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古琴研究會

鎖定
新中國誕生之初,社會上會彈奏古琴的人寥寥無幾,在北京也是屈指可數。而古琴流傳至彼時已有千餘年曆史,眼看彈奏古琴的技藝即將失傳,當此時刻,由張伯駒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人倡議成立了“古琴會”,廣泛聯繫社會上的琴友,定期組織藝術交流,不少慕名而來學琴的人有青年人,也有中年以至老年人,使得北京的古琴活動有了嶄新氣象。新中國解放後不久,政府成立了民族音樂研究所,對古琴會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視,並給予了的支持與領導,古琴會乃改名“北京古琴研究會”。
中文名
北京古琴研究會
外文名
Beijing qin research association
主要成就
使北京的古琴活動新氣象
別    名
古琴會
代表作品
鷗鷺忘機
普庵咒等
協會組織者
張伯駒、管平湖、溥雪齋等

目錄

北京古琴研究會簡介

北京古琴研究會。左一溥雪齋、左三王迪 北京古琴研究會。左一溥雪齋、左三王迪 [1]
新中國剛解放前夕,社會上會彈奏古琴的人數寥寥無幾,在北京也是屈指可數。而古琴流傳至當時已有千餘年曆史,眼看彈奏古琴的技藝即將失傳,當此時刻,1947年,由張伯駒、管平湖、王世襄、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楊葆元、鄭珉中等人倡議成立了“北平琴學社” [2]  ,廣泛聯繫社會上的琴友,定期組織藝術交流,不少慕名而來學琴的人有青年人,也有中年以至老年人,使得北京的古琴活動有了嶄新氣象。新中國解放後不久,政府成立了民族音樂研究所,對古琴會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視,並給予了的支持與領導,1954年古琴會乃改名“北京古琴研究會”,其名稱恰恰符合“古為今用”的思想。對文化藝術事業卓有建樹的周恩來總理曾幾次邀請研究會的工作人員到中南海演奏古琴,其中毛主席、朱德陳毅等也會參加。

北京古琴研究會發展

溥雪齋曾任該會副會長,還多次受邀去中南海奏琴。今天在王迪灌製的“老八張”音碟中可以聽到他的幾首琴曲演奏。
王迪教授林西莉奏琴 王迪教授林西莉奏琴 [3]
1961年瑞典人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溥雪齋、管平湖、查阜西等古琴演奏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北京古琴研究會部分成員 北京古琴研究會部分成員 [4]
北京古琴研究會自成立伊始,便對全國所有被收藏者收藏的古琴進行調查、統計,同時他們也開始了批註、出版歷史上的古琴名曲這一龐大工程,將其寫成五線譜,還發行了一些古琴曲的唱片。如1954年查阜西、王迪、許健用3個月的時間往來奔走於17個城市,錄製、記錄古琴彈奏者演奏的金曲,發現了許多被認為不復存在的曲譜和一些著名的老琴,1958年查阜西把調研成果發在《存見古琴曲譜輯覽》。
北京古琴研究會的音樂家和研究人員,其一生並非一帆風順。像管平湖長期靠修理傢俱、漆器等為生,還可繪畫,他修繕了現在被保存在故宮博物院內的古琴“九霄環佩”。查阜西一直就職於民航局。吳景略其後才在音樂學院擔當了教師。溥雪齋為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成立立下汗馬功勞。
1962年《古琴曲集》的第一部分出版,以五線譜的方式記錄、收集了39首最有名的古琴曲,同時好多段曲目以78轉唱片發行。其後,北京古琴研究會又在祖國各地調查中找到了200多篇有關古琴的散文和筆記,成為《琴曲集成》這個中國音樂史上最巨大項目的依據,該書已出版16集。

北京古琴研究會中斷

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天翻地覆,斯時很多傳統文化守護者的聲音都被大革命、大躍進、反右和“左”的意識形態所淹沒。在北京,老城牆拆了,牌樓毀了,古董字畫拿出來砸了、燒了。剩下的人,一個個都如喪家之犬,終日在顫抖中如履薄冰地惶惶度過每一天。北京古琴研究會也難逃厄運,被迫取消。

北京古琴研究會恢復

直至1980年北京古琴研究會方恢復活動,吳景略曾任會長。1989年北京古琴研究會進行了登記註冊。吳景略去世後,1998年理事會討論通過了新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和理事名單。出席1998年10月10日活動的鄭珉中、許健,均擔任了北京古琴研究會的副會長一職。
有志於恢復我國古老傳統的有識人士無不在期盼着北京古琴研究會復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