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陽城鎮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下轄鎮)

鎖定
陽城鎮,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 [1]  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鎮,村中心的千年古槐是陽城鎮的重要標誌。 [2]  位於清苑區西南20.7千米,地處清苑、滿城、望都、順平四區(縣)交界。 [2]  東與冉莊鎮接壤,南與李莊鄉為鄰,西連望都縣趙莊鎮高嶺鎮,北接魏村鎮、滿城縣方順橋鎮。鎮人民政府駐陽城村。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0.5千米。 [3]  總面積65.63平方千米, [4]  户籍總人口38961人(2018年)。 [5] 
東漢時期(25~220年),此地置“陽城縣”,隸屬中山國。 [6]  1958年8月,屬李莊人民公社,後改屬冉莊人民公社。1961年,析建陽城公社。1984年5月,改建為陽城鄉,11月,陽城鄉改置鎮。1996年1月,大魏莊鄉、鄭各莊鄉併入。 [3]  截至2019年10月,陽城鎮轄陽城村劉指揮村等20個行政村, [1]  鎮人民政府駐陽城村。
2017年,陽城鎮企業個數共26個,企業從業人數1560人, [4]  農民人均純收入14194元。 [7]  2018年,陽城鎮有工業企業14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7個。 [5] 
中文名
陽城鎮
外文名
Yangcheng Town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
地理位置
保定市清苑區西南20.7千米
面    積
65.63 km²
下轄地區
陽城村、劉指揮村等2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陽城村
電話區號
0312
郵政編碼
071108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約 3.9 萬(2018年)
車牌代碼
冀F

陽城鎮歷史沿革

陽城鎮在清苑區位置 陽城鎮在清苑區位置
東漢時期(25~220年),置“陽城縣”,隸屬中山國,後省入蒲陰(今保定市順平縣)。 [6] 
1958年8月,屬李莊人民公社,後改屬冉莊人民公社。
1961年,析建陽城公社。
1984年5月,改建為陽城鄉,11月,陽城鄉改置鎮。
1996年1月,大魏莊鄉、鄭各莊鄉併入。 [3] 

陽城鎮行政區劃

陽城鎮 陽城鎮
截至2013年末,陽城鎮轄陽城、邵莊、劉指揮、曹莊、沈百户、大魏莊、楊各莊、唐莊、西孫莊東街、西孫莊西街、西孫莊南街、王胡莊、小魏莊、西郎莊、鄭莊、鄭各莊、閻莊、石莊、王辛力、高台20個村民委員會。 [3] 
截至2019年10月,陽城鎮轄陽城村、邵莊村、劉指揮村、曹莊村、沈百户村、大位莊村、楊各莊村、唐莊村、西孫莊東街村、西孫莊西街村、西孫莊南街村、王胡莊村、小魏村、西郎莊村、鄭莊村、鄭各莊村、閻莊村、石莊村、王辛力村、高台村等20個行政村。 [1]  鎮人民政府駐陽城村。 [3] 

陽城鎮地理環境

陽城鎮位置境域

陽城鎮位於清苑區西南20.7千米,地處清苑、滿城、望都、順平四區(縣)交界。 [2]  東與冉莊鎮接壤,南與李莊鄉為鄰,西連望都縣趙莊鎮、高嶺鎮,北接魏村鎮、滿城縣方順橋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0.5千米。 [3]  總面積65.63平方千米。 [4] 

陽城鎮水文

陽城鎮境內河流屬大清河水系。新九龍河自鄭各莊村南入境,自西向東,由王胡莊村東出境,境內長9千米。 [3] 

陽城鎮人口

截至2013年末,陽城鎮總人口4165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100人,城鎮化率14.6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41464人,佔總人口的99.53%;少數民族有蒙古族、滿族,共111人,其中蒙古族29人,滿族82人。2013年人口出生率19.22‰,人口死亡率1.4‰,人口自然增長率17.8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35人。 [3] 
截至2017年末,陽城鎮常住總人口39178人。 [4] 
截至2018年末,陽城鎮户籍總人口38961人。 [5] 

陽城鎮經濟

陽城鎮綜述

2013年,陽城鎮農業總產值3.6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12元。 [3] 
2017年,陽城鎮企業個數共26個,企業從業人數1560人。 [4]  農民人均純收入14194元。 [7] 
2018年,陽城鎮有工業企業14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7個。 [5] 

陽城鎮第一產業

2013年,陽城鎮耕地面積7.44萬畝,人均1.78畝。糧食作物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糧食種植面積11.25萬畝,生產糧食53515噸,人均1284.66千克,其中小麥24815噸,玉米28043噸。生產花生508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西瓜等;蔬菜種植面積0.64萬畝,產量1.9917萬噸,其中白菜產量3230噸,菠菜產量976噸,黃瓜產量409噸,茄子產量2117噸,西紅柿產量2368噸;瓜果種植面積0.5萬畝,主要品種是西瓜,產量18789噸,其中西瓜產量18399噸。
畜牧業以飼養豬、羊、雞為主,生豬飼養量0.88萬頭,年末存欄0.59萬頭;羊飼養量0.55萬隻,年末存欄0.39萬隻;家禽飼養量0.67萬隻,上市家禽0.4萬隻。骨幹養殖企業年產值達到7294萬元。 [3] 
2017年,陽城鎮耕地64725畝,以種植傳統的玉米、小麥等大田作物為主, [2]  糧食播種面積11511畝,糧食總產量59746噸,豬存欄5811頭,牛存欄2804頭,羊存欄1339只,家禽257300只。生產豬肉797噸,牛肉412噸,羊肉29噸,禽蛋265噸,牛奶8238噸。蔬菜播種面積5421畝,總產量18936噸。 [7] 
2017年,陽城鎮新建成温室大棚14個(最多時達到20個),建成連棟智能温室2個、5000平方米多功能温室2個、1萬平方米恆温庫1座,建設產品展示中心和產品研發中心各1個。依託河北農業大學,與徐水大王店合作,建設北方落葉果樹盆景研發種植基地。 [7] 

陽城鎮第二產業

2013年,陽城鎮工業以小塑料加工行業為主,以高台、鄭各莊為龍頭,涵蓋石莊、閻莊、王辛力、劉指揮等村的小塑料加工區域。 [3] 
2017年,陽城鎮劉指揮村有環保設備廠一家,鞋廠一家。

陽城鎮第三產業

2013年末,陽城鎮商業網點100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679萬元,比上年增長1.7%;城鄉集貿市場5個,年成交額8761萬元。 [3] 

陽城鎮社會事業

陽城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末,陽城鎮有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1290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12所,在校生2301人,專任教師13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41人,專任教師8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主要學校有大魏莊中學。 [3] 
2017年,陽城鎮共有初中1所、小學13所、幼兒園13所。 [7] 

陽城鎮醫療衞生

陽城鎮衞生院 陽城鎮衞生院
截至2013年末,陽城鎮擁有衞生院1所,病牀17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4.2張,固定資產總值227萬元。專業衞生人員34人,其中執業醫師13人,執業助理醫師19人,註冊護士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0.8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0.7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註冊護士0.05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5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4.04萬人,參保率97%。 [3] 
2017年,陽城鎮有衞生院3所。 [7] 

陽城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3年末,陽城鎮鎮文化站2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1個,各類文化專業户10户;各類圖書室20個,藏書5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200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大鼓隊、舞獅隊、腰鼓隊等。 [3] 

陽城鎮體育事業

截至2013年末,陽城鎮所有村委會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0%。 [3] 

陽城鎮基礎設施

截至2013年,陽城鎮境內機井保有量1200眼,其中新打機井20眼,灌溉面積4315公頃。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5項,使用集中供水農村人口8948人。鎮區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 [3] 
2017年,陽城鎮楊各莊村籌資3萬元安裝路燈150盞,實現了村內亮化;西郎莊村籌資11萬元,鋪設地下管道150米;唐莊村籌資3萬元,修建村牌樓一座,立國旗杆一座;王辛力村籌資14萬元,完成道路硬化3000平方米,900平方米的廣場正在建設;高台村籌資30萬元,硬化道路7000平方米;陽城、邵莊、正各莊、閆莊、西孫莊東街等村共籌資100萬元,硬化道路13000平方米。 [7] 

陽城鎮社會保障

截至2013年末,陽城鎮醫療救助42人次,民政部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8人次,共支出12.93萬元,比上年增長20.0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98户,人數999人,支出106.61萬元,比上年增長28.25%,月人均92.05元,比上年增長27.25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09人,撫卹事業費支出82.5萬元,比上年增長20.09%。 [3] 
截至2013年末,陽城鎮有郵政局1個,代辦所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0.15萬份。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1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萬門,固定電話用户0.4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90%;移動電話用户1.2萬户,寬帶接入用户0.3萬户。全年電信業務收入600萬元。 [3] 

陽城鎮交通運輸

陽城鎮有京港澳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6.94千米。S329省道蠡野線過境,境內長7.7千米。有縣鄉(鎮)級公路2條,總長16千米。截至2013年未有客運站1個,日發客運汽車40班次,日均容量500餘人次。 [3] 

陽城鎮歷史文化

陽城鎮名稱來歷

據《清苑縣誌》載:此處古稱“養老城”,原系王稱帝后為其母安度晚年在此修建一座養老城池而得名。到春秋時期,因此城處九龍河北岸,北岸為陽,故改名為陽城。 [6] 
東漢時期(25~220年),陽城縣縣衙設在陽城村南街路東。陽城作為縣的建制,比清苑早400多年,比保定府早1200多年。 [6] 
陽城鎮因鎮政府駐陽城村而得名。 [3] 

陽城鎮歷史傳説

傳説陽城前身為唐堯時代堯母的“養老城”,堯訪舜後,退出王位也來此城養老,一直活到118歲才離開人世,所以後人傳頌“河北清苑陽城鎮,堯帝母子養老城”。 [6] 

陽城鎮古槐

古槐 古槐
古槐栽於唐時,距今已有1200多年。古槐高20餘米,樹身需3人才能合抱過來。20世紀40年代,古槐有4條10多米長的樹杈,如同巨龍爬向東南西北四街,樹冠覆蓋面積大約1000多平方米,形成一座天然的環形“天橋”,人可以在樹幹上來回走動,素有“陽城槐樹罩四街”的美譽。 [6] 

陽城鎮古廟

三元廟
三元廟(3張)
陽城鎮本地有俗語“魏村橋多,陽城廟多”的説法。古時陽城的廟宇曾多達72處,風格各異,規模不一,遍佈在大街小巷,形成一個龐大古代建築羣。自西向東的堯母廟、蟲王廟、藥王廟、河神廟、全神廟、三元廟、瑤池廟、西望廟、文昌廟、五龍聖母廟、真武廟、馬王廟、華嚴寺、天齊廟、二郎廟、孔子廟等與由南向北的龍王廟、魁星廟、關公廟、菩薩廟、倒座觀音廟、北嶽廟等都以十字街處的三義廟為中心成直線交叉。
其中華嚴寺最大,寺內佛像系元代石雕藝術珍品;立佛殿三皇姑塑像金妝彩繪,據説可與正定大佛媲美;西城門外三元行宮,殿宇巍峨,乃清苑之奇觀;三義廟前的獨根杉木大旗杆筆直參天,還有高大的古槐;高台廟內的泥塑水池中流水荷花、童男童女、菩薩等均為泥塑,送子觀音背後娃娃山上200多個娃娃塑像形態各異;七星廟內“鎖魂鏈”機關巧妙,令人稱奇;三元廟前兩根擎天柱上的巨龍,各抓一顆人頭,傳説是一對不孝夫婦。這些廟宇已被拆除毀壞,碑碣也慘遭不幸。保存最完整的當數三元廟石碑,碑為漢白玉石料,高2米,寬0.8米,厚0.2米,碑文雖有殘缺,但清晰可讀,記述了康熙年間修繕的經過。
20世紀90年代,村民申貴儉、劉國林走訪80歲以上的老人,查找資料,並通過對年逾九旬、多次參與廟內塑胎和壁畫修復的老藝人馮振生、馮振明兄弟二人的採訪,終於整理出37座古廟的翔實材料,繪製了《陽城古廟宇坐落示意圖》。古時陽城的繁盛可見一斑。 [6] 

陽城鎮古橋

在陽城村南,一座石橋名為“廣聚橋”,雖然簡陋破舊,但仍有人、車經過。無始建年代記載,村裏老人回憶,民國十八年(1929年)曾重新修葺過。 [6] 

陽城鎮陽城澱

陽城河曾是此地最大的河流。《畿輔通志》對它的發源地和流向有詳盡記載:陽城河即《水經注》中所説的博水,上游是龍泉河,為環望都縣城的北龍泉、堅功泉、西堤北泉等七泉匯聚而成。龍泉河東流,中途湧魚泉、霸龍泉加入,河名始為九龍泉河。九龍泉河曲折東流,流入陽城,始稱陽城河。陽城河再向東到張登流入唐河。陽城鎮還有“九龍下梢”之説,溯其淵源,皆在陽城河上游的九龍泉河。
古時陽城村東南是一片低窪的開闊地,即為陽城澱。千百年前,方圓數十里的澱內水草豐茂、荷蓮競放、菱藕成片。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遊歷至此,駐足觀賞,在《水經注·滱水》篇中留下了對陽城澱美景的精彩描述。《水經注·陽城澱》尚存,列入《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大綱》,陽城澱才得以流傳下來。
東漢時期(25~220年),陽城縣通往各縣修有驛道,九龍河建有碼頭。新中國成立初期,從陽城鎮坐船還可以直達白洋淀甚至天津。 [6] 

陽城鎮兵家必爭地

古鎮陽城,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最早有秦燕陽城之戰。荊軻刺殺秦王未果,秦王任命王賁為將,統帥三十萬大軍襲燕。燕太子丹率二十萬大軍在陽城南大敗秦軍前軍後,撤至九龍河(即陽城河)北岸設防。兩軍對峙月餘,秦軍供給困難,使出反間計——散佈謠言,説太子丹不戰,意欲回軍奪取王位。燕王中計,嚴令太子丹出戰,結果被秦軍分割,首尾難顧,激戰一天後潰不成軍。太子丹逃奔丹東而去。
第二次是晉遼大戰。新舊《五代史》、《資治通鑑》中明確記載,後晉開運二年(945年),晉軍攻取泰州(今保定清苑區)、遂城後,遼主親率八萬餘騎南下。晉軍退至陽城,遼國追兵“如牆而至”。晉軍選勁騎出戰擊退遼兵。
第三次是澶淵之戰。《宋史》《中國通史簡編》記載,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帝和太后率大軍南侵,欲自定州突破宋軍防線,不得,轉而攻破清苑南唐河防線,二十萬大軍進駐陽城。後來遼軍輾轉數地,但腹背受宋軍夾擊,至澶淵也不能取勝。宋遼雙方締結“澶淵之盟”,以易水、白溝為界,互不侵犯。
抗日戰爭時期,陽城民兵抗日小分隊有60多人,他們自制地雷、手榴彈、獨眼撅、土火槍等武器,開挖地道,獨立或與其他抗日武裝聯合作戰20餘次,打死打傷日偽軍過百人,僅在大槐樹附近就斃敵13人,有臨危不懼、生擒匪首的尤清振;為掩護大家身負重傷,扔出最後一顆手榴彈後壯烈犧牲的馮吉鼠;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不低頭不屈服,堅持鬥爭八天而犧牲的李紀辰等抗日英雄。在抗戰中,陽城村犧牲的革命烈士就達24人之多。 [6] 

陽城鎮陽城遺址

陽城遺址位於陽城鎮境內,南城門在十字大街南面、九龍河北岸,遺址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約800米。新中國成立初期城牆尚存。遺址出土了石臼、陶井瓦,還散落着大量陶片,紋飾有繩紋、方格紋等。人們在開渠平地或挖地基時還曾發現多處小型漢墓,出土過陶瓷和金屬製品。 [6] 

陽城鎮榮譽稱號

2002年,陽城鎮被保定市授予文明鄉鎮。
2006年,陽城鎮被河北省省、保定市農民體協授予“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
2017年,陽城鎮鄭莊、大魏莊兩個村確定為2017年美麗鄉村建設村。 [7] 
參考資料
  • 1.    陽城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7-09]
  • 2.    陽城鎮  .河北政務服務網[引用日期2020-07-09]
  • 3.    保定市政區大典編纂委員會編.保定政區大典[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6.11:132-134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50頁
  • 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第49頁
  • 6.    清苑陽城鎮 堯母養老城  .河北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7-09]
  • 7.    保定市清苑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編.清苑年鑑(2018)[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19: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