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

鎖定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位於中關村上地信息產業高科技園區,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998年,由北京一零一中學北京實創高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創辦。2009年,學校從體制改革試點校轉為公辦校。2020年,學校設立小學部,開始招收一年級新生。現任校長由北京一零一中陸雲泉校長兼任。學校秉承一零一中的光榮傳統,努力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生動、主動地發展,努力培養文明、高雅、自信、自律的上地實驗人,並形成了勤奮、求實、開拓、進取的優良校風。建校25年來,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以嚴謹的校風和高質量的教學成果, 為全市高中輸送了大批優秀畢業生,贏得了很好的社會聲譽。它被多次評為北京市、海淀區兩級課改先進單位,成為了家長放心、學生愉快的優質學校。
中文名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
外文名
SHANGDI EXPERIMENTAL SCHOOL
簡    稱
上地實驗 SHD101 上地101
創辦時間
1998年
創辦人
北京一零一中
北京實創高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辦學性質
公立中學
校    訓
團結 勤奮 求實 創新
校    歌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校歌
校慶日
10月18日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二街三號
主要獎項
北京市、海淀區兩級課改先進校
北京市綠化美化花園式先進單位
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
海淀區科技示範校
海淀區兩級課改先進單位
現任校長
陸雲泉
所屬地區
北京市海淀區
辦學理念
育人為本 追求卓越
育人目標
培養文明、高雅、自信、自律的上地實驗人 培養有知識、有膽識、有見識、懂感恩、負責任的中學生 [8]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學校簡介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校徽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校徽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位於中關村上地信息產業高科技園區。學校於1998年由北京一零一中學北京實創高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創辦。2009年底,學校從體制改革試點校轉為公辦校。2020年,學校設立小學部,開始招收一年級新生。現任校長由北京一零一中陸雲泉校長兼任。學校秉承北京一零一中的光榮傳統,努力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生動、主動地發展,努力培養文明、高雅、自信、自律的上地實驗人,並形成了勤奮、求實、開拓、進取的優良校風。
學校領導班子團結奮進,努力做到嚴格依法治校,科學規範管理。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勇於進取、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他們以人格的魅力、學識的魅力教育感染學生,成為了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學校通過倡導主題鮮明的學校文化,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將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與教師的幸福工作相結合,將教師的成長髮展與學校的全面相結合,使全校師生形成一個充滿活力的積極健康向上的整體。學校還以豐富多彩的科技、文體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提高他們動手、動腦和創新能力。先進的教學設施、優美的校園環境、一流的教育質量,得到社會、家長、學生的一致好評。
建校以來,學校秉承一零一中的光榮傳統,堅持“基礎寬厚、富於創新、個性健康、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努力形成獨特的辦學理念和教育模式,依託周邊的教育資源,豐富辦學特色內涵,不斷創新發展。學校現有42個教學班,在校生1700多人,是海淀區規模最大、學生人數最多、教學成績顯著的初中校之一。近年來,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畢業生中考成績斐然,大批學生順利考取市區示範高中,區教委領導多次稱譽該校“為海淀區基礎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學校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功能齊備的教學樓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尚、事業心強、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他們以高尚的師德、個性化的講授、一流的教學水平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學校還將與北京一零一中本校在管理及師資力量上進一步整合優化,資源共享,為學生創設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學校被評為北京市、海淀區兩級課改先進校,北京市綠化美化花園式先進單位,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北京市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海淀區科技示範校,海淀區優秀家長學校,海淀區文明形象工程先進單位。學校中考成績在海淀區一直名列前茅。鮮明的學校特色、優異的辦學成績,贏得了社會、家長的廣泛讚譽。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學校領導

校長
陸雲泉 陸雲泉
陸雲泉,男,漢族,江蘇人,1963年7月出生,1984年8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中教高級(特級教師),1984年7月蘇州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陸雲泉認為,教育做到“説的慢慢地做,做的慢慢地説”這兩點很重要。所謂“説的慢慢地做”,就是不要讓先鋒理念沖淡了紮實的課堂教學,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所謂“做得慢慢地説”,就是在成果顯現之前,先學會做默默的耕耘者,踏踏實實地工作,正所謂教育是靜待花開、享受花開的過程。
曾任北京市海淀區教工委副書記、教委主任。
1984.07—2002.09,江蘇省無錫市第一中學任數學教師、教學處主任;
2002.09—2005.07,江蘇省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任數學教師、副校長;
2005.07—2006.09,北京一零一中學任數學教師、校長助理;
2006.09—2011.04,北京一零一中學教學副校長;
2011.04—2013.11,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校長、代理黨總支書記;
2013.11—2015.06,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
2015.06—2018.09,北京市海淀區教工委副書記、海淀教育委員會主任。
2018.09 北京一零一中學任校長兼任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校長。
執行校長
毛筠 [9]  ,女,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執行校長,常務校長,中共黨員。海淀區英語學科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海淀區教育學會理事,區教材選用委員會委員。多年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勇於實踐探索,教學踏實嚴謹,教育教學效果好,受到老師、學生、家長好評。積極參加各級課題研究,撰寫論文、教學案例等多次獲得市、區一、二等獎。被評為海淀區課改先進個人,優秀教學管理幹部,海淀區科研先進個人。在工作中她認真履行職責和義務,致力於師生的共同發展,努力建設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學校宗旨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學校一貫堅持“育人為本,為學生的成長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辦學宗旨,以科學的發展觀為統領,營造和諧的教育氛圍,創設良好的教風、學風、校風,努力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為學生奠定做高尚人的基礎、知識和學習的基礎、身心健康的基礎、生存發展的基礎,使他們成為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對學校、對國家、對人類盡職盡責的人。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所獲榮譽

在辦學的道路上學校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僅2005年獲得榮譽有,學校獲全國中小學禮儀美德教育系列活動組織獎、北京市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校、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科技實踐活動獎、海淀區文明形象工程先進單位、海淀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海淀區優秀家長學校、中小學體育工作地優秀學校;在各項學生活動中,該校獲得北京市第十屆頭腦奧林匹克OM競賽第三名第六名、海淀區航海模型競賽團體一等獎、海淀區無土栽培競賽集體一等獎、2005年第22屆北京市中小學生北京晚報百隊杯足球賽初中男子組第三名、北京市中小學科技英語創意大賽團體三等獎等等,此外,在硬筆書法、輪滑、跳繩、朗誦都獲得團體優秀獎。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榮譽檔案 [2] 
2019年3月,入選北京市首批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達標學校。 [3] 
2020年5月,入選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名單。 [4]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 [1] 
20週年校慶紀念牌 20週年校慶紀念牌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發展前景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教師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教師
2006年,學校將在發展中不斷追求完美,滿足學生髮展需求,張揚其鮮活個性,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精彩。我們歡迎全市的家長、學生們報考我們的學校,你們選擇了我們就意味着選擇了真誠、守信和優質的服務。我們希望上地實驗學校的每一個學生“求知在上地,收穫在上地,立人在上地,成功在上地。”
一、德育為先,育人為本
(一)建立學生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機制
(二)細微之處注重文明禮儀教育
(三)班集體、宿舍成為學生眷戀的港灣
(四)加強體驗,走入社會實踐課堂
二、教學從嚴,成績把關
(二) 推動課改提高教學質量
(三)科技活動引領學校特色教育
(四)課外活動小組滿足學生的興趣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學校校歌

迎着朝陽,走進校園,心中湧起無限希望,
鮮花盛開,清泉奔放,綠色草地寬闊操場,
快樂讀書,追求夢想,同學老師情意深長,
20週年校慶室內樂高牆(現已更換) 20週年校慶室內樂高牆(現已更換)
上地實驗,桃李芬芳,帶領我們揚帆遠航。
踏着夕陽,走出課堂,歡聲笑語迴盪耳旁,
璀璨星空,伴我暢想,收穫知識播種理想,
志存高遠,奮發向上,靚麗青春美好時光,
上地實驗,温馨家園,為我們插上騰飛的翅膀,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這是我們成長的殿堂,
我們感激,親愛的學校,你是心中永遠的陽光。
bilibili校歌視頻 [5]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教學建築

求真樓(教學樓)
求知樓(教學樓)
求實樓(辦公樓)
求新樓(實驗樓)
綜合館(羽毛球館,形體館)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操場(合成人工草體,籃球場七個)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佔地面積33413平方米,共有三個教學樓,一個實驗樓,一個住宿樓,一個綜合性體育館和15600平方米塑膠操場。學校擁有2個學生機房,8個專業實驗教室, 3個音樂教室和寬敞的圖書館、閲覽室,學生學習的每間教室都備有多媒體講台和空調機。學校有可以容納500餘人的學生宿舍和環境優雅的學生餐廳。先進的教學設施為學生營造出良好、便捷、舒適的學習環境。學校設有學生宿舍樓,每年招收200多名住校生。宿舍條件上乘,管理規範,並且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因而深受住宿生及家長的好評,也成為了學校辦學的一大亮點。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四處,精巧別緻;花樹相間,錯落有致;一年四季,草木常青,被往屆學生評為“花園學校”。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特色課程

奠定基礎培養有紮實學力的初中學生 引導發展培養有上地印記的陽光少年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雙培養”課程體系
學校在辦學過程中既秉承了一零一中的光榮傳統,又注重積澱具有上地特色的學校文化,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學校注重通過行為規範、品德教育,引導學生的言行,幫助他們獲得良好的品質;也善於通過豐富多彩的課程和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使他們擁有廣泛的愛好、高雅的審美情趣、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力。
隨着教育實踐經驗的積澱,學校逐步確定了“培養文明、高雅、自信、自律的上地實驗人;培養有知識、有膽識、有見識、懂感恩、負責任的中學生”的育人目標;以及“育人為本,為學生的發展奠基;追求卓越,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大力推進課程建設,整合課程資源,優化課程內容,推動課程創新,構建具有上地實驗特色的“雙培養”課程體系。
一、“雙培養”課程的目標與內涵
學校認為,初中教育除了增長學生知識、提高學生能力外,更關鍵的是促進其價值體系的形成,這個價值體系包括公民教育、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等內容。為此,學校的育人目標同時包含了“培養文明、高雅、自信、自律的上地實驗人”和“培養有知識、有膽識、有見識、懂感恩、負責任的中學生”兩方面的內容。這兩個目標一方面着眼於現在,注重基礎,培養具有紮實學力的合格的初中生、優秀的青少年;另一方面着眼於學生的未來,引導發展,培養有上地印記的陽光少年”為培養合格的公民、優秀的社會人奠定基礎。此外,學校的“雙培養”課程還力圖在培養學生的同時也培養教師,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二、“雙培養”課程的架構
學校“雙培養”課程對五個領域課程進行了整體的規劃,將對合格中學生和陽光少年的培養歸納為五個方面的素養:行為與品德、科學與思維、身體與心理、人文與審美、技能與實踐,並且分別對應了五類課程。
其中,“敦品導行課程”一方面抓住了初中生從兒童向少年過渡的年齡特點,重視對學生行為的引導,使學生擁有“文明”的言談舉止;另一方面重視培養學生的道德認知,引導他們進行道德實踐,最終使之成為“懂感恩”“負責任”和“文明”“自律”的人。
“博識善思課程”重在讓學生掌握科學知識,鍛鍊、提升學力,培養學生“會思考”“樂研究”。
“身心健康課程”除了身體素質之外,還格外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旨在培養學生的“膽識”和“自信”。
“文雅審美課程”則強調對學生人文、藝術修養的薰陶和審美情趣的養成,旨在培養學生“高雅”和“有文采”。
“技能實踐課程”重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勞動技能,促進學生在“踐行中長見識”,落實知行合一。
三、“雙培養”課程的具體內容
學校“雙培養”課程體系中的五個領域的課程大致基於德、智、體、勞、美的五方面基本素養,每一領域課程都指向了“在初中階段打好基礎”和“引導終身的可持續發展”兩個培養方向。幾乎在每一領域中都容納了多級課程。例如,身心健康課程既包括國家課程體育,又包括地方課程的專題教育,還包括球類、健美操、用“心”看世界等關乎學生身心健康的校本課程。博識善思課程除了多門國家開設的課程之外,還包括學校為學生開設的內容豐富的校本課程。
1.敦品導行課程
多年以來,學校堅持德育為先,構建“全員德育”的育人模式,認真規劃每一項德育活動,構建了有特色的校本德育體系。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學校開展了各項主題教育活動,分年級培養學生“文明、誠信、尊重、寬容、勤奮、負責、合作、感恩、奉獻”九大優秀品質,逐漸形成了一系列敦品導行課程。敦品導行課程建立在國家開設的思想品德課程基礎上,並且針對初中生的特點,將重點放在規範言行、培養行為習慣、樹立家庭道德、人際道德、個人修養與社會公德上。
2.博識善思課程
博識善思課程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而是將知識與運用緊密結合,旨在培養學生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的能力。在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之外,博識善思課程還容納了“五子棋、數獨”這樣的趣味選修課,以及“機器人”這些能將知識運用於操作中的課程。博學善思課程關注學生科學素質發展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
3.身心健康課程
身心健康課程包含了豐富多彩的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在促使學生擁有健康體魄的同時,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培養他們終身鍛鍊的健康意識。身心健康課程還包括心理、用“心”看世界這樣的心理健康課程。從2007年開始,學校就配備了專職心理教師,學校不僅建設了完備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場所,也使心理健康類課程融入了課程體系。
4.文雅審美課程
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學水平、人文素養和審美意識,而他們還需要進一步的引導,儘量獲得提升。2010-2011年的評價報告同時指出,四類主體對於學生審美素質的評價也比較低。因而,學校加大力度進行人文、藝術類課程建設,並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輔助常規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人文、藝術修養,引導學生提高感悟能力,擁有高雅的閲讀歷程、文化生活和審美情趣。文雅審美課程包含的課程多屬於人文、藝術學科,通過學習、欣賞、體驗、創造、感悟等形式,為學生提供較為完整的文化藝術課程體系,可以滿足學生的不同愛好與需求。
5.技能實踐課程
2010-2011年度的學校教育質量現狀形成性評價報告指出,關於學校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現狀的評價,在思想、文化、身體、心理、審美、勞技六個方面中,學生、家長、幹部和教師四類主體對於勞技素質的評價最低。這也反映了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初中校對於學生勞動技能、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視不夠。學校從這項評估中獲得了啓發,認識到對於學生勞動技能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的不足。為此,學校開展了學生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志願者服務公益勞動等活動課,培養他們良好的勞動習慣;積極開展大中小型社會實踐活動。學校還投入了大量科研力量,研發了多學科整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它不僅彌補了學校對學生技能實踐培養的不足,幫助學生懂得運用工具、知識和技能,進行探究性學習,並且逐漸完善,這已成為了學校的一門特色精品課程。
隨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實踐的進程推進,學校將繼續探索,為“培養文明、高雅、自信、自律的上地實驗人;培養有知識、有膽識、有見識、懂感恩、負責任的中學生”而努力。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課程設置

必修課
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歷史 政治 地理 生物 體育 心理 勞技 信息 音樂 美術
選修課
民樂 攝影 篆刻 集郵 天文 田徑 輪滑 足球 籃球 橋牌乒乓球 羽毛球 獨輪車 形體課 單片機 合唱團 工筆畫 抖空竹 課本劇劍橋聽力 朗誦小組 楹海探史 話劇表演 影視欣賞 物理天地 藝術體操趣味語文 語文漫步 國畫小組 軟筆書法 人與自然 學做麪食 校園記者遙感的應用 DI活動小組 無線電測向 簡化太極拳 數學提高班 圖書館閲覽生物與生活 趣味數學班 趣話語言文字 英美文化概況 美妙的數學花園多媒體課件製作 物理小小實驗室 樂高機器人制作 皮影戲製作與表演生活中的生物現象 聽英文金曲學英語 英語歌曲影視賞析 外教口語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校園大事

1998年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建校
2000年 操場第一次重建改造
2006年 操場看台拆除重建 操場第二次重建改造
2009年 一號教學樓拆除 學校從體制改革試點校轉為公辦校
2010年 求真樓建成 更換校牌
2011年 重建校園南門
2013年 校訓石奠基、操場第三次重建改造
2019年 體育館、食堂、求知樓裝修
2020年 設立小學部 開始招收一年級新生
2021年 求新樓及青年公寓拆除 預計原址建成新實驗樓及小學部教學樓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課時安排

40分鐘一節課,10分鐘課間。早上8:00上課,下午14:00上課。
8:00—8:40第一節課
8:50—9:30第二節課
9:30—9:35眼保健操
學校自編操-精忠報國 學校自編操-精忠報國
課間操(自編操精忠報國/武術操英雄少年/冬季跑步)
10:00—10:40第三節課
10:50—11:30第四節課
11:40—12:20第五節課
午間休息
13:55—14:00眼保健操
14:00—14:40第六節課
14:50—15:30第七節課
15:40—16:20第八節課
16:30—17:30統練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師資團隊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擁有一支事業心強、專業化水平高的教師隊伍,學校專職教師156人,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副高級職務54人,中級職務63人,海淀區學科骨幹教師帶頭人28名,海淀區班主任骨幹帶頭人4名。他們以高尚的師德、個性化的講授、一流的教學水平深受學生們的喜愛,隨着學校的發展,不斷湧現出令學生、家長感動的優秀教師。
學校行政團隊:程徵、寧立羣、朱華、曹華、陳鵬偉、李洪柱、劉冀羣、徐霞、屈飛、張星光、馬瑄、張瑋、孫金南、楊晨光、張青、胡京春、徐瑩、姚健、於春德、曹青、張雪蓮、李錚、劉寶利
英語教師團隊:彭曉梅、祝莉、嶽咪、楊琳、靖安琪、劉海俠、于丹、沈利華、瞿徵、馬一丹、陳靜、程翠萍、賀文桃、喻波、劉小紅、劉鳳岐、段新宇、焦英、王為紅、王麗娜、吳彥
語文教師團隊:王偉華、成欣鳳、楊宏麗、丁玉婷、劉雲鶴、康玉紹、閆雪晴、田穎、邵利娜、王濤、張震、董棟、王祖輝、甘迎春、賈曉澤、李汝梅、耿惠娥、徐穎、崔乃新、閆鳳、潘川惠、金明玉
數學教師團隊:單行政、肖宏、王鑫、李昇華、陳芳、李曉菱、王卉、王禕、樊立新、王桂平、武玉霞、王曉雁、納豔、韓京環、彭秋蘭、劉進、代廣馨、李禎、李欣、王富會、高永洪
物理教師團隊:曹秀芳、鄭洪文、湯繼惠、羅楊、王卓揚、靳京旭、趙瑞婷、楊鴻、徐文霞
地理教師團隊:王賢立、李春雨、張玲、王曉玲、王衞寧、史晴
生物教師團隊:張楊、王紅庚、申思、李媛、李亞潔、何雪華、張藝雲
政治教師團隊:楊賀、梁豔霞、趙穎、楊滋、管紅彥、王德財、張延華
歷史教師團隊:陳亞東、梁梅、王琦、宋薇、張佳琳、田金夢
化學教師團隊:唐靜、郭淑潔、韓晶巖、劉秀蘭、郭磊、王慧
體育教師團隊:蔡濤、胡愛民、吉祥、許衞立、王偉、劉傑、於麗燕、周真羣、汪巧琴
藝術教師團隊:聶嬌嬌、楊慧斌、張麗娜、史俊備、許霞、王昶
計算機教師團隊:武笛、張瑋
心理教師團隊:段漠、馬鵬躍
勞技教師團隊:韓會娟、王瑞
圖書館教師團隊:茅欣、叢英、王玉潔
實驗室輔導教師團隊:隋文利、楊忠欣、遊江英、姜迎春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歷任領導

校長
王毓龍 1998-2003
王燕英 2003-2010
郭 涵 2010-2018
陸雲泉 2018-
常務校長
王桂玲 2010-2015
程 徵 2015-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學校特色

特色一 育人為本——--尊重學生個性
校訓石 校訓石
學校堅持德育為首,尊重學生個性,創新實踐育人。以嚴格的品行管理、優良的校風班風、濃郁的校園文化,多彩的主題德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他們的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特色二 因材施教——--培養學習能力
四會書 四會書
為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學校在課程改革、教學方法創新中,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他們的愛好與知識潛能,培養他們的學習方法,因材施教分層輔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獲得信心與能力的樂趣。
特色三 陽光體育——-練就健康體魄
校史牆 校史牆
作為足球傳統項目體育學校,學校不僅有足球隊、體操隊、籃球隊,而且各學期體育競賽活動異彩紛呈。如:春、秋季運動會、年級跳繩、籃球比賽等。學校保證體育課程和體練活動,通過建立學生健康檔案、體能測試、體檢、安全培訓,切實提高了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自我保護能力。
特色四 科技創新——-增長學生才幹
科技方 科技方
學校地處高科技園區,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讓學校科技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生物課題研究、天文觀測、機器人工程設計,讓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大大提高。自從學校轉為科技試點校以來,在全國、全市大賽中,學生屢獲佳績。校園科技創新的廣闊天地,讓學生們大有可為。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相關鏈接

上地實驗學校(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
上地101中學 (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
學校官網 [6] 
成績查詢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