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區港聯動

鎖定
“區港聯動”,是指整合保税區的政策優勢和港區的區位優勢,在保税區和港區之間開闢直通道,將物流倉儲的服務環節,移到口岸環節,拓展港區功能,實現口岸增值,推動轉口貿易物流業務發展。
中文名
區港聯動
外文名
Regional port linkage

區港聯動內容簡介

“區港聯動”是實現保税區經濟和港口經濟共同發展內生的客觀要求,是一種聯繫緊密的區域經濟安排。從系統科學角度分析,“區港聯動”屬於協同的概念,是保税區與港口兩個子系統整體協同的組織過程。就其內涵而言,可以“政策疊加、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功能集成”十六字概括,體現了保税區與港區在區域、資產、信息、業務等方面的聯動發展。

區港聯動政策疊加

保税物流園區除繼續享受保税區在免徵關税進口環節税、海關特殊監管等方面的政策及港區原有的政策外,在税收政策上,還疊加了出口加工區的政策,即實現國內貨物的進區退税,從而改變了保税區現行的“離境退税”方式,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在中轉集拼方面,中轉集裝箱在保税物流園區可以進行拆拼箱,改變中轉集裝箱在港區只能整箱進出的現狀。集裝箱在保税物流園區堆存無時間限制,改變集裝箱在港區有14天報關期限的現狀。政策疊加的結果是對貨物的流動來説,“一線放得更開,二線管得嚴密”,區內真正實現貨物的自由流動。

區港聯動優勢互補

將保税區在税收、海關監管等方面的政策優勢與港區在航運、指泊、裝卸等交通便利的區位優勢相結合,實現航、港、區一體化運作,集裝箱綜合處理與貨物分撥、分銷、配送等業務的聯動,既是優勢互補,也是優勢組合。

區港聯動資源整合

通過保税區和港區在形態、資源上的整合、集成,促進貨物在境內外快速集拼、快速流動、快速集運,帶動信息流、資金流和商品流的集聚和輻射。“港”和“區”的資源在保税物流園區項目形成了優化組合。

區港聯動功能集成

實施“區港聯動”的保税物流園區將集成“四大功能”:
1、國際中轉。對國際、國內貨物在園區內進行分拆、集拼後,轉運至境內外其他目的港。國際中轉是世界各大自由港的主體功能產業,也是航運中心實力的體現。
2、國際配送。對進口貨物進行分揀、分配或進行簡單的臨港增值加工後,向國內外配送。國際配送為保税物流園區發展增值服務創造了一個重要平台。
3、國際採購。對採購的國際貨物進口貨物進行綜合處理和簡單的臨港增值加工後,向國內外銷售。
4、國際轉口貿易。進口貨物在園區內存儲後不經加工即轉手出口到其他目的國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