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鎖定
常州市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是由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並投資建設的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隸屬於常州市教育局。在學校的建設與發展中,得到了香港華夏基金會和劉國鈞教育紀念基金會大力資助。
中文名
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所屬地區
江蘇省
佔    地
68950平方米
總建築面積
44501.40平方米
學校坐落在江蘇省常州市富明路297號,佔地68950平方米(摺合103.528畝),總建築面積44501.40平方米。校園整體設計新穎、別緻、建築具有時代氣息。校園環境整潔優美,四季如春。現有教職工240餘人,學生3500餘人。
學校籌建於1987年5月,經過一年準備,一年基建,於1989年9月正式成立並開班上課。學校設立機電、財經、信息三大專業門類,分支專業23個;並與數所高校聯辦各種類型的高職班,在蘇北濱海、淮陰、銅山、 等地設立分校或辦班點;1999年開始試辦綜合高中。
學校按照教育現代化建設的要求,裝備實驗、實習以及其他各類教學設備設施,建有實驗實訓中心、電教中心、校園信息網絡管理中心和較先進的體育場館。有各類實驗實習室25個,機電一體化實訓工場和模擬商務中心各1個,多媒體綜合電化教室(含報告廳)7個,建立了包括衞星接收站、製作室、演播廳及通往各教室的閉路電視系統的校園電視台。圖書館建築面積2000餘平方米,藏書近10萬冊。
建校初期,學校把“綜合性、先進性、示範性、開放性並具一流水平的新型學校”作為辦學目標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學校於1991年9月被國家教委認定為國標省級重點職業高中,1996年2月,進入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行列。1997年底,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發展和改革職業教育的“1122工程”的要求,學校接受省教育評估院全面評估,於1998年10月,被省教委、省計經委認定為首批江蘇省合格職業教育中心校。當年底,被常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常州市文明單位標兵”。在此基礎上,學校不失時機地確立全面推進以“內涵發展”為主要特徵的“第二次創業”的基本思路,積極開展教育現代化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2001年獲得了“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衞生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2002年獲首屆“常州市模範學校”稱號。學校又全面推進以“適應新世紀、培育新人才”和“數字化校園”為主要特徵的“第三輪發展”,堅持“雙重培養”目標,堅持以發展中職為主、促進中職、高職和綜合高中協調發展,進一步加強數控、計算機、會計等重點專業建設,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綜合競爭力。
多年來,學校逐步形成“要求嚴、學風好、基礎實、技能強”的辦學特點,立足於中等職業教育,積極創造條件與高等職業教育銜接,為社會培養輸送高素質專業人才,為高一級院校培養輸送合格新生。廣大畢業生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厚實的文化知識和較高的專業技能水平,受到企事業單位和高等院校的歡迎。
學校辦學形式靈活多樣,“上掛、橫聯、下輻射”,形成多層次、多功能、全方位的辦學特色。 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始終注意發揮職教中心的示範、輻射、服務功能。
學校走過的十年曆程中,許多創業者和建設者為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同時,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對職教中心傾注了關心和支持。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瑞環、李嵐清、羅幹、王漢斌、劉靖基、霍英東等先後到校視察。海內外各界人士、職教界同行為學校提供了極大的幫助。