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建

(西南交通大學副教授)

鎖定
劉建,男,四川威遠人,1982年4月出生,工學博士,副研究員。2005年獲得西南交通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2007年獲得西南交通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工學碩士學位,2011年獲得西南交通大學工程環境控制專業工學博士學位,並於當年進入西南交通大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14年3月出站後留校任教。 [1] 
榮譽獎勵;岩溶長大隧道建設的地下水環境影響及其控制研究,四川省科技成果,第三完成人;2011年取得國家註冊環保工程師職業資格;2013年取得國家註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 [2] 
中文名
劉建
籍    貫
四川威遠
出生日期
1982年4月
職    業
教師
性    別
職    稱
副研究員

劉建主要研究方向

現主要研究方向:
(1)工程水環境效應及其控制。
(2)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
(3)隧道工程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與控制。

劉建科學研究

科研項目信息
[1]考慮局部流阻的稀疏裂隙巖體隧道非達西流湧水預測模型(4160224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2017-2019
[2]岩溶槽谷區隧道湧水的物理-數值聯合模擬技術及環境響應特徵研究(2682015CX02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主持,2015-2016
[3]山地高含硫氣田生態保護論著(313081845-ZC0613-0046),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普光分公司,主持,2014-2015
[4]鐵路站車垃圾收運現狀及氣力輸送適宜性研究,中國鐵路總公司子課題,主研,2013-2014
[5]地下空間外部地下水資源和內部水資源可利用評價研究,中國建築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研,2015-2016
[6]基於填埋氣體控制垃圾滲濾液輸送系統阻塞的研究,成都市科技局,主研,2014-2015
[7]富水巖洞隧道環境保護技術體系研究(2010Z001-D),鐵道部,主研,2010-2012
[8]長大隧道地下水動態監測技術研究,四川省交通廳子題,主研,2009-2013
[9]岩溶地區隧道地下水—圍巖—支護相互作用及其力學效應研究,四川省交通廳子題,主研,2007-2012
[10]西部高速公路生態型聲屏障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子題,主研,2009-2011
[11]關角隧道施工突湧水預測技術研究(2008G030-B-3),鐵道部,主研,2009-2013
[12]自貢市非正規生活垃圾填埋場風險評估,自貢市城鄉管理行政執法局,主研,2013-2014 [3] 

劉建學術論文

[1]Liu Jian ,Liu Dan,Song Kai.E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Caused byTunnel Construction on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Tongluoshan Tunnel,China[J].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5,2015(10):1-14,SCI收錄
[2]劉建,劉丹.基於穩定環境同位素質量平衡模型的隧道湧水來源識別[J].現代隧道技術,2015,52(6):106-110,EI收錄
[3]劉建,劉丹,賴明.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動態監測體系及其應用[J].現代隧道技術,2014,51(2):23-29,EI收錄
[4]劉建,劉丹.岩溶隧道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理論與實踐[M].中國環境出版社,2013
[5]劉建,劉丹.基於SVM的隧道湧水來源識別[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12,39(5):26-30
[6]劉建,劉丹,宋凱.渝懷鐵路歌樂山隧道排水的地下水環境負效應評價[J].現代隧道技術,2012,49(4):178-183
[7]劉建.銅鑼山隧道排水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14):2976-2978
[8]劉建,劉丹.某高速公路隧道出口端湧水對地表飲用水源的影響分析[J].工程勘察,2012,40(7):41-43
[9]Liu Jian,Liu Dan.Eval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Produced by Xulingguan Tunnel Construction Using an Indicator System[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Part 3: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2012,(347-353):1237-1240, EI\ISTP收錄
[10]Liu Jian,Liu Dan,Study on the impact of Tongluoshan tunnel on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based on hydrochemical analysis[J].Applied Mechanics and Civil Engineering,2012,(137):353-356,EI/ISTP收錄
[11]劉建,劉丹.岩溶隧道湧水對降雨的響應特徵[J].煤田地質與勘探,2010,38(2):32-35
[12]劉建,劉丹.利用BP神經網絡模型動態預測隧道湧水量——以銅鑼山隧道為例[J].現代隧道技術,2012,49(3): 62-66 [4] 

劉建科研團隊

依託高速鐵路運營安全空間信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要從事工程水環境效應及其控制和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方面研究工作,所在團隊由教授2名,副教授3人,講師1人,及20餘名博士、碩士研究生組成,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

劉建教學信息

[1] 本科生課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招生信息
每年招收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1-2名。
招生要求
刻苦努力,品學兼優、學術嚴謹、有團隊精神。 [5] 
參考資料
  • 1.    1  .1[引用日期2016-10-31]
  • 2.    1  .1[引用日期2016-11-07]
  • 3.    2  .2[引用日期2016-11-03]
  • 4.    1  .1[引用日期2016-11-03]
  • 5.    1  .1[引用日期2016-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