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文裕

鎖定
劉文裕(944—988) [1]  ,字以寧,保州保塞縣(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人。北宋外戚大臣,簡穆皇后侄孫,後晉平州刺史劉正的孫子,武牢關使劉父審奇的兒子。
開寶四年(971年),起家補殿直、秦隴巡檢,擒獲李飛雄有功,遷軍器庫使。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跟隨宋太宗征伐太原,防守石嶺關。太平興國七年(982年),調任高陽兵馬都監,擊退契丹入侵。雍熙初年(984年),領順州團練使,擊退李繼遷進攻。雍熙三年(986年),跟從潘美北征遼國,導致楊業戰死,流放於登州,歷任端州團練使、容州觀察使、鎮州兵馬部署。
端拱元年(988年),去世,時年四十五,追贈寧遠軍節度使。
中文名
劉文裕
出生日期
944年
逝世日期
988年
以寧

劉文裕人物生平

先是,秦州內屬,羌人為寇,朝廷遣周承瑨、田仁朗王侁、梁崇贊、韋韜、馬知節及文裕領兵屯清水縣。有李飛雄者,太保致仕李鏻之孫,秦州節度判官若愚之子。詐宣制時,自言我上南府時親吏,文裕因哀告飛雄曰:“我亦嘗依晉邸,使者豈不營救之乎?”飛雄低語謂文裕曰:“爾能與我同富貴否?”文裕覺其詐,偽許之。飛雄即命左右釋文裕縛。文裕策馬前附耳語仁朗,仁朗佯墜馬,若卒中風眩狀。飛雄共前視之,又釋其縛。仁朗奮起搏飛雄,與文裕共擒之。飛雄尚呼雲:“田仁郎等謀反殺使者。”送秦州獄鞫得實,飛雄、承遂、守定、贊坐要斬,夷飛雄家。捕先與飛雄善者何大舉等數輩,悉棄市,廄置卒亦夷其族。因下詔:中外臣庶之家,子弟或有乖檢,甚為鄉黨所知,雖加戒勖曾不悛改者,並許本家尊長具名聞,州縣遣吏錮送闕下,當配隸諸處。敢有藏匿不以名聞者,異時醜狀彰露,期功以上悉以其罪罪之。
文裕後遷軍器庫使。四年,車駕徵太原,命文裕與通事舍人王侁分兵控石嶺關。六年,領儒州刺史。第二年,為高陽關都監。會契丹萬餘騎入,文裕與大將崔彥進擊卻之。雍熙初,徙屯三交,加領順州團練使。會李繼遷率折遇乜寇邊,初詔田仁朗王侁等討之,田仁朗坐逗遛,命文裕代仁朗。李繼遷等遁去。
潘美北征,坐陷失驍將楊業,削籍,配隸登州。歲餘,皇上知楊業之陷由王侁,召劉文裕還。俄起為右領軍衞大將軍,領端州團練使,封其母清河郡太夫人,賜翠冠霞帔,授其弟文質殿直。逾月,劉文裕遷容州觀察使,出為鎮州兵馬部署。端拱元年,卒於屯所,年四十五。上甚悼惜,贈寧遠軍節度,命中使護喪歸葬京師。

劉文裕親屬成員

祖父:劉正,後晉平州刺史。
父親:劉審奇,武牢關使
母親:清河郡太夫人,
弟弟:文暠,供奉官、閣門祗候。劉文質,內園使、連州刺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