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雲泉

鎖定
陸雲泉,男,漢族,江蘇人,共產黨員,中學數學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管理學博士 [11]  ,正高級教師,北京市首批中學特級校長 [1] 北京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2]  ,上海同濟大學兼職教授 [3]  ,國家督學 [4] 中國科學院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院長 [5] 
2015年4月任北京市海淀區教育工委副書記,海淀區教育委員會主任 [10]  。2018.09---2023.07,任北京一零一集團校長,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校長 [6]  。現任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總校長。 [41] 
中文名
陸雲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3年7月
畢業院校
蘇州大學
畢業院校
北京理工大學
學位/學歷
管理學博士
職    業
校長
專業方向
教育學
職    務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總校長
籍    貫
江蘇

陸雲泉人物履歷

1984.07---2002.09,江蘇省無錫市第一中學任數學教師、教學處主任;
2002.09---2005.07,江蘇省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任數學教師、副校長;
2005.07---2006.09,北京一零一中學任數學教師、校長助理;
2006.09---2011.04,北京一零一中學教學副校長;
2011.04---2013.11,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校長、代理黨總支書記;
2013.11---2015.06,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
2015.06---2018.09,北京市海淀區教工委副書記、海淀教育委員會主任。
2018.09---2023.07,擔任北京一零一集團校長、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校長。
2023.07---至今,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總校長。 [41] 

陸雲泉人物職務

中國科學院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院長 [5] 
國家督學 [4] 
北京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2] 
上海同濟大學兼職教授 [3] 
海淀區政協常委 [6]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 [6] 
北京市特級教師協會會長 [7] 
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8]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專業委員會考試命題指導專委會副主任 [9] 

陸雲泉人物論文

[1]陸雲泉. 北京一零一中:以“六個一體化”提升教育集團治理效能[J]. 中小學管理. 2022,(05):26-29. [13] 
[2]陸雲泉, 陳德收, 平亞茹構建中學全學科閲讀指導體系[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05):53-55. [17] 
[3]陸雲泉, 劉子森, 楊雙偉, 韓姍杉, 劉平青. 學生成長共同體:家校社協同育人模式的實踐探索[J]. 人民教育. 2022,(01):60-62. [14] 
[4]陸雲泉. 學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家. 2022,(18):28-30. [16] 
[5]陸雲泉, 陳德收, 平亞茹,張欣. “三喻文化”引領下教師鏈式校本研修課程的建設與實施[J]. 中國教育學刊. 2021,(S2):231-236+263. [15] 
[6]陸雲泉,張曉玉. 全學科閲讀:學校育人方式變革的有效路徑——北京一零一中全學科閲讀實踐[J]. 人民教育. 2021,(20):46-48. [18] 
[7]陸雲泉, 陳德收,康文中. 和合共生:學校集團化發展中的文化認同建構[J]. 中小學管理. 2021,(08): 17-20. [19] 
[8]陸雲泉.“生態·智慧”教育:創新人才培養的101種可能[J]. 教育家. 2021,(21):6-9. [20] 
[9]陸雲泉. 打造讓學生一生惦記的思政課[J]. 人民教育. 2021,(10):58-60. [21] 
[10]陸雲泉, 吳紅梅. 以學習共同體研修助力教師專業發展[J]. 中國教師. 2021,(03):82-86. [22] 
[11]陸雲泉, 平亞茹,張欣. 通過閲讀突顯學科育人價值——以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為例[J]. 中小學校長. 2021,(02):65-68. [23] 
[12]陸雲泉. 以勞動教育涵養創新能力和工匠精神[J]. 教育家. 2021,(04):42-44. [24] 
[13]陸雲泉. 生態與智慧:未來學校優質發展的關鍵詞[J]. 中小學管理. 2021,(01):5-8. [25] 
[14]陸雲泉. 以學科閲讀為切入點尋找教學改進的有效路徑——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學全學科閲讀基礎與現狀分析[J]. 中國教師, 2020(12):44-47. [12] 
[15]陸雲泉. 提高公民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還在路上[J]. 教育家. 2020,(16):15. [26] 
[16]陸雲泉. 整合優質教育資源 構建社會共育機制——北京一零一中學開展學生思政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0,(01):49-51. [27] 
[17]陸雲泉. 構建面向未來的生態智慧教育[J]. 教育家, 2019(44):55-57. [28] 
[18]陸雲泉. "智能互聯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04):41-44. [29] 
[19]陸雲泉. 學校內涵發展的特點及推進策略——基於系統理論的分析視角[J].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5):6. [30] 
[20]陸雲泉, 許爽, 劉平青.協同創新網絡與組織創新績效的關係[J].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20(05): 63-71. [31] 
[21]陸雲泉. 嚴選、活用、善育、實留:構建高品質教師專業發展服務體系的區域方略[J]. 中小學管理, 2018(5):24-26. [32] 
[22]陸雲泉, 劉平青. 北京市海淀區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實踐與思考[J]. 教育研究, 2018, 39(5):154-159. [33] 
[23]陸雲泉. 學習品質評價:教育質量評價的“海淀模式”[J]. 中小學管理. 2017,(08): 9-12. [34] 
[24]陸雲泉. 以學生髮展指導工作撬動學校教育整體改革[J]. 人民教育, 2017(09):21-22. [35] 
[25]陸雲泉. 學區制新改革:實現區域教育資源的深度整合[J]. 中小學管理, 2016(1):3. [36] 
[26]陸雲泉. 沒有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常態課教學有效性探索之路[J]. 基礎教育課程, 2014(3):50-51. [37] 
[27]陸雲泉. 以教學方式變革為導向的學校組織變革的策略選擇[J]. 中小學管理, 2013(9):14-16. [38] 
[28]陸雲泉. 明確教學質量標準有效提升常態課教學水平[J]. 中小學管理, 2011(4):12-14. [39] 
[29]陸雲泉. 高中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進的經驗[J]. 當代教育科學, 2009(20):14-15. [40] 
陸雲泉相冊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