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鎖定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簡稱“文研院”)成立於1935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直屬的文化遺產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機構,坐落於北京市。 [1]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是新中國第一個由中央政府主辦並管理的文物保護專業機構,在國家文物局的領導下,文研院以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修復和培訓為主要職責,以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交叉融合為基本特色,主要研究領域涵蓋文物保護科技、古代建築及岩土遺址保護、文物保護規劃以及博物館、水下考古等多個學科方向,是國家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最重要的專業力量之一。 [22] 
截至2012年底,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有在冊職工144人,其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者82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資格者65人。 [2]  根據2018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設有專業實驗室8個,移動實驗室1個。 [3] 
中文名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外文名
Chinese Academy of Cultural Heritage
成立時間
1935年
機構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東路高原街2號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簡    稱
文研院·CACH
學校類別
文化遺產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機構
現任領導
李六三(院長、黨委書記)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歷史沿革

研究院大門 研究院大門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決定成立舊都文物整理委員會及其執行機構北平文物整理實施事務處。
1949年,北平文物整理委員會及其工程處正式更名為北京文物整理委員會,隸屬文化部文物局,是新中國第一個由中央政府主辦並管理的文物保護專業機構。
1956年1月,文化部決定北京文物整理委員會更名為古代建築修整所。
1962年,文化部決定在古代建築修整所和文化部博物館科學工作研究所籌備處的基礎上,合併組建文化部文物博物館研究所。
1973年6月,在古代建築修整所和文物博物館研究所的基礎上,經中央批准,組建成立了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曾先後隸屬於文化部和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
1978年,文化部從全國抽調了一批歷史、文物、古文字學研究學者,創立古文獻研究室。
1990年8月,在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與文化部古文獻研究室的基礎上,合併成立中國文物研究所。
2007年8月,根據中央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和國家文物局的批覆,中國文物研究所更名為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2008年2月18日正式揭牌。 [4] 
2012年,加掛“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牌子。
2014年6月,經中央編辦批覆同意,“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獨立建制,恢復“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名稱。 [17] 
2023年8月,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首度收藏古典傢俱復原類作品。 [20]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科研條件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人員編制

根據2023年3月官網信息顯示,研究院實有在編在崗人員129人(在編102、在崗27)。其中博士研究生25、碩士研究生60、大學本科42、專科2;正高職稱30、副高職稱49、中級職稱28、初級職稱3,未認定職稱及其他人員19。另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人員5人。先後有4人獲外國政府授勳嘉獎;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並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標兵)”稱號;1人獲“全國文物保護先進工作者”稱號;1人獲得中央和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章。 [2]  [5]  [17]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馬清林
全國文物系統先進工作者(1人):高峯 [6]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科研部門

科研設施
科研設施(7張)
根據2023年3月官網信息顯示,研究院設有專業實驗室8個,移動實驗室1個,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處、文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處等均掛靠在文研院。 [17] 
專業實驗室(8個):壁畫保護修復實驗室,紙張、紡織品保護修復實驗室,石質文物保護修復實驗室,金屬、陶瓷器保護修復實驗室,分析檢測實驗室,古建築聯合實驗室,竹木漆器保護修復實驗室,生物實驗室
移動實驗室(1個):主要為各類可移動、不可移動文物現場開展相關檢測和保護修復工作。 [3]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設施資源

  • 館藏資源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收藏有豐富的圖書資料,大多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的舊都文物整理委員會時期。藏品包括中外圖書、歷史照片、金石拓片、工程檔案等,其中不乏具有珍貴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的圖書資料。 [7] 
截至2011年底,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收藏有一批珍貴的善本古籍、歷史照片、金石拓片和古建模型。其中院藏古籍近23000餘部(18萬餘冊/件),包括善本1700餘部,地方誌4400餘部。其中不乏珍貴的刻本、抄本和稿本,如宋刻本《列子》、元刻本《棋經》以及古代建築則例,清代建築世家“樣式雷”家族的《雷氏族譜》抄本,清代學者端方《壬寅消夏錄》稿本等。院藏曆史照片218182張,內容涉及19世紀以來中國古代建築原狀及保護與修繕工程實況。院藏金石拓片11738種,內容涉及歷代碑碣、石刻、造像、畫像磚、法帖、青銅器、玉器、封泥、兵器、錢幣等方面。院藏製作於20世紀50年代初的古代建築及斗栱模型59件,其中天津獨樂寺、北京西安門、山西南禪寺、佛光寺、應縣木塔等中國代表性古代建築模型尤為精美。院藏古建築圖紙8000餘張,包括硫酸紙墨線圖、曬藍圖、橡皮紙圖等多種類型,其中有1941~1944年張鎛先生主持繪製北京中軸線重要建築實測圖,以及中國營造學社、北京文物整理委員會、北京古代建築修整所繪製的明清古代建築彩畫樣式等。 [8] 
  • 儀器設備
截至2011年底,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共有科研儀器設備204台,其中大型設備(50萬元以上)18台,中型設備(20萬元以上)14台,20萬元以下設備172台;建設了較高標準配置的金屬、石質、壁畫、紡織品、紙質、陶瓷修復實驗室及古建築結構實驗室,並配置了移動實驗車,可以開展文物保護所需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同時可以開展文物保存環境監測以及考古現場的文物保護工作,並配合各種材質文物的修復工作開展相關的教學研究。 [8]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科研成就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成果

根據2018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主持承擔了一大批國家級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承擔了中國國內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及科研項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同時還開展了一系列的工程技術諮詢、評估和技術服務等業務工作。全院承擔、完成了文物保護維修設計以及指導施工項目五百餘項(含重大項目一百餘項),文物保護科技項目三百餘項(含國家級項目二十餘項)、國家基礎研究研究項目二十餘項,出版論著一百餘種,承擔的項目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 [9] 
承擔課題
名稱
時間
類別
鐵質文物綜合保護技術研究
2006年至2009年
國家科技支撐課題
空間信息技術在大遺址保護中的應用研究
2007年至2008年
國家科技支撐課題
清代建築世家樣式雷族譜校釋
2007年至2009年
國家級其他項目
瀕危館藏壁畫搶救工程-館藏壁畫保護綜合研究
2007年至2009年
國家級其他項目
南方地區貼金彩繪石刻保護修復關鍵技術研究—以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搶救保護為例
2008年至2010年
國家級其他項目
木結構文物建築變形現狀信息採集系統建設—以應縣木塔現狀信息採集為例
2008年至2010年
國家級其他項目
文化遺產災害風險評估及防災體系建設—不可移動文物地震風險評估初步研究
2009年
國家級其他項目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藏珍貴古籍及文物資料搶救保護
2009年
國家級其他項目
新疆出土文獻的保護與研究
2009年至2010年
國家級其他項目
援助柬埔寨吳哥古蹟保護項目二期(茶膠寺)
2005年至2014年
國家級其他項目
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編制第一階段要求研究
2008年
國家文物局課題
碳酸鹽石質文物劣化定量分析與評價系統研究
2006年至2008年
國家文物局課題
文化遺產資源特性研究
2008年至2009年
國家文物局課題
新疆且末古國出土玻璃的科學分析與綜合研究
2008年至2010年
國家文物局課題
文化遺產保護公眾參與機制研究
2009年至2011年
國家文物局課題
可移動文物標準體系研究
2008年至2009年
國家文物局課題
其餘課題與項目不列出,參考資料來源 [10] 
獲獎項目
項目
時間
獎項
北京大學紅樓維修加固工程
1982年
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天津薊縣獨樂寺修繕工程
2004年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科技進步二等獎
風化石質文物的滲透加固
1992年
國家文物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香港志蓮淨苑仿唐木構寺廟建築羣復建設計
2002年
優質工程獎第一名
敦煌莫高窟起甲壁畫修復技術
1978年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87年
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
山東臨沂金雀山帛畫揭裱技術
1986年
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竹、木、漆器脱水修復技術
1978年
全國科學大會集體獎
吉林集安長川一號高句麗墓壁畫保護
1978年
全國科學大會集體獎
出土彩繪陶俑的保護處理方法—北周李賢墓彩繪陶俑保護方法的研究
1986年
文化部科技進步獎四等獎
北周李賢墓壁畫的揭取和修復新技術
1986年
文化部科技進步獎四等獎
AC—I型防紫外線膠片的研製與應用
1986年
文化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參考資料來源 [11]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學術期刊

  • 《中國文物科學研究》
《中國文物科學研究》是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與中國文物學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性文物科學與文物科技綜合性學術季刊,每季末出版,2006年創刊。《中國文物科學研究》涉及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人文社科三大學科領域,是反映中國文物保護與研究成果唯一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12] 
  • 《文物科技研究》
文物科技研究》是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的一部關於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的學術系列出版物,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於2003年出版第一輯,每年出版一輯。主要刊登中國國內外文物保護理論與方法研究、應用技術研究、保護工程技術研究的成果,以推動中國文物保護科學和應用技術研究的發展。該書可供從事文物保護與修復專業的科技人員、考古工作者、博物館科技工作者和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閲讀、參考。 [13]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榮譽表彰

2021年10月,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張家界市博物館藏青銅文物保護修復項目”被國家文物局評選為“2021全國優秀文物藏品修復項目”。 [16] 
2022年6月11日,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報送的“全國石窟寺專項調查紀實”被國家文物局、中央網信辦評為2022年度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精品(新媒體)推介項目。 [21]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人才培養

世界遺產監測管理培訓班 世界遺產監測管理培訓班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培訓教學以面向文博系統從事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為主,滿足短期和中長期接受培訓的需求。組織培訓教學旨在傳授科學技術和有關修復文物需掌握的理論與實踐技術。教學內容除涉及歷史(藝術史、修復理論、工藝技術史)、技術(各種材質文物的修復技術)和檔案記錄(修復檔案建立、照相、製圖等)等專題外,在理論教學階段,側重安排研究文物保護所需的化學、物理和生物學科的專題,以便使學員掌握較為全面的歷史評判能力和一定的科學知識。
根據2018年10月官網顯示,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完成了商務部、國家文物局等委託的多個重點培訓任務,培訓涉及無機類和有機類可移動文物修復、文化遺產保護規劃、考古現場保護、專業管理等多個專業方向。截至2009年底已有近400名中國國內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完成進修。此外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是文博系統內承擔商務部在文化遺產領域對外援助培訓的唯一機構,已有近90名亞洲、非洲和阿拉伯國家的文化遺產管理官員和技術人員先後前來進修。 [14]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合作交流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與國際文化遺產保護機構、學術團體、中國國外科學研究機構和大學開展了交流與合作。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處、文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國家文物局科研課題管理辦公室等均掛靠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9] 
在國際合作方面,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分別與意大利、日本、奧地利等國,在教育培訓、實驗室建設、石質文物保護修復材料保護等方面開展合作。並與ICCROM國際組織、法國國家遺產學院、德國等專業機構建立聯繫,開展學術交流。2006年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成為亞洲遺產管理學會會員,實現了培訓信息、教育資源等的互動共享。 [15]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資質證書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可移動文物技術保護設計資質(甲級)、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一級)、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資質(甲級)、文物保護工程施工資質(一級)以及考古發掘資質。 [8]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文化傳統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形象標識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形象標識由一個抽象的鼎構成,上方為研究院英文縮寫“CACH”。 [9]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主要職能

  1. 堅持黨的領導,履行黨建工作職責,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文物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國家文物局黨組工作部署。
  2. 開展文化遺產發展戰略、管理體制、文化科技藝術價值、政策法規、學科體系、標準化體系、保護利用等方面的科學研究,開展涉及文物和博物館事業發展重大課題研究和重大政策前期研究論證,發揮文物保護智庫作用。
  3. 組織實施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不可移動文物監測預警,信息數據系統建設、運行;開展長城等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相關工作;建設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實驗基地、文物安全系統指揮平台;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和體制機制建設。
  4. 開展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代表的不可移動文物的勘測、設計、規劃、保護、施工、監理等工作;開展不可移動文物自然災害風險防範關鍵技術研發、成果推廣、技術諮詢與服務;承擔國家文物保護對外援助工程。
  5. 開展文物保存狀況調查、病害檢測分析、文物材質研究、文物保護材料研發等;開展可移動文物修復、保護方案設計和組織實施及其效果評價;開展傳統工藝技術、現代科技在文物保護中的應用研究;開展修復工藝、修復材料研究;制定文物修復操作規範。
  6. 開展文物和博物館行業資質資格、專業技術、工程專項培訓和國際合作培訓。
  7. 開展文物保護類主動性考古調查發掘,出土文獻、文物保護標準化等研究及局委託的重大基礎工作。
  8. 開展院屬企業管理和資產管理工作,保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9. 承擔國家文物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18]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領導集體

截至2023年8月
職務
姓名
院長、黨委書記、高級經濟師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院長、研究館員
李向東
副院長、研究館員
李黎
副院長
許言
參考資料來源 [19]  [2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