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曉暄

鎖定
劉曉暄,1957年6月生於吉林省長春市,歐洲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廣東工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光固化先進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1] 
劉曉暄於1982年畢業於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高分子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任長春光機學院光學材料系助教,期間於1983年—1985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攻讀(在職)光學材料專業碩士研究生,因故中斷;1986年3月進入汕頭大學化學系任教;1987年任講師;1995年晉升為副教授;2001年7月畢業於在中山大學高分子科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2004年晉升為教授;2006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同年6月進入廣東工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任教、任廣東省光固化先進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2010年—2015年任廣東工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高分子系主任 [1]  [5]  2024年當選為歐洲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2] 
劉曉暄主要研究領域為高分子光化學及光固化技術。 [5] 
中文名
劉曉暄
出生地
吉林長春
出生日期
1957年6月
畢業院校
中山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24年當選為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劉曉暄人物經歷

1957年6月,劉曉暄出生于吉林長春。
1975年7月—1978年3月,在吉林省九台縣奢嶺青年隊知青擔任工業連長、農業連長,團委副書記等職。
1982年1月,畢業於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高分子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2年1月—1986年3月,任長春光機學院光學材料系助教;期間於1983年—1985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攻讀(在職)光學材料專業碩士研究生,因故中斷。
1986年3月,進入汕頭大學化學系任教。
1987年,任汕頭大學化學系講師。
1993年7月,在山東大學化學系高分子化學專業研究生班學習,獲結業證書。
1995年,晉升為汕頭大學化學系副教授。
2001年7月,畢業於在中山大學高分子科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2004年,晉升為汕頭大學化學系教授。
2006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同年6月起,進入廣東工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任教;同月起任廣東省光固化先進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2010年—2015年,任廣東工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高分子系主任。 [1]  [5] 
2024年,當選為歐洲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2] 

劉曉暄主要成就

劉曉暄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劉曉暄主要研究方向為高分子光化學,光聚合反應動力學,紫外光固化技術的研究,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3D打印光敏樹脂的分子設計、製備與表徵。 [1] 
  • 學術論著
據2024年5月廣東工業大學網站數據,劉曉暄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收錄59篇,EI收錄47篇。 [1] 
學術著作
出版時間
著作名稱
出版社
2017年
《反應型位阻胺(r-HALS)光聚合動力學及聚合物塗層光穩定化研究》
金朗學術出版社
2019年
科學出版社
參考資料: [1] 
代表性學術論文
刊發時間
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2016年
Preparation of α,ω-telechelic polymer via photo-induced nitroxide radical trapping method
Polymer Chemistry
2018年
Preparation and photochromic behavior of spiropyran-containing fluorinated polyacrylate hydrophobic coatings
Langmuir
2018年
Phytochemical profiles and bioactivities of essential oils extracted from seven curcuma herbs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2019年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ic and multifunctional photoinitiators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2019年
UV-curable, 3D printable and biocompatible silicone elastomers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2020年
Self-healing, reprocessing, 3D printing transparent and hydrolysis-resistance dual-crosslinked silicone elastomer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0年
A Self-Healing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Synergistically Cross-Linked by Hydrogen Bonds and Covalent Bonds for Composite Conductor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參考資料: [1] 
  • 知識產權
據2024年5月廣東工業大學網站數據,劉曉暄申請發明專利48件,已獲授權26件。 [1] 
代表性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一種無機納米粒子表面接枝型光引發劑及其應用
ZL 2018 1 0963047.6
一種有機硅偶聯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
ZL 2018 1 0174075.X
一種可紫外光固化脲-異丁醛-甲醛樹脂及其製備方法
ZL 2018 1 0206288.6
一種可光固化的水性脲-異丁醛-甲醛樹脂及其製備方法
ZL 2018 1 0206293.7
一種可陽離子光固化脲-異丁醛-甲醛樹脂及其製備方法
ZL 2018 1 0206289.0
參考資料: [1] 
  • 科研項目
據2024年5月廣東工業大學網站數據,劉曉暄先後主持國家基金5項和省市重大(重點)項目20多項,橫向研發課題11項。 [1]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2003年1月—2003年12月
反應型受阻胺哌啶衍生物可控光聚合及其控制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5年1月—2007年12月
反應型受阻胺哌啶衍生物可控光聚合及其控制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9年1月—2011年12月
可控/“活性”微乳液光聚合動力學研究及核-殼結構聚合物納米粒子的光合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17年1月—2017年12月
3D打印籠狀光敏樹脂的分子設計、製備及雙網絡固化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急管理項目)
2019年1月—2022年12月
光固化3D打印籠狀硅樹脂的分子設計、製備與混雜光固化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參考資料: [1] 

劉曉暄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截至2016年7月,劉曉暄已先後培養了近80名研究生,包括解令海(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教授)等。 [3] 
  • 教學成果獎勵
據2024年5月廣東工業大學網站數據,劉曉暄兩次獲廣東工業大學教學優秀一等獎(2013—2014和2016—2017學年度)。 [1] 

劉曉暄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14年—2015年
廣東工業大學優秀教師
廣東工業大學
2015年
《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
2017年
國際先進材料學會金牌獎
2020年
國際先進材料學會會士
國際先進材料學會
2020年
Vebleo協會會士
Vebleo協會
2024年
歐洲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歐洲自然科學院 [2] 
參考資料: [1] 

劉曉暄社會任職

任職類別
職務
學術組織
廣東省材料學會理事,廣東省複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感光學會輻射固化專業委員會理事、學術委員,東莞市進出口檢驗檢疫局科技委員會技術顧問,深圳市高分子行業協會技術顧問,汕頭市塑膠商會技術顧問,中山大橋化工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合作導師,揭陽深展“院士工作站”合作導師,深圳市3D打印創新中心研究院理事
學術期刊
《Journal of Coa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通訊編委,《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通訊編委,《中國膠粘劑》編委、《塑料科技》編委,《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特約審稿人,《Nanoscale》特約審稿人,《Polymer Chemistry》特約審稿人,《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特約審稿人,《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特約審稿人,《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特約審稿人,《Analyst》特約審稿人,《eXPRESS Polymer Letters》特約審稿人,《Fibers and Polymers》特約審稿人,《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特約審稿人,《Journal of Polymer Research》特約審稿人,《Journal of Nanostructure in Chemistry》特約審稿人,《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特約審稿人,《Journal of Coating Technology and Research》特約審稿人,《Journal of Adhe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特約審稿人,《影像科學與光化學》特約審稿人,《高分子通報》特約審稿人,《功能高分子學報》特約審稿人,《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特約審稿人。

劉曉暄人物評價

劉曉暄有着一串串沉甸甸的學術頭銜,但和他教授接觸過的人會發現,他的人格魅力不僅在於突出的學術成就,更在於專注事業的大信仰、謙虛平和的大境界和淡泊名利的大智慧。(《科技日報》評 [3] 
幾十年與光化學結緣的歷程,在這條“光芒萬丈”的光化學之路上,這位温文爾雅、和藹可親的學者(劉曉暄)秉承着前人的思想美德,將自己燃成了一團火,為無數後人照亮了前行的路。(《科學中國人》評 [4] 
劉曉暄在材料科學和技術領域所做出了傑出的重要貢獻。(國際先進材料學會評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