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指揮村

鎖定
劉指揮村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陽城鎮,位於清苑區西南邊陲,地處清苑、滿城望都順平四區縣交界,南鄰張望路,東臨京港澳高速,距離G4望都高速口10多千米。劉指揮村有約1100户人家,4000餘人,多年來一直靠種莊稼為生,雖説吃穿不愁,但致富卻不易,夢想過上好日子一直是鄉親們的渴望。村內環境優美,多次被上級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文化事業得到蓬勃發展,村風民風得到進一步淳化,人文環境、社會環境良好。設有傳統的三、八大集和二月及十月大型廟會,經濟貿易繁榮昌盛。
中文名
劉指揮村
外文名
Liu directs to the village
別    名
劉莊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河北保定市清苑區
電話區號
0312
郵政區碼
071000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000人(2019年4月)
著名景點
孔雀養殖參觀園,善緣DV影視參觀園,劉指揮村烈士紀念亭
車牌代碼
冀F
方    言
普通話
黨支部書記
王志濤
村委會主任
劉志孟
全村總收入
3.99億元(2018年5月)
善緣照明能源
劉楠
善緣DV成立
2008年6月
榮光機械成立
1998年8月
村委會成立
1949年10月
善緣兔業
劉楠
全村家户
2100户(2019年4月)

劉指揮村歷史文化

明代以前這裏是一片水汪汪的湖泊叫陽城澱。九龍河在這裏形成了一個湖泊。在《水經注》裏酈道元作了明確記載,荷花滿塘菱角滿地,和白洋淀齊名。人們乘坐小船打漁挖藕採菱角,水位下降後這裏蘆葦叢生。明朝初期三户劉姓兄弟搬遷到此,即村子關老廟街和西北角東北角居住,開墾荒地。因為當時茅草太多莊稼幾乎不長,要跑掉茅草滅絕茅草才能長莊稼。耕作條件差工具落後且低窪多水災,人均土地面積相當大,只在離家近的位置開墾,遠處只種些高粱耐旱耐澇作物。隨着開墾面積的擴大,明朝末年搬遷來了李家兩户在村東。王家兩户南關一户西南一户,清朝郝家從郝莊搬遷來此。冉家在乾隆年間搬來。1943年大部分冉家搬到了保定小莊村。由於村子裏絕大部分姓劉故名劉莊。
明成祖朱棣萬曆年間,劉莊出了一位指揮使,從此村名延用劉莊和劉指揮並用。

劉指揮村經濟發展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陽城鎮劉指揮村有近1100户人家4000餘人,多年來一直靠種莊稼為生,全部水澆地。農業發達,物產豐富,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及棉花、油料、藥材等經濟作物。雖説吃穿不愁,但致富卻不易,夢想過上好日子一直是鄉親們的渴望。
2009年王立軍成立河北省孔雀養殖有限責任總公司,吸引了周圍十里八鄉的鄉親,就連保定望都、徐水、滿城等縣的許多農民也成立孔雀文化節委員會’,只是打造孔雀品牌的第一步。村北有面粉廠一座,為全村及周邊村鎮提供優質的麪粉。全村現有個體及聯營企業十多個,商業攤點50多個,快遞代收點1個,另有木材加工、運輸業、建築業以及木材、廢舊電機、廢銅鐵等攤點多個。
村南就是榮光機械廠,自2002年起研究製造垃圾處理設備至今已日趨完善,此套設備給大規模處理生活垃圾開闢了一條很好的途徑,是一種具體針對垃圾可再生資源開發再利用的處理設備。
村內新建文化娛樂廣場一個,汽車站一座,通往清苑區和望都縣城。南鄰東西走向的張望路,南北暢通的京港澳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距離G4望都高速口約10多公里,向東10公里就是冉莊地道站遺址,交通十分便利。
劉指揮村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村,村內環境優美,多次被上級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文化事業得到蓬勃發展,村風民風得到進一步淳化,人文環境、社會環境良好。2005年建成文明生態村。 縱觀古村千年史蹟,再看今朝繁華街市,倍感此地神聖精靈,不愧為一代帝王的晚年歸宿之處 ,現今,勤勞、樸實、精明、善良的劉指揮村人民正在以飽滿的熱情,高昂的鬥志對美麗可愛的家鄉進行農業、企業、商業、旅遊業的全面規劃。規劃堅持以農業為基礎,企業為主導,商業為重點,還將以優惠的政策招商引資,從而大力發掘歷史文化內涵,再現歷史文化藝術,打造歷史文化品牌,創建歷史文化名村,把劉指揮村建設成為燕趙大地上的一顆光芒四射的燦爛的歷史文化明珠。

劉指揮村主要事件

4月3日12時,保定清苑區劉指揮村烈士紀念碑立碑儀式在村裏公墓舉行。劉指揮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先後有14名烈士為國捐軀。村民為紀念先烈曾籌劃很久,2012年6月清明節終於修建完成。
將遷回所有異地烈士
時任劉指揮村村長劉望軍説,烈士陵園佔地8畝,位於劉指揮村公墓墓地內。4月3日中午12時,十多名村名代表將烈士紀念碑豎立在新建的烈士紀念亭內。
記者看到,這座烈士紀念碑高2.2米,碑文上刻着劉指揮村的光榮歷史和14名烈士的名字。
時任村長劉望軍告訴記者,這14名烈士均為該村村民,他們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英勇就義的,是劉指揮村的英雄。這次村民自發為烈士修建紀念碑是希望更多的人記住他們,並將他們的精神傳承下去。以後還要在陵園周圍栽種樹木,圍上圍牆,並初步計劃把分佈在全國各地的烈士遷回陵園。
2011年4月4日劉指揮村小學全體學生到烈士陵園參加揭幕儀式,深切緬懷革命烈士們的豐功偉績。
劉指揮村位於清苑區陽城鎮,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劉指揮村村民積極響應“開展人民戰爭”的號召,為保衞後方、支援前線作出了突出貢獻,是冀中平原對敵鬥爭的堅實堡壘。
時任村長劉望軍説,劉指揮村名字的來歷和抗日戰爭也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抗日戰爭時期,該村曾經出過一名抗日指揮官。為了紀念這位指揮將領,該村村民決定把村名命名為“劉指揮”村。
時任村長劉望軍説,建立烈士紀念碑,一直都是全村人的心願。
修建烈士紀念碑一共花費了3萬餘元,在修建革命烈士紀念碑過程中,離退休老幹部王嚴和王殿富哥倆各捐資1萬元。王殿富説,自2009年起,二人就開始醖釀建碑了,但一直沒有成行。2012年年初,兩位老人和村裏商量好,決定立刻建碑。“我們哥兒倆從小在村裏長大,對劉指揮村有着很深的感情。我哥哥王嚴曾經在村裏當過公安員,和其中一個烈士是同班同學,小時候關係特別好,因此有着割捨不斷的‘抗日情結’。”王殿富説。
據介紹,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共有14名劉指揮村籍的戰士拋頭顱,灑熱血,為保衞家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這些烈士中有的是幹部,有的是研究員,有的葬在本村,也有的葬在全國各地。這些烈士很多未滿20歲,就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劉德祥,曾經是劉指揮村的第一任書記,1945年參加革命,參軍兩年後英勇就義,現安葬于吉林省臨江縣。
戰士劉球兒在部隊做試驗武器時發生意外,不幸犧牲,14名烈士中葬於本村。還有許多烈士是在攻打日本兵的炮樓中不幸遇難。
烈士劉喜元20歲就參軍了,當時在冀中九分區獨立一營擔任副班長一職。22歲,英勇就義。
在這次採訪中,記者見到了劉喜元的弟弟劉蘭福。劉蘭福激動地説,村裏建紀念碑,對烈士的親屬來説是一種慰藉,也可以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育青少年繼承和發揚革命烈士的愛國主義精神

劉指揮村繼楠DV影視

繼楠DV影視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陽城鎮劉指揮村,以劉楠為影視核心實力強大的DV影視創作與製作團隊不斷的進取與改進,其中過年,拜年影視視頻:2009年至今共拍攝視頻20餘部及30餘部拜年視頻,六年間爭取的全國網友的認可,內設導演工作室、後期製作、視頻剪輯等部門。除夕和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二。 [1] 

劉指揮村獺兔聯合會

中國國際獺兔聯合會(中國劉指揮村獺兔聯合會)成立於1999年,是以中國第一個農村命名的國際組織,各國代表常駐本聯合會 堅決打擊全國及各國炒種現象 維護全國及各國養兔户,養殖廠的利益 每隔兩年年組辦世界各國的盛大的獺兔交易會文化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