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樹信

(烈士)

鎖定
劉樹信(1920—1968),黃陵縣太賢鄉備村人,在本村私塾念過書,1935年小學畢業後到陝北綏德師範上學。1937年參加綏德地方黨組織的抗日下鄉宣傳隊,1938年到陝北公學第十五隊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陝甘寧邊區根據地陝公分校合作社、眉縣難童教養院做秘密工作。1941年在中共中央黨校學習7個月後一直從事紅區宣傳工作,歷任宣傳幹事、政治教導員、工委委員、政務秘書等職。1948年宜君縣解放,劉樹信任宣傳部長、代理縣長。1952年5月被調派去甘肅天水新建麪粉廠任廠長,後任天水市委書記。1956年10月白銀籌建市制,劉樹信任市委副書記、副市長。1968年8月16日不幸病逝。1970年甘肅省革命委員會根據劉樹信一生表現,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1] 
中文名
劉樹信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陝西省黃陵縣
出生日期
1920年
逝世日期
1968年8月16日

劉樹信人物生平

劉樹信(1920—1968),黃陵縣太賢鄉備村人,七八歲時開始在本村私塾唸書,10歲上小學,經常讀一些進步刊物,時值劉志丹領導遊擊隊路過村子,宣傳革命,在樹信幼小的心靈留下深刻印象。
1935年,劉樹信小學畢業,毅然離開家鄉,到陝北綏德師範上學。
1937年上半年,紅軍進駐綏德,劉樹信對革命有了初步認識,參加綏德地方黨組織的抗日下鄉宣傳隊。
1938年,劉樹信到陝北公學第十五隊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參加革命後,劉樹信去陝甘寧邊區根據地,先後在陝公分校合作社、眉縣難童教養院做秘密工作。
1941年,在中共中央黨校學習7個月,後一直從事紅區宣傳工作,在富縣、中部縣(黃陵縣)黃龍地委任宣傳幹事,政治教導員、工委委員、政務秘書等職。解放戰爭中,隨軍深入敵區,數次過家門而不入。
1948年,宜君縣解放,劉樹信任宣傳部長、代理縣長。四年中,劉樹信帶領羣眾搞支前土改大生產運動,同時創辦西北地區較有影響的羣眾業餘劇團。
1952年5月,組織調派劉樹信去甘肅天水新建麪粉廠任廠長,面臨公私合營的新廠,機器破舊,廠房倒塌,人心不定的困難,劉樹信帶領同志們打開局面。經過3年努力,使一個破爛不堪的廠子由賠本變為保本,由保本變為贏利並給國家上繳利潤。
1955年5月至1956年9月,劉樹信任天水市委書記。同年10月,白銀籌建市制,劉樹信任市委副書記、副市長。
1963年,白銀市制撤銷,改為甘肅省蘭州市白銀區,組織調他到省城工作,可他離不開自己親自開發建設的白銀,繼續留了下來。
“文化大革命”中,劉樹信被隔離審查,強制勞動,他始終堅持黨性原則,以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顧全大局,忍辱負重。後在勞動時的一次火災事故中嚴重燒傷,治療無效,於1968年8月16日不幸病逝,終年48歲。
1970年,甘肅省革命委員會根據劉樹信一生表現,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1979年3月,白銀區委為劉樹信舉行追悼會,遺骨安放革命烈士陵園。 [1] 

劉樹信給眉縣難童教書上課

1939年秋天,國民政府中華慈幼協會在眉縣辦了一所難童教養院,但教師力量不足。時任眉縣難童教養院院長王文光,請求八路軍辦事處副官王茵圃委派幾名共產黨員幫助辦好教養院。王茵圃向省委請示,得到同意,省委派劉樹信(當時叫柳樹英)、伍仲秋兩名黨員,再由敬德找來地下黨黨員楊立志,將3人介紹同王文光見面,一起來眉縣難童教養院。
難童教養院設在眉縣槐芽清淑村的太白廟裏,學生大多來自抗日前線的滄陷區,共有300多人,全是些無家可歸的難童。教養院設中學部1個班,小學部6個班,每個班有學生50名左右,教員、事務人員共10餘人。楊立志、劉樹信、伍仲秋除給學生上課,還兼任四、五、六年級級任老師。他們來到難童教養院不久,省委特派員呂劍人和他們取得聯繫,指導成立了黨支部,楊立志任書記,柳樹英、伍仲秋分別任組織委員和宣傳委員。
1940年底,因形勢變化,根據上級指示,楊立志和劉樹信先後離開教養院去了陝北,難童教養院黨支部停止活動。 [2] 

劉樹信合作編劇宣傳新婚姻法

宜君解放後,戲曲事業有了新的發展。1950年,時任宜君縣委宣傳部長的劉樹信和文化館和志勇等合作,以七里鎮一離婚案為題材,編出大型現代劇本《王桂英離婚》,由城關業餘劇團排演。在當時配合了新婚姻法的宣傳,影響很大。 [3] 

劉樹信籌建白銀市

1956年,當時白銀還是個待開墾的荒涼之地,許多人望而卻步,劉樹信服從組織分配,“奔向黨需要的地方去”。開始搭班組織人力,進行建設。白銀地處山口,經常遭受暴風襲擊,破壞性大,劉樹信和同志們與狂風搏鬥,艱苦的創業,取得豐碩成果,荒原變成綠洲。1958年,終於建成新興的工業城白銀市。三年困難時期,糧站給市上領導每人送一袋麪粉,唯有劉樹信沒有收。他説:“同志們給領導送麪粉,照顧我們的健康,這種心情我理解,我不能在羣眾吃不飽肚子的時候自己吃優粉。”送面的同志很感動。 [1] 
參考資料
  • 1.    黃陵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黃陵縣誌,西安地圖出版社,1995.07,第737頁
  • 2.    中共眉縣縣委黨史研究室 編.中國共產黨眉縣歷史 第1卷 1927.4-1949.7.三秦出版社,2016.11.第37-39頁.
  • 3.    宜君縣縣誌編纂委員會編. 宜君縣誌[M]. 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2.11.第5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