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逸

(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副教授)

鎖定
劉逸,男,博士、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旅遊管理與規劃系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地理、旅遊地理、區域發展與產業升級、全球生產網絡。在《Tourism Management》和《Regional Studies》等發表中英文論文30餘篇。2017年獲文化與旅遊部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承擔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兩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一項國家旅遊局面上規劃項目,一項省哲學社科研究項目,一項國際研究項目(西班牙坦桑德銀行資助項目)。2014年起,加入世界旅遊組織(UNWTO)可持續發展觀測與管理中心(MCSTO),擔任大數據技術負責人。 [1]  [3] 
中文名
劉逸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2017年獲文化與旅遊部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

劉逸人物履歷

劉逸教育經歷

Ph.D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MS & BS (SYSU) [1-2] 

劉逸社會職務

2020 至今 中國高校旅遊幫扶聯盟委員
2020 至今 香洲區旅遊協會副會長
2017~ IUCN, WCPA會員
2012~ 區域研究協會會員(英國)Member of 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UK
2010~ 美國地理學家協會經濟地理專業組成員Member of Economic Geography Specialty Group, USA [1] 

劉逸研究方向

經濟地理與全球化 Economic Geography & Globalization
旅遊地理與旅遊規劃 Tourism geography and Planning
旅遊大數據 Tourism big data
產業升級創新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innovation
情感計算 Sentiment Computing

劉逸主講課程

旅遊地理學/Tourism Geography
全球化下的經濟與空間/Economic and Space in Globalization
旅遊規劃實務/ Practicing Tourism Planning
旅遊電子商務與大數據/ Tourism E-Business and Big Data [1] 

劉逸主要貢獻

科研基金項目
(1) 項目負責人,2019 – 2022 旅遊大數據情感評估模型的開發與應用:時空差異、國家認同與文化互動,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 [1] 
2019-2022 Principle investigator, Development of Tourist Sentiment Evaluation Model: time-space characteristics, nati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 Supported by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1] 
(2)項目合作者,2017 – 2018,基於大數據的西班牙旅遊質量評估,UAM-Santander Bank Research Project of Spain,項目負責人:Mar Alonso-Almeida教授,西班牙獨立大學 [1] 
2017 – 2018 Co-investigator, Measurement of Spain Tourism Quality: Analysis Among Asiatic Tourists Using Big Data, Universidad Autonoma de Madrid Research Project funded by UAM-Santander Bank. [1] 
(3)項目負責人,2015 – 2017,旅遊地價值鏈重構與產業升級的互動機制研究:以中國世界遺產旅遊地為例,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基金(14YJC790083) [1] 
2015 – 2017 Principle investigator, Value chain restructure in tourism destinations and impacts on industrial upgrading: the case of the world heritage tourism destinations in China. Supported by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 Youth found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1] 
(4)項目負責人,2015 – 2017,全球化下的區域戰略耦合與產業升級機制研究:以珠江三角洲為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41401119) [1] 
2015 – 2017 Principle investigator, Regional strategic coupling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during globalization: the cas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 
(5)項目負責人,2014.8 – 2015.8 中國世界遺產地旅遊發展模式研究:全球化下的政治經濟嵌入性與價值鏈管治,國家旅遊局面上項目(14TAAG023) [1] 
2014.8 – 2015.8 Principle investigator, Tourism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world heritages in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ic embeddedness in globalization. National Bureau of Tourism Research Grant(14TAAG023) [1] 
(6)項目負責人,2013-2016關係經濟地理學視角下旅遊地價值網絡重構與產業升級的機制研究:以中國申遺旅遊地為例,中山大學青年教師培育項目(1409014-40000-3161118) [1] 
2014.1-2016.12 Principle investigator.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to value chain restructuring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ourism destinations. Young Researcher Grant in Sun Yat-sen University (1409014) [1] 
主持研究報告
[1] 2021.1-2021.11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研究報告,負責人,廣東省委宣傳部,廣州·中國
[2] 2021年,河南衞視形象大數據研究報告,負責人
[3] 2020年,河南武術形象大數據研究報告,負責人
[4] 2019.8-2019.10 2019旅遊大數據的中國遊客情感意象研究報告,負責人,UNWTO可持續發展與監測管理中心,廣州·中國
[5] 2018.8-2018.10 2018旅遊大數據的中國遊客情感意象研究報告(中英雙語),負責人,UNWTO可持續發展與監測管理中心,廣州·中國
[6] 2017.8-2018.16 陽朔旅遊情感大數據分析報告,負責人,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廣州·中國
[7] 2017.8-2017.12 廣東省城市美譽度研究報告,負責人,UNWTO可持續發展與監測管理中心,廣州·中國
[8] 2017.5-2017.8 赴馬爾代夫中國遊客情感意象研究報告(中英雙語),負責人,UNWTO可持續發展與監測管理中心,廣州·中國
[9] 2017.1-2017.3 赴斯里蘭卡中國遊客情感意象研究報告(中英雙語),負責人,UNWTO可持續發展與監測管理中心,廣州·中國
[10] 2016.12-2017.3 赴澳大利亞中國遊客情感意象研究報告(中英雙語)負責人,UNWTO持續發展與監測管理中心,廣州·中國
[11] 2016.6 ~2016.12 基於旅遊大數據的中國遊客情感意象研究報告(中英雙語)負責人,UNWTO可持續發展與監測管理中心,廣州·中國

劉逸已發表專著

LIU Yi. 2020. Local Dynamic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劉逸期刊論文

  1. Liu, Yi., Huang, Kaixuan, Bao, Jigang, & Chen, Kaiqi. (2019). Listen to the voices from home: An analysis of Chinese tourists’ sentiments regarding Australian destinations. Tourism Management, 71, 337-347.(SSCI Q1, IF 5.92 ) ***ESI高引論文***
  2. 劉逸, 陳鑾, 劉子惠, 陳逸敏. 2022. 基於同位模型的休閒產業空間集聚特徵研究:食色性也. 旅遊學刊,第二期,10.19765/j.cnki.1002-5006.2022.02.013.
  3. 朱晟君, 楊博飛, 劉逸(通訊). 經濟全球化變革下的世界經濟地理與中國角色[J]. 地理學報, 2022, 77(2): 315-330.
  4. Fuller, A. M., Bao, J., Liu, Y(corresponding author)., & Zhou, X. (2022). Establishing tourism sustainability in a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in China: A case of social and eco-system recovery. Growth and Change, 00, 1– 15.
  5. 紀捷韓,劉逸,梅慕容,朱曉玲. 2022.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耦合模式差異與區域協同. 熱帶地理, 41(2):1-12.
  6. 劉逸,李廣涵,李曉娟. 基於UGC 評論和TSE 模型的我國遊客愛國情感研究[J].旅遊導刊,2021,5(4):79~96.[LIU Yi,LI Guanghan,LI Xiaojuan. A study on the patriotic sentiment of Chinese tourists based on UGC reviews and the TSE model[J].Tourism and Hospitality Prospects,2021,5(4):79~96.]
  7. Liu Y, Li C, Li Y. Impact of leisure environmental supply on new urban pathology: 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and Zhuhai[J].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2021, 8(1): 1-13. doi:10.1057/s41599-021-00980-x.
  8. 劉逸, 紀捷韓, 許汀汀, 張曉琳. 2021. 戰略耦合對區域經濟韌性的影響研究:以廣東省為例. 地理研究, 40(12):3382-3398. 10.11821/dlyj020210372.
  9. 陳蕊, 劉逸. 2021. 全球生產網絡(GPN)的理論脈絡和中國實踐啓示, 地理研究, 2021,40(12):3259-3271. DOI: 10.11821/dlyj020210621
  10. Chen H, Liu Y, Chen K. Big Data in Tourism: General Issues and Challenges. [J]. J Tourism Hospit, 2021, S4: 003-008.
  11. 劉逸, 孟令坤, 保繼剛, 趙創鈿. (2021). 人工計算模型與機器學習模型的情感捕捉效度比較研究——以旅遊評論數據為例. 南開管理評論. 24(05):63-74.
  12. Borrajo-Millán, F.; Alonso-Almeida, M.-d.-M.; Escat-Cortes, M.; Yi, L. Sentiment Analysis to Measure Quality and Build Sustainability in Tourism Destinations. Sustainability. 2021, 13(11), 6015-6029.
  13. Liu Yi, Yeung Godfrey, Liang Yutian, Li Xun, 2021, Pro-active regional policy and the relocation of manufacturing firms: A case study of state-led industrial relocation in Guangdong, China.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SSCI, Q1), accepted.
  14. Meng Lingkun, LIU Yi, Li Xiaojuan, Wang Yuanlei, 2021. A Big-data Approach for Investigating Destination Image Gap in Sanya City: When will the Online and the Offline Goes Parted?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2021(2), 98-108.
  15. 趙瑩, 林家惠, 劉逸,2020,基於眼動實驗的旅遊地景觀視覺評價研究——以珠海市唐家古鎮為例,人文地理,175(5),130-140.
  16. 劉逸,旅遊價值鏈修正,經濟地理,錄用,未刊出
  17. 劉逸, 孟令坤, 曹軼涵, 謝芷瑩. 2020,擴散性危機影響下公眾心理韌性空間特徵初探. 地理科學, 40(11), 1763-1773
  18. 劉逸, 紀捷韓, 張一帆, 楊宇等.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韌性的特徵與空間差異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9), 2029-2043.
  19. 劉逸, 陳鑾, 黃凱旋, 張朝枝. 旅遊服務業產業升級微觀機制研究——以張家界武陵源為例[J]. 地域研究與開發, 2020, 39(03): 105-110.
  20. 劉逸. 2020, 關係經濟地理的研究脈絡與中國實踐理論創新[J]. 地理研究, 2020, 39(05): 1005-1017.
  21. 劉逸,黃凱旋,保繼剛,等.嵌入性對古村落旅遊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機制研究——以西遞、宏村為例[J].地理科學,2020,40(1):128-136.
  22. 劉逸,李源,黎卓靈,韓芳菲.新冠肺炎疫情在廣東省的擴散特徵.熱帶地理. 2020.
  23. CHEBN Yibin, LIU Yi, CHEN Wang, CHEN Kaiqi. 2019. Is hosting tourism events a sustainable way of destination branding: Evidences from Sanya,China. Cogent Social Sciences (2019), 5: 1692456
  24. 劉逸,徐曉靜,趙瑩. 基於TSE和IPA模型的城市旅遊形象感知和差異研究——以廣東省為例. 旅遊論壇,2019,12(06),41-49.
  25. 劉逸, 陳欣諾, 保繼剛, 談可歆. 2019. 遊客對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的情感畫像差異研究, 旅遊學刊. 34(10),21-31.(CSSCI 來源期刊,EBSCO收錄期刊,影響因子:3.632)
  26. Alonso-Almeida, M.; Borrajo-Millán, F.; Yi, LIU. Are Social Media Data Pushing Overtourism? The Case of Barcelona and Chinese Tourists. Sustainability 2019, 11, 3356.
  27. LIANG Yutian, ZHOU Zhengke, LIU Yi*. Location choice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Southeast Asia: The role of overseas Chinese network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9, 29(8), 1396-1411 (SCI, 2019 IF: 1.623)
  28. 陳伊喬,劉逸,2019. 段義孚的空間情感邏輯對城鄉規劃的啓示. 城市發展研究. 2019(8), 104-110.
  29. 劉逸,楊偉聰,2019. 全球生產網絡視角下珠三角區域經濟的戰略耦合與產業升級. 熱帶地理,39(2): 155-169.(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影響因子:1.877)
  30. 劉逸,盧展晴,陳欣諾. 2019. 避暑旅遊氣候舒適度模型構建與應用初探.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已錄用待刊.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影響因子:0.519)
  31. Liu, Yi., Huang, Kaixuan, Bao, Jigang, & Chen, Kaiqi. (2019). Listen to the voices from home: An analysis of Chinese tourists’ sentiments regarding Australian destinations. Tourism Management, 71, 337-347.(SSCI Q1, IF 5.92 ) [1-2] 
  32. 劉逸保繼剛,陳凱琪,黃凱旋,2017,近鄰旅遊目的地空間競合關係的理論評述與探討,旅遊科學,已接收. [1-2] 
  33. 劉逸. 2018. 戰略耦合的研究脈絡與問題, 地理研究. 37(7), 1421-1434.(CSCD、CSSCI核心期刊,影響因子:3.919) [1-2] 
  34. 梁育填,黃慧怡,劉逸(通訊作者)周政可,2018,中國企業對東南亞國家直接投資區位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基於企業所有權差異的視角. 地理科學, 38(5), 645-654. (CSCD、CSTPCD, 影響因子:2.962)
  35. 梁育填,周政可,劉逸(通訊作者). 2018,東南亞華人華僑網絡與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區位選擇關係研究. 地理學報. 73(8), 1449-1461. (CSSCI、CSCD、CTSPC、Jstage, 影響因子:4.270).
  36. Liu Yi, Liang Yutian, Ma Shiping, Huang Kaixuan. 2017 Divergent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and Strategic Coupling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Where Is a Sustainable Way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Sustainability, 9, 1781-1796.
  37. 劉逸,保繼剛,陳凱琪. 2017. 中國赴澳大利亞遊客的情感特徵研究——基於大數據的文本分析, 旅遊學刊,31(5),46-58.
  38. 劉逸,保繼剛,朱毅玲. 2017. 基於大數據的旅遊目的地情感評價方法探究, 地理研究,36(6)1091-1105.
  39. Bao jigang, Liu Yi, Li Xun. 2017 Urban Spectacles as a Pretext: The Hidden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2010 Asian Games in Guangzhou, China, Urban Geography.
  40. 劉逸, 陳凱琪, 黃凱旋. 2016. 桂林市區與陽朔空間競合關係演變:基於旅遊形象疊加-遮蔽視角. 旅遊論壇, 9(2), 1-6.
  41. Liu, Yi. 2017, The dynamics of local upgrading in globalizing latecomer regions: a geographical analysis, Regional Studies, 51:6, 880-893 (SSCI,1區)
  42. 劉逸, 李駿平, 陳凱琪. 2016. 基於K值定價法的中國世界遺產景區門票定價合理性分析. 旅遊研究, 8(1), 62-69
  43. 劉逸. 2015. 旅遊價值鏈研究進展評述. 旅遊論壇, 8(4) 9-18 (In Chinese).
  44. Liu, Yi and Yang, Chun. 2014: Strategic Coupling of Local Firms i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The Rise of the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in Shunde, China.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14, 54(4), 444-463. (通訊作者,SSCI, 1區)
  45. 馬海濤; 周春山; 劉逸. 2012. 地理、網絡與信任:金融危機背景下的生產網絡演化. 地理研究 31(6), 1057-1066.
  46. Yan, X.P., Liu, Y., Zhou, S.H. and Zhang, Y. 2012: The Pluralization and Government-planned Mechanisms of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s in Shenzhen, China. in Yeh, A. and Yang, F. (eds) 2012: Producer Services in China: Economic and Urban Development. Rougtledge, 290-313. (corresponding author)
  47. 李郇, 劉逸. 2011: 中國城市化模式的混合性解析.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 4(3).70-85
  48. Qian, J., Zhu, H. and Liu, Y. 2011: Investigating Urban Migrants’ Sense of Place through a Multi-scalar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1(2), 170-183. (SSCI, 1區)
  49. 劉煒., 劉逸,. 李郇. 2010: 全球化下珠三角本土企業創新網絡的演變及影響因素研究, 經濟地理. 30(8), 1316-1321.
  50. 劉逸. 周素紅. 閆小培. 2007: 中外CBD研究分析與比較. 城市規劃學刊, 167(1),25-33. [1-2] 
規劃項目
2020 珠海市香洲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2020-2030,珠海市香洲區委託
2019 江西省省全南縣生態康養文化旅遊研究專題,南風窗委託
2019 安徽省鳳陽縣明中都旅遊發展可持續專題研究,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委託
2019 韶關市紅梨村鄉村旅遊規劃,韶關市紅荔村委託2018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旅遊利用與管理專題研究,杭州市餘杭區良渚古城管委會委託
2018~ 雲南省元陽縣哈尼梯田景區發展戰略研究,項目副組長,元陽縣梯田管理委員會委託
2017~2018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旅遊可持續與產業發展總體規劃,項目組長,柳州市旅發委委託
2017年 廣東省東莞市謝崗鎮八卦村文旅發展策劃,項目負責人,謝崗鎮人民政府委託
2017年 湖北省黃石市運動休閒小鎮發展策劃,項目負責人,沃奇山水公司委託
2016年 江門市五邑天地發展策劃,項目負責人,江門市旅遊局委託
2016年 開平市碉樓逸風發展策劃,項目負責人,開平市旅遊局委託
2016年 台山市海絲遊歸發展策劃,項目負責人,台山市旅遊局委託
2017年 鶴山市嶺南鶴武發展策劃,項目負責人,鶴山市規劃局委託
2016年 恩平市恩州學泉發展策劃,項目負責人,恩平市規劃局委託
2015年 江門市新會區學宮文心發展策劃,項目負責人,江門市新會區文廣新局委託
2015年 江門市江海區南岸印跡發展策劃,項目負責人,江門市江海區規劃局委託
2015年 江門市蓬江區33墟街發展策劃,項目負責人,江門市蓬江區規劃局委託
2015年 雲南省百里長湖概念規劃、古墨村景區總體規劃,項目組長,鳳慶縣人民政府委託
2014年 廣東省化州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項目組長,化州市人民政府委託
2014年 雲南省鳳慶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項目組長,鳳慶縣人民政府委託
2013年 順德區新型城鎮化與城市升級規劃研究,項目組長,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政府委託
2013年 廣東熱帶農業科技園生態旅遊規劃,項目副組長,廣東省農墾集團委託
指導學生科研比賽項目
2021年,指導18級學生梅慕容、吳雪涵,參加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酒店和餐飲管理學院主辦的“WFCHRIE本科生科研競賽獲得大會最佳學生論文。
2021年,指導20級趙晟瑜參加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舉辦的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獲得全國二等獎,華南賽區特等獎。
2020年,指導18級學生吳雪涵,參加第18屆亞太酒店餐飲及教育學術年會年會(APacCHRIE)獲得大會最佳學生論文。
2020年,指導18級旅遊管理專業葉柏麟等人,申報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以《疫後珠海旅遊業韌性研究》獲校級科研立項。
2019年,指導16級旅遊管理專業李聰萍等人,申報大學生科研實踐項目,以《新城市病與休閒供給研究》獲校級科研立項。
2019年,指導16級旅遊管理專業李聰萍等人,參加重慶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的“重慶旅遊金點子策劃大賽”獲優秀獎(排名:17/693)。
2018年,省級科研立項課題《旅遊目的地大數據評估方法》成果驗收,獲評優秀。
2018年,指導15級旅遊管理專業孟令坤等人,申報大學生科研實踐項目,以《基於大數據中國遊客國家認同研究》獲省級科研立項。
2018年,指導16級旅遊管理專業曹軼涵等人,申報申報大學生科研實踐項目,以《中國遊客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情感特徵研究》獲國家級科研立項。
2018年,指導15和17級旅遊管理專業孟令坤等人,參加中國創意設計田園綜合體大賽,獲總決賽三等獎(獎金3萬元),高校組第一名。
2017年,指導14級旅遊管理專業(國旅)王潔等人,申報大學生科研實踐項目,以《旅遊目的地大數據評估方法》獲省級科研立項。
2017年,指導15級張筠尉等人,參加第七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榮獲二等獎。
2016年,指導15級旅遊管理專業(國旅)陳欣諾等人,參加中國旅遊教育分會主辦的興文杯旅遊創意策劃大賽,獲第二名。
2015年,指導13級旅遊管理與規劃專業薛姍等人申報家旅遊局大學生實踐項目,以《東澳島旅遊產業升級扶持行動》獲立項資助。
2015年,指導14級旅遊管理專業廖海盈等人,參加泰久杯大學生遺產旅遊文化創意大賽,獲第二名。
2014年,指導12級旅遊管理與規劃專業蘇淑芬等人蔘加承德市旅遊局舉辦的《大學生旅遊策劃大賽》,獲決賽一等獎
2013年,指導12級嚴軼等人,參加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館電子展覽設計比賽,獲決賽第一名。 [1] 

劉逸榮譽獎勵

2022年1月獲《地理研究》、《熱帶地理》 2021年度優秀審稿專家。
2020,12月“全球生產網絡視角下珠三角區域經濟的戰略耦合與產業升級”獲《熱帶地理》年度優秀學術論文。
2020,12月,獲《熱帶地理》 期刊2016-2020年度優秀審稿人。
2020,10月,最佳會議論文,第18 ApacCHRIE 國際酒店餐飲教育學會亞太分會,香港理工大學,香港,2020年10月
2020,“旅遊傑出青年教師”,中國旅遊協會旅遊教育分會,中國.
2019. 10,優秀論文獎,中國地理學會2019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年會,上海, 中國.
2018,撰寫《借鑑加拿大山地旅遊開發經驗,建設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獲省領導批示。
2018,文化與旅遊部年度優秀論文獎,二等獎 劉逸,保繼剛,朱毅玲. 2018. 基於大數據的旅遊目的地情感評價方法探究, 地理研究,36(6)1091-1105.
2018,中山大學優秀黨務工作者
2017,第二屆旅遊行為研究學術研討會(北京),優秀論文獎(劉逸,保繼剛,葉婷,2017,基於大數據的旅遊口碑時空演變分析—以海南省三亞市為例)
2016,國家旅遊局旅遊扶貧規劃優秀示範成果,《潮州市饒平縣浮濱鎮東里村旅遊扶貧規劃》,集體成果。
2015,中山大學旅遊學院,“我心目中的良師”稱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