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力(拼音:lì )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耒(一種原始的農具)。力的本義即耒,用耒耕作需有力,故引申為氣力的力。力字由力量又特指體力勞作,又引申泛指一般的能力、效能。用作動詞,表示盡力去做。 [2] 
力是漢字部首之一,序號23 [3]  。凡與力氣、力量有關的字多從力,如:勞、動、勤、勉、助等。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 [4]  、漢典網 [5]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ENT
倉    頡
KS
鄭    碼
YM
筆    順
橫折鈎—撇
字    級
一級(0019) [1] 
平水韻
入聲·十三職 [6] 
注音字母
ㄌㄧˊ
總筆畫
2+0(部首+部首外)
統一碼
529B
四角碼
4002₇
造字法
象形字
結    構
獨體字,獨體結構
異體字
𠠲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2]
象形字。圖1為甲骨文“力”字,其字形像古代一種耕地的農具——耒耜。耒耜是一種類似於犁的翻土農具。從甲骨文字形看,上端像長柄,下端彎曲的部分像用來剷土的犁頭,中間加一豎槓是用來踏腳的,所以“力”字的本義是指一種農具,即耒耜,用耒耜來耕地是要使勁、用力的,故“力”字引申為力量、力氣,又可引申為能力、威力、權力等。字形的變化主要是像鏟的那一曲筆(小篆分三筆寫)逐漸上移,成為現代漢字“力”字的第一筆,而像耒柄的那一筆則變成“力”的第二筆。 [2] 
也有學者對“力”字的字形提出不同看法。林義光認為力象奮臂(運動手臂)之形,釋力為氣力。馬敍倫認為力為筋字初文,借用為力氣之力。還有人認為“力”是古代的狩獵工具。 [8] 
“力”由體能的力,進一步引申就有了機體所具有的某種能力,例如“眼力”“腦力”“聽力”“免疫力”,等等。再引申,“力”又表示萬物的能量。梅膺祚《字彙》中説:“凡精神所及處皆力,心力、耳力、目歷是也。凡物所勝處皆力,風力、火力、酒力、弓力是也。”
出了多少力也算有了功勞,所以“力”也常表示功勞、功績。《説文》所引“治功回力”出自《周禮·夏官·司勳》,“治功”指的是制定法則並予實施的功績,可見這裏所説的“力”其義指功績,用的是引申義。《玉篇》:“力,勳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力”與“功”對舉,義同於“功”。 [7]  [18]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力氣;人或動物肌肉的效能。
force;strength
《詩經·邶風·簡兮》:“有力如虎,執轡如組。”
唐·韓愈《題木居士》詩:“朽蠹不勝刀鋸力,匠人雖巧欲何如?”
力氣;體力
身體器官或其他事物的效能。
force;
power;
strength
艾青《火把》:“我發現自己身上,好像有一種無窮的力。”
腦力;物力;火力;電力;力所能及
物理學上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改變物體形態或運動狀態的外因。
force

能力;能勝任某項工作或事物的主要條件。
ability;
capability
《周易·繫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沙汀《闖關》四:“從幾天的談話當中,左嘉頗為吃驚於餘明的理解力的鋭敏。”
才力;理解力;戰鬥力
權勢。
power;
might;
influence
《詩經·大雅·桑柔》:“民之回遹,職競用力。”
《孟子·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權力;威力
功勞;功效。
merit
《周禮·夏官·司勳》:“事功曰勞,治功曰力。”
《晏子春秋·諫上十二》:“昔吾先君桓公以管子為有力,邑狐與谷,以共宗廟之鮮。”

勞役;僕役。

《論語·八佾》:“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國語·魯語下》:“任力以夫,而議其老幼。”
力役
勞動;勞作。

《韓非子·五蠹第四十九》:“不事力而養足,人民少而財有餘,故民不爭。”
自食其力
(Lì)姓氏用字。



形容詞
用很大力量;盡力。
do one's utmost;
try one’s best
《詩經·大雅·烝民》:“古訓是式,威議是力。”
魯迅《書信集·致許壽裳》:“若欲與此輩周旋,後宜力改。”
動詞
役使。
work;use
宋·葉適《湖南運判到任謝表》:“視賤軀之可力,傾盡而為,儻宿疚之或平,糜捐以報。”

副詞
甚;厲害。

《漢書·汲黯傳》:“臣常有狗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

量詞
古代測量弓的強度單位。一個力是九斤十四兩(或雲九斤四兩)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我開得十六力的硬弓。”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七章:“老曹,你打算給我做幾個力的弓?”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9]  《現代漢語詞典》 [10]  《漢語大字典》 [16]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三】【力部】林直切(lì)
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圉大災。凡力之屬皆從力。
【註釋】①圉:徐鍇《説文解字系傳》作“御”。 [11] 

説文解字注

“筋也”注: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為轉註。筋者其體。力者其用也。非有二物。引申之,凡精神所勝任皆曰力。
“象人筋之形”注:象其條理也。人之理曰力,故木之理曰朸,地之理曰阞,水之理曰泐。林直切,一部。
“治功曰力”注:《周禮·司勳》文。
“能御大災”注:《國語》祭法文,引以釋治功曰力也。 [12] 

廣韻

林直切,入職來 ‖力聲職部(lì)
力,筋也。又姓,黃帝佐力牧之後。林直切。九。 [13] 

康熙字典

【子集下】【力部】 力;康熙筆畫:2;部外筆畫:0
古文:𠠲《唐韻》《集韻》《韻會》竝林直切。陵入聲。《説文》:筋也。象人筋之形。徐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勁健之形。《增韻》:筋,力氣所任也。《禮·聘義》:日幾中而後禮成,非強有力者不能行也。
又《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為禮。
又《韻會》:凡精神所及處,皆曰力。《孟子》:聖人既竭目力焉,既竭耳力焉。
又《韻會》:物所勝亦曰力。《家語》:善御馬者均馬力。杜甫《張旭草書》詩:溟漲與筆力。
又勤也。《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前漢·司馬遷傳》:力誦聖德。注:師古曰:力,勤也。
又《禮·坊記》:食時不力珍。注:力,猶務也。
又《後漢·銚期傳》:身被三創,而戰方力。注:力,苦戰也。
又病甚曰力。《唐書·汲黯傳》:臣犬馬病力。
又為人役者曰力。晉陶潛《與子書》: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
又姓。《韻會》:黃帝佐力牧之後。
又《韻補》葉力櫱切。苓入聲。蘇軾《香積寺》詩:此峯獨蒼然,感荷祖佛力。幽光發中夜,見者惟木客。 [14]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5]

書寫提示

“力”字書寫演示 “力”字書寫演示
首筆㇆(橫折鈎)從左上格橫中線上側起筆,至右上格再折向右下格鈎出,鈎尖抵豎中線,橫段略向上斜,豎段略向左斜。末筆長撇從豎中線上端起筆,撇向左下格,撇尖與鈎底持平。 [4]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l
i̯ək
王力系統
l
ǐək
董同龢系統
l
jək
周法高系統
l
iək
李方桂系統
l
jək
西漢



東漢





jək


jə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ək
北魏後期北齊

jək
齊梁陳北周隋

jək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l
i̯ək
擬音/王力系統

l
ǐək
擬音/董同龢系統

l
jək
擬音/周法高系統

l
iek
擬音/李方桂系統

l
jək
擬音/陳新雄系統

l
ǐək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5]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韻部
韻系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二十四職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林直切
ljək
集韻
入聲
二十四職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六直切
liek
禮部韻略


入聲





六直切

增韻


入聲





林直切

中原音韻

入聲作去聲
齊微

齊齒呼

次濁

li
中州音韻


入聲作去聲
齊微





郎帝切

洪武正韻

入聲
七陌


次濁
郎狄切
liək
分韻撮要

陽入
第七英影應益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5] 

方音彙集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li
51
去聲

官話(北方官話)
濟南
li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li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ni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ni
21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liəʔ
4
入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lieʔ
4
入聲

晉語
太原
lieʔ
2
陰入

吳語
蘇州
liɪʔ
23
陽入

吳語
温州
lei
212
陽入

湘語
長沙
li
24
入聲

湘語
雙峯
li
35
陰去

贛語
南昌
lit
5
陰入

客家話
梅縣
lit
5
陽入

粵語
廣州
lɪk
2
陽入

粵語
陽江
lɪk
54
陽入

閩語
潮州
lak
4
陽入

閩語
廈門
lɪk
5
陽入
文讀
lat
5
陽入
白讀
閩語
福州
liʔ
42
陽入

閩語
建甌
li
42
陽入
文讀
44
陽去
白讀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5]  、《漢語方音字彙》 [17]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19]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206
  • 3.    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範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6-19]
  • 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01
  • 5.      .漢典[引用日期2018-11-07]
  • 6.    平水韻 十三職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6-19]
  • 7.    鄭春蘭編著. 精彩漢字[M]. 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2018.06:294-295.
  • 8.    老灣著. 漢字有話説 説出中華文化原初樣式[M]. 北京:東方出版社, 2017.01:257.
  • 9.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2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761.
  •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796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993.
  • 12.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5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2309.
  • 13.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524.
  • 14.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75.
  • 15.    “力”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19]
  • 1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397
  • 17.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84
  • 18.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14-1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