,上寧有今日。”乃斬之,誅其三族。
  • 5.    卓氏宗譜《紀遷居事績》載:“予族祖自卓岙徙居滄州……當夷族之難,餘與婦適歸寧於陳。聞變,遂奔竄於外,僅以身脱已。而潛歸滄州,詢知宗族鮮有存者。父老謂餘曰:‘君闔門遇害,幸而在外,如獲全生,是以天不絕於忠義也……’餘聞言灑泣,變姓名為章本,字惟一……於是深自韜晦,遍歷山陬窮谷,路訪族人消息,莫知蹤跡。到三港(瑞安高樓),一日晚,求宿於興福事,見道人數輩,乃有二兄列其間,三人相顧俱駭……乃以章兄定居於大金山麓……”
  • 6.    明史·卷一百四十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9-24]
  • 7.    卓敬與大京的卓氏老屋  .瑞安網[引用日期2014-09-24]
  • 8.    《明史·卓敬傳》:萬曆初,用御史屠叔方言,表墓建祠。
  • 9.    《明史·卓敬傳》:萬曆初,用御史屠叔方言,表墓建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