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喜訊到邊寨

(鄭路作曲的管絃樂曲)

鎖定
《北京喜訊到邊寨》原為鄭路寫的管樂合奏曲,後與馬洪業合作,於1976年12月改為管絃樂曲。當時正值舉國歡慶粉碎“四人幫”偉大勝利之際,樂曲生動而形象的表現了當這一特大喜訊傳到祖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邊寨時,山寨人民載歌載舞,熱烈慶祝的情景。
中文名
北京喜訊到邊寨
譜    曲
鄭路
編    曲
鄭路
編    曲
馬洪業
音樂風格
管絃樂曲
歌曲語言
漢語
發行時間
1976年12月

北京喜訊到邊寨內容介紹

北京喜訊到邊寨 北京喜訊到邊寨
北京喜訊到邊寨》以充滿激情的旋律,生動勾勒出邊寨人民聽聞喜訊後的狂歡場景,汲取了當地羣眾流傳的對歌、對舞的藝術表演形式,並採用苗族彝族的歌舞音調來塑造樂曲的音樂形象,表達了邊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樂曲分為七個部分,營造了山寨的小夥子、姑娘們等欣喜若狂的歡樂所氛和喜氣洋洋的心情。
作品為多段體結構,音樂素材取自於苗族和彝族的民間音樂
樂曲的引子由圓號模仿牛角號在中音區奏出了粗獷遼闊的旋律。
這彷彿北京喜訊的電波,越過千山萬水,傳遍山寨的千家萬户。
緊接着是兩小節強烈的舞蹈節奏,引出了樂曲的第一主題,熱情奔放的曲調,鏗鏘明快的伴奏,展示出一幅熾熱的羣舞場面。
接着又出現了模仿牛角號的持續長音,與前段形成對比,在歡快熱烈的氣氛中,夾雜着排鼓鈴鼓聲,彷彿是一羣腳脖上套着一串串小鈴鐺的姑娘在縱情歡跳。
樂曲由一個過渡性的樂句,引出第三主題,由絃樂彈奏,並伴以清脆的木魚和鈴鼓聲,熾熱的情緒不斷高漲。
樂曲不斷轉換調性,情緒逐漸向高潮發展。最後,在鼓樂齊鳴聲中,再現了第一主題,熱烈的情緒發展到了頂點,遼闊的號角聲中,象徵着人們奔向美好的決心。
[1-4] 

北京喜訊到邊寨作者簡介

鄭路——北京人。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單簧管演奏員、創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器樂曲《民歌主題組曲》、《北京喜訊到邊寨》(合作)、《灕江音畫》等。
馬洪業——北京人。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宣傳隊任演奏員,並從事音樂創作。1954年後在東北、上海、中央等廣播樂團任單簧管演奏員。他創作的音樂作品除與鄭路合作的管絃樂《北京喜訊到邊寨》外,還有《愉快的勞動》、《春曉》、《圓舞曲》等。

北京喜訊到邊寨作品影響

2022年5月,入選中國藝術研究院發佈的在“講話”精神的照耀下百部文藝作品榜單。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