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屋村

(廣東省東莞市福隆行政村下轄村)

鎖定
劉屋村,位於石排鎮東南部,距鎮政府5.7千米。坐落於平原地帶,平均海拔較低,地勢平緩,海仔河自村北流經而過。鄰接福隆莊村、福隆楊屋村、沙角村尾村及羅屋村。始建於清朝,因原居住人口為劉姓而取名劉屋村。
中文名
劉屋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東莞市
人口數量
494 人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屬東莞縣京山司。民國時期,屬東莞縣第二區福溪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福隆鄉、石排大鄉、石排 人民公社;1983年,屬石排區福隆鄉;1987年,屬石排鎮福隆管理區;1999年,屬東莞市福隆行政村。
世居村民為劉姓,具體遷移信息不詳。
2015年末,户籍人口494人,其中男性260人,女性234人;80歲以上10人,最年長者89歲(男)。外來暫住人口607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7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4人,主要分佈在美國。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石排話。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番薯、玉米、大豆等作物,兼做竹編、竹器和木器等手工製品,產量與經濟效益很低;20世紀90年代,工商業在全村總體生產結構中的佔比逐漸提高,傳統農業產值逐年下降。該村主要以電子產品及塑膠製品行業為主,2015年底,村集體總收入255萬元,集體資產總額2039萬元,村民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村內有1棵130年樹齡的三級古樹細葉榕。
傳統節日食品有年糕、油角仔、糖環、硬餅、福隆煮魚等。
石排大道、石洲大道穿村而過。1985年通電,1989年通電話,1990年通自來水,2000年互聯網覆蓋全村,2008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
村內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無存留。福隆古堤,從石排鎮公園南路起,經太和劉屋到福隆村劉屋延伸至企石鎮,總長約8000米,2015年,仍可看出古堤形態。古河堤高出平地2—3米,頂寬約6米,兩邊多塘泊。從公園南路到劉屋村一段,鋪水泥路面。據《東莞縣誌》記載,古東江堤於宋朝創築,起於茶山鎮京山,沿西湖、福隆、石貝至於司馬頭(常平鎮),初期築堤53300米,護田9800頃,摺合65333.33公頃,捍衞93鄉。因古堤在福隆村附近這一段經常被洪水沖毀,修復所費人力最大,所以慣稱古東江堤為福隆堤或福隆壆。該堤築成後,宋、元、明、清以至民國時期,都對河堤不斷修築加固。 [1] 
參考資料
  • 1.    劉屋村  .東莞市地情數據資源庫[引用日期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