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梓良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專業博士)

鎖定
劉梓良,男,漢族,1955年出生於內蒙古赤峯市,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專業博士,畢業後在中國記協新聞培訓中心任主任,主要從事教育學、新聞學、社會學研究。 [1] 
中文名
劉梓良 [1] 
民    族
漢族 [1] 
出生日期
1955年 [1]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1] 
主要成就
《中國百年新聞經典》
出生地
內蒙古赤峯市 [1] 
代表作品
《社會·教育·人——赤峯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主體性教育目的論》等 [1] 
職    稱
教授

劉梓良人物簡介

主要成就:承擔並分別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省級黨報的現狀與改革途徑新探索》 [2]  和《科學建立新聞工作價值體系與有效提升我國新聞媒體傳播能力研究》課題,均任首席專家;運用新聞採編綜合素質創新理論,歷時六年編寫《中國百年新聞經典》(消息卷、通訊卷、評論卷、攝影卷、漫畫卷) [3]  ,於2013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2016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再版發行。
在《人民日報》 [4]  《光明日報》 [5]  《文匯報》《中國記者》《新聞記者》等刊物發表論文50多篇。代表作品有《知識經濟與人的全面發展》《加快構建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從對新聞學與傳播學理論範式考察,看人格新聞學建構的時代價值》《讓新聞培訓充分釋放生產力競爭力》《治“四風”要害在治權》。
受聘於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四川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梓良主要成就

一、發表論文及著作成果
1.《積極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為振興農村經濟服務》一文,在1989年內蒙古赤峯市翁牛特旗開展的“振興翁牛特經濟獻計獻策徵文”中,獲優秀論文二等獎;
2.《對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的思考》,《內蒙古教育》,1991年第10期;
3.《赤峯地區文化精神建設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2期;
4.專著《社會·教育·人——赤峯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1997年獲赤峯市“五個一”工程獎; [1] 
5. 《美國的學校改革與教育政策》,《教育研究》,1997年第12期;
6. 《現代化,你準備好了嗎》,《中國改革報》,1998年1月13日;
7. 《為了更好地繼承——對“五四”的反思》,《北師大研究生》,1998年5月25日;
8. 《關於教育目的的歷史反思及價值定位》,《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年第6 期;
9. 大型工具書《班主任工作全書》,1999年3月,開明出版社出版,任該書副主編;
10. 1996年—1999年在北京師範大學攻讀教育學教育基本理論專業,完成的博士論文《主體性教育目的論》,已被6所大學列為該專業研究生必讀書; [1] 
11. 2000年4月,申請並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省級黨報的現狀與改革途徑新探索》課題;2006年10月,該課題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評為優秀科研成果; [2] 
12.《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科研成果——寫在“全國省級黨報現狀與改革途徑新探索”問世之際》,《新聞記者》,2001年第11期; [6] 
13. 2001年,擔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人力資本與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課題副組長;2005年該課題獲人事部“全國人事人才科研成果二等獎”;
14.《信息價值的變遷與當代新聞的概念》,《新聞前哨》,2002年第1期; [7] 
15.《當代新聞內涵價值的體現》,《新聞戰線》,2002年第2期; [8] 
16.《媒體信息接受率與有效性——東中西部三地受眾調查分析》,《新聞記者》,2003年第2期; [9] 
17.《查找根源、把握規律、深化理論、創新體制、健全制度——對新聞界“四項公害”標本兼治的調查與思考》,《新聞記者》,2005年第1期; [10] 
18.《創新新聞手段,搞活經濟模式——來自新疆經濟報改革與發展的報告》,《新聞記者》,2006年第12期; [11] 
19. 2007年,承擔中宣部交辦的《完善新聞行業准入資格與建立新聞工作執業資質標準》重點課題研究; [12] 
20. 2009年12月,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託項目:《科學建立新聞工作價值體系與有效提升我國新聞媒體傳播能力研究》課題,任課題首席專家; [13] 
21.《用優秀作品詮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內涵——2009年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暨長江韜奮獎獲獎者高端研討班綜述》,《新聞記者》,2010年第1期; [14] 
22.《建立科學的長效機制 全面提高從業者素質——建立<新聞採編執業資質標準>試點報告》,《新聞記者》,2010年第7期; [15] 
23.《努力寫出“有價值的”世博會報道》,《文匯報》,2010年6月3日; [16] 
24.《建立新聞採編綜合素質培訓機制課題報告——建立科學的培訓機制,全面提高從業者素質》,《新聞出版報》,2011年5月24日; [17] 
25.《社會誠信的缺失與構建》,《文匯報》,2011年6月15日; [18] 
26.《知識經濟與人的全面發展》,《人民日報》,2011年8月25日; [19] 
27. 2011年9月,策劃編寫完成國家社科基金《科學建立新聞工作價值體系與有效提升我國新聞媒體傳播能力研究》子課題《新聞採編綜合素質培訓教材》,並與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聯合開展對內蒙古全區新聞戰線8525人的新聞採編人員的綜合素質培訓,2013年取得階段性成果; [20] 
28. 2013年4月25日,運用《新聞採編綜合素質培訓教材》與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聯合開展西藏全區新聞戰線的新聞採編綜合素質培訓工作;
29.《社會轉型與實踐主體的理論構建》,《文匯報》,2013年9月17日; [21] 
30.《治“四風”要害在治權》,《人民日報》,2013年9月18日; [22] 
31.《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培訓的根本途徑》,《中國記者》,2013年第9期; [23] 
32.《讓新聞培訓充分釋放生產力競爭力》,《人民日報》,2013年11月13日; [24] 
33.運用新聞採編綜合素質創新理論,編寫並由人民出版社於2013年11月出版《中國百年新聞經典》(消息卷、通訊卷、評論卷、攝影卷、漫畫卷),任該叢書總編。該叢書獲得學界、業界高度評價。並於2016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再版發行; [3] 
34.從2006—2013年,主持並舉辦(共8屆)中國新聞獎(文字作品類、廣播類、電視類、新媒體作品類)暨長江韜奮獎高端研討會,獲得學界、業界一致好評;
35.《健全人格也是經濟動力》,《人民日報》,2014年7月14日; [25] 
36.《從對新聞學與傳播學理論範式考察,看人格新聞學建構的時代價值》,《中國記者》,2015年第8期; [26] 
37.《加快構建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文匯報》,2016年10月2日。 [27] 
二、受聘任職情況
2009年7月,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聘請為兼職研究員; [1] 
2011年,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聘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委;
2013年5月,被西南政法大學聘為廣播影視與新媒體研究院副院長、兼職教授。 [28] 
2013年7月,被四川大學新聞學院聘請為新聞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職教授; [28] 
2015年1月,被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聘為兼職教授。 [2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