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萬大山蘇鐵

鎖定
十萬大山蘇鐵(學名:Cycas shiwandashanica H.T.Chang & Y.C.Zhong)是蘇鐵科、蘇鐵屬植物。莖幹圓柱形,無莖頂絨毛,葉痕宿存;鱗葉三角狀披針形;羽片45-73對,條形,深綠色,發亮,中脈兩面隆起,邊緣平,有時稍反捲或波狀,革質,兩面均無毛。雄球花窄長圓柱形,小孢子葉窄楔形,頂端鈍或有短尖頭,背面有黃褐色茸毛;大孢子葉有黃褐色茸毛,頂片卵形至三角狀卵形,邊緣篦齒狀深裂,每側有裂片4-9條,胚珠2-6枚,扁球形;種子倒卵形。 [3] 
分佈於廣西省防城港市的低海拔山谷闊葉林下。土壤為由砂頁岩、礫岩、花崗岩發育的赤紅壤和山地赤紅壤。 [5] 
十萬大山蘇鐵作為蘇鐵類植物,是植物的“活化石“,對植物的地理區系和古氣候的古地理研究有重要的價值。 [1]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年)一級。 [7]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十萬大山蘇鐵
拉丁學名
Cycas shiwandashanica H.T.Chang & Y.C.Zhong
別    名
青翠頭
老鼠鐵
植物界
裸子植物門
蘇鐵綱
蘇鐵目
蘇鐵科
蘇鐵屬
十萬大山蘇鐵
命名者及年代
H.T.Chang & Y.C.Zhong,1995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

十萬大山蘇鐵植物學史

  • 發現史
鍾業聰於1988年5月赴防城港市那梭鄉調查金花茶植物羣落,在做樣方調查時一隊員發現有“桫欏”分佈,他前去查看,才發現原來是一種蘇鐵。1990年鍾業聰再一次到產地調查蘇鐵,採集到完整的大孢子葉及種子標本,與張宏達探討後確定為一獨立種,以十萬大山為模式產地而命名為十萬大山蘇鐵(Cycas shiwandashanica)。1994年第一屆全國蘇鐵研討會上作了內部交流,1995年在《植物學通報》正式發表。 [3] 
2014年在防城大垌水庫發現1株, 2016年在那良鎮北侖村發現一個種羣有34株。2018年8月24—26日,在十萬大山保護區在南坡發現一個羣落,羣落有野生十萬大山蘇鐵100餘株。 [2]  2019年1月12—14日,在十萬大山保護區南麓,防城港市金花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與中央民族大學專家組發現2個十萬大山蘇鐵野生種羣。 [1] 
  • 俗名含義
青翠頭:十萬大山蘇鐵天然多長於溪邊,其植株常見鳥類“青翠”(Ceryle rudis)站立於枝頭。有時夏天有樹必有鳥,見鳥必有樹。 [4] 
老鼠鐵:十萬大山蘇鐵凋謝了的雄球花狀似一個老鼠。 [4] 

十萬大山蘇鐵形態特徵

十萬大山蘇鐵
十萬大山蘇鐵(5張)
莖幹圓柱形,高不足100釐米,直徑約10釐米,無莖頂絨毛,葉痕宿存;鱗葉三角狀披針形,長3-9釐米,寬1.5-2.2釐米;羽片長140-250釐米,寬32-40釐米,葉柄長15-105釐米,具18-45對短刺,刺長4-8毫米,較為直伸,間距4-60毫米;羽片45-73對,長17-50.5釐米,寬10-20毫米,條形,深綠色,發亮,中脈兩面隆起,邊緣平,有時稍反捲或波狀,革質,兩面均無毛。 [3] 
雄球花窄長圓柱形,長18-25釐米,徑4-5釐米,有長5-6釐米的短梗,被黃褐色絨毛,小孢子葉窄楔形,長1.5-2釐米,頂端鈍或有短尖頭,上部寬1釐米,背面有黃褐色茸毛;大孢子葉長8-10釐米,有黃褐色茸毛,頂片卵形至三角狀卵形,長3-5釐米,寬3-6釐米,邊緣篦齒狀深裂,每側有裂片4-9條,裂片長1-4釐米,寬1.5毫米,先端尖,頂裂片鑽形,比側裂片稍大或明顯寬大,橢圓形,長2-3釐米,寬4-9毫米,胚珠2-6枚,扁球形,徑4-5毫米,無毛;種子倒卵形,長3-3.5釐米,徑2.5-3釐米。 [3] 

十萬大山蘇鐵近種區別

十萬大山蘇鐵羽葉較寬大,與綠春蘇鐵Cycas tanqingii D. Y. Wang)相近,但羽葉較多,葉柄上刺長而直,中種皮具疣狀突起;後者羽葉較少,一般不超過10片,中種皮較光滑。與叉孢蘇鐵Cycas segmentifida D. Y. Wang & C. Y. Deng)亦相近,但大抱子葉頂片較小,3-5釐米,側裂4-9對,中種皮具充狀突紋;後者大孢子葉頂片長9-10.5釐米,側裂片8-19對,中種皮具淺凹腦紋。 [3] 

十萬大山蘇鐵產地生境

分佈於廣西省防城港市的低海拔山谷闊葉林下。深圳仙湖植物園、廣西省林業勘察設計院、南寧樹木園等有引種栽培。 [3]  土壤為由砂頁岩、礫岩、花崗岩發育的赤紅壤和山地赤紅壤。主要的伴生植物有黃梁木、火果、白欖、東京山枇杷、粘木、粗齒梭欏、金花茶、顯脈金花茶、九節等。 [5] 

十萬大山蘇鐵生長習性

花期4-5月,種子10-11月成熟。 [3]  二年生幼苗的生物量顯著大於一年生幼苗的生物量,二年生幼苗的株高、球莖和冠幅分別高出一年生幼苗30.20%、56.83%和144.93%,説明十萬大山蘇鐵幼苗生物量積累快,生長速度快。 [8] 

十萬大山蘇鐵主要價值

十萬大山蘇鐵作為蘇鐵類植物,是植物的“活化石“,對植物的地理區系和古氣候的古地理研究有重要的價值。 [1] 

十萬大山蘇鐵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2019年)——附錄Ⅱ。 [6]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年)一級。 [7] 
  • 種羣現狀
截至2021年,十萬大山蘇鐵資源稀少,現存數量不足500株,急需進行保護研究。 [8] 
  • 瀕危原因
因非法採挖和非法貿易等原因瀕臨滅絕,種羣數量下降極快。 [1]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十萬大山蘇鐵發現野外新種羣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引用日期2021-05-10]
  • 2.    劉博,劉有軍.十萬大山保護區發現國家Ⅰ級保護蘇鐵新羣落[J].廣西林業,2018(09):5.
  • 3.    王發祥,梁惠波主編. 中國蘇鐵[M]. 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 1996:111-114
  • 4.    鍾業聰.蘇鐵屬植物地方名的含義[J].廣西林業,2001(01):34.
  • 5.    鍾業聰.廣西的蘇鐵植物資源[J].廣西林業,1994(02):40.
  • 6.    2019年CITES附錄中文版  .國家瀕科委[引用日期2022-05-20]
  • 7.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5-20]
  • 8.    唐健民,秦惠珍,鄒蓉,朱成豪,韋霄,蔣運生,熊忠臣.極小種羣野生植物十萬大山蘇鐵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J].分子植物育種,2021,19(11):3756-3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