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月誕辰內殿宴羣臣效柏梁體聯句

鎖定
《十月誕辰內殿宴羣臣效柏梁體聯句》是唐代李顯所作的一首詩。
作品名稱
十月誕辰內殿宴羣臣效柏梁體聯句
作    者
李顯
創作年代
唐朝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十月誕辰內殿宴羣臣效柏梁體聯句作品原文

十月誕辰內殿宴羣臣效柏梁體①聯句
潤色鴻業寄賢才,--李顯
叨居右弼②愧鹽梅③。--李嶠④
運籌帷幄荷時來,--宗楚客⑤
職掌圖籍濫蓬萊。--劉憲⑥
兩司謬忝謝⑦鍾裴,--崔湜⑧
禮樂銓管效涓埃⑨。--鄭愔⑩
陳師振旅清九垓⑪,--趙彥昭⑫
欣承顧問侍天杯。--李適⑬
銜恩獻壽柏梁台,--蘇頲⑭
黃縑⑮青簡奉康哉。--盧藏用⑯
鯫生⑰侍忝王枚⑱,--李乂⑲
右掖司言實不才。--馬懷素⑳
宗伯秩禮天地開,--薛稷㉑
帝歌難續仰昭回。--宋之問㉒
微臣捧日寒灰,--陸景初㉓
遠慚班左愧遊陪。--上官婕妤㉔

十月誕辰內殿宴羣臣效柏梁體聯句註釋

柏梁體:一種句句用韻的特殊的七言詩體,又稱“柏梁詩”或者“柏梁台體”。
②右弼:右相。弼:輔佐君王的大臣。唐朝的右相為中書令,當時李嶠是中書令。
③鹽梅:鹽和梅子。鹽的味道鹹,梅子味道酸,均為調味所需。《尚書·説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時殷高宗命傅説作相之詞。説他是國家極需要之人。後比喻國家所需的賢才,常用來稱讚宰相重臣。
李嶠(644~713):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河北)人。年少成名。20歲時進士及第。屢居相位,封趙國公。後遷懷州刺史。貶改廬州別駕。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
宗楚客(?一710):唐代詩人。字叔敖,蒲州(今山西永濟縣西)人。武則天之侄。高宗時舉進士,曾任宰相、中書令,景龍四年(710),李隆基率兵誅韋后.楚客亦伏誅。《全唐詩》錄存其詩六首。
劉憲(?一711):字元度,宋州寧陵人。弱冠舉進士。調河南尉。累進左台監察御史。後為太僕少卿,兼修國史,加修文館學士。景龍初(710)為太子詹事。憲著有文集三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⑦謝:愧。
崔湜(671—713):字澄瀾,定州人。擢進士第,累轉左補闕。曾任考功員外郎、中書舍人、中書侍郎,檢校吏部侍郎,襄州刺史。華州刺史,太子詹事、中書令等職。明皇立,流嶺外。以嘗預逆謀,追及荊州,賜死。詩三十二首。
⑨涓埃:細流,微塵。比喻微小。
鄭愔(?一710):字文靖,河北滄縣(屬滄州)人。十七歲舉進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宣州司户、宰相、江州司馬等職。《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十九首,編一卷。
⑪九垓:亦作“九咳”、“九陔”。中央至八極之地。九州之地,喻全國。
趙彥昭(?-714):唐代詩人。字奐然,甘州張掖人。少豪邁,風骨秀爽。及迸士第,調南部尉。歷左台監察御史。中宗時,累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容宗立,出為宋州刺史。後人為吏部侍郎,遷刑部尚書,封耿國公。尋貶江州別駕,卒。所作詩《全唐詩錄》存一卷,傳於世。
李適(742—805):唐肅宗的長孫、唐代宗的長子,母為睿真沈皇后。779年至805年在位。廟號德宗,諡號神武孝文皇帝。
蘇頲(670一727):字廷碩,京兆武功(今屬陝西)人。武則天朝進士,襲封許國公。開元間居相位時,與宋琛合作,共理政事,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後罷為益州長史,復入知吏部選事。卒諡文憲。擅長於詩文,與燕國公張説齊名。時稱“燕許大手筆”。集三十卷,今編詩二卷。
⑮黃縑;微帶黃色的細絹。
盧藏用(664-713):字子潛,幽州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少以文辭才學著稱,舉進士,不得調,與兄徵明偕隱終南山。曾任左拾遺、神龍中、禮部侍郎、昭文館學士。後流放嶺南。有文集三十卷,《全唐詩》錄存其詩八首。
⑰鯫生:猶小生。多作自稱的謙詞。
⑱王枚;王褒和枚皋,都是西漢著名的辭賦家。經常侍從遊宴。
李乂(647—714):字尚真,趙州房子人。少孤。舉進士,累調萬年尉,擢監察御史,遷中書舍人,修文館學士。後除刑部尚書。卒,諡自貞。義著有文集五卷,《兩唐書志》又與兄尚一、尚貞同為一集,號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並行於世。
馬懷素:潤州丹徒人。寓居江都。少師事李善。家貧無燈燭,晝採薪蘇,夜燃讀書,博覽經史,善屬文。舉進士,應制舉,登文學優贍科,拜郡尉,四遷左台監察御史。
薛稷(649—713):唐代畫家,書法家。字嗣通,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人。曾任黃門侍郎、參知機務、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後被賜死獄中。工書法,師承楮遂良,與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並列初唐四大書法家。善繪畫,長於人物、佛像、樹石、花鳥,尤精於畫鶴。無作品傳世。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人。一説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陸景初:同鳳閣鸞台平章事陸元方之子,由揚州參軍累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子少保,封兗國公。卒。贈尚書左丞相。
㉔上官婕妤:即上官婉兒(664—7lo),唐代女官、女詩人、唐中宗昭容。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全唐詩》僅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1] 

十月誕辰內殿宴羣臣效柏梁體聯句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宮廷柏梁體詩,中宗李顯與臣子效法漢武帝君臣,以柏梁體聯句,一人七言一句,句式工整,句句押韻。中宗李顯以“潤色鴻業寄賢才”起句,表達對國之棟樑的讚許,而臣子或以自慚形穢,不敢以奇才自居,謹慎謙卑之意聯句,或以高標準要求自己要盡忠盡職之意聯句。君臣相合,高卑定位,或謙或恭.隱顯適會,情信詞巧。
李嶠以“叨居右弼愧鹽梅”連中宗李顯句。在前一首詩歌太宗李世民的《執契靜三邊》中,我們已經對“鹽梅”一詞做過解釋,那首詩歌是從帝王的角度出發,表達對輔佐自己的良將賢臣的渴望、滿意或者誇讚,而這首詩歌中李嶠卻是站在臣子的角度,表達自己的謙遜。“鹽梅”或成或酸,是調味必需,這裏也喻指能輔佐君主治國的賢才,雖貴為權重位尊的右相,李嶠仍用“叨居”自謙,足顯其恭卑,對於“鹽梅”的賢才之稱覺得慚愧。既明職責,又暗表恪盡職守的忠心。整首詩歌也體現了君臣和諧、齊心協力的氛圍。 [1] 

十月誕辰內殿宴羣臣效柏梁體聯句作者簡介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兩度在位)。章懷太子李賢被廢,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位,太后武則天臨朝稱制。次年,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並先後遷於均州、房州等地。聖歷二年(699年)被則天召還洛陽,復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宰相張柬之等起兵發動政變,殺死張易之張昌宗等,擁中宗復位,廢周為唐。即位後,放宮女3000餘人出宮,仍舊重用武三思等人,武三思與韋后勾結,將反對武氏集團的張柬之等人排擠出朝。朝政被皇后韋氏把持。景龍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發兵誅武三思等人,事敗被殺。中宗在位期間,恢復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館學士,發展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往,實行和親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保證了邊疆地區的穩定。唐中宗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妻子韋后和女兒安樂公主毒害,終年55歲,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裏的鳳凰山)。
參考資料
  • 1.    何清,曾凡英,羅小兵編著.詩意之鹽 唐代鹽詩輯釋.成都:巴蜀書社,201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